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草书的探索与实践
草书的探索与实践


草书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谭斌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5816128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传统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草书是我国文字书写ZUI简约的书体。本书作者怀着对草书的敬畏之心,以“开怀笑对千秋墨,俯首甘为草书奴”的态度,站在哲学的高度,从草书美论、理论、性论、情论、意论、力论、法论、律论、韵论、景论等十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解释了草书的阴阳生克,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特质,为弘扬中华文化,挖掘草书的审美规律,为草书理论这座辉煌大厦添砖加瓦,使草书学习者在会认、会识、会写的基础上更会品,提高草书审美素养的整体水平。    

TOP作者简介

  谭斌,196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太极草书探索人。
  北京太极书画研究院主笔。
  太极草书学会创始人。
  太极草书网www.taijics.com草书课堂系列讲座主讲老师。
  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级研修班。
  2009年深造于清华大学书法研修课程班。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从小迷恋书法、国画,对中国画、书法、哲学、美学等理论有所研究。
  三十多年潜心临池、探索书法,在草书领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草书理论和草书实践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草书作品先后在北京、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被国内外收藏家、艺术机构、美术馆争相收藏。    

TOP目录

探索

一 太极草书探索起源
二 太极草书总论
三 太极草书美论
四 太极草书理论
五 太极草书性论
六 太极草书法论
七 太极草书意论
八 太极草书力论
九 太极草书律论
十 太极草书情论
十一 太极草书韵论
十二 太极草书景论

实践
一 太极草书的书写形式
二 太极草书书写姿势
三 太极草书用笔
四 太极草书用纸
五 太极草书用墨
六 太极草书用印
七 太极草书与健身
八 太极草书的前景
九 作品解读    

TOP书摘

  一、太极草书探索起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日益强盛,中华文化也进一步被世界所认可。中华文化艺术苑中的这朵奇葩——书法,不应躺在传统的、古人的成就之上沾沾自喜,应该面对改革开放的世界大潮,面对中西文化的交融,面对古今观念的冲撞,面对传统工艺与科技手段的博弈,中国书法面临着被忽略、糟践、断裂、消亡的危险。书法的继承、发展、创新、提高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书法的痴迷,促使我走上了探索“太极草书”之路。

  我出生于齐白石大师的故乡——湖南湘潭。我听着大师的传奇故事长大,特别崇拜大师,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埋下了热爱书画的种子。我的家庭也算是书香门第,祖爷爷是晚清翰林,所以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深得父辈教导,高中时就迷上了毛笔书法。三十多年来,不管多忙,我每天晚上都坚持抽出一至两小时左右的时间临池书法。我喜欢楷书的方正、规范,喜欢隶书那蚕头雁尾的飘逸,喜欢魏碑的端庄、大器,更喜欢行书的自由洒脱。由于爱好书法,从事过招牌、装潢、广告等业务,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的书法艺术在我的家乡已经小有名气,大街小巷的广告招牌、楼顶大字等的落款处都有“谭斌书”三个字。经常有教授、老师、书法同道慕名前来拜访取经。还闹过几次乌龙。有教授前来拜访,见到我老婆便问,你爸在家吗,老婆:请问找谁?访者说:找谭斌。老婆大笑说:谭斌是我老公。访者慕名而来,以为谭斌应该是位老者,这样的笑话闹过几次。为此我感到很是欣慰和满足,倍感受宠若惊,走出去受人羡慕和尊敬,同时经济上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可是好景不长,九十年代电脑慢慢地得到普及,中国汉字输入难、编排难、印刷难、字体变化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电脑里什么字体都有,而且是要多大有多大,既经济又实惠,没几年的光景,我的书法技能被电脑所取代,市场慢慢地被压缩。

