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儿童心理课
儿童心理课


儿童心理课

作  者:含含妈咪

出 版 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201131375

所属分类: 生活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会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读懂这些行为背后的真相,将帮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本书以“解读儿童行为”为主题,集结了儿童各种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儿童生活习惯、爱好学习、情绪管理、社会交往等几大方面展开阐述,以朴素的语言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了条分缕析,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将难懂的行为心理学知识通俗化,切实解决宝爸宝妈面临的育儿实际问题,让宝爸宝妈迅速读透孩子心,找到科学教养孩子的方法。

 

TOP作者简介

  含含妈咪,资深出版人,是一位在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和文学等各类书籍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她研习了国内外大量的教育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中,不仅给予了孩子智慧的头脑,更给予了孩子独立的人格和快乐的童年。她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是读者的良师益友,目前致力于创作帮助中国父母科学培育优秀、积极、健康孩子的家教读物。

TOP目录

  第一章 孩子心里藏着小秘密,需要父母去解开

  爱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世界002

  搞懂宝宝的肢体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006

  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孩子需要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009

  互动问答013

 

  第二章 读懂孩子生活方面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想法

  爱玩冲水马桶,要满足孩子的探索欲018

  宝宝爱玩“脏东西”,是认知自然的需要022

  孩子爱拆东西,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表现028

  喜欢玩锅碗瓢盆,敲敲打打锻炼协调性031

  宝宝爱爬高,感知空间和探索视线以外的世界035

  孩子不爱吃饭,强迫进食反而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038

  孩子不愿意刷牙,自我独立意识增强的结果041

  家有“赖床宝宝”,问题在于父母本身045

  不愿自己穿衣服,因父母帮孩子做了本该他做的事情049

  互动问答052

 

  第三章 了解孩子学习方面的行为,培养孩子自觉的好习惯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离开父母产生入园焦虑058

  孩子胡乱涂鸦,是最原始的创造活动062

  孩子乱丢玩具,可能是懒惰或缺乏秩序感引起的067

  孩子逃课,厌学的一种表现073

  看书三分钟热度,好胜心强但毅力不足078

  孩子有厌学情绪,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083

  孩子学习不够主动,因对学习缺乏兴趣088

  孩子趴在桌子上写字,不良的坐姿习惯造成的092

  互动问答097

 

  第四章 领会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让爱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动辄哭闹,说明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104

  孩子委屈地哭,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110

  公共场合撒泼,源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和家长的妥协115

  孩子脾气倔强,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121

  大喊大叫摔东西,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表现126

  孩子爱“顶牛”,是“第二反抗期”的正常表现132

  互动问答137

 

  第五章 解读孩子的社交行为,教会孩子在社交中展示自己

  孩子爱动手打人:自我意识较强产生的攻击性行为142

  不敢主动跟小朋友玩,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147

  孩子有骂人行为,因为没有是非观念151

  孩子天生胆小,源于父母的过度限制和保护156

  孩子爱咬人,与口腔敏感期、情绪有关161

  孩子的玩具不与他人分享,是不愿失去自己的“财产”165

  与他人交换玩具:交换是孩子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169

  互动问答173

 

  第六章 只要用对方法,你就能搞定孩子千奇百怪的行为

  了解孩子的恋物行为,正确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178

  孩子拒不认错,可能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183

  孩子偷偷拿别人的东西,受好奇、独占心理的驱使188

  孩子爱说谎: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情绪表达192

  喜欢虐待小动物:宣泄情感,彰显自己的强大197

  孩子孤僻不合群,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201

  智力“厌食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206

  孩子贪玩——玩耍的孩子更聪明210

  孩子爱问“我从哪里来”:性意识朦胧期的开始215

  “我要嫁给爸爸”:孩子对性别角色的最初认识220

 

  互动问答225

 

TOP书摘

  行为表现:收藏废旧物品,当宝贝一样玩

 

  前几天,趁着双休日的时间,妈妈想把家里彻底整理一下。只要翻出没用的东西,她就会顺手扔在客厅的地上,全部收拾好后再一并处理。

  可是,就在妈妈打算再收拾这些废弃物品时,却发现被刚满4岁的儿子涛涛偷偷地转移到自己的房间收藏了起来。

  于是,妈妈好奇地拉开儿子房间的储物抽屉,竟然是满满一抽屉的“垃圾”:有糖纸、塑料空瓶、牙膏盒、易拉罐,还有破损的包装纸、五颜六色的吸管。看到眼前这一幕,妈妈顿时目瞪口呆。

  这些东西多脏啊,孩子怎么能把它们放在抽屉里呢?没经儿子同意,妈妈就急切地要清理这些杂物,但是涛涛立即大叫着扑上来,这也不肯丢,那也不能扔。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简直是哭笑不得,“我家孩子可真是一个‘破烂王’!”

