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学校管理的本质
学校管理的本质


学校管理的本质

作  者:万玮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49.80

I S B N :9787544489966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如何平衡?对教师的工作量是精准计算还是模糊管理?是强调流程化的管理还是人性化的管理?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良之路?本书是作者担任校长以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作者相信,好的学校管理会让每一名教职工有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便是*平凡的岗位,也能与连接时代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


TOP目录

自 序

上篇 好的学校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
校长领导力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招
融合课程的方法论
好的学校管理,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
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
教师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为什么有班主任兵法,却没有校长兵法
民办学校的社会责任

下篇  教育者的成长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教育者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词
教育者的成长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成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
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聆听
频 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做一个有战略思维的教育者
感恩与敬畏
成长的年轮
教育者的气象
后 记


TOP书摘

学校文化建设有三招   ?                           

作为校长,我常常要思考学校应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有人说,学校是一个轨道,学生要沿着轨道往前走。轨道既有方向,也有限制。学生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会分流,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往蓝领方向发展,读一流大学的学生则是往社会精英方向发展。

有人说,学校是一个平台,既是学生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学校也应当是家长成长的平台。借助学校这个平台,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一个能帮助家长成长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还有人认为,学校是一个场,每一个在场里的人都能够受到影响和熏陶。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我认为学校是一个文化的场。

学校建设应以什么为中心

一所学校的校长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学校建设究竟以什么为中心,这其中,有五个要素需要考虑:学生、教师、课程、制度和文化。

过去这些年,我们在讲到学校建设时,一直强调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特别强调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我们听许多校长讲学校建设,基本上都是讲课程建设,这是十分必要的。不过,这些年来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其实并不清楚,也不够全面。

我曾经研究过美国课程流派的演变历史。一百多年以前,美国也是传统教学论一统江湖,跟我们现在的学校教学模式差不多,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承。后来,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它强调儿童中心,重视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与经验积累。经验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学习必须与儿童建立连接,课程应当建立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并且不断地改变和重组,以使学生的经验发展呈现出最好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上下十分震惊,下定决心要实现科技兴国。美国课程决策中占主导权的不再是教育学者,而是大学教授与科学家,于是,学科中心主义占据了上风。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观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强调学科建设,认为各学科教师要把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教给学生,其他知识与结论可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展开。

学科中心主义盛行十多年后,行为主义终于厚积薄发,修成正果。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学科架构,而是学习结果。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学校在设计一门课程时,要关注四个问题:学校想达成何种教育目标?为达成这些目标学校需具备哪些教育经验?如何利用这些教育经验?如何评估此目标是否达成?此书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行为主义对后世影响颇大,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依据的主要理论还是行为主义。只要你有奖惩,设立了目标,然后基于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你就是行为主义,无论你是否承认。

认知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批判,从中发展出的一个主要流派是建构主义课程理论。建构主义课程理论主要研究学习的原理,研究知识在人脑中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人与动物是不一样的,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进入 21 世纪之后,标准化运动开始在美国教育界兴起,传统教学论、学科中心乃至行为主义等又开始抬头。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些痼疾积重难返,上海学生在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的优异表现让很多美国教育学者开始反思其教育体系。

课程理念演变的背后,是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有三大流派,分别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三种心理学理论的差别。假设你遇到一个有网瘾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对此,行为主义有一套行为矫正的方法。即便到最后所有办法都失效了,还可以将有网瘾的学生送到一种最近被曝光的专门治疗网瘾的学校,他们有一种独特的手段,叫电击疗法。这种疗法争议比较大,因此,行为主义一直被外界诟病。

人本主义不会这么干。人本主义会思考:这个孩子是不是内心孤独?是不是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更多关爱?于是,想方设法挖掘孩子的特长,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某一个擅长的领域实现自我价值,最好有巅峰体验。

精神分析学派更多的是反思,反思教育者和这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他的原生家庭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他在童年时期是否有心理创伤?他是否缺乏安全感?等等。老师和家长也会反思,会认为需要做出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孩子与家长有着天然的纽带,家长改变了,孩子很可能也会改变。

回到前面的问题,学校建设究竟以什么为中心?从刚才所讲的课程流派的发展与心理学的不同理论来看,学校建设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有效做法

