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雄风文丛:人间素描
雄风文丛:人间素描


雄风文丛:人间素描

作  者:肖克凡

出 版 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丛 书:雄风文丛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17128069

所属分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人间素描》是肖克凡的一部散文精选集,共分四辑,分别为东奔西走、自我盘点、作思考状和怀旧之作,内容涉及访古览胜、生命体察、人生思绪和怀想友人。通篇文字流畅、思想深邃、发人深思。作品文字似信手拈来般轻松自然,而细读之下,即可感受到每篇文章都携带着作者灵魂的气息。

TOP作者简介

肖克凡,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鼠年》《原址》《机器》《生铁开花》《天津大码头》《旧租界》等八部,小说集《黑色部落》《赌者》《你为谁守身如玉》《爱情刀》《天津少爷》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镜中的你和我》《我的少年王朝》《一个人的野史》。曾获首届天津市青年作家创作奖。长篇小说《机器》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出版政府奖,并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生铁开花》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为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

TOP目录

第一辑 东奔西走

寻找那个名叫固镇的地方 / 3

汉字的望文生义 / 8

杭州问茶 / 10

寻访黑铁 / 13

种子·土地 / 16

阅读扬州 / 20

人间素描 / 24

南疆散记 / 30

夜雁荡的哲学 / 35

你好,攀枝花 / 38

厚土鄞州 / 42

黄冈表情 / 46

太白山小记 / 51

天池花山览胜 / 56

为有暗香来 / 60

他乡遇故知 / 64

临川才子金溪书 / 68

纳百溪而归海 / 71

近看“大同蓝” / 76

第二辑 自我盘点

人子课程 / 81

老式电车 / 86

怀念冬季 / 92

旱季虚拟 / 96

梦里梦外 / 100

当年的母亲 / 103

闹钟 / 105

签名售书记 / 113

生锈的英雄 / 116

思念米兰 / 120

记忆深处的粮食 / 123

晨钟不再响起 / 127

从新港启航 / 130

穿着32 年前的回力球鞋外出散步 / 134

第三辑 作思考状

相当于副蒙童 / 139

看青春版《牡丹亭》 / 142

话说《鼠年》 / 145

文化的烦恼 / 148

老公的泛滥 / 152

酒杯里的男人 / 154

激情行动 / 156

从狂欢节想到的 / 162

家的含义 / 164

想起工业题材 / 167

井中汲水为谁忙 / 171

不读书无感慨 / 174

第四辑 怀旧之作

想起李景章 / 179

指路人 / 183

仰望天堂 / 185

也想起罗洛先生 / 188

老王同志 / 190

回忆陈子如先生 / 193

怀念闻树国 / 195

如爝之火不熄 / 198

我说孙犁先生 / 201

 

TOP书摘

寻找那个名叫固镇的地方

一、抵达固镇

2004 年是天津建城600 周年。2003 年夏天,天津文学院作家们骑自行车沿大运河南路采风,历时3 天抵达沧州,亲身感受到运河沿岸的文化传承,一路长了不少见识。今年夏季我们又组织作家们骑车沿运河北路采风,走武清过宝坻,最后到达蓟县,收获很大。

金秋九月,我们动身前往安徽采风,主题是文化寻根。天津作家为什么到安徽寻根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天津口音与周边地区毫不搭界,既不同于近邻的北京,也与鲁方言关系不大,环视四方,还是难觅母语源流。天津话以其强烈的个性,给人奇峰突起的感觉,仿佛“飞来峰”从天而降,却又不知峰来自何方。因此被称为“天津方言岛”。其实类似现象还有杭州话,由于弱宋南渡带来中原方言,渐渐形成了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杭州口音。可天津方言来自哪里呢?不大清楚。我们只知道明朝有燕王扫北。后来燕王率兵南下夺了侄儿建文帝皇位,即明成祖朱棣。天津,乃是天子渡河的地方。天津口音,无疑来自移民。中国北方普遍有“洪洞县大槐树”之说,恰恰印证了当年的大迁徙。

大约十几年前,我从一篇文章里得知,天津史志工作者曾在20 世纪70 年代为了寻找天津方言源头,来到皖北宿州凤阳一带踏勘,通过多日艰苦的田野调查终于在淮河以北一个名叫固镇的地方找到了与天津话极为近似的方言,于是颇为振奋。天津方言之“母地”,初步锁定于此。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人类共同的追问。因此当年我牢牢记住了固镇这个地名。只要打开安徽省地图,便可以看到固镇坐落在蚌埠以北的浍河北岸,无疑是个小地方。然而,小地方往往蕴涵着大内容。历史正是这样,可以将大的变小,也可以将小的变大。譬如古楼兰,譬如新深圳。