  妈妈想到早在涛涛两三岁的时候,他就喜欢把这些废旧物品当宝贝一样玩。

  有一次,涛涛在小区花园里玩,玩着玩着,突然开心地跑向妈妈身边,并大喊着:“妈妈,妈妈,你看,我找到了一个宝贝!”

  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儿子手里拿的“宝贝”,令她吃惊的是,竟然是一个脏瓶盖。

  妈妈见了,反而语气严肃地对涛涛说:“这个东西非常脏,而且还有一点儿‘异味’,我们不玩它,把它丢掉,你说好不好?”但是,涛涛正玩得不亦乐乎,哪里肯听妈妈的话呢?

  后来,涛涛经常捡回一些“宝贝”,像石头、沙子、树叶、瓶瓶罐罐什么的,然而,这些“宝贝”在大人眼里就是十足的“破烂儿”。

  心理语言:“脏东西”是最好的自然玩具

  其实,不只是涛涛爱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喜欢收集各种废旧物品作为自己的玩具。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带孩子出去玩时,经常会发现他们对地上的一些东西特别感兴趣,往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捡起来再说,对此,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那些东西太脏了,不能玩,赶快扔掉”,但孩子就是不愿意扔掉。

  不可否认,父母因为顾虑这些脏东西不卫生而担忧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之所以把这些“破烂”当作“宝贝”,也是有他的道理的。那么,为何孩子喜欢这些“破烂”呢?

  1.“脏东西”是孩子最好的自然玩具

  这些“脏东西”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我们的生命,也源于大自然。所以,孩子出于本能自然需要像沙子、石头、泥土这些“脏东西”。可以说,这些“脏东西”与孩子有一种不解之情,他们天生就喜欢亲近它们,把它们当作自然的玩具来玩。

  2.孩子眼里的物品没有贵贱之分

  在孩子的眼里,物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那些在大人眼里的“破烂”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好玩的、有用的东西,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宝贝”甚至比买来的高级玩具更能激发孩子探究与活动的兴趣,摆弄起来也更有乐趣。

  专家指导:理解、支持这一行为并引领孩子探索

  孩子玩“脏东西”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1.玩“脏东西”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需要

  孩子眼里的“脏东西”有利于孩子智商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因为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是不一样的,孩子是通过游戏、玩耍来锻炼思维和创造力的。所以,孩子在玩“脏东西”的时候,也是在调动大脑的思维。

  2.玩“脏东西”是孩子认知自然的需要

  从孩子的成长特点来看,他们是通过游戏、玩耍来认知事物的。而且孩子在玩耍这些成人眼里的“破烂”时,也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好机会。所以,孩子经常玩耍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脏东西”可以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力。

  既然孩子玩脏东西并非一件坏事,那么家长又该如何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

  1.家长要有同理心

  看到孩子玩“脏东西”或是郑重守护自己的“宝贝”时,家长不要动不动就把孩子捡到的“宝贝”扔掉,也不要武断地禁止孩子玩,而是应该认可孩子的这种行为。要知道,现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住在都市高层公寓里的孩子,既不能上树掏鸟,又不能下河摸鱼,对于孩子的这种单调生活,家长更应该理解、支持。而且另一方面,幼年时期频繁地被限制和否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还会无情地扼杀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探求。

  2.保证“脏东西”对孩子安全无害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丰富,不能准确识别物品的安全隐患,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把关,确保他收集的物品安全无害。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在肯定孩子收集热情的前提下,提示孩子某些物品该如何正确使用。比如,塑料袋不能套在头上,以防窒息;小颗粒不能塞进嘴里,以防异物入体等。

  3.陪伴孩子游戏

  孩子整理“破烂”并玩耍这些东西时,如果家长也能参与其中,不仅能使乐趣大增,亲子感情也会随之升温。比如,孩子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各种树叶分类贴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并引导孩子命名,由父母来书写。

  4.引领孩子探索

  很多孩子面对收集来的“破烂”,可能也玩不出名堂,这时候,家长就要多点拨,多指引。比如,孩子搜集了一堆牙膏盒、香皂盒,可能除了在里面装些小东西摇晃外,就再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了。这时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牙膏盒和身边的哪些东西相似,可以用来做什么。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孩子把两支牙膏盒粘在一起,可以制作望远镜,把三四支大小不同的牙膏盒贴在一起,可以制作笔筒。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多动脑思考,多动手尝试,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5.积极暗示孩子,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多数父母一看见小孩子玩肮脏的东西,就本能地把它夺过来,而且还要骂他,甚至于还要打他。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要有一点儿不喜欢父母了!因此,应用积极的暗示,不应用消极的命令。此外,家长还要尽己所能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给孩子充分的接触自然和探索自然的机会。毫无疑问,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32

加载页面用时:7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