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成败由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哲学
成败由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哲学


成败由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哲学

作  者:[日]江口克彦

译  者:赵媛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1046772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与企业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松下幸之助先生是世界跨国集团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是日本实业家,被称作日本的“经营之神”。他从一无所有且身体病弱、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的极低起点开始成立松下电器,数年之后即成为日本收入高的人,此后的几十年间,松下电器蒸蒸日上,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型商业帝国。从其经历即可看出,松下先生正因为具有独特的经营哲学和管理观念,才能迅速打造出百年长青的企业。松下先生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家的尊崇,其成功“秘诀”许多年来一直是企业家、经营者、管理人士乃至普通人感到好奇和期望学习的。

本书作者江口克彦是松下先生的贴身爱徒、直传弟子、信。在松下先生去世前长达23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不分昼夜地与松下先生密接触、畅谈,直接受其指点,是松下幸之助思想的传承者与继承者。

在本书中,江口克彦回忆了松下先生的言行,深入地分析了松下先生的思想,传达了松下先生独具的“人类观”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经营哲学,且从侧面反映了松下先生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文笔朴实深情感人,娓娓道来这位传奇的“经营之神”的点点滴滴,记录了松下先生的言行举止等宝贵的资料,传递了蕴含于松下先生的一切经营活动、为人处事中的思想和精神,揭示了松下先生的成功之道。


TOP作者简介

江口克彦

1940年(昭和十五年)2月1日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经济学博士。曾任职参议院议员、PHP综合研究所社长、松下电器理事、官房??道洲制理想恳谈会主席等。是已故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直传弟子,也被称作松下先生的信。他23年如一日,几乎不分昼夜地与松下先生畅谈,直接受其指点,是松下幸之助思想的传承者与继承者。他的演讲与著作深受好评,不仅传递了松下先生的话语,更是传递了松下先生的精神。

现在他仍积极地从事演讲与写作,著有《只言片语的力量——松下幸之助的话》《部下论》《上司力20》(以上为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地域主权型道州制综合研究所》(大学出版部出版)、《这样做日本会变好》(自由国民社出版)等。

 

◎译者简介

    赵媛,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后留学日本,取得经营学硕士学位。曾长期在日本生活、工作,熟悉日本文化和企业文化,尤其擅长社会文化和经管类作品的翻译。


TOP目录

条高涨的热情

凡事都按我说的做,还要你做什么呢?

闻风声亦有所悟

你是否拥有满腔热忱?

兴趣是好的老师

 

第二条渗透人心的感动

我想听到你的声音

博取众长

真是个好人啊!——以“坦诚之心”对待批判

是你的话,会掏多少钱买?

身体不适与客人无关

我需心存感谢,知恩图报

懂得反省的人必能成功

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能力有60分即可

在汗水中挖掘智慧

本来人人都能经营成功

 

第三条不懈的努力

你把坐垫摆歪了

不良品就是不良品

此处需重写

下雨则撑伞

我是个凡人,太好啦

了不起的女服务员

谁说要这样做的?!

不劳作在先,则无法享乐

从零思考试试看

人生的大部分是由命运决定的,但关键之处还是取决于人自身

人皆为王

 

第四条培养众人之智

你的声音真好听啊

先放一放吧

没有比向部下发问更划算的了

这个意见不错

倾听部下需有耐性

你对工作是怎么想的?

明白就好

做你想做的

我每天都在呼吁

员工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的

负责人肩负的责任与部下不同

 

第五条领悟的使命感

跟在我身边学两年如何?

应该拼命地制定和明示方针

你是个不称职的经营者

不能只想金鱼而轻视水

现在要去的料理店是我的

公司非一己之企业,乃天下之公司

什么是生意人的使命感

大量地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任何时代都是重要的

身为经营家,放松玩乐是失职的

心怀坦荡,自然明白什么是正确的

冷静地思考,再融情于理

 

第六条贯穿始终的人类观

我死而无憾

我思考时的依据是自然和宇宙

自然法则的特质是变化发展

越经营的框架进行思考

人类来自于根源

人类是伟大的存在

王者的责任无比重大

让普通员工承担社长的责任,实在是强人所难

耶稣在世时的人类观

抱歉的是我


TOP书摘

序  言

 

平成元年(公元1989年)4月27日,松下幸之助先生逝去。但仍然可以说,至今他还活着。

 

关于死亡,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都会死两次:次是肉体毁灭,第二次是从他人的记忆中消失。”

这出自何人之口呢?