  2003年我来到北京发展,开了一家地下室小宾馆。每天只有一些管理方面和维修方面的工作,有着充足的时间,由于对书画爱好的原因吧,我经常到书店、书画市场转转、瞧瞧,结识了一些书画界的朋友和前辈。渐渐地我爱上了草书,并且发现电脑不好对草书程序化,或者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或者说根本就解决不了。就像理发不能自动化、程序化一样,每一个人头型不同、要求也不一样。草书在不同字组合、不同内容、不同内涵、不同格式、不同章法、不同个性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为此,我从书店购买了大量名家草书范本、草书字帖等等。其中最喜欢的要算唐代草圣怀素的墨宝《自叙帖》。经过几年的临池,我对草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不拿笔就觉得难受。同时,我向京城大家名家学习。向欧阳中石老师学习,我懂得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书法首先应取法于古人;向沈鹏老师学习,我懂得了:书画、诗词、武术、摄影等艺术,在审美理论上它们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向王成喜老师学习,我懂得了:书画之美就是道法自然之美;向李铎老师学习,我懂得了:要学好书法,必须先学会做好人;向邵玉铮老师学习,我懂得了:学习书法必须眼高,眼高才会手高,取法必须乎上。有一次拿书法作品去请教邵玉铮老师,他老人家评论我的字太柔,柔得像太极。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回想起十三四岁的时候爷爷教我练太极拳,手心对着手心,就似两手抱着一个球,慢慢地改变力的方向。我当时只知道轻轻柔柔的很好玩,也不知道其中的道道,后来通过参阅大量相关太极方面的书籍,同时求教于太极拳老师,学习太极拳术,终于领悟了太极思想。

  “太极图”是我国古代文明、文化的结晶。朱子曰:“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太极”使古代哲学思想得以升华。三百多年前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根据太极“阴阳生克”之理,汲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引吐纳术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化莫测、威力无比的拳种,取名太极拳。将太极的思想得已发扬,将太极的哲理得已延伸,将太极的哲学思想与武术的构成秘籍相结合,把中华武术推向一个新的时代。太极拳成为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颗永放光芒的璀璨明珠,同时也成为全世界人民强身健体所向往的拳种之一。

  音乐、武术、书法三者同属于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独特的光彩流传人间。但就书法而论,真正与武术、音乐之间潜移默化、相得益彰的应该是草书。只有草书的意境、气势、韵味、节奏感才可能与音乐、武术的韵律、旋律、节奏发生共鸣。

  武术的门类很多,像南拳、北拳、太极拳、少林拳、武当拳、虎拳、猴拳等等,丰富多彩。但我更喜欢太极拳那以柔克刚、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特性。草书的学派、大家也不少,像二王、怀素、孙过庭、张旭、米芾等名人,但我更深爱怀素那狂放与潇洒的风格。如果将怀素的草书和陈王廷的太极拳融会贯通,太极拳中洋溢着草书的神秘,草书中渗透着太极拳的刚柔之气魄。读者在欣赏草书作品之翰墨风采的同时 , 也领略一场太极拳的精彩演义。从而感悟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故此,我萌发了探索“太极草书”的美好愿望。

  二、太极草书总论

  纵观中国书论 , 针对草书来说,最早要算东汉书法家崔瑗的《草书势》,是非常经典之作。以后各朝各代的书家的草书论文大都要借用他的《草书势》作为铺垫。《草书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中国历代书论选》第一页)中国汉字在造字时是运用联想、取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提炼、概括、抽象等手段,中国古代写文章也讲究含蓄,运用相同的手段来说明、论述和主张自己的观点。就前面崔瑗的《草书势》的摘录而言,描写得非常之形象、生动而又神秘、博大而又精深、模糊而又抽象,好似雾里观花,水中望月,若隐若现。对于草书初学者来说,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要领会那种境界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大多数学书者望而止步,知难而退。这也是中国人学习草书的瓶颈所在。加上现代文化改革中的误区,把书画评论从书画艺术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一种不写书法,但可以评论书法的怪圈。好比外行可以评论内行,“卖鸡蛋的可以对搞导弹的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乱象。评论家们拿什么来评论书法呢:他们要么借洋人的逻辑为中国书法下定义,却忘记了水土不服;要么借一知半解的古人书论,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把明白的道理弄黑暗,以炫耀其“专家”的光环,“博古通今”的才能,崇洋媚外的德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论述:“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实践的书法评论专家,他的所谓的评论,对于书法的发展、进步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当然这不是哪个人的错,而是中国学术体制改革上的一大误区。

