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税务新规详解及税务实操大全(双色图文版)
税务新规详解及税务实操大全(双色图文版)


税务新规详解及税务实操大全(双色图文版)

作  者:王桦宇

出 版 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51682046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实务  >  统计审计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纳税常识,主要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财务事例,对税法中的税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看;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了税务风控、税务稽查与合理避税,其中对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税法,避免踏进雷区;第三部分是税法详解与税务实操,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每种税目的详细介绍,包括概念、纳税对象、税率、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缴纳,等等。

TOP作者简介

王桦宇律师,北京大学财税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金融法学博士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盈科全国财税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税法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担任上海市闸北区财政局法律顾问、上海市闸北区金融办法律顾问、点点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177)独立董事。著有《两岸税法比较研究》(合著)、《金融科技的税法规制》等多部专著。

TOP目录

CONTENTS
Part1 纳税常识
第1章 税的种类
1.1商品和劳务税 / 004
1.2所得税 / 013
1.3财产和行为税 / 020
1.4资源环境税 / 030
1.5特定税 / 041
第2章 国地税合并与征管改革
2.1国地税合并 / 054
2.2征管改革后的企业纳税流程 / 055
2.3纳税人登记 / 061
Part2 税务风控、税务稽查与合理避税
第3章 税务稽查与税务风控
3.1税务稽查 / 070
3.2税务风控 / 081
第4章 合理避税
4.1避税基础 / 094
4.2合理避税基本方法 / 106
Part3 税法详解与税务实操
第5章 增值税
5.1 增值税新规定 / 120
5.2增值税的基本概念 / 122
5.3增值税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127
第6章 消费税
6.1 消费税新规定 / 136
6.2消费税的基本概念 / 139
6.3消费税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148
第7章 企业所得税
7.1 企业所得税新规定 / 158
7.2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 163
7.3企业所得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173
第8章 个人所得税
8.1 个人所得税新规定 / 180
8.2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 183
8.3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193
第9章 关税
9.1 关税新规定 / 198
9.2关税的基本概念 / 206
第10章 资源税和环保税
10.1 资源税新规定 / 214
10.2资源税的基本概念 / 217
10.3资源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221
10.4环境保护税的基本概念 / 224
第11章 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
11.1土地使用税的基本概念 / 230
11.2土地使用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233
11.3 土地增值税新规定 / 236
11.4土地增值税的基本概念 / 239
11.5土地增值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244
第12章 房地产相关税
12.1房地产相关税 / 250
12.2房地产税纳税细则 / 252
第13章 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13.1 车船税新规定和车辆购置税新规定 / 260
13.2车船税的基本概念 / 264
13.3车船税的缴纳和申报 / 266
13.4车辆购置税的基本概念 / 268
13.5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计算与申报技巧 / 271
第14章 印花税和契税
14.1 印花税新规定和契税新规定 / 278
14.2印花税的基本概念 / 282
14.3印花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288
14.4契税的基本概念 / 293
14.5契税的合理避税技巧与实操 / 298
第15章 其他税
15.1城市土地使用税 / 310
15.2烟叶税 / 314
15.3船舶吨税 / 316
15.4耕地占用税 / 319

TOP书摘

1.3.3印花税
2017年10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以及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小额贷款的范围做了具体的定义。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这个名字还是来自于中国,在1889年(光绪十五年),总理海军事务的大臣奕劻,请当时的清政府用某种图案表示已经完税的税收制度,后来因此而取名印花税。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
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具体有立合同人、立据人、立账簿人、领受人和使用人,且每种合同的税率
与纳税人都并非相同。具体的规定可看下面的表格:
 
对于印花税的申报如果是单位应按季进行申报,于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向所在地地方税务局报送印花税纳税申报表或监督代售报告表。对于只办理税务注册登记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印花税纳税单位,可在次年1月底前到当地税务机关申报上年税款。
关于印花税的纳税期限是在印花税应税凭证书立、领受时贴花完税的。对实行印花税汇总缴纳的单位,缴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印花税的缴纳方法有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也可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经由发放或者办理应税凭证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税款。
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印花税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方式。其计税方法是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另外在会计记账中,根据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在营改增后,原来在“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印花税,要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的科目中。

1.4.2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是对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使用的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税。以土地面积为课税对象,向土地使用人课征,属于以有偿占用为特点的行为税类型。土地使用税只在县以上城市开征,非开征地区城镇使用土地则不征税。土地使用税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例如大、中、小城市和县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多少不同。
 
为了防止长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占土地,可在规定税额的2-5倍范围内加成征税。对于公园、名胜、寺庙及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单位使用的土地,城镇、街道、公共设施用地,铁路、机场、港区、车站、管理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工程,农、林、牧、渔、果生产基地用地,以及个人非营业建房用地等,均免征土地使用税。为了鼓励利用荒地、滩涂等土地,对经过批准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废土地,给予10年期限的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大、中、小城市以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非农业正式户口人数为依据,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中规定的标准划分。人口在50万以上者为大城市;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者为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者为小城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市政建设情况和经济繁荣程度在规定税额幅度内,确定所辖地区的适用税额幅度。经济落后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上述规定最低税额的30%。经济发达地区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须报财政部批准。
2018年1月26日,直辖市深圳发布《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期限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公告》显示,深圳将房产税(从价计征)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期限统一调整为一年申报一次,降低纳税人的资金成本。调整前,深圳房产税(从价计征)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期限分别为一年申报四次和一年申报两次。
此前,纳税人缴纳房产税(从价计征)纳税期限从1月1日至15日、4月1日至15日、7月1日至15日、10月1日至15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期限从1月1日至15日、7月1日至15日,统一调整为税款所属期当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缴纳金额是根据实际使用土地的面积,按税法规定的单位税额来确定的,缴纳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
市民王先生,在福田区华强北有一套300平方米的商铺,该商铺所在的写字楼的容积率为5。那么,根据现有的征税标准土地等级划分,李先生的该处物业所属的土地等级为一级,每平方米年税额为30元。则李先生所需缴纳的2007年度的土地使用税应该为300(房屋建筑面积)÷5(容积率)×30(年税额)÷12(12个月)×2(11、12两个月份),即300元。而此后该处每年需缴纳土地使用税则固定为:300(房屋建筑面积)÷5(容积率)×30(年税额),为1800元。
目前土地使用税只在镇及镇以上城市开征,因此其全称为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征土地使用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能够被良好地利用,其具体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2)能够调节不同地区因土地资源的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3)为企业和个人之间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2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2.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