是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亚波里吉尼族的谚语吗?是法国艺术家克里斯汀??波尔斯坦基的见解吗?是已故演员松田优作或永六辅留下的金句吗?还是其他人说的呢?

这句话虽然出处不明,但毫无疑问是一条至理名言。

 

梅特林克的名作《青鸟》中有一幕叫作“回忆之国”。其中的一个场景是,狄狄尔和弥蒂儿兄妹俩与故去很久的爷爷奶奶相见了,他们四人抱在一起,因久别重逢而兴奋激动。爷爷说:“只要你们想起我们,我们就会像这样醒来与你们相会。”

虽然松下幸之助先生已经离开我们近三十年了,但他却依旧为人们尊崇和传颂,很多人都想从他的凡功绩中学到些东西。虽然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肉体已经毁灭了,但仍有很多人想起他,继承他的遗训。这些正是松下幸之助先生现在依然活着的明证。

 

那么,松下幸之助先生何以在去世多年后依然活着呢?为什么现在仍有很多人回忆他,继承他的遗训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人类观”是松下先生思维方式的核心,对“人”的关注深植于松下先生的内心深处,在其经营和经营观中随处可见。

仅就经营或经营观而论,同时代的经营家们也发表过相似的见解。但即使发表的是相同的观点,很多人还是被松下先生吸引,他们对松下先生的言论始终饶有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些熠熠生辉的话语是无价的钻石,而不是锆石。

 

昭和三十九年(公元1964年),美国《生活》杂志这样评价松下幸之助先生—“卓越的产业人、高收入者、思想家、杂志发行人、书作者”。其中,“思想家”是对松下幸之助先生进行透彻分析后做出的评价。其他四项是人们很容易看出的,唯有“思想家”这一项,如果不是对松下先生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理解,是很难提出来的。

迄今为止,有很多关于松下幸之助先生的书刊出版,但几乎没有一本书是将松下先生作为“思想家”来认识的。这些书大体上都是将他作为“卓越的产业人”,即“经营家”来看待并评论的。

实际上,与其说松下幸之助先生是经营家,不如说他是思想家、哲学家更为贴切。作为经营家,他是一位“卓越的产业人”,其经营和经营观是以其生死观、人类观等思想和哲学为基础的。

 

松下先生的生死观和人类观源于何处呢?大概是人的死令他去思考死,思考生,思考何为活着、何为人类的。他的双与八个兄弟姐妹相继死于肺结核。在松下先生26岁之前,人们便纷纷离他而去。松下先生自己也在20岁的时候罹患了肺尖卡他(即肺结核初期病)。在那个“得了肺结核就意味着死亡”的时代,松下先生做好了死的准备。

十几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年年目睹人故去,松下先生的心灵必定遭受了强大的冲击。他一定在心里思考过父的死、母的死、哥哥的死与姐姐的死,思考过生与死,思考过人类。

经过一番思考,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活下去,松下先生开始从商。松下先生一直苦苦思索的生死观和人类观必然对他后来的商业经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松下幸之助先生在成为经营家之前,首先是一位哲学家。

 

很多人都感到在松下先生的经营中有一种“始终如一的东西”一直存在。那便是松下先生从思考中得来的人生哲学和人类观。什么是人类?什么是人类的本质?在人类观中感悟生死,这就是松下先生不同于其他卓越的经营家之处。聆听、阅读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之道,哪怕是一些平凡的话语也会让人有所感悟。听者与读者至今仍能从松下先生的一字一句、每一段话的深处感受到“某种共鸣”。

 

本书对《东洋经济》的线上连载进行了全面改写,尽可能突出并通俗易懂地描述贯穿松下幸之助先生经营与人生的人类观,并对我原来的一些观点重新做了归纳整理。  

希望这本书能为众多读者提供参考。在本书出版之际,也向提出建议并予以协助的东洋经济新报社的东洋经济线上主编山田俊浩先生、出版局编辑一部部长冈田光司先生致以由衷的感谢。

 

 

平成二十八年(公元2016年)10月28日

江口克彦于香甲园

书摘:

闻风声亦有所悟

在松下幸之助先生身边工作的第二个冬天,早上,我与松下先生在他京都私邸的茶室里并肩而坐。屋外疾风劲吹,吹得庭院里的杉树嗖嗖地响。当时只有我们两人,我有些紧张。并未看向我的松下先生突然说道:

“你知道吗?有的人听见风声也会有所感悟。”

当时,我没能理解松下先生的意思,只应声道:“是吗?”

