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历史深处的叹息
历史深处的叹息


历史深处的叹息

作  者:金满楼

出 版 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4742663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历史深处的叹息:走向民国的苍茫故往》分为“晚清遗梦”“革命和共和”“晚近人文”三个章节,以叶名琛、杨度、章太炎等十几位近代人物和甲午海战、刺杀宋教仁案、清帝退位等重要历史事件为话题,用独特的视角串联起来,共同形成对近代历史不为人知的侧面的思考。


TOP作者简介

  金满楼,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江西峡江人,现居上海。目前已出版《辛亥残梦》《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北洋往事》《帝国的凋零》《天命所终》等二十余部作品。2010年曾受邀担任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嘉宾,《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主讲人。


TOP目录

自序 / 1

第一篇 晚清迷梦:梦想难进现实 / 1

一 坚硬的膝盖:百年荣辱,不欠一跪 / 3

二 不道德的收入:清末禁烟的现实与悖论 / 11

三 旧秀才与洋进士:科举兴废与王朝残梦 / 19

四 英雄狗熊:甲午战争中的众生相 / 27

五 旅顺大屠杀:文明伪装下的兽性 / 35

六 春帆楼外:李鸿章的外交荣辱 / 41

七 伦敦蒙难:孙中山如何逃出生天 / 50

八 容星桥:从留美幼童到投身革命 / 57

九 卫汝贵送米:被唾沫淹死的前敌主将 / 64

十 小报涅槃:“《苏报》案”的“案中案” / 69

十一 皇帝的香案:假保路干掉了真铁路 / 79

十二 端方的不归路:革命洪流中的乱世高官 / 90

第二篇 寸步难行:共和举步维艰 / 99

十三 吴禄贞:非常人物的非常之死 / 101

十四 命殒张振武:武昌首义者的不归路 / 111

十五 留守黄兴:功未成而身先退 / 121

十六 王金发:一个山大王的革命 / 128

十七 “强盗”与“腐儒”:陈其美与伍廷芳的隔空论战 / 135

十八 共和前夜:一个美国社会学家的中国观察 / 142

十九 阿 Q 的辛亥年:那个没画圆的圈 / 148

二十 难缠的“国辫”:剪不断,理还乱 / 156

二一 三寸金莲:小脚里的大革命 / 165

二二 少年溥仪:末代皇帝的成长与孤独 / 173

二三 共和下的阴影:民国旗人的乱世飘零 / 182

第三篇 乱世百相:荒诞意犹未尽 / 193

二四 杨度:一个不甘寂寞的旷世逸才 / 195

二五 “辫帅”的复辟:笑愚笑忠说张勋 / 205

二六 革命之后:蔡元培的尴尬与两难 / 217

二七 史量才、沈秋水与收购《申报》之谜 / 225

二八 血溅佛堂: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中案” / 236

二九 得而复失又损将:张学良与中东路战争 / 247

三十 “碰瓷达人”章太炎:疯子还是大师? / 259

三一 好人胡适:为什么就这么好? / 271

三二 灵与肉:郁达夫孽缘未尽 / 281

三三 在华五十年:历史尘埃中的司徒雷登 / 288

后 记 / 298


TOP书摘

  一坚硬的膝盖:百年荣辱,不欠一跪

  1872年10月,同治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场面极其隆重,在京各国使节都以为会受邀观礼。但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主管清廷外务的总理衙门非但没有给他们送来请柬,反而派出官员吞吞吐吐地“友情告知”,请他们通知所在国侨民在皇上大婚之日最好不要外出——当然,也包括他们在内。

  次年2月,同治皇帝宣布亲政,但仍无召见各国公使的意思。忍无可忍之下,英、俄、德、美、法五国公使联名照会总理衙门,要求觐见皇帝。

  按说,皇帝大婚与亲政是热热闹闹的大场面,各国使节受邀观礼也是当时国际外交的惯例,为何清廷却对此唯恐避之不及呢?

  这事还得从乾隆年问说起。1793年6月,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使团来到中国,清廷官员在接待时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问题:英国人居然不肯向皇帝下跪!

