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书香故人来
书香故人来


书香故人来

作  者:俞晓群 著

出 版 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547313312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书香故人来》是著名出版人俞晓群近两年的随笔作品集。书中回顾其编书做书的思路和过程,讲述文化出版圈的掌故趣闻,展现了读书人自觉的人文求索历程。

  本书涉及内容颇为丰富,从书斋讲到书蠹、书友、藏书家,都是关于爱书人的故事;从找书、写书、做书,与作者结下绵绵情谊;怀着一颗感念的心,追随着张元济、王云五、陆费逵等出版先贤;从“读经”到“览史”,从“笔记”到“说明”,探讨阅读经历、心得;从“师傅”到“知道”,回顾出版生涯轶事;从“数术”到“五行”,展现其作为学者的一面……

  本书既是俞晓群对其个人三十多年出版经验和读书体会的总结,也是对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出版界和读书人往事的忠实记录,为读者接近和了解书香文化提供了一条捷径,从中不难感受出版江湖和阅读生活的时代变迁。


TOP作者简介

  俞晓群,男,1956年生,辽宁丹东人,著名出版人和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他提出“书香社会”的出版理念,主持策划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思想与学术价值的图书,如“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书坊”“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著有《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一个人的出版史》(共三卷)、《中国出版家?王云五》,以及随笔散文集多种。


TOP目录

序/沈昌文

 

01 书斋

02 专栏

03 书癖

04 记异

05 女史

06 师傅

07 来信

08 国学

09 变轨

10 书蠹

11 读经

12 览史

13 藏书

14 扬尘

15 科普

16 书馆

17 前辈

18 知道

19 人文

20 纯粹

21 说明

22 笔记

23 百岁

24 找书

25 选书

26 书友

27 双雄

28 追随

29 笔名

30 续篇

 

后记


TOP书摘

一位边疆壮汉的内陆开发记

  沈昌文

  俞晓群又有新作问世,听到这消息,我立刻就寻思,他这次要写什么?

  我知道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大限,说不定他这次要告诉我们一些退休后的新作为、新理念。我常有这样的期待。

  我的这种期待还出于一个经验:我同他的合作,始于我的退休。我把过去的这种合作,称为我的“黄金时期”。因这经验,我一直在盼望他退休后的精彩作为。

  等到读了他这部新作的电子稿,方知他要告诉我们大家的,还是旧事。不过,这次他对旧事作了系统发掘,可以说,他这次系统地描述了一位搞文化的边疆壮汉在内陆开发的思路、艰难和成就。

  像我这样在内地出生、长大的人,想象不出像他这样的边疆壮汉到内地开发有多艰难。现在他在这本书里写的是对自己的老同乡的汇报,无不实话,使人心动。

  他说:“来京主持海豚出版社,出版近四千种图书,许多资源都来自多年的积累。我自身学识有限,在京工作之余,有十本着作面世。如今回望,从知识到内容,许多是早年打下的基础。所以说在精神层面上,与其自称‘故人’,不如说那段故土之深情,与我从未隔开。”

  “东北一方水土,地阔土沃,民风包容杂糅,人文与自然互渗,近现代渐成故有的民俗个性。从思维模式、处事方法到言行表达,许多元素融入我的血液中。比如此刻回忆故旧往事,我的情绪自然掉入家乡那句老话的状态:‘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俞晓群的开发并不只是艰难,更重要的,还有智慧。这方面使我对他及其事业更感兴趣。

  他在本书中说:“回忆我的出版生涯,一路走下来,始终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成功、失败或种种思想表达,都离不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做出版都是在‘贩卖文化’,手段、门类、表达等差异的存在,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足为怪。关键是追求不同,那才是真正的差异。刘杲先生说:‘出版,经济是手段,文化是目的。’我实践出版三十几年,深深认同这个观点,同时希望追随商务、中华、三联等有传统的出版机构,使他们的文化理念能够得到尊重与延续。”