一些校长嘴上说的是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其实心里想的还是以生源为中心。为什么?因为人们依靠应试成绩给学校排名,这主要不是课程建设的排名,而是生源的排名。这也导致了“务实”的校长在学校建设中经常不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是以生源为中心。不少校长认为,抢到好生源就能成就一所好学校。这也是为什么每到招生季就有很多招生乱象的原因。

“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是曾经十分流行的口号。例如,我们一直说,依法治校,用制度来看守校园。十多年前,我就参加过一个有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国家级课题。但是,制度建设实际上是工业化时代的概念,在信息化时代,所有工业化时代的制度都面临着被解构的压力。一些制度在被制定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快过时了。我们需要制度,但也必须知道,仅仅依靠制度是不够的,只依靠制度不能应对整个学校的管理。

在一所学校的初创时期,学校发展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民国时期,校长找来几位好教师,一所学校就办起来了。今天贫困山区的很多小学,依然是依靠少数几位教师的坚守在勉力支撑。

我们常常把课程看成一所学校的产品,因此,课程建设似乎理应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心。然而,一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并不深入。这些年来,课程理论的演变从未停止,以至于有人说,有一千个课程专家,就会有一千个关于课程的定义。我个人比较认同我国课程论泰斗钟启泉的观点:“所谓课程,就是学生全部校园生活的总和。”这是课程广义的定义,按照此定义,我们今天大部分学校所理解的课程都是狭义的,都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在今天的教育管理体系下,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必须遵守“国家课程第一”的原则,并没有太多的课程自主权,以狭义的课程建设为中心管理学校,很可能事倍功半。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便是对传统教学与课程理论背后的行为主义倾向的批判。

这几年,课程改革的力度很大。我在一些场合曾说过,学校里真正核心的课程只有两个:体育和阅读。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在反思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过的课程中,究竟哪些是有价值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告诉我,她学习过的课程基本上没有价值,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自己学会的。这个观点虽然偏激,但还是有一定代表性。

这就又要说到什么是教育了。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把我们所学的东西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那些东西。如果我们搞清楚剩下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学校直接教这个不就行了嘛。那剩下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按照我的理解,剩下的东西,一个是人格,另一个是气质。教育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教育者的音容笑貌、价值观、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学生并让他们记住。学校无法改变孩子的基因,但可以改变孩子的气质。

人格与气质该如何教?这就需要文化。我们必须把学校看成一个场,一个文化的场。

对照前面所讲的心理学流派,如果一所学校是以课程为中心,大约对应行为主义;如果以学生或教师为中心,大约对应人本主义;如果以文化为中心,我们就看成精神分析学派吧。

现在有些学校有非常好的办学经验,可是很难被模仿。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参加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奥托发起的一个活动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他说:“一项干预措施的成败取决于被干预者的内在状态。”这句话对我自己的管理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 1996 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在平和待了二十多年。我是这个学校的第四任校长, 2017 年是我担任校长的第四年。我的几位前任校长在制度、师资与课程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有了这些做基础,我才能够以文化为中心推进学校工作建设。

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三个做法,分别是文化交流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管理去行政化。

文化交流中心:学校品牌、文化与价值建设

我们学校成立了文化交流中心,对外做交流,对内做文化。文化交流中心做了下面几个工作。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我们在校园环境的建设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平和的校园不大,但是比较精致,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

梳理学校的文化体系。“平和”的校名,一开始只是从两家创办机构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十周年校庆时,我们阐释出“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一整套文化体系,包括校训、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校歌、校徽、校服等。

推出“平和教育”微信公众号。我们并没有找外面的机构来运营,而是交由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主要负责人是一位英语老师,他本人还要上课。有外校的老师跟我说,平和的微信公众号做得不错,很有影响力。其实,当初我们决定做微信公众号,更看重的是对内的影响。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主要展示了学生与老师的风采,当我们学校的老师每天阅读并转发分享这些文章时,学校的理念也就深入他们的内心了,这比每星期把老师们召集在一起开会要有效得多。

做故事墙。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精神的传承,故事便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我们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流传下去的案例做成故事墙,配以图片与简单的文字,后来者通过这些故事就能理解平和的文化及精神。

组织“平和人物”的评选。评选标准是是否具有“五自”精神,其中,最核心的是自主。我觉得所有教育,最终指向都是人的自主。用八个字来描述就是,行为自主,思想独立。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90

版  次:1

开  本:16开(168mm*239mm)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