但从茶室出来后,松下先生的话却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先生到底想对我说什么呢?接下来的两三天,这个念头一直没能从我的脑海里消散。在某个时候,我突然想出了答案。松下先生是希望我用心学习,带着问题意识聆听他的话语。是的,一定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具有问题意识,哪怕听到风声也会有所感悟。瞬时,我心领神会。

“如果有倾听之耳,有欲听之心,即使听到的是再平常不过的风声,也能恍然大悟。而我与你交谈,你却无动于衷。要带着问题意识听我的话。”这些不正是松下先生想和我说的吗?我想大概就是如此。

例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他之前,有数万人、数千万人,不,是不计其数的人都看到过苹果落下的现象。然而,只有牛顿悟到了这一宇宙真理。这可能正是因为牛顿有问题意识。大家都认为物体自上落下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牛顿却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他具有探寻“为什么”的问题意识。

松下幸之助先生曾经向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们讲述“水坝式经营”。松下先生认为,经营一家企业应该像在河边修建水坝来储存水一样,要“从容不迫”。松下先生言毕,在座的约400位经营者中有一位举起手来提问:

“您讲得虽然有道理,但却很难做到。怎样才能建起经营的大坝呢?怎么做才能实现水坝式经营呢?”

松下先生答道:

“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点是,想要从事水坝式经营。”

他的话引来一片笑声,人们纷纷议论:“这算是什么答案啊?!”然而,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个人受到了震动。他就是刚刚创立京瓷不久的稻盛和夫先生。那时,稻盛先生正为如何开展经营一筹莫展。后来,他回忆道:

“当时,我真的有所感悟。如果抱着让人传授一些模棱两可的简单方法的念头,是不可能做好经营的。重要的不是如何实现,而是自己首先‘要有预期,有思路,有强烈的愿望’。这很关键。松下先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体会到这些时,我真的非常感动。”

400多位经营者们听到的都是相同的话语,但只有稻盛先生一人如是理解。稻盛先生具有那样的理解力,有问题意识,难怪后来京瓷能够发展壮大。

由于曾多次聆听松下先生这种如禅宗提问般的话语,所以当听到他说“凡事都按我说的做,还要你做什么呢”,我立刻领悟了“要做出出松下先生指示的成果”。

松下幸之助先生将PHP综合研究所的经营交由我负责,我却毫无问题意识,沿袭前任的想法与做法开展经营,我想先生的内心一定非常愤怒和失望。他一定在想: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让你负责经营吗?为什么你要走老路?我不是期待你这样做才让你负责经营的。你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固有的做法,致力于新的经营。不要认为按我的指示处理一切就好,要做出出我指示的成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你就是一位不称职的经营者。

松下幸之助先生想说的是这样一番话,说得重一点,就是“凡事都按我说的做,还要你做什么呢”。当时我是这样体会并解释松下先生这番话语的真意的。

 

能力有60分即可

能力对于成功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也许有人认为,权限只能委任给的人才。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公司从一家小企业起步,在吸引人才方面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只是大阪一个不显眼的小工厂,人才不可能蜂拥而至,来的都是些四流、五流,多也就是三流的人才。尽管如此,松下先生却不断地将权限委托给这些人,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  

“一个人只要有60分的能力,就可以不断地把工作交给他去做。”这是松下先生的人才观—能力有60分即可,重要的是热忱,有热忱足矣。

有100分的能力固然很好,但这样的人极为罕见。有60分的能力,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成长起来。不让他们去尝试,便无法知晓,放手让他们去做吧。人的热情程度很难改变,但能力却能够因热情高涨而有很大的提高。

“一个缺乏热情的人,能力是不会有所提升的;而满腔热忱的人,其能力与热忱会成正比增长。”这便是松下先生的人才观。他不断地对员工、部下委以大任,甚至被一些其他公司的经营者认为是无谋之举。有的人说,松下先生是因为体弱多病,不得已才那样做的。但就算如此,那也是相当胆大的对部下的任用。不管怎样,他对部下的任用大获成功。虽然成功,但也并非的成功。我曾直接确认过,在六个人中,一般做得好的有三个人,有两个人做得还可以,还有一个人是失败的。但是六个人中能有三个人做得不错,就可以说松下先生对部下的任用是大获成功的。

