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

作  者:[美]列奥·特莱特勒 著

译  者:杨燕迪等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六点音乐译丛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67584617

所属分类: 艺术  >  音乐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是美国当代著名音乐学家特莱特勒的学术论文选,由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选文并组织翻译。所选文章的写作背景是:美国音乐学实践原先习以为常的目标、方法和概念语汇受到质疑,人们试图寻找替代方案,在批判精神和理论建构的维度中推进学科建设。

  在这些论文不同的思考主题和巨大的历史时间跨度背后,是作者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由此构成了经由学术旨趣的导向而串联起来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思想场域。特莱特勒教授力图让人们意识到,音乐学是一个具有广阔参数的领域,而不是特别课题的集合。他的音乐学研究展现出历史(叙事)、美学(思想)、批评(分析)三大学科分支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融汇,进而呈现出一种“大家气象”。特莱特勒教授相信,音乐学诠释受制于各类文化的信念和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文化中,音乐的客体才得以显现,对它们的诠释才得以可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跨越文化和时空的丰富审美享受。

  《反思音乐与音乐史》所选篇目的视野广阔性和思考深入性,会让汉语世界的音乐读者耳目一新。中国的音乐学子,也将因而意识到他(她)们所选择研究领域的开放可能性。

TOP作者简介

  特莱特勒(Leo Treitler,1931—),美国著名音乐学家,196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美国和德国各著名大学任教,现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纽约城大学(CUNY)研究生院荣休教授。除了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的记谱和流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之外,特莱特勒教授还从哲学反思的高度针对音乐史、音乐分析的“元理论”问题进行了多方位论述,深刻地影响了英美音乐学的走向,被认为是当前“新音乐学”思潮的先驱者之一。

译者简介:

  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余志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

  孙红杰,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伍维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音乐研究所副所长。

  刘洪,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杨婧,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李雪梅,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何弦,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刘丹霓,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谌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TOP目录

中文版前言(特莱特勒)

01历史、批评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杨燕迪译)

02“崇拜天籁之声”:分析的动因(杨燕迪、谌蕾译)

03莫扎特与绝对音乐观念(杨婧、刘洪译)

04《沃采克》与《启示录》(余志刚译)

05荷马与格里高利:史诗和素歌的传播(余志刚译)

06诵读与歌唱:论西方音乐书写的起源(孙红杰译)

07接受的政治:剪裁现在以实现人们期望的过去(何弦译)

08语言与音乐阐释(李雪梅译)

09无言以对(伍维曦译)

10音乐记谱是何种事物?(刘丹霓译)

11音乐研究中的后现代迹象(刘丹霓译)

12关于音乐意义的论辩(杨燕迪译)

编译后记(杨燕迪)

TOP书摘

  1996年,美国音乐学学会要对本学会的历史做一次口述史梳理。为寻访资料,组织者找到学会的一些年长者进行采访,希望我们对学会的历史及我们对学会的贡献发表看法。组织者要求我们每个人推荐一位采访者,我提议我的同事斯考特·博哈姆(ScottBurnham)担任,他欣然同意。采访伊始,斯考特请我解释一下,为何我的著述涵盖如此不同的主题和如此巨大的历史时间跨度——这从本书的目录中就显而易见。他肯定认为这一点对于我们的职业而言很不典型,否则他就不会以此作为重点来导入此次采访。我想象,杨燕迪教授肯定受到这一渴望的驱动——他要鼓励中国的音乐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具有这样广阔的视野,否则他就不会发起组织这本文集的翻译并负责挑选这些篇目。

