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作  者:余世存 著,老树 绘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6992781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本书由著名学者余世存撰写,是目前国内第yi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相对于《时间之书》,本书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更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佳知识读本,对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TOP作者简介

  余世存

  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富有思想冲击力、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东方圣典》(主编)等。

  老树
  画家、学者,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TOP目录

春节:取悦天地的礼乐文明

元宵:年岁劳作前的欢聚

春分:情欲萌动的媒介

社日: 社会之始的认同和欢乐

寒食: 回到更为本真的生活

清明:对家庭的尊崇和对祖先的感恩

端午:节气和操守,辟邪和祛灾

夏至:一年至盛,安居修心养身

七夕:情感交融的桥梁

中元:为生命留有余地

中秋:小康生活的圆满

重阳:大自然最后的壮观

腊八:报告天地的仪礼

年关:文明存在的律令

过年:在时运的变迁里通变重生

附:在家乡过年

TOP书摘

  七夕:情感交融的桥梁

  对七夕这样一个节日而言,我们今天多半把它浪漫化了、美丽化了。说到美丽,我们知道其中一定得有缺憾、得有悲剧。就像诗人说,最美丽的最哀伤,我知道有些永生的歌只是呜咽。美丽总是跟爱情、悲情哀情相关。这个浪漫美丽的行为就是把一个节日编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们中国民间的四大传说之一。

  我们今天的人多知道七夕是情人节,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七夕是乞巧节,是乞求姑娘们也有一身好手艺的节日。从这一层面还演生出其他意义,比如读书人拜魁星的节日,希望一举夺魁;七七这一天还有晒衣晒书的意义。当然,这一层面主要在于乞巧,我们甘肃的西和县今天还有乞巧节。至于大文化层面,这一节日是祭神仪式,估计知道的人更少了。有学者认为,七夕是父权社会出现之前的神话母题,是请神下凡又送神上天的仪式,乞巧的最初意思向天神乞桥、乞求沟通的桥梁,启桥,启动沟通的桥梁,西和的乞巧节更多地属于这一层面。

  因此,我想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放在后面,先从文化大传统层面讲起,为什么在七七这一天会有乞桥的神话。

  农历的七七这一天多半在阳历的八月上旬左右,在上古中国没有文字、结绳记事的时代,这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及其意义是以易经符号卦起来表示的。那个时候的人没有七这样的概念,没有八月这样的定时概念,他们的记事是以升卦、讼卦、困卦这几个卦符号表示的。就是说,在每一年的八月上旬,会有瓜果农作物丰登的收获、会有因收获产生的纠纷、因纠纷而产生困局……八月上旬是立秋前后,这个时候有夏天与秋天的争斗,有天向西北走水向东南走的争斗,这是天象与地象,人间现象,则是繁荣之极的争夺。有农村生活经验的知道,这个时候农村人会因为瓜果稻谷等等的成熟而产生矛盾,像这个时候的天气一样,大家的火气很大,以至于打架,甚至发动村落、族群的战争。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周天子首都的庄稼收获的时候,第一个登上春秋霸业舞台上的郑国就派军队去抢先收割了。

  我们可以佩服中国古人对时间命名的精准,升卦、讼卦、困卦,非常精准地理解七七前后的吉凶变化。在这样白天陷入人事的纠纷困局中,人们就在晚上寻求突围解决之道,这种静夜寻找之道就是想象有天神能够主宰。趋吉避凶的办法就是请神下凡来体察人情,天神下来需要搭一座桥,就像夏天雨后的彩虹那样的虹桥,上古时代的玉器中有一种玉璜就是这样的桥,甲骨文的“虹”字也是双头龙虹桥,它们表示的就是天人沟通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七七的祭神仪式最早跟男人无关,是女人们的工作。我们当然也可以想象,白天是男人们跟人争斗,夜晚天然地属于女性,和平也好、走出困境也好,是女人们虔诚努力争取来的。据说西和县的乞巧节有这些内容,搭天桥、制巧(制作纸质的巧娘娘偶像)、迎神、祭拜、供奉、神灵附体的跳麻姐姐、反复占卜等内容,是女性社会群体对女神祭拜的活动,有学者发现,把西和乞巧节仪礼和屈原的《九歌》以及湘西鄂西土家族傩祭仪式相比,其先请神下凡最后再送神回归天界的仪式结构几乎如出一辙。可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是我们先民对时间的把握和安排,以乞桥的形式与天界沟通。换句话说,在文明的时间流逝中,在出现争斗、困境的时候,我们需要乞桥,以与世界沟通。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0

版  次:1版

开  本:32开

纸  张:纯质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63.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