“60分的能力”与“胜于一切的热情”,只要二者兼具,就可以不断地委任权限,让其担负起工作重任。

松下先生的这种“60分”标准,不仅是任用人才的标准,也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例如,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会为成败感到不安,需要做出种种判断。但人非神,不是先知先觉者,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也不可能地做出成绩。因此,松下先生说只要有60%的把握,判断就算是妥当的,可以为之。

“大家都是凡人。即使能够进行预测,多也就预测60%,其余的全凭热情、勇气与执行力。只要能做到这些,就可果敢前行。”

对于任何事,松下幸之助先生似乎都爱把“60”这个数字当作标准。我们不可能地成功预测,很多失败反而是由“没问题”的安心感造成的。60%的成功可能性更能激励人奋发图强,努力拿出的热情、的勇气与的执行力去做。这样,60%的成功可能性就能带来的成功。这是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身体验,是他的切身感受。

 

 

本来人人都能经营成功

松下幸之助先生认为,人都会获得成功。无论是工作、经营,还是人生,所有的一切原本都注定会成功。他也经常这样说。松下先生的这种想法源于他的身体验与如下观点。

松下先生对历史的观察期(长度)极长。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考察了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历史,松下先生则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前,思考宇宙诞生以来的历史。

松下先生从中发现了宇宙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规律。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一切事物皆在发展变化。

有一种假说认为,的宇宙是一个体积接近于0、质量无限大的原始质点,在大约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发生大爆炸(Big Bang)后诞生的。根据这个假说,地球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经过了大约九十亿年诞生的。而且,地球初是一个火球,经过了大约四十六亿年的岁月,才演变成现在的一派绿色。松下先生认为地球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在大约六百万年前诞生的人类,初是赤身裸体的;后来,穿上衣服御寒,捕食猎物果腹,开始农耕,构筑起文化和文明,变成了的样子。通过观察,也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对事实加以考察,便可见宇宙中存在着变化发展的法则。如果这种自然法则不起作用,就不会有宇宙的变化、地球的变化和人类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也不会以发展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也就是说,是变化发展的自然法则推动着宇宙的演变和人类的发展。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人天生就会发展和成功。这就是松下先生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遭遇挫折和不幸,无法取得成功呢?对此,松下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人类原本都是会获得幸福的,经营本来都会取得成功。之所以不幸、不成功,是因为人们或经营者没有认识到变化发展的自然规则,所以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也不遵循这些规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与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做好本分之事,不该做的事不做。如果能做到这些,人生必定会幸福,经营注定会成功。”

即使有着变化发展的法则与本质,如果不按这种变化发展的自然法则去努力,也不会幸福或成功。不能如愿以偿、不幸福、不成功,都是自己被自己束缚,该做的事不做,或者是被私利、私欲等束缚,与变化发展的自然法则相悖而行的缘故。

那么,如何才能遵循自然法则呢?松下先生的答案是“要有坦诚之心”。

已故佛像匠人松久宗琳大师接受电视采访时,采访者使用了“雕刻佛像”这样的词。大师答曰:“我没有在雕刻。”采访者惊奇地说:“嗯?是吗?”宗琳大师回答道:“菩萨居于树木之中。我只是使用凿子这件工具除去身在树木之中的菩萨周围的灰尘,而不是在雕刻。”

在此,我借用宗琳大师的这句话来说明,尽管人类与经营本来都是会获得成功的,但却布满了尘芥。我们充斥着私心、私欲、固执、执着,要用坦诚之心这把“凿子”将这些杂质剔除。去除了这些东西,自然能够幸福、成功。

当然,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大”的幸福,也不认为所有公司都能跻身“企业”。但无论是谁,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每家公司也都能取得它应有的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应该像松下幸之助先生那样去思考。但如果被周围束缚,被时代束缚,被一己私利束缚,尚未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幸福与成功,此生便终结了,公司也消失了。

松下先生的“自来水哲学”(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丰富的卓越产品)也可认为是变化发展的自然法则。生产出卓越的产品,以多数人满意的低廉价格销售,必定会生意兴隆。可以说,这就是生意场上的自然法则。现实中,某家服装公司就是凭借这样的思路横扫的。这证明了,只要遵循自然法则做好该做的事,无论人生还是经营都一定会成功。

“从原则上讲,经营是不断发展的。经常听到有人说因为不景气,所以做不好。但本来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形的。遵循自然法则行事的话,不会出现生意停滞不前的现象。不景气反而更有助于发展。经营是可以无限持续发展的。”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7.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