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唐浩明谈曾国藩治国之道
唐浩明谈曾国藩治国之道


唐浩明谈曾国藩治国之道

作  者:唐浩明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5190315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摘选了大清名相曾国藩上百道向朝廷递交的奏折。这些奏折与那个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息息相关,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作者除对这些奏折进行了白话翻译之外,还对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了精彩而详尽的分析、总结、评点。试图从中找出曾国藩挽救清朝的信念以及他治国行政的理念,也从另一个侧面剖析了大清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败局与变局。

TOP作者简介

唐浩明,著名作家,湖南人,原湖南省作协主席,岳麓书社高级编审。以《大清名相曾国藩》一书蜚声海内外,多次再版。后又陆续推出长篇小说《大清权臣张之洞》《大清智囊杨度》等,同样屡受好评。近年来致力于曾国藩的深度研究,今隆重推出“唐浩明谈曾国藩‘修齐治平’”系列作品。

TOP书摘

不求功利者才能成就功业

——读唐浩明谈曾国藩“修齐治平”之道有感


文/煮酒论剑


“曾国藩”这股热潮,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直到今天仍然长盛不衰。要说它的始作俑者是唐浩明,当无可争议。1990年,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曾国藩》横空出世,立时引发了整个图书业界的轰动,很快就破了百万套的销量。而它的作者,正是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到今天快30年了,这部长篇小说已经出版了数十个版本,更获得了数不清的奖项和荣誉。不少读者因为这部小说,打破了对曾国藩这个近代历史上重要人物的刻板印象,由此也引发了舆论广泛的讨论。而在此之后,对于曾国藩的学习热开始兴起,与之相关的各种书籍也得以大量出版。

但许多人对于曾国藩的学习,却未免过于功利化,甚至于还给他冠以所谓的“官圣”之名。某些出版的书籍取名更是庸俗不堪,什么“向曾国藩学做官”之类,似乎只要学会了他的权谋心机,读者朋友就可以在官场上、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

其实,这是对曾国藩zuida的误解。至少可以说,这样的学习,只是学了曾国藩的皮毛表相,入了下乘。

而唐浩明先生为了扭转这种风气,告诉大家一个真正的曾国藩,搜集了大量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近30年的不断研究,撰写并出版了这套“唐浩明谈曾国藩‘修齐治平’之道”系列图书。

书分四部,分别谈的是曾国藩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书名上,唐浩明就想要强调,中国自古以来文人成就丰功伟业的真谛,不外乎这九个字。它出自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中国儒家文人的信念或者说信仰,也可以说,这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路径。曾国藩正是这一必由路径的践行者。

而这,恰恰是跟功利化背道而驰的。

功利化,代表的是目光短浅、器局狭小、心术不正。如果曾国藩谋求的只是官位、争夺的只是私利,那么他跟晚清腐败官场上那些蝇营狗苟之徒又有何区别?又如何能够率领一群有识之士,将原本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挽救过来?

抛开政治的立场不说,曾国藩能够成为晚清一代名相、中兴名臣,他的功业不来自于他的功利思想,而在于他的孔孟信仰。事实上,他平灭太平天国,打出的旗号就是“捍卫孔孟之道”,与太平天国的“拜上帝”学说针锋相对,因此吸引了当时绝大多数的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站到了他这一边。而这些人是有思想上的影响力的,是有话语权的,也是有经世济民之才的。当然,在清王朝正走向腐朽没落之际,新崛起的太平天国本身是拥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这是它的优势。可惜它后来没能用好这个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走到了群众的对立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加赘述。

曾国藩的这一切,首先源于他的修身。唐浩明先生说,曾国藩是一个骂自己要比骂别人狠得多的人。他在自己写的日记和文章中,不断地与自己的不良思想、习惯作斗争。人吃五谷杂粮、身具七情六欲,谁也不是天生的圣人。如何去恶存善、去芜存菁,是人一生要修的功课。而在儒家思想里,这些又首先来自于致知格物,每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的。在他的日记和文章中,充斥着大量这方面的实践。如何读书、为文、省身、悟道、识人、识事,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他还写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十六字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甚至还改自己的号为“涤生”,取涤旧生新之意,作为对自己的鞭策。正是他的自律、自省精神,给他打下来了良好的道德和素质基础,才能上得朝廷属意,下得士民敬佩,从而有机会、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功业。

齐家亦是如此。春秋战国时代说的“家”,指的是大夫的采邑,就是他的私人地盘。到了后来没有了分封制,“家”也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理解的定义,指个人所属的家族、家庭。湘乡曾氏是一个大家族,作为长子的曾国藩,又是家里shouge通过科举到朝廷做官,而且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两江总督(还当过直隶总督)这样高位的子弟,他的一言一行,自然是整个家族的表率。他对这个家庭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能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曾氏家族人才辈出,直到今天,还有不少曾氏后裔在世界各地成为了自己从事领域的翘楚。而这一切,大部分要溯源于曾国藩所制定的家训、家规,所树立的家风,以及他作养教育下一代的方法。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而这样一个大家庭,要做到“家和”并不容易,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更需要像曾国藩那样高明的智慧和高超的手段。这些,都能从曾国藩遗留后世的家书、文章中看出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国藩在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后,不管是在军政还是民政上面都是有一套的。这也为他的事业步步上升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他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实在一百多年前,作为清王朝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也有他的“中国梦”。在当时列强环伺,大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曾国藩也在殚精竭虑地寻找救国、治国的方法。相对于大多数腐朽保守的朝廷权贵们来说,曾国藩不但胸中有朝廷,有国家,眼中更有整个天下。他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首要发动者和重要推手,也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尽管这个运动zui终没能阻止清王朝的覆灭,但它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资产,仍然对中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从没落的封建社会中转型过来积累了不少技术和人才。

曾国藩的思想理念、人生智慧、做事方法,散落在大量的历史文献和他本人遗留下来的日记、家书、文章、奏折、言论等之中。唐浩明先生近一二十年来,将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搜集和整理这些珍贵的资料之上。不但是搜集和整理,他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实地的走访和调查。然后将自己调查研究后的心得感悟诉诸文字,对曾国藩一生的功业和人生智慧进行分析、点评、总结。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找出曾国藩智慧中的闪光点,并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今人的事业、家庭和个人生活结合起来。同时在唐浩明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一窥当时清王朝的败局与变局,更能体会到曾国藩在那样一个时代和环境之下成就功业的不易。

笔者感佩于唐浩明先生所做的这个工作,这才是一个有使命感、有情怀的作家和学者应该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不管是政商名流,还是平头百姓;也不管是针对事业,还是生活,我们都能够从这一套皇皇巨著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营养。正如唐浩明所说,我们究竟要向曾国藩学什么?是学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学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学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的自我总结;更是学一个大人物胸中的沟壑、格局,以及心灵境界。

这样的学习,才是你成就圆满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110.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