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思•批判与启蒙
我思•批判与启蒙


我思•批判与启蒙

作  者:邓晓芒 著

出 版 社:崇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定  价:54.00

I S B N :978754035246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邓晓芒教授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前夕,本书以‘批判与启蒙’为主题面世,对于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多年来,我致力于实践我所提出的‘新批判主义’,并在一些文章中努力推动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但如此集中地将自己这方面的文章作为一个专题汇集起来还是第一次。”                 

TOP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

 

TOP目录

上 篇

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

一、一个原则:自否定

二、双层视角:抽象继承法和具体批判法的统一

三、双重标准:中西文化境域中的不同取向

必须把传统文化批判推进到新的层次

一、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二、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实是“百家争宠”

三、要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

一、什么是“现象学还原”?

二、对中国传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现象学还原

三、中国传统文艺和语言流变中的现象学还原

中国道德的底线

一、解题

二、中国道德的内涵

三、中国道德的等级

四、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五、如何提升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六、结论

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一、儒家的结构性伪善人格

二、康德的道德哲学对儒家的“休克疗法”

三、如何看待人性中的“根本恶”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中 篇

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

一、对前两次启蒙的反思

二、第三次启蒙的特点

三、第三次启蒙的任务

四、结语:启蒙的未来前景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

一、启蒙无需监护人

二、启蒙需要“言行的某种不一致”

三、启蒙不是一劳永逸的

启蒙的进化    

一、从萧萐父先生的启蒙思想谈起

二、明清之际中国“启蒙”的缺陷

三、当代中国启蒙需“逆流而上”

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一、西方的启蒙概念

二、文化的自我反省

三、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

一、新保守主义对五四精神之疏离

二、新批判主义对五四精神之继承

三、新批判主义对五四之反思

四、总结

 

下 篇

我们这一代学人的分歧

思想中的学术与学术性的思想

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

一、知识分子的身份演化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

三、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革新

评刘小枫的“学理”

一、引子

二、何种政治常识?

三、何谓“人民主权”?

四、刘小枫政治学的“丛林法则”

五、担纲者及其“精神内伤”

 

TOP书摘

前言 

  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前夕,本书以“批判与启蒙”为主题面世,对于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多年来,我致力于实践我所提出的“新批判主义”,并在一些文章中努力推动中国当代的“第三次启蒙”,但如此集中地将自己这方面的文章作为一个专题汇集起来还是第一次。感谢梅文辉君为我搜集文章和编排成书,他的热情让我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思想在年轻一代人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这正说明这些思想切中了当前的现实,因而与时代的发展方向是合拍的。

  回顾一百年来中国历史的进程,真是令人五味杂陈,其中不乏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充斥着诸如“危机”“奋起”“坚持”“胜利”“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大快人心”“高歌猛进”“浩劫”“崩溃边缘”“拨乱反正”“走向未来”等字眼;但在这些表面上惊涛骇浪的喧嚣之下,仍然未受触动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至于一旦条件适合,立马原形毕露,几千年传统中陈腐僵死的观念迅速“合乎国情”地占据了社会舆论的中心,百年前的“咸与维新”一夜之间变成了百年后的“咸与复旧”。最奇怪的是,这些复旧人士居然就是当初的激进人士,在他们眼中,启蒙话语早已“过时”,只有孔、孟、韩非才是最新时髦,他们甚至还自认为在领导世界新潮流。

  当然,我也不是那种一味求新不顾传统的人,我不想领导任何潮流,不论是维新的还是守旧的,我只想搞清楚中国当代的问题何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能够适合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今天的发展。所以,最初促使我投身于西方古典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的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冲动。在那个全民疯狂的时代,我认定回归理性和常识、提升理论辨别力和击破那一个个令人着魔的巫术邪说,正是我们时代的历史使命。我今年已满七十岁了,从我自觉到这一历史使命并有目的地看书学习、锻造自己的思维能力开始,时间已过去了整整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思考使我深信,操现代汉语的中国人决不是天生没有思维能力,而只是没有好好地锻造和发挥出来。

  我们缺乏的只是一种谦虚务实的态度,我们总是幻想自己像武侠小说中一样,靠碰运气得到一门独门绝技或一部武术秘籍,立马就功力大涨,将自己心目中的假想敌瞬间击倒。我见过不少民间的谋略家或军事家,个个高卧隆中,放言高论,无非是战国七雄,天下三分,都是些厉害角色。但我从他们嘴里听不到公平和正义,人道和人权,价值和文明,所有的只是“赢”的技术和“霸”的良策;也听不到人间的疾苦和现实的纠结,所有的只是沉溺于章回小说中的意淫。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不再处在《三国演义》的时代,有识之士也早已发出了“睁眼看世界”的呼声;40年前,国人上下也再次吹响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号角。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似乎都已经成了尘封的过去,谁还在鼓吹这些,是要被视为“冥顽不化”的。我本人恐怕就属于这些“冥顽不化”者之列。

  但我并不因此而有丝毫动摇,因为这些指责并不是理论上的证明,而是风气的转移和时尚的流变,而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赶时髦的人。我凭自己一生的经验所认定、所想清楚了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变就变?不管人家如何,我这一辈子立定的志向就是,以我自己为标本,来证明一个中国人在吸收近现代西方文明并以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上究竟能够走多远。我已经感到,中国人在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来深入人性的根基方面其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真正掌握了西方思想的精髓,我们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所迸发出来的创新思想是完全可以站在时代的最高层而与其他民族平等对话的。

  邓晓芒

  2018年10月20日,于喻家山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80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31.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