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第五项修炼系列典藏版套装(全5册)(精装)
第五项修炼系列典藏版套装(全5册)(精装)


第五项修炼系列典藏版套装(全5册)(精装)

作  者:[美]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定  价:366.00

I S B N :978750868953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是少有的跨界人才,他能够整合系统思考模式和跨界思维,不断丰富全球优秀公司的发展案例和战略总结,融合西方管理学理论和东方哲学思想,提出了诸多适用于当下的策略: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既见树木,也见森林;看见正反馈,并强调企业在创新和试错中不断自我成长和进化的修炼。

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向和秩序是不断变化的,但系统思考可以提升我们对整体的认知,看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找到整个系统的关键影响力。从现实到未来,从实际到未来地践行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的“知行合一”。                    

从个人到企业的五项修炼策略:

通用篇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心灵篇  《第五项修炼:终身学习者》

商业篇 《必要的革命:深层学习与可持续创新》

教育篇  《第五项修炼:知行学校》(全2册)

 

宋志平、秦朔、成甲、有书雷文涛、总裁读书会深度解读推荐

 

TOP作者简介

彼得?圣吉(Peter M.Senge)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和索奥中国的创始主席。被《商业周刊》评为十大有影响力的管理学人物,被称为“学习型组织之父”,于1990年提出“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TOP目录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第五项修炼:知行学校(全2册)

必要的革命:深层学习与可持续创新

第五项修炼:终身学习者

 

TOP书摘

从事一项修炼就意味着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1903年12月的一个寒冷而晴朗的早上,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镇的莱特兄弟用一架并不结实的飞行器证实了动力飞行是可能的,并由此发明了飞机。但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商业航空服务,直到30 多年后才出现。当一个想法在实验室中被验证为可行的时候,工程师们会说:一个新概念被“发明”了。但概念发明以后,还要在有实用价值的成本范围内,以一定的规模进行可靠的复制,它才能成为一项“创新”。如果那个创新概念足够重要,比如电话、电脑或商用飞机,那它就是一项“基础创新”—它会创造一个新产业,或者改变某个现有的产业。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型组织已经被发明了,但还没有成为一项“创新”。

在工程领域,当一个概念从发明向创新转变时,会有很多不同的“构件技术”得到整合。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分别开发出来的一些构件,逐步成为一个技术集合,它们对各自的成功应用互为关键。而在这个技术集合形成之前,那个概念虽然在实验室可行,但不会达到它在实践的潜力。

莱特兄弟证明了动力飞行是可能的,但直到1935 年麦道公司推出DC–3 型飞机,才标志着商业航空时代的开端。DC–3 型飞机是首款在经济和空气动力学领域都很成功的机型,而在此前的30 年间(孵化基础创新一般需要这么长时间),无数次商业飞行实验都失败了。就像学习型组织早期的实验一样,早期的飞机并不可靠,也没有获得适当规模上的成本效益。

DC–3 型飞机第一次把五项关键的构件技术成功地整合在一起。这包括:可变螺距螺旋桨、可伸缩起落架、一种称为“单体壳”的轻型铸造机身、星型气冷发动机和机翼襟翼。DC–3 的成功需要五项技术的全部:这意味着五项技术缺一不可—仅有四项还不够。波音公司1934 年推出的247 型飞机,拥有除机翼襟翼以外的其他四项技术。但波音的工程师们发现,这种没有襟翼的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很不稳定,为此他们不得不缩小发动机的尺寸。今天,我认为有五项新的构件技术正在逐步集中到学习型组织创新过程中。虽然是分别开发的,但就像任何技术集合一样,我认为它们中的每一项都将成为其他各项成功运用的关键。每一项技术对于从事真正“学习型”的、能持续开拓能力以实现自己*高理想的组织建设工作,都至关重要。这五项技术是:

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当乌云密布、天色昏暗、树叶微微飘卷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了。我们还知道,一场暴风雨的雨水将会进入数英里之外的地下水系统,而明天的天空又要放晴。这些事件发生在距离相对很远的时空里,但它们都以同一个模式相互关联。每一个事件都对其他事件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隐藏在我们视觉观察之外的。只有通过仔细考虑这个模式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个部分,你才能理解暴风雨系统。