  好的书法理论应该是深入浅出,简化古人的思维,对话于古人,服务于今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模糊的道理明白化;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解决问题,用数字、方向、指标、概率等为依据,让草书理论有理有据,简单实用。理论是成功的总结,理论是经验的积累,理论是经历的提炼,理论是实践的结晶。反过来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成为实践的指路明灯,理论为初学书法者少走弯路,犹如坐着电梯直达目的地。

  提起“太极”二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的是“太极拳”。其实不然,太极拳只不过是三百多年的产物,而太极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太极拳是陈王廷将太极的哲学思想运用到武学理论之中而发明出来的一种拳法。当初笔者探索太极草书的初衷,也只不过是想将太极拳和草书之间相互借鉴一下而已。没想到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研究远古近代历史文明,探秘中国文化底蕴,才真正了解“太极”两个字的含义,与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念。

  要想理解太极,首先应知道“太极”两字的原意是什么?太是大的更上一层,大的含义是更广、更深、更远、更高之境,太的含义是无比、无际、无止、无沿、无上之界;极是指房屋之脊梁,含义是最高、最上之绝顶;太极即是站在至高无上的高度,全面地看问题,宏观地看事物。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发现了一个阴阳互生的吉祥图案——太极图。他为中国之哲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的哲学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把天文、人文、地理、生物、事物等中的对立统一、阴阳生克用一个图案来描述。太极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之父,世界哲学之祖。哲学又是一切学科之父,可想而知,“太极”在学术界的地位。“太极”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放大镜、试金石。“太极”之思想乃是儒、释、道三家所共同认可的,人们既可在“太极”之“阴阳生克”中看到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又可领悟道家清静无为的追求,同时也能进入佛家禅定空无的境界。

  众所周知,李小龙是个武术奇才,可他在美国攻读的是哲学专业,表面上看哲学与武术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哲学提高了他的武学理论,哲学提高了他敏锐的武术观察能力,分析敌我的阴阳、攻防、强弱、虚实、利弊的能力,从而击中要害,撇开、化解攻击,借力打力。

  “太极”的哲学思想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太极之本为无极,中国古代哲学中派生宇宙万物的本源,原始混沌之气境,即为无极,而总括天地万物之理,便成为太极。这无不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圆融和合与博大深邃,尤其是当代表着阴阳互生的“太极图”图案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倍感它的亲切和神圣。

  “太极”一词看似高深莫测。其实非然,它就是一个哲学名词,用现在的话理解即“世界观”,一种认识世界、看清世界、看待事物的方法而已。提到“太极”两字,人们总感觉迷信、神秘、唯心,其实不然,“太极”的哲理是很唯物的。“太极”的中心思想就是对立统一,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阴阳利弊是共存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利中有弊、弊中有利,而且是相互转化、相互依从的统一整体。太极的哲学思想代表着东方文化的智慧,与西方文化那种非白即黑、非黑即白的哲学格格不入。中国的太极文化有着代代相传、继承发扬、不断完善的光荣传统。

  智慧在于积累,天才在于总结。运用太极的哲学思维、草书传承技法的经典理论和草书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等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太极草书的表现形式和客观规律,为太极草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太极的哲学思想贯彻草书理论、武装草书行为、塑造草书形态的书体叫太极草书。

  太极草书塑形讲究阴阳生克、阴阳互补、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虚实相衬、对立统一的太极哲理。

  太极草书以道法自然为本:笔画遵从横不平行、竖不平列、斜不同向、环不同心、交不相垂、曲求缓急、绕求离合,三曲不归直线、方不中矩、圆不中规、变方为圆的自然法则。

  太极草书意境追求险、奇但不怪的幽然禅境。险境分为五式:即金鸡独立式、一指禅立式、陀螺锥立式、武士格斗式、单足滑冰式。奇境分为五势:即顺势、腾势、拥势、绝势、借势。

  以上对太极草书作纲领性的概括论述,只是拉开序幕,让读者对太极草书有个初步的认知,而要理解太极草书的真正内涵,请在后面太极草书美论、理论、性论、情论、意论、力论、法论、律论、韵论、景论中,将全面地、深入浅出地和您一起来探索太极草书的阴阳生克、以柔克刚和道法自然。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48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7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