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
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


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

作  者:陈志恒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49.90

I S B N :9787559621399

所属分类: 生活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对于孩子,你给的是爱还是伤?

 

  青少年的心思是相当敏感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准备迈向自立,需要感受自我价值,也需要独立做自己。只是,大人的爱,好沉重,孩子无法从中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样貌。

 

  这是一本亲子家教的书。作者以自身在教育现场10年累积的实务经验,讲述了32个真实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揭示他们内心无法言说的伤;巧妙融合心理学,让大人有机会接受自己内心的伤口,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学习真正爱孩子的方式,学习真正看懂、理解孩子,并和孩子一起追求生命的本质,活出真实的人生。

 

TOP作者简介

  陈志恒

  心理咨询师、情绪调适专家、作家。

  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硕士班毕业,美国NLP大学认证高级导师(Master Trainer),台湾地区神经语言程序学学会(TBNLP)常务理事。

  曾任学校辅导教师近十年,喜欢与学生聊天,引导他们化解成长中的烦恼。如今,辞去教职,成为专职咨询心理师,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与家长的沟通中,并到各级学校进行亲子教育的分享与训练。

  另著有《与情绪温柔相处》。 

 

TOP目录

Part 1  受伤的孩子与渴求爱的灵魂

01 孩子活的是谁的人生  

02 当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03 活在“无力世代”? 

04 都是他们的错!——当孩子出现“托付心态” 

05 只是“消极配合”?——当孩子不愿再和你对话 

06 讨爱的孩子 

07 说不出口的困境?——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  

08 你是回到“孩子状态”的大人吗

 

Part 2  坏掉的大人与令人窒息的爱

09 你的一句话,伤了孩子一生 

10 孩子的未来,你决定? 

11 别让孩子复制你的委屈 

12 现在的孩子很有问题? 

13 为什么孩子越骂越废 

14 为什么你无法对孩子放手? 

15 没有叛逆期的孩子们 

16 冷漠的大人与疏离的孩子

 

Part 3  在关系中带给孩子更多的力量

17 老师,你愿意相信我吗? 

18 成为他人身边稳定而坚强的存在 

19 改变,一次一点点就好

20 你是否不曾好好听孩子把话说完?

21 “ 微咨询”的力量

22 助人工作者一定得“做点什么”吗? 

23 在真实的生活中了解自己——心理测验的迷思 

24 刚刚好的陪伴

 

Part 4  那些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事

25 是帮助孩子,还是帮助你自己? 

26 从陌生到熟悉 

27 慢慢来,比较快! 

28 你和孩子的互动是真诚的吗? 

29 面对暴躁的灵魂,你准备好了吗? 

30 青少年辅导咨询的售后服务 

31 倾听的本事 

32 助人工作不只是良心事业,更是专业

 

TOP书摘

  09 你的一句话,伤了孩子一生

 

  这天是学校运动会,有个孩子,代表班上参加各项比赛,刚在400 米决赛中奋力冲刺,勇夺第一。在全场沸腾的欢呼喝彩下,站上颁奖台,从校长手中领到了一面闪亮亮的金牌。

  胸前挂着金牌的他,还喘着气,脸上难掩兴奋与自豪。

  走回班级休息区的路上,擦身而过的是他的班导师。导师微笑地看着他,没多说什么,只在他耳边留下一句话:

  “不错嘛……唉,只可惜,在学习上你总是不争气……”

  孩子脸上的光彩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沮丧愤怒的神情,盯着导师那带着讽刺的笑容。

  导师睁大眼说:“看什么?我说错了吗?”

  这个正值高中的大孩子,学习上总是在班上垫底,没有一科的成绩可以见人。同学戏称,有他在,没有人需要担心自己会是最后一名。唯独,他人高马大,身材壮硕,跑得快,跳得远。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是他得以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就期待这一天。因为,每天,每堂课,成绩总是被同学打趴到抬不起头的他,唯独在田径场上,可以打趴别人,获得所有人的掌声。

  他只是想被看见,也想感受万众瞩目、叱咤风云的感觉。

  然而,他脖子上挂着的金牌,却没办法证明什么;特别是,在老师眼中,他仍然是个loser。

  常常,有好多这样的孩子,被大人的一句话,击垮了,心里受伤了。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想当差生,每个孩子都期待自己的表现能被大家看到。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美好的明天,都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活得更成功一些。

  无奈,在这个阶段,学习对他们而言就是很困难。一个概念没搞懂,卡住了,而新的知识接踵而来,他们跟不上。于是,学习越来越落后,成了班上的“啦啦队” 。上课时,他们感觉像在听外星人说话,痛苦万分,最终负荷不了,也无从改善,索性放弃学习。

