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其实你很好
其实你很好


其实你很好

作  者:考拉小巫

出 版 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37598385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成功社交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写给焦虑、不安、自卑和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不够好的你,愿你与自己和解、爱并接纳自己

  因百万级英语畅销书《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被读者熟知的考拉小巫,回归自身专业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学会如何应对内心的焦虑。这本心理自助书写给每一个感到焦虑、不安、自卑和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不够好的人,旨在帮助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爱自己并接纳自己的途径,学会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告别焦虑。
  作者毕业于心理学专业,后在美执业,通过临床心理咨询工作接触到无数真实案例。到访的众多中国来访者虽年龄层跨度很大,但都或多或少受着焦虑和自卑情绪的困扰。在当今社会,我们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工作、住房、生活、育儿、学业、人际等等,很多人都活得很焦虑、很有压力。我们害怕被社会淘汰,害怕自己不够努力,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导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不安全的、自卑的感觉。
  那么,在面对这些焦虑、压力、自卑等情绪时,到底该如何去开解?如何觉察和感知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控情绪,并提高所谓的“情商”?如何克服拖延症和完美主义?想改变却没有行动力时怎么办?有行动力但却坚持不下来怎么办?这些问题,你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整本书围绕焦虑情绪展开,从不同维度攻克“焦虑”现象。
  书中分析了焦虑问题的根源(原生家庭),以及打击式教育到底是如何导致人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第三章里,作者和大家分享了管理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即正念。第四章从认知着手,谈论如何管理引发焦虑的思维。第五章从情绪着手,分享如何管理包括焦虑在内的消极情绪。第六章从行动着手,谈论如何克服和焦虑有关的行为。第七章观望全局,作者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分享了如何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当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书中有多个实用的测试和练习图表,如焦虑值自测量表、正念练习、认知质疑表、情绪管理技巧一览表、行为激活练习表、行为改变计划表、紧急自我关爱方案等,让你的焦虑一扫而光。
  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容易焦虑、迷茫不安、缺乏自信,那么你一定能从本书中受益。

TOP作者简介

  考拉小巫

  资深临床心理咨询师。百万畅销书作者。拥有200000+粉丝。
  内蒙古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硕士毕业,专攻精神健康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社会工作者(LCSW)执照,现已积累10000+临床小时数。
  作者目前在美私人执业,创办了工作室“圣查尔斯心理咨询联合所”(St.CharlesCounselingAssociates),专攻情感创伤和焦虑症的心理治疗,主要面向18岁以上在情绪管理、自信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困惑的成年来访者。作者曾多次受到国内外的演讲邀请,如美中西区华人学术联谊会上演讲《解密情感创伤》等。
  除了自己的专业外,作者还是一个英语学习爱好者。曾担任伊甸园字幕组影组组长,参与字幕制作的电影和美剧包括《越狱》、《当幸福来敲门》、《憨豆先生的假期》、《加勒比海盗3》等。出版图书《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考拉小巫的留学成长日记》,畅销百万册,豆瓣读书评分均超过8.0,并输出版权到越南,被无数英语学习者视为英语学习必备神器。
  获得奖项与成绩:
  2016年,被评为“某当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奖——教育名家榜”
  2013年,获得“全国书刊行业年度畅销书奖”
  2013年,某亚年度外文图书畅销榜第4名
  2012年,获得某亚“读者选择奖”
  2012年,某亚上半年图书畅销排行榜TOP1
  2012年,某亚年度图书畅销总榜第4名
  2012年,某亚年度畅销图书作家榜第18名

