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跨界思考:你离精英阶层只差一种思维
跨界思考:你离精英阶层只差一种思维


跨界思考:你离精英阶层只差一种思维

作  者:陈永隆,王铮

出 版 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13923910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成功社交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共享经济时代,群体智慧崛起,每个人都有随时被取代的担忧,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不想朝九晚五过一生,不想一个职业做到老,不想焦虑被优化,跨界思考,风靡全球的高价值创新思考模式,带给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让你成为更厉害的人。

陈永隆与王铮联手打造的跨界思考,是一套融合多种思考工具、多年研发、简单高效的思考方法。本书以学习方法、个人梦想、职业规划、团队创新为主题,用126张完整图解、一步步带你跨出惯性思维、找到个人优势。领悟跨界思考的五大步骤,开启你的“无限人生”:

1.定锚  为自己画一张人生梦想策略地图

2.转型  利用自身优势设定转型策略

3.散聚  发散聚焦,在无关中发现有关

4.跨界  用跨界思考秘籍翻转知识金字塔

5.思行  如何让跨界思考与行动合而为一

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你只有不断更新思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TOP作者简介

陈永隆

台湾交通大学兼任副教授,

跨界思考力研究室主持人,

讲师,作家,跨领域成功人士。


跨界思考研究者和实践者

“跨界思考力研究室”主持人,开发相关课程、研发模型、工具和表单;

“跨界思考工作坊”主要负责人,开展100余次跨界思考力实践课;

出版书籍《跨界思考操练手册》(繁体),《轻松搞懂知识管理》等数码作品多部;

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知识管理人物”;

2011年入选中华知识经济协会台湾知识名人。


跨领域成功人士

横跨工程、信息、管理各领域,实现个人优势转型。

1994年获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论文奖;

出版24本电脑技能类图书,《解密KM成功密码》2008年获金书奖;

曾担任超过20家企业等各类单位知识管理咨询顾问,

连续12年获选《管理杂志》“华人500大企管讲师”。

王铮博士

南开大学硕士,中科院博士;

西北大学讲师,中科院知识管理论坛期刊编辑,博士后在研;

跨界思考力研究室顾问。


知识管理领域新生代人物,

曾任联想集团知识管理工程师,参与联想全球新兴市场知识管理工作。


博士论文《面向创新的开放知识管理模式》获评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优秀论文。


TOP目录

推荐序1 跨界思维助力人生梦想与追求   001

推荐序2 在人生长跑中需要思维制胜   004

推荐序3 为什么知识管理总是叫好不叫座?   007

推荐序4 打破思维的结界   012

自序   016

前言   019

关于本书   023

致不同学习类型的读者   028


第 1 章  缘起——跨界的必然???001

第 2 章  求解——跨界的本质???025

第 3 章  定锚──探索自己,盘点自己???055

第 4 章  转型──第二专长,优势跨界???071? 

第 5 章  散聚──发散联想,收敛聚焦???099

第 6 章  跨界──厘清思维,混搭应用???169

第 7 章  思行——进阶应用,思行合一???193

第 8 章  无界──跨界极致,原是无界???245

后记   275

附录   279


TOP书摘

如何设定自己的第二专长?

从I型人到T型人,再到π型人

前文提到“π型人”是相较于“T型人”“I型人”而提出的。I型人是指完全聚焦和依赖于唯一的专长领域;T型人则是除了专精于第一领域(T中的垂直线),还具有广泛吸收跨界知识的能力(T中的水平线);而π型人则对专业技能具有高掌握度,同时拥有第二和第三项专业技能,具有跨领域的观察视角与经验,能够创造出相当于一般员工双倍或者三倍的价值。

你可能在之前已经有过跨领域的经历,也可能正在酝酿生涯的新一次转型,抑或是你刚刚毕业,准备从学校跨入你的第一个工作领域,这些都没有关系,你现在已经具备了关于跨界思考的基本认知,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跨界行为进行规划、预测、布局和管理。

 

其实,人生的每一次转型都可能是一次跨界的契机,而每次成功的跨界行为背后是有方法和技术来保障和支撑的。这一章我们与你分享这些实用的技巧方法和分析工具,如果你正在准备跨界,我们或许可以帮助你确定适合的跨界方向;如果你仍打算在同一个领域长期坚持,我们也希望帮助你确立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第一专长。

 

根据优势与趋势挑选第二专长

 

对于要如何挑选合适的第二专长,我们提供了两条标准:

(1)能够帮助目前工作中使用的核心专长(第一专长)增值或加分。

(2)优先选择与新兴科技或未来趋势接轨的专长,可随时为自己未来跨界或转型做准备。

这两条标准可以分别概括为“优势”与“趋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优势一般来源于目前的工作,必须在工作中,学习、培养和锻炼核心优势。在选择第二专长时,一定要能与你的核心优势相结合,为你的第一专长加分,否则显示不出其价值。而选择与新兴科技和未来趋势接轨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为未来的跨界打下基础。

 

如果你的第一专长正处在一个夕阳产业(在极具变化的年代,谁能保证自己今天蒸蒸日上的事业在明天不会变成夕阳产业呢?),或者你的公司面临倒闭、裁员(当然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不用担心,因为你已经做好了布局,你的人生一直在打造竞争力的组合。你的第一专长提供当下的竞争力,而与趋势接轨的第二专长,则储备未来的竞争力。

 

笔者老陈的职业经历也是不断地选择与设定第一专长和第二专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老陈在台湾石油公司做研发,石油工程、流体力学是老陈的核心专长,当时老陈的第二专长就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强。那时在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有很多留美归来的硕博士研究员,他们都还不太熟悉当时新出现的Word、Excel、PowerPoint 这些实用的Office工具。那时候的老陈仅仅是一个硕士,但对office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并能熟练操作,所以在90年代因身体因素离开石油行业,顺利地转换跑道进入Office培训领域并出版相关书籍。在那个时期,老陈不仅担任科学园区多家公司的计算机讲师,几年内也写了24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工具书。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Office专长,在石油行业虽只是第二专长,却让老陈的研究发展工作提高了效率增加了绩效;离开石油公司后,第二专长立刻变成第一专长主业,且几乎

是无缝接轨。

 

2000年之后,知识管理成为老陈的第一专长,有关知识管理的书籍还拿到了优秀图书奖,当时老陈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未来一定要和创新连通起来。因为在现今的时代,知识占有得多不一定能带来竞争力,反而可能会遏制创新,趋于保守,导致落后,在企业界和学术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老陈把创新研究作为自己的第二专长,研究久了,逐渐发现,创新来自于你接触不同的人,融会贯通不一样的知识——这不就是跨界嘛!

 

你自己或你身边的人,是否也有类似的经验?

其实,专业设定与转型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两句话:

用你的优势,接轨未来的趋势;

现在工作的第二专长,可能是下个工作的第一专长。

那么,具体如何识别自己的优势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52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32

纸  张:纯质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