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68:地狱之旅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68:地狱之旅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68:地狱之旅

作  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  者:王璐

出 版 社:新星出版社

丛 书:午夜文库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13335294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知识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小说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近两年,全世界范围内屡次发生知名科学家失踪事件。

  这些科学家们全都是突然人间蒸发的,负责此案的机构调查了他们失踪前的行踪,又彻查了亲友关系网,全部一无所获。

  他们是被绑架了吗?是谁策划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失踪案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一位男士邀请一位寻死的女人踏上了"地狱之旅"。


TOP作者简介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年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排行靠前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TOP书摘

  第一章

  坐在桌后的男人把一个沉重的玻璃镇纸向右移了四英寸,他面无表情,不像正陷入深思,也不像分了神。由于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室内灯光下,因而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你可以感觉到他是个不常外出的人,一个与办公桌和文件打交道的人。你必须穿过一条七拐八拐的漫长走廊才能来到他位于地下的办公室,不过奇怪的是,你会觉得这很衬他。你很难猜出他的年纪,他看起来说不上年轻或是年长。他的脸很光滑,没有皱纹,但眼眸却透出深深的疲惫。

  房间里的另一个男人要年长一些。他面色黝黑,留着军人式的小胡子,透着机警和活力。此刻他也无法安心坐定,而是一直在屋里走来走去,并不时语调不稳地抛出几句话。

  "报告!"他像在发脾气,"报告,报告,总是报告!这些玩意儿他妈的没一个有用!"坐在桌后的男人低头看着眼前的文件,文件最上面放着一张名片,上面写着"贝特顿,托马斯˙查尔斯",名字后面还有个问号。

  男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您已经看完了这些报告,并且认为没有一点儿有用的?"

  年长的那个耸了耸肩,反问道:"要怎么分辨有没有用?"

  桌后的男人叹了口气。

  "是的,"他说,"关键就在这儿,没人能分辨,确实。"

  年长的那个像突然开始自动发射的机关枪一样说道:"有来自罗马的报告,有来自都兰①的报告,有人在里维埃拉看到过他,有人在安特卫普看到过他,有人在奥斯陆认出了他,他人肯定在比亚里茨,有人在斯特拉斯堡看到他形迹可疑,有人看到他与一位迷人的金发美人儿漫步在奥斯坦德的沙滩上,有人看到他牵着一只灵缇犬在布鲁塞尔的大街上散步!我敢打赌我马上就会收到报告,说有人看到他牵着一匹斑马逛动物园!"

  "沃顿,你本人没有什么想法吗?我个人曾对安特卫普的那份报告充满希望,不过后来似乎没有后续了。当然,如今……"年轻男人突然闭上嘴,像是要昏迷了。但他很快恢复了常态,措辞隐晦含糊地说:"是的,或许……但是,我深表怀疑。"

  沃顿上校重重地坐在椅子的扶手上。

  "但我们必须搞清楚,"他坚决地说,"必须排除万难,搞清楚怎么回事、为什么,以及去哪儿了?不能差不多每个月损失一个温顺的科学家,却对他们是怎么不见的,为什么会失踪,以及去了哪儿一无所知!他们真的是去了我们所预想的那个地方吗--还是什么别的地方?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定他们肯定去了那个地方,但如今我不那么确定了。你看了从美国寄来的关于贝特顿的最新消息了吗?"

  坐在桌后的男人点了点头。

  "曾有些左派倾向,不过左派得势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倾向,贝特顿先生的左派倾向显然没有持续太久。大战之前,他工作勤恳,但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发现。曼海姆从德国逃亡来美之后,贝特顿被指派为他的助手,并且最终与曼海姆的女儿成婚。曼海姆去世后,贝特顿独自接替他的工作,并做出了杰出的成就。ZE裂变①这一令人吃惊的发现让他举世闻名。ZE裂变确实是一项杰出的革命性发现,这一发现使得贝特顿登上了人生的顶峰。他本打算在美国做出一番事业,但是新婚不久的妻子不幸离世了,这使他悲痛欲绝、伤心万分,于是来到了英国。最近这一年半他住在哈韦尔,半年前刚刚再婚。"

  "有什么问题吗?"沃顿厉声问道。另一个人摇了摇头。

  "目前没发现什么问题。他的妻子是当地一位事务律师的女儿,结婚以前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没发现她有强烈的政治倾向。"

  "ZE裂变。"沃顿上校语调阴沉、语气反感地说,"我真搞不懂这些词是什么意思。我是个守旧的人。我都不知道分子什么样,可如今他们却要分裂整个宇宙!原子弹、核裂变、ZE裂变,还有其他那些。贝特顿是最主要的裂变主义者!在哈韦尔,人们对他是怎么评价的?"

  "一个非常友善的人。工作上倒是没有什么突出或特别的成就,只是让ZE裂变能更广泛地应用在实际中。"

  两个男人一时都陷入沉默之中。他们的对话一向是散漫突发的。桌上堆着一沓秘密调查报告,然而没有任何价值。

  "当然了,他进入英国的时候进行过彻底的审查。"沃顿说。

  "是的,审查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一年半以前,这些人崩溃了。"沃顿深思熟虑地说,"你知道的,他们忍受不了安保措施了。时刻处于监控的显微镜下,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使得他们逐渐变得不安、反常。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他们开始幻想一个理想世界:自由互信,共享秘密,为了人类的繁荣而工作!恰在这个时刻,那些或多或少可以说是人类渣滓的人出现了,他们看到了机会,并且想迅速地攫取它!"他揉了揉鼻子,继续道,"没有人比科学家更容易上当受骗了,所有的虚假宣传材料都表明了这一点,我十分不解这是为什么。"

  另一个男人疲惫地笑了笑。

  "哦,是的,"他说,"确实是这样。你看,他们认为自己知晓一切,抱有这种观点十分危险。我们这样的人却不一样,我们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没想过拯救世界,只想在它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帮忙处理一两块坏掉的零件或是松松螺丝。"他若有所思地用手指敲击着桌面,继续道,"如果我能知道多一些关于贝特顿的资料就好了。不仅仅是他的经历和工作,而是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那些事。比如哪类玩笑会引他发笑,什么会让他大声咒骂,他的偶像是谁,又为谁痴狂。"

  沃顿好奇地注视着他。

  "他妻子怎么说--你去找过她,对吧?"

  "去过几次。"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16

版  次:1

开  本:32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4.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