TOP目录

第一章“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第一节 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第二节 既然越努力就越焦虑,那然后呢
小练习 现在的你有多焦虑(焦虑值自测量表)
第二章 焦虑到底从何而来
第一节 别轻视思维的力量
认知金三角
思维习惯
第二节 思维习惯养成史
敏感的婴儿期(0到1岁)
探索的幼儿期和童年期(2到11岁)
第三节 有种痛叫情感创伤
我的情绪“感冒”了
有关情感创伤的误解
小心情感创伤“后遗症”
缺爱的童年
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
小练习 你的童年快乐吗(童年期不良经历调查表)
第三章 活在当下的艺术
第一节 焦虑的天敌:正念
走进正念
正念不是什么
正念的益处
第二节 如何真正活在当下
正念三步曲
正念式活法
第三节 生活里的正念
正念习惯是怎样练成的
当我们活在当下
小贴士 日常生活里的正念练习
第四章 思维——灵魂的自我对话
第一节 思维为何如此重要
我们的内心纠结从何而来——三重脑理论
思维影响力的蝴蝶效应
第二节 我到底在想什么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九种常见的认知误区
第三节 如何改变思维习惯
我们头脑里想的东西都是真的吗
我该如何变得积极起来
改变思维习惯四步曲
第四节 思维改变进行时
小练习 认知质疑表
第五章 情绪——心灵的颜色
第一节 行为的马达——情绪
情绪的三要素
我为什么会有情绪
对情绪的七大常见误解
第二节 情绪背后的真相
情感需求是什么
当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
人类的八大基本情感需求
如何通过情绪来判断情感需求
第三节 情绪管理四步曲
有效地觉察和识别情绪信号
认同并接纳消极情绪
安抚自己的情绪
第四节 如何最有效地管理焦虑情绪
焦虑到底是什么
有效焦虑和无效焦虑
如何区分有效焦虑和无效焦虑
如何有效地管理无效焦虑
三个管理焦虑情绪的小技巧
小贴士 情绪管理技巧一览表
第六章 行动——改变的开始
第一节 多年之后再谈改变,是否为时过晚
第二节 想要改变,但却害怕改变,该如何应对
恐惧到底从何而来
恐惧情绪有用吗
我们该拿恐惧情绪怎么办
第三节 决定要改变,但却没有行动力,该如何应对
动力不足背后的三大心理因素
破解“拖延症”七步曲
第四节 你,是这个世界上你唯一能改变的人
小练习I 行为激活练习表
小练习II 行为改变计划表
第七章 拥抱真实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第一节 接纳真实的自己
对自我接纳的常见误解
为什么要与自我和解
第二节 找寻自己的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是什么
过去的真的都过去了吗
第三节 自我关怀的力量
自我关怀是什么
对自我关怀的五种常见误解
第四节 治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觉察和认可内在小孩的存在
倾听和探索内在小孩的情感需求
用爱和关怀善待内在小孩
疗愈内在小孩进行时
第五节 如何和他人说“不”
健康的人际界限是什么
有关人际界限的五大常见误解
有效建立人际界限的三步曲
第六节 给自己一点关爱
我们为什么要关爱自己
打破不切实际的自我预期
如何真正地关爱自己
小贴士 紧急自我关爱方案
后记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参考文献
推荐资源
致谢

TOP书摘

 第一章    “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 

     ——Ralph Waldo Emerson

     

    唯一能给你带来内心平静的只有你自己。

    ——【美国】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焦虑的年代。

    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报道,说现代人有三大病症:孤独、空虚和焦虑。虽然我们的生活质量较自己的祖辈来说已经提高了许多,但我们内心承受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少。这是一个奇怪但却极其常见的社会现象——成年的我们住着比童年时更大的房子,吃喝穿戴已不成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汽车,手机也已经换了好几个,然而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却都隐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和不安。

    这种焦虑和不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节 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我有一位来访者,叫琳琳(化名)。第一次和我会面时,琳琳就告诉我,在她

生活的城市里,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氛围随时都可以在空气中感受得到。

    琳琳,90 后,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一家私企做市场营销工作。每当我问起她生活里有什么事会触发她的焦虑情绪时,琳琳就会非常直截了当地说:“我的焦虑根本不用被触发。每天早晨一睁眼,我就开始焦虑了。”

    琳琳说,大多数早晨她没有时间在家吃早饭,因为她必须及时赶到地铁站坐地铁。如果出门稍微晚了,赶不上对点的地铁,上班就一定会迟到。每当进入地铁站,看到人流涌动的时候,她的身体就会下意识地紧绷起来,心想:“一天的‘战斗’又开始了。”

    到了公司,琳琳的焦虑值会飙升到一个新高度。公司环境暗流涌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老板的高要求,同事的小心机,以及残酷的职场竞争带来的压力,都让琳琳觉得自己不得不在上班的时候,戴上一副自己并不喜欢的假面具。面具前的琳琳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大方、得体、肯努力、好相处的女孩,但面具后的琳琳却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不安、迷茫和害怕。

    琳琳其实并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她从小到大都只对艺术感兴趣,只有在她画画、赏画,或在商店购买画画需要的用具时,她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和内心的平和。然而,由于父母的反对,她在高考时不得不报考了市场营销专业。琳琳的父母告诉她,作为从小城市出来的人,她能考到大城市,并在那里站稳脚跟,应该感到万幸和满足才对。

