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作  者:胡悦晗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98.00

I S B N :978752012242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外国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报刊、档案、日记、文集、年谱、回忆录等为资料基础,勾勒出现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考察了知识群体所处的阶层位置,及其在饮食、交往、休闲、服饰等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中发展出的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话语资源。对这些资源竞争的过程既促成了知识群体内部的分化,又催生了知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


TOP作者简介

  胡悦晗,1980年9月生,湖北襄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史。在《社会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开放时代》《史林》《近代史学刊》《城市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二十一世纪》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及书评数十篇,主持国家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项,市厅级优秀成果奖2项。


TOP目录

绪 论/001

第一章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都市想象/027

  第一节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文明”与“文化”/030

  第二节 “文明”:上海的都市想象与北京“他者”/036

  第三节 “文化”:北京的都市想象与上海“他者”/043

  第四节 “文明”上海的娱乐生活与“文化”北京的“回收”生活/049

  小 结/065

第二章 职业、居住与消费:知识群体的阶层位置/067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北京的“城”与“人”/070

  第二节 职业、收入与声望:知识群体的职业分层/079

  第三节 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分层/098

  第四节 四合院、洋房与公寓楼:居住空间与阶层分化/121

  第五节 上海知识群体的消费分层/125

  小 结/132

第三章 日常交往与社会关系网络建构/135

  第一节 朋友、同事与家人:以私人空间为视角/137

  第二节 茶社、酒楼与咖啡馆:以公共空间为视角/164

  第三节 “礼尚往来”:以物质文化为视角/179

  第四节 牌局、宴请与清谈:北京知识群体的家庭生活/195

  小 结/198

第四章 精神生活与阶层认同/203

  第一节 书房、阅读与写作:以私人空间为视角/205

  第二节 图书馆、书店与书摊:以公共空间为视角/228

  第三节 书籍的购买、消费与收藏:以物质文化为视角/244

  第四节 图书馆、书房与琉璃厂:精神生活与阶层认同/259

  小 结/266

第五章 生活方式与身份认同/269

  第一节 服饰品味与身体观/272

  第二节 疾病与疼痛/286

  第三节 游乐空间:舞厅、弹子房与回力球场/300

  第四节 流动空间:漫步、出游与旅行/313

  第五节 公园、茶馆与影戏院:北京知识群体的闲暇生活与身份认同/332

  第六节 生活想象与身份认同:以《生活周刊》为例的分析/339

  小 结/353

结 论/359

 

附 录 沧海一“叶”:大历史中的小家庭

   ——评Joseph W.Esherick,Ancestral Leaves:A Family Journey through Chinese History/367

人名索引/385

参考文献/389

“破”与“立”之间的不断切换(代后记)/404


TOP书摘

  一 文明上海的娱乐生活

  妓女和妓院象征着城市的奢靡繁华。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繁荣的工商业与富庶的市井生活催生了娼妓业,且兴盛不衰。无法通过科考步人仕途的失意文人人城谋生,在声色犬马的城市生活中运用自身的文化资本,在与妓女的交际中不但造就了“名妓”,更开创出雅致的“情色文化”,塑造出一个婚姻生活之外的“情感世界”。①鸦片战争以来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导致传统文人士大夫群体内部的“雅文化”在开埠口岸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十年后,文人士大夫在彷徨和矛盾的心态下蜕变为城市知识群体,而昔日以娇弱之态出现的名妓则华丽转为“城市明星”。民国以降,传统青楼文化全面解体,终至成为明日黄花。这一颠覆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叶凯蒂的《上海·爱》一书勾勒出这一剧变的具体过程,并分析其中原因。叶凯蒂注意到,“中国的城市史研究中,娱乐业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而在她看来,“上海城市形象的关键正是娱乐业,是它让各路金融巨子、往来客商慕名而来”。②上海的娱乐文化与名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晚清一大批倡优小说将上海和妓女联系在一起。上海妓女小说的诞生,可以说是城市小说的开始,围绕着城市娱乐生活或经济人文生活,出现了一批专门与城市有关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了现代大都市中的城市人物,即上海妓女,这是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第一批现代都市人物形象。③在研究路径上,作者在观点与思路上受到贺萧与安克强关于上海娼妓研究的影响,与此同时,作者也强调了该项研究与已有研究相区别之处。贺萧“主要是从权力与控制的视角”考察娼妓作为性工作者受到社会压迫的问题,而叶的思路则直接受到王德威关于晚清小说孕育出独特的现代性这一结论的影响。该书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历来各种文本在表现19世纪晚期的上海时,上海名妓的形象无所不在?这一联系是如何表现和反映她们所能产生的特殊影响的?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运用阐释学的文化史研究法,不拘泥于史实本身,而是通过对王韬、邹锼、李伯元、陆士谔等晚清文人发表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发掘文献展示的意义世界。在研究资料上,作者综合运用了大量明信片、地图、人口统计资料、绣像小说、广告、报刊、回忆录等文献。全书不以时间为序,而是按照几个相互平行的线索构建框架。全书七个章节大致分为三个主题:第一,考察上海名妓的生活世界及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第二,考察上海文人与名妓之间的关系;第三,考察现代出版业对名妓与娱乐文化的形塑功能。下面,笔者拟按照上述三个主题对该书展开述评。

  无论是《游戏报》《图画日报》《点石斋画报》等小报还是《海上繁花梦》等小说中,都有大量关于妓女与城市空间的描写。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名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她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舆论的热点话题。近代上海女性的身体移动空间范围和移动方式决定了女性摆脱传统封建文化约束的自由度。①有别于传统名妓多出现在乡间书房或是恩客私宅等私密空间里,晚清上海名妓频繁出入的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并通过将西方物质文明纳入生活世界而成为时尚的引领者与传播者。老城厢和租界店铺售卖的西式藤艺沙发、香水、羽毛扇和珠花头饰进入了她们的闺房。她们住在福州路附近的娱乐区。如果说传统家具传递的是距离、秩序和一种广义的宗族结构,那么新家具则以摩登和舒适诉说着一种亲密。②坐马车、吃大菜、上剧院,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119.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