商业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也是一种系统。这些活动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动所组成的无形网络编织在一起,但这些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常常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出来。由于我们自己“身在此山中”,要看清整个系统演变的模式便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为系统的各个孤立组成部分拍摄快照上,然后纳闷为什么我们*深层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系统思考是一个概念框架,一个知识体系,一个在过去50年里开发出来的工具系列,它的功能是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并且帮助我们认识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些模式。虽然这些是新工具,但其背后的基本世界观,却可以很容易地靠直觉来把握:实验表明,年轻的孩子们可以很快学会系统思考。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超越”(mastery)一词或许带有获取对人或物的支配和控制的含义,但它也可以表达一种特殊的精通和熟练程度,例如一位技术精湛的手艺人对于陶器或编织品的造诣。在自我超越方面修养水平高的人,能够始终如一地为实现他们内心深处*关心的成果而努力,实际上,他们对待自己的生活,就像艺术家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终身学习过程有全身心的投入。

自我超越是不断澄清和加深我们的个人愿景的修炼,是持续集中我们的能量、增强我们的毅力,并客观地观察现实的修炼。因而,它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或者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一个组织在学习方面的信念和能力,不会超过组织成员在这方面的信念和能力。这项修炼的根基在于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当然也存在于世俗生活传统中。但是,很少有组织机构鼓励他们的成员以这种方式成长发展。这样做的结果是令巨大的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刚进公司的时候人人都聪明伶俐,受过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浑身充满干劲儿,并渴望做出突出的成绩,”汉诺瓦的奥布赖恩说:“而当这些人到30 岁时,却只有少数人进入了职场快速发展通道,其余的就在周末‘花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他们没了信念,也没了使命感,职业生涯开始时的激情也消失了。我们只得到他们很少的精力,至于他们的心灵,我们根本就得不到。”

而且,只有少得令人吃惊的成年人能够严谨地努力实践自我超越的修炼。如果你去问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追求,大多数成年人经常会首先提到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他们会说,“我想让丈母娘(或婆婆)搬出去”,或者“我希望我的腰疼病好起来”。在自我超越的修炼中,我们一开始就要弄清楚,在我们为实现自己*高理想而生活的过程中,哪些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这里,我*关心的是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以及个人和组织的相互承诺和信念,还有由学习者组成的企业和事业机构所具有的特殊精神风貌。

心智模式(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甚至是图像、画面或形象。我们通常不能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例如,我们看到某个同事着装优雅,就暗想“她是乡村俱乐部会员”。而如果有人不修边幅,我们可能就感到“他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在各种管理工作环境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心智模式的坚固程度,丝毫不比这些逊色。许多有关新兴市场,或有关组织机构中对于过时的运作习惯的深刻见解总是得不到实施,原因就在于它们遇到了强有力的、隐蔽的心智模式的抵触。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就理解了隐蔽的心智模式的广泛影响力,他们是做到这一点的第一家大公司。壳牌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成功[从世界七大石油公司中的*弱小者上升到与埃克森(Exxon)并肩称雄],是在世界石油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诞生,油价和储量剧烈变化,以及后来的苏联解体]。壳牌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学习如何显现并挑战经理人的心智模式,并把这作为准备应对变化的修炼。80年代壳牌公司的集团规划协调人德赫斯曾说过,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实现持续增长,必须依赖“组织机构的学习,即管理团队成员看待本公司、竞争对手和市场的集体心智模式的转变过程。因此,我认为规划就是学习,而公司规划就是组织机构的学习”。

心智模式的修炼要从审视自己开始—学习如何把我们内心的、有关世界的图像展露出来,让它们“浮出水面”,并严格仔细地加以审查。这项修炼还包括“富于学习性”的交流沟通:把好奇地探寻他人(inquiry)与宣扬自己的想法(advocacy)相结合,在有效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开放自己的思想,以接受他人的影响。

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9.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