    然而,自从琳琳在大城市立足之后,她那种不安和焦虑的感觉就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即便她不喜欢这份工作,但这是她的饭碗。为了保住这个饭碗,琳琳工作非常努力。她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下班回家之后身心俱疲,很多时候连吃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总是随便凑合一下,然后整晚都瘫在床上。

    本以为下班回家后终于可以清闲一下,但很多时候虽然身体回家了,思绪却依然飘在外面。有时,她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回放今天发生的事情。比如,她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她会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得当,担心他人到底会如何评价她今天的表现。

    如果一天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琳琳的各种消极情绪就会在寂静的夜晚一齐爆发出来——懊恼、内疚、不爽、失落、孤独、不安、害怕、焦虑、迷茫……每到临睡前,她的大脑就会像永动机一样高速地转个不停,失眠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第二天早晨,闹铃一响,又一个繁忙的一天就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

    我问琳琳:“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

    琳琳简单地答了两个字:“心累。”

    我好奇地问她,自己觉得是什么导致了她目前这种焦虑和不安的状态。琳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努力得还不够。如果我再努力点儿,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绩,得到同事和老板的认可,那我的工作压力可能就会小一些了。我身边的人都很优秀,和他们比起来,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差了。”

    我特别理解琳琳为什么会这么想。同辈压力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在被他人成功故事激励的同时,我们很难不感到相形见绌。在微信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出很多励志故事,比如某某某创业第一年就月入百万,三个孩子的妈全职工作考上哈佛商学院,90 后创二代每天只睡四小时月进万元,等等。

    看到这些励志事迹时,我们很容易会在潜意识里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形成“看看人家,再看看我自己”的想法,并因此把目前的困境归结于自己做得“不够好”上面。

    为了让自己变得足够好,琳琳给自己制订了很多目标和计划,去鞭策自己变得更努力、更优秀。她想考下市场营销资格证书,让自己在专业上更进一步。她还想把英语学好,希望外语能力在未来给她带来更多工作机会。

    我赞叹琳琳虽然刚毕业不久,还算是社会新人,却对自己的人生如此有规划,真的很不简单。可琳琳却说,她的苦恼在于虽然想法很到位,但是行动总跟不上自己的想法。

    琳琳尴尬地笑了笑说:“你听说过‘拖延癌’吗?我是‘拖延癌’晚期。”她给我看了自己的计划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待办事项,但真正完成的却没几个。

    当行动配不上野心时,当理想和现实形成巨大落差时,问题就来了。

    我问琳琳:“看着这些没有按时完成的计划,你的心情如何?”

    她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非常内疚。哎,我怎么总是这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一点儿自律能力都没有。怪不得没有男生喜欢我,连我都讨厌我自己。”

    恋爱问题,是除了工作之外,让琳琳焦虑的另一个源头。

    琳琳从小是一个乖乖女,父母对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在她上大学期间,父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不准谈恋爱”。因此,现在二十多岁的琳琳在感情方面依然是白纸一张。

    令琳琳措手不及的是,她开始工作以后,父母的话锋却一下子变了:“闺女啊,啥时候带回来个男朋友给爸爸妈妈看看啊?你奶奶都快七十了,还等着抱曾孙呢!”过年过节时,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更是逃不了的,那种尴尬和无奈谁经历过谁

知道。

    我好奇地问琳琳是否有意找男朋友。她说:“当然想找了,但是我不够优秀,长相平平,身材一般,家境普通,绝对是‘白富美’的直接对立面,谁会喜欢我啊?”

    “只有‘白富美’才值得被喜欢吗?”我问。

    琳琳笑着说:“那倒也不是,但我的确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值得别人喜欢的地方。我感觉自己还不够好、不够优秀。我得让自己变得再优秀点儿,才能配得上别人。”

    这也许就是导致琳琳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卑的原因——在她看来,她的个人价值是跟自己的优秀程度成正比的。虽然她在理智上明白每个人都有价值,但她却总感觉自己必须得做出些成绩来,才能去赢得或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每当她的成绩不如他人时,就会担心自己变得没有价值,担心自己在事业上不被他人认可和接受,在感情上一辈子孤身一人。

    正因为这些担心,琳琳才走上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的道路上。她要求自己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是有意义的,一旦松懈下来,就会陷入内疚和自责。

    琳琳告诉我,通常在她自责和内疚的时候,会产生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破罐子破摔。每当这时,琳琳就会因为一件事没做好,或某个计划没完成,就彻底自暴自弃。她以为自己只要不去想它,情绪就会慢慢消散。然而,破罐子破摔的状态不但不会使她的消极情绪减轻,反而会把它压抑得越来越严重。有些时候,她甚至感觉自己内心的焦虑随时都会冲出来把她吞噬掉。