  我理解,现在这本书可看为俞晓群在退休前所作种种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主要是对他的东北同乡,也是对我们这些同行和读者。作为他多年的同行,我读着倍感亲切。

  二○一八年五月

 

后记

  俞晓群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我应邀在《辽宁日报》开设专栏“书香故人来”。当时约定:每两周一篇文章,篇幅在三千字左右。内容所及没有严格限定,只是结合我的读书生活立意。不过我设定专栏题目,还是有两点涵义包括在其中。

  一是“书香”,如今这个词语随处可见,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还不大流行。那时我刚刚主持辽宁教育出版社工作,有一次在《光明日报》上刊登图书广告,总编室约我写一段广告词。我写道:“辽宁教育出版社敬告旧雨新知:我们的理念,为建立一个书香门第的社会而奠基!”此广告登出后,还是引来一点反响。有识者对我说,书香的倡导很好,能否再改一下:“为建立一个书香社会而奠基。”如此一来,既简洁又上口。我接受他的建议,从此这句口号成为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标识;再加上“脉望”即书虫的图标,构成我一生从事出版工作的理想追求。所以在我心目中,“书香”一词,有着更为丰富的人文意义。

  二是“故人”,说来话长。我父亲是江苏镇江人,早年来到东北工作,一直不忘乡情,不忘故土。我们受父亲影响,也经常以“南方人”自诩。其实我的母亲是道地的东北人,我们家是一个典型的“南北结合”家庭,我们的身上留着深深的印记。我出生在辽宁丹东,后来随家到沈阳,一直到五十三岁之前,我从未离开过辽宁。在这一层意义上,称我为“东北人”更为真实、准确。

  二〇〇九年我离开沈阳到北京工作,此时我已过天命之年。如今客居京华之地,一晃近十年过去,定睛看我,依然符合那个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我在故乡的报纸上开专栏、写文章,自称“故人”,应该是很恰当的。

  所谓故人,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对养育我的那一方乡土的感念。我在那里成长、读书、安家、立业,父母兄姊、妻儿老小的恩爱与亲情,还有师友同仁的绵长情谊,哪一样能忘却呢?

  如今长辈已在那里长眠,墓茔封土,思念日深。每年我千里奔波,哀戚于父母墓碑前,见到年复一年,青柳渐渐长高,花草亦荣亦枯,此时我沐浴长空朗朗明月,面拂塞外徐徐清风,游子之心,至为宁静。我爱那一方净土,我爱我的亲人和朋友,那里有我无限的思念和近乎半生的喜怒哀乐。

  说来我离开家乡,在外游历不及十年。总体而言,我在异乡工作、奋斗,其实一直是在“消费”家乡赋予我的能力和精神财富。从学识、积累、经验、人脉、资源到资历,每一点都沾满家乡的气息。归结我从事出版三十五年,在沈阳就有二十七年;我在京主持海豚出版社,出版近四千种图书,许多资源都来自多年的积累。我自身学识有限,在京工作之余,有十本着作面世。如今回望,从知识到内容,许多是早年打下的基础。所以说在精神层面上,与其自称“故人”,不如说那段故土之深情,与我从未隔开。

  东北一方水土,地阔土沃,民风包容杂糅,人文与自然互渗,近现代渐成故有的民俗个性。从思维模式、处事方法到言行表达,许多元素融入我的血液中。比如此刻回忆故旧往事,我的情绪自然掉入家乡那句老话的状态:“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三十篇文章写就,将入戊戌年。我停下手中的笔,做一个小结,借以向家乡致敬,向故人致敬!

  结集之际,感谢沈昌文先生,八十八岁高龄为我写序,文字已是珍宝。感谢丁宗皓先生,长期对我鼓励与支持。还有高惠斌、丁春凌、朱立利、刘裕诸位帮助,余不一一。

  二〇一八年二月一日

  (选自俞晓群《书香故人来》,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9月出版)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46.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