文学有时候应当成为一场行动。适逢天津建城六百周年,我们决定前往安徽固镇寻找“天津话”。为了深入民间采风,当即决定先去王庄花生大集市,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固镇方言。天公不作美,大雨不止,弄得王庄集市空无人影,只得驱车直抵固镇了。

固镇的街景很新,难以辨识当年模样,也没了旧时茶摊。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对固镇尚未形成明显影响,那么经济“全国化”无疑成了这里的主要风景。别的城市有的,这里都有,餐馆、歌厅、网吧、美容店、音像屋以及足疗和保健品。中国村镇的城市化进程,可见一斑。然而,我们前来寻找的是一种方言。

固镇大街上,我看到一块“二子快餐”的招牌,好似他乡遇故知。因为天津话里普遍存在“子”字结构,也管排行在二的男孩儿叫“二子”。固镇的“二子”是什么意思呢,一时间不明白。随后与固镇有关人士座谈,我竟然有些失望。他们讲的固镇话,似乎跟天津话尚存几分距离。据我所知,当年天津史志工作者来到固镇与一摆茶摊的老汉对话,彼此口音几乎完全相同。莫非多年推行普通话,既改变了天津口音,也改变了固镇口音?

既然是千里采风,那就无话不谈了。我与固镇市委宣传部长陈文化先生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渐渐融合起来。中午饭桌上,先端上一条“熬鲫鱼”,然后端上一盘近似“煎焖子”的煎粉引起众人惊喜,好像天津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关于吃鱼,天津人管鲤鱼叫“拐子”,当地人则叫“鲤鱼拐子”,天津话做了省略。

闲谈之中我竟然从陈部长嘴里听到“死面卷子”一词。这活脱脱是天津话啊!于是愈聊愈多愈聊愈近,聊得没了距离。从固镇烹饪重味(咸)重色(汁)重香料(花椒大料),不叫“粥”叫“稀饭”,不叫“红薯”叫“山芋”,一直聊到闺女出门子娘家陪送的“桶子灯”的习俗。我发现,两地词语有的趋于相同(管油条叫“油果子”),有的完全一致(管朝前走叫“照直走”)。天津称开洼里的村落高地为“台子”(譬如侯台子蔡台子王台子),固镇亦然。天津老话儿称餐饮业为“勤行”,固镇也是如此。漂浮多年的天津方言岛,似乎渐渐找到了它的大陆。我在固镇的总体感觉是——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在固镇寻找有关史料,没有,寻找与天津有关的传说,也没有。当地乡亲对600年前先人北上天津之事,并不重视。而我们天津人对自己究竟来自何方,也不以为意。这就是历史的“断环”现象。回首往事,30 年前蚌埠白酒(如今改名皖酒)风靡天津独占鳌头,其实恰恰暗示了隐含于两地之间的亲缘关系(固镇人称三连间的民居为“一明两暗”,增加两间面积则称为“明三暗五”,这跟天津完全一样)。如今两地关系之研究因不为显学而无人用功,那断环恐怕难以连接了。其实固镇倘若打出这一张“亲情牌”,也不乏发展经济之策略。

往返采风路上,我们在蚌埠大街上看到几处“天津饺子馆”的招牌,很是惊奇。全国各地挂天津包子铺招牌的,自然不少,却只有蚌埠一带高高挂着天津饺子馆的招牌,这是为什么呢?我揣测,这现象正是悠久绵长的历史积淀所致。600年前凤阳府的军民北上落户直沽,渐渐将天津饺子传回安徽故里,而那时天津包子还没出世呢。由此看来,天津饺子是天津包子的曾祖父,辈分颇高。后来我得知,两地饺子的别名均为“扁食”,这很有几分古典含义。还有,两地百姓都爱吃油炸馓子。

我们告别固镇跨过浍河前往朱元璋先生的老家凤阳采风,路经集市看到有小推车挂着“天津大小麻花”的招牌沿街叫卖,倍感亲切。然而大家一致认为,一路采风与天津话最为近似的地方,还是首推固镇。这就是固镇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采风进入固镇时,天公降雨,将她洗得颇为清爽。我们告别离开

固镇时,天色晴朗艳阳初见。我以为这不是离开固镇,而是从固镇出发。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81.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