    第二种情况,奋起直追。每当这时,琳琳就会给自己布置更多的任务和计划,并用更严苛的标准对待自己。很多次,她的奋起直追使她成为公司的月度最佳员工,收获了老板的认可和同事羡慕的目光。

    然而,让琳琳始料不及的是,从那之后,她开始期望自己每个月都能获此殊荣,一旦有某个月落空了,她就又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正因为如此,成功当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通常只能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有时,她还没来得及体验成功的滋味,就又被不安和焦虑淹没了。对琳琳来说,成绩已不单单只是成绩,成绩早已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她身后追赶着她往前跑的野兽。

    就这样,琳琳在这两种状态中循环往复着。她越努力,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要求自己更努力。她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无论是否达到了自己或他人的要求,内心深处那挥之不去的焦虑和不安,都让她活得无比辛苦。

    琳琳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逃离这个“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后记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大学本科时,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能做什么,只是简单地觉得因为读了英语专业,将来就应该做个翻译。于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翻译专业,但后来才意识到它并不适合自己。

    经历了无数个灵魂搜索的日夜,我才发现最让我感兴趣的事情,是帮助他人。在那之后的很多年,我终于依靠个人努力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荣幸地成为一名资深临床心理咨询师。

    很多家人和朋友最初都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你每天与那些精神和心理有问题的人打交道,难道不怕自己变得像他们一样抑郁吗?”这是身边几乎每一个人都曾问过我的问题。

    最初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感到欣慰和感恩,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是出自他们对我的担心和关切。然而,我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绝望和无奈,为人类社会整体来说对于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困惑仍然存在着很多偏见和误会。

    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大众普及度依然很低,加上媒体对有心理和情绪困惑人群的艺术化描写,导致很多人都对这方面有极大的误解。大众普遍觉得一个有心理或情绪困惑的人是“疯子”“精神病”“玻璃心”“不正常”“内心扭曲”,甚至“有暴力倾向”,唯恐避之不及。

    而有心理和情绪方面困惑的人,对自己也会有同样的误解。因此,他们恐于和他人倾诉,也不去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就算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他们也非常担心被别人发现,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病耻感。

    很多时候,明明是简单的、轻度的问题,却越积越严重,导致很多人的内心越来越痛苦,最后甚至会选择轻生。香港大学在2014 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93% 有自杀行为的人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在每年8 万自杀未遂者中,被进行心理评估的还不到1%。”

    每当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时,每次读到某某因何事而自杀的新闻时,我都感觉自己的心在隐隐作痛。有时,我甚至会想,我那刚满三岁的女儿现在虽然对这些都还不懂,但要是将来有一天,她问我:“妈妈,‘自杀’是什么意思?”我该如何回答……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深刻地知道,如果介入及时,这些都是完全可以被及时挽救的生命,很多时候根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初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一想到要改变一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固有认知,我就会感到无比绝望和无奈。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根本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然而,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当我无数次鼓励来访者从小事做起时,才突然意识到,我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因为改变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又有人问起我上面那个问题时,我不会再感到绝望和无奈。相反,我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

    在心理或情感层面遇到困惑的人并不是“疯子”,也不是“精神病”或“玻璃心”,更不是“不正常”和“心理扭曲”的。他们内心的困惑,都是因为自己曾经或现在受到的伤害,并因此感受到痛苦。试问,谁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过伤害?谁又能保证一辈子不会经历几个内心痛苦的瞬间?内心感到痛苦,是每一个经历过伤害和挫折的人都会有的正常体验。

    这些话,我也想说给每一个在内心深处正在挣扎的你。

    其实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而已。经历了你所经历的事情而感受到内心痛苦,这是正常的!你也并不是“心理有问题”或“性格有缺陷”,更不是“不

够好”,而是你的心灵失去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爱和关怀。你,因为没有得到爱和关怀,而感到痛苦、孤独、绝望和迷茫,这是正常的!

    因此,我从未觉得和我的来访者们在一起工作会让我感到抑郁或焦虑,因为我选择把更多的关注力放在阻碍他们成长的障碍物上。我关注的是,是什么阻挡了他们情感自愈的过程。我坚信,只要我可以帮助他们找寻到移除障碍物的有效方法,那么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这本书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我非常荣幸可以和大家一起走完这本书的旅程,希望你从中得到了一些可以为你所用的东西。

    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唯一一个你,没有谁能比你更“你”了。所以,请一定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其实你最真实和完整的样子就很美好。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63.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