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五十亿年的孤寂
五十亿年的孤寂


五十亿年的孤寂

作  者:[美]李·比林斯

译  者:漆璇 李仁达

出 版 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14226287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宇宙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五十亿年的孤寂》不仅是外星球探索的入门,也是地球与地球上生命的传记,更是系外行星学如何成长的抑扬顿挫的一段故事。科学记者李?比林斯,藉由深度访谈寻找系外行星这领域第一线的天文学家,探索这股「系外行星热潮」。在这场探索旅程中,不仅描绘刻画了近五十年行星天文学的发展轮廓,也探究了这些穷尽一生寻找繁星间的生命,投资与报酬却不成比例的天文学家,他们执着追梦,以及失望和希望不断交替的动人故事。

TOP作者简介

       李&比林斯(Lee Billings)

       科学记者,他的文章见于《自然》(Nature)、《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大众技术》(Popular Mechanics)以及《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杂志。目前居于纽约。

TOP目录

序 

第一章 探求文明存续时间 

第二章 德雷克的兰花 

第三章 支离破碎的帝国 

第四章 一颗行星的价值 

第五章 淘金热之后

第六章 大图景

第七章 失去平衡 

第八章 光线的差错 

第九章 消零等级 

第十章 进入不毛之地 

致 谢 

 

TOP书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文学家开始规律地发现系外行星后的十余年间,RV法的竞赛主要限于两大行星狩猎豪门间,其中一个位于美国,一个位于欧洲。美国的豪门于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诞生,准确地说是在一位名叫杰夫·马西(Geoff Marcy)的28岁落魄天文学博士后早晨冲澡时诞生的。马西对于恒星磁场的研究进展得并不顺利,而且饱受数位资深天文学家的批评。他感到无能、抑郁、筋疲力尽。当水自他低垂的头上流过时,他意识,截至目前为止,他的事业几乎可以说是失败的;如果他不作出任何改变,他的职业生涯尚未开始就已结束。他开始回忆到底是从何时起,他开始走上了天文学这条不归路。那可能一直要追溯到他的童年,当一个小男孩好奇天上的恒星是否都有行星时。他的热情去哪了?突然间,马西顿悟了:如果他已注定要失败,那么至少要在追寻自己挚爱而其他人不以为然的梦想的道路上壮丽地失败。当他洗完澡时,他已下定决心,将他可能已经时日无多的职业生涯用于寻找系外行星。

       马西并非真的像他自己认为的那么无能。在天文学方面,他拥有百科全书般全面的知识,加上敏捷的思维和天生的作家才能,可以让一位门外汉理解天文学中最深奥的课题。不久之后他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担任初级教员,在任教之余他开始设计一个RV法行星搜索计划,尽管这个想法仍不完善——如果不能正确进行标定,行星的光谱信号是无法辨认的。当他遇到了保罗·巴特勒时,事情迎来了转机。当时巴特勒正在同时攻读化学学士和天体物理学硕士。巴特勒对系外行星学也颇感兴趣,因此很快与马西成为了好友。他们一起尝试解决标定的难题,巴特勒提出一个方案:将一个封装着碘的玻璃管置于光谱仪前。恒星的光线通过这个“吸收室”后,其光谱上会留下碘元素的吸收线,这将作为基准以监测细微的光谱摆动。巴特勒的“碘室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间RV法行星搜索中的标准标定方法。

       1987年,马西和巴特勒将碘室法,同马西的博士导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天文学家史蒂夫·沃格特组建的多用途 “汉密尔顿”光谱仪结合,开始了他们的行星搜索。他们将圣何塞(San Jose)以东25英里(40.2千米)的汉密尔顿山顶的利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中大大小小的望远镜与光谱仪联用,对约120颗类日恒星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搜索。他们试图找到这些星系中类似于木星的行星,但是一无所获。期间,巴特勒离开团队一段时间去完成其在马里兰大学的博士学业。他随后回归并继续改进二人的数据分析软件,并成功将他们数据的RV精密度自15米每秒提高到5米每秒。到1995年秋天,二人在该项目上几乎已经耗尽了所有耐心。正在这时,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的两位天文学家,米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德尔·奎罗兹(Didier Queloz)公布了其对飞马座51b的发现,这项发现基于法国南部上普罗旺斯省(Haute-Provence)天文台进行的另一项RV探测的数据。

       当马西和巴特勒得知这条新闻后,他们马上开展了对飞马座51的观测。数天之内,他们就观察到了由其热木星产生的恒星摆动;他们在此前数年的观测中从未确认热木星这种类型的行星,因此也从未刻意寻找过这种目标。通过对此前数据的重新审阅,他们迅速发现了两颗更为巨大的系外行星——分别围绕大熊座47(47 Ursae Majoris)和室女座70(70 Virginis)旋转,一举夺回了即将开始的系外行星发现竞赛的领先地位,并就此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互相竞争。

       在早期的黄金时代,马西和巴特勒借助他们在系外行星学领域近十年的经验和此前积攒下的丰富数据,在竞争中遥遥领先。截止新世纪来临之际,他们已经发现了近40颗紧紧围绕其恒星公转的气态巨行星。每一个发现的公布都是一次新闻事件——那时系外行星的发现尚未变得如现在这般常见。随着他们的研究结果登上了杂志封面和全国新闻播报,大批学术机构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二人都登上了学术界的高位。马西成为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巴特勒则成为了位于华盛顿的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的一位科学家。尽管身处两地,他们仍携手合作,并最终利用其逐渐高涨的学术声望,将沃格特及另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文学家黛布拉·费舍尔(Debra Fischer)也纳入团队。这个团队获得了更多的经费,以及部分顶级天文设施的使用权,其中就包括另一个由沃格特领导修建的光谱仪——HIRES(全称为High Resolution Fly's Eye,高分辨率蝇眼探测器——译者注)。这座光谱仪在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Mauna Kea)山顶的凯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中的两座10米级望远镜上运行。HIRES的RV精度可以达到3米每秒,这使它可以观察到位于更冷的轨道上运行的更小的系外行星。但是想要发现宜居的候选行星,还需要更高的精度。马西开始在团队内的电子邮件结尾加上“OMPSOD”——这是“要么达到一米每秒,要么死!(One Meter Per Second, Or Death)”的缩写。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4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1615.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