  然而,本书目录内容所体现的全景视野并不是音乐学家的工作给人的总体印象,它与我作为一位音乐学家初入此行时的通常经验也很不一致。通常,询问一位音乐学家的问题往往是“你擅长什么时期,什么作曲家,或什么样的音乐”之类。但我的采访者理解得更深。我知道,他一开始的问题是某种邀请,让我在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题目中找出路径和探寻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使我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从(比如说)“莫扎特与绝对音乐理念”(第三章)到“《沃采克》与《启示录》”(第四章),并在上述两个标题中探查前半与后半的联系。我想,说明这些问题背后的思想方法一致性,这正是本书读者所需要的,如果我理解正确,这也正是我的中国同行翻译这些文论并邀请我撰写这篇序言的原因。

  当有人询问我在音乐学中的专业领域时,我有时会间接地用我正在做的是什么课题来回答,随后我会强调这一研究与整个学科均有关联——如,音乐记谱的历史(第十章),它所打开的是为了再现世界而使用标记的普遍意义上的广阔领域,并自然而然串联起语言的使用以作为再现世界的手段(第六、八、九章)。就像我们开始挖一个洞,挖得越深,我们就必须让洞口越宽。我的目的是,在触及问题时使用这样的方式,要让人感到音乐学是一个具有广阔参数的领域,而不是特别课题的集合。这就是我希望此书带给读者的感知与感受。

  第十章的题目本身已暗示了我在上一段说的该课题所达到的远程距离,在此意义上,这一章例示出音乐学研究可以包含的广阔范围。第三章和第四章的题目都触及了具有相似广度的某种历史观念,每一章都专注于一部音乐作品,对其所进行的诠释和理解,因结合考虑具有当时文化特征(该作品正是在这一文化中,并为这一文化而创作)的哲学、政治或社会的潮流与条件而得以提升。对这种联系的承认(如第一章标题所示),业已成为任何自称具有历史意识的音乐学研究之必需。这种联系是否可以进行反向解读——音乐作品是否可被解读为揭示了文化的特性(音乐作品正是处在特定文化中,并为特定文化而创作),或许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可能取决于该问题所指向的特定文化。

  关于我作为音乐学家擅长何种特定领域的询问,有时我会以我最早的研究兴趣来作答,这体现在第五、六、七、八章中——我研究以书写方式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欧洲音乐,研究支撑这种音乐传播的书写系统,研究关于这种音乐的最古老的文字著述,在其中音乐被拿来和语言做比较,在其中写作者们努力想传达音乐表现的本质和性格,以及用语言这样做所遇到的困难(第八章),所有这一切都来自我们称之为“中世纪”的创造性文化。我认为从事这样的研究非常有益,因为从这些研究中我看到了挑战和重要性——如何去理解远离我们的文化实践,这些文化对于当时的人们就是处于当前的东西,不是朝向我们目前实践的某个发展阶段,也不是“西方”音乐本质特征的早期显现。然而,这种谨慎并不妨碍我们在当时音乐家的实践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关切问题。除了欣赏其独特的美,对中世纪音乐的深入研究告诉我们,必须从某种文化本身中寻求理解该文化的音乐的概念和工具。

  考虑到要向面对这些文章的读者们说些什么,我想到了一些应该留意在心的事实。

  ——这些文章写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内,在其中,美国的音乐学实践原来习以为常的目标、方法和概念语汇正在受到检视和质疑,人们正在考虑替代方案,并希望在批判精神和充分意识理论建构的理想中来推进学科。

  ——这些文章不仅例示出在批评性的音乐学实践中明确存在理论维度的兴趣,也使这些理论维度成为音乐学历史不同阶段中理论框架、基础依据和自律性分析研究的课题对象(第十一章)。

  ——这些文章显露出音乐学诠释的制约条件,它受制于各类文化的信念和情境,正是在文化中,音乐的客体才得以出现,对它们的诠释才得以出现。

  ——这些文章并不是由作者挑选,而是由作者的朋友和同仁、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所挑选,他完全了解美国音乐学的这些发展和情况,如我们1993年在纽约第一次见面时我所了解的那样。我相信,发起此书的翻译出版项目,他的本意是想让中国的音乐学子意识到他们所选择的研究领域的开放可能性。

  (杨燕迪译)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48页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7.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