  这些孩子,时常在成绩单上看到垫底的自己,再怎么沮丧,久了也就麻木了。然而,在他们心中,都有个小小的心愿:“或许,我可以在其他地方,让别人看到我。让他们知道,其实我也很不简单。”

  是的,每个孩子都想要被看见。

 

  如果在学校生活中,有着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孩子可能就会为了这件事,愿意每天来学校,特别是那些能被人刮目相看的时刻—即使大部分的时间毫不起眼。

  然而,大人的一句话,或许无心,或许有意,都可能击垮一个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心胸狭小得连一点舞台都不愿意给孩子,连一点赞美都不愿意开口,而总让孩子觉得“无论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被肯定”。那么,他们真的会就此彻底放弃自己的人生。

  大人对“成绩至上”的矛盾心理

  大人很奇怪,嘴上常说“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却总是戴着有色的眼镜—用“学习成绩”做成的镜片,不自觉地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价值。成绩优异的,放心地点点头;成绩落后的,无奈地摇摇头;而对那些看似放弃学习的,更是心灰意冷地皱眉头。

  一直到现在,许多孩子还会因为成绩不佳,在班上受到老师的差别待遇。例如成绩拖后腿的同学必须负责没人想做的扫地工作,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先挑选班上的座位等。

  而最伤人的,其实是老师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把成绩好坏联结到孩子人格优劣,甚至人生发展成败与否。

  “老师叫你都不回应,功课已经这么差了,连一点礼貌都不懂,以后还能有什么指望?” “ 交代你的事做不好,每次都要帮你善后。也不想想你的成绩这么差,都不知道你的前途在哪里”……诸如此类然而,学习成绩好坏与人生成败并非同一件事,也不能混为一谈。

  事实上,大人们的内心也很矛盾。他们确实知道学习成绩并非人生的全部,但站在孩子面前,却又不由自主地把分数摆在首位,用“成绩至上”的价值观看待孩子的人生成就。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看到学生功课不好,态度又散漫,我就一肚子火!”曾有老师这么对我说。

  “我也觉得难以理解自己,明知道要对孩子多赞美、多鼓励,别太在意学习成绩。但每次看到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我就焦虑起来,跟着就开始碎碎念了……”曾有家长这样告诉我。

  许多大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内建着无法忍受孩子成绩不佳的自动化模式。细究原因,我们的文化氛围就是如此,长久以来的主流价值观总是称颂那些会读书的人。而大人们也是在如此对待下长大。若幸运,在学习上成为人生胜利组,就会再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的努力被看见

  我们可能不知道,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语,或脸上一闪而过的神情,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特别是那些低自尊、低成就,且十分渴望获得认同的孩子。

  我们以为,这些孩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与前途,只因为他们对学习束手无策,看起来也毫不在意。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可能正努力找寻另一个让自己获得掌声的舞台—可能是他们生命热情的来源。人只要对生命怀抱热情,就能拥有继续向前的力量。

  一个人在学生阶段没有特别出色的学习表现,不代表一辈子都无法学好。只要对人生仍抱有热情,无论在生活的哪一个方面,都可以凭着一股热情,去接触更深广的知识、学问与技能。

  或许在运动场上拿个金牌,也无法进军奥运,但是,对运动保持热忱的孩子,很难说,未来可能是个优秀的运动研究员,或者运动事业经营人才。他会为他喜欢的事投入学习,此时,我们还能评价他是个“不会读书”的人吗?

  让孩子的努力被看见,让孩子生活得充满自信,他才会对未来的人生抱持期待,也会带着这样的期待而充满力量地前行。

  让孩子对生命抱持热情

  有个朋友在烘焙事业上做得有声有色,订单总是接不完。忙碌之余还得抽空去听讲习课程,花钱学习新技术。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在课堂上总是很挫败,后来就从初中一路睡到高职毕业。

  他说,学生时代,老师只教知识,不教读书方法,他不得要领,考不好,当然兴味索然。后来初中导师特别安排他去技艺班,学习烘焙,改变了他的一生。

  每次做了蛋糕面包带回班上,同学抢着吃,让他有面子极了。导师更是对他赞不绝口,说他的商品未来肯定会大卖;即使他知道,导师的称赞太夸张,毕竟当时他的作品还上不了台面。

  现在,他在课堂上总是十分专注,笔记抄得整整齐齐,还研读许多参考书籍,连外文书都有。许多学校、机构部邀他去授课,有谁还会说他是个不会读书的孩子呢?

  朋友在学生时代学习成绩总是敬陪末座,却在十几年后,像个海绵般不断吸取新知、积极向学,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为什么?最关键的是,来自于他对生命始终抱持着热情。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有着让他能够大展长才、尽情挥洒的舞台;同时,通过全心投入而获得掌声、受到肯定。这番成就驱使着他付出更多,自然愿意克服学习上的任何困难。

  永远记得,孩子和我们一样,都想被别人看见。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56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0.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