  乾隆皇帝听后很不高兴,但英国人不远万里前来祝寿,最后还是格外恩准了马戛尔尼只单膝下跪的要求。英国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他们认为单腿下跪是对中国皇帝表示尊重的合适方法,但在乾隆眼中,这只是一种表示臣服的粗野方式罢了。

  事后,乾隆对马戛尔尼的觐见方式非常生气,其表示:“英咭利国使臣等前来热河,于礼节多未谙悉,朕心深为不惬。”随后他特别批示:“英咭利国使臣不谙礼节,是以拟于万寿节后,即令回京。”

  由此,马戛尔尼的此次出访遭到了彻底的失败。25年后,英国再次派遣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但同样因为拒行三跪九叩礼而被“即日遣回”。两次风波后,外国使节觐见清帝的礼仪问题便成了中外交涉的大难题。

  中国古代没有椅子,人们通常席地而坐。跪拜礼起源于古代“正坐”的鞠躬礼,其本身并无人格侮辱的含义。但随着专制皇权的日渐加强,跪拜礼开始变味并成了体现上下尊卑的等级强化剂。按照天朝的世界观,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天朝之上国,万方来朝,四夷宾服,不独在地理上位于地球中央,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在他们看来,中华不论文字、道德、礼仪、制度,无一不优于四夷。

  因此,臣民和外国使节觐见清帝必须行三跪九叩礼,这一礼节不仅象征着清朝皇帝专制统治和尊严,其中也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在乾隆眼中,中国与海外诸国为宗主国与朝贡国的关系,英国也不能例外。现英使既以“贡使”身份前来“觐见”,当然应该“三跪九叩首”的“行礼如仪”。可惜的是,这只是清廷的一厢情愿,英国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藩”下国,而是认为与中国地位平等。既然“中英平等”,当然没有以“贡使”的身份行“三跪九叩首”之理,双方在这一问题上根本谈不拢。

  乾隆朝正值国势强盛,当时还有本钱摆架子。到了道光、咸丰朝后,尽管中国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迭遭败绩,但列强的坚船利炮仍难以撼动天朝“体制”的硬壳。

  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天津攻至通州,咸丰皇帝对联军的八项议和条件无不应允,唯独对英方提出亲递国书一条表示万难允准。因为亲递国书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如仪,否则只能交钦差大臣呈进。此系国体问题,万不可让步,如洋人“不知悔悟,唯有与之决战”。

  战争的结果是英法联军攻破了北京城,咸丰仓皇逃往热河。事至于此,咸丰仍对“夷酋面见朕弟”(即留京收拾残局的恭亲王奕□)一事耿耿于怀。即便英法联军已撤出北京,咸丰仍心存疑虑,他最担心的是洋人以“坚持入觐”为要挟,最终不得不在殿堂之下面见“夷人”。为此,他宁可病死热河,也不肯返回京城。

  1861年后,英法等国相继在北京设立使馆,各国公使要求觐见,可又不肯下跪,这一问题成了清廷的一块心病。好在同治继位时仅6岁,总理衙门尚可以“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为由拒绝其觐见要求。但随着皇帝年岁的日益增大,清廷也就陷入了无尽的麻烦之中。

  1867年讨论预备修约问题时,外国使臣的觐见礼即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其中,多数大臣认为应坚持行跪拜礼,不能对夷人让步。如山东巡抚丁宝桢所说:“彼既不行中国之礼,其桀骜之气,自难遽驯。”这代表当时一般朝臣的想法。

  当然,其中也有相对开明的,如左宗棠即表示:“今既不能阻其入觐,而必令其使臣行跪拜礼,使臣未必遵依。窃思彼族以见其国主之礼入觐,在彼所争者,中外均敌,不甘以属国自居,非有他也。似不妨允其所请。此体限于呈递国书。”

  这次的讨论并没有结果。6年过去后,同治成婚亲政,各国公使要求觐见清帝也就顺理成章。无奈之下,清廷只能将此问题再次付诸讨论。这次的论辩,仍可分为强硬与妥协两派,其中强硬派以浙江道监察御史边宝泉的主张最为激烈,其理由也最具代表性:“瞻觐不行跪拜,中国从无此礼,和约以来,该夷虽非属国,然其使臣亦与我中国之臣等耳,以中国臣子之礼待之,不为不优。”

  翰林院编修吴大潋则在奏折中提出,洋人公使希望瞻仰我大清皇帝的天颜是一种有诚意的表示,难以拒绝。但之后,他话锋一转,称“朝廷之礼乃列祖列宗所遗之制,非皇上一人所得而私”;如果“殿陛之下,俨然有不跪之臣”,“不独国家无此政体,即在廷议礼诸臣,问心何以自安?不独廷臣以为骇异,即普天臣民之心,亦必愤懑而不平”。

  作为妥协派(或可称之为开明派)的代表,李鸿章则在回奏称: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朝廷礼制应随情势变通,既然已将西方诸国“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否则,列强以此为口实,吃亏的还是自己。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5.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