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本)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本)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本)

作  者:车文博,郭本禹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600.00

I S B N :978754447550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X004)、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它历史地展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涵盖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并加以科学客观的评述,可以说提供了弗洛伊德主义研究的一幅“全景图”。

全书遵循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外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进行架构,三卷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一卷共五编23章,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生平,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思想。第一编“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疗法”,具体包括弗洛伊德传略、弗洛伊德主义的生成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第二编“经典弗洛伊德主义的元理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本能论、性欲论、梦论、心理和人格结构论、焦虑论与心理防御机制;第三编“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宗教观、道德观、犯罪观、战争观、妇女观、教育观、美学观、哲学观,以及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第四编“弗洛伊德的贡献与误区”,具体包括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及理论误区;第五编“弗洛伊德主义的深远影响”,具体包括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和医学的影响,剖析我国出现的“弗洛伊德热”。

第二卷共五编22章,主要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一编“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具体包括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后荣格学派、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阿德勒学派、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论、费伦茨的精神分析理论、兰克的心理分析理论;第二编“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具体包括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斯皮茨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玛勒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雅可布森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第三编“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具体包括克莱茵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拜昂对克莱茵理论的发展、费尔贝恩的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温尼科特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第四编“精神分析自身心理学”,具体包括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第五编“关系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米切尔的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三卷共五编共16章,主要阐述弗洛伊德主义的外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一编“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具体包括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沙利文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卡丁纳的文化和人格理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第二编“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具体包括赖希的性革命理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第三编“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鲍斯的存在分析学、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说、罗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学;第四编“后现代精神分析”,具体包括后现代精神分析概述、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第五编“神经精神分析学”,具体阐述神经精神分析学。

本书有利于心理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全面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在我国的*新研究成果。

 

TOP作者简介

总主编  车文博  郭本禹

车文博,中国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大学教授、《心理学报》编委。吉林省扶余县人。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毕业。在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方面有突出的成果。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从事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他的科研成果颇丰,在国内外均有影响。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理事,《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编委,以及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第一卷主编常若松,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批组成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第二卷主编郭本禹,见“总主编”

第三卷主编郭永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筹)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研究中西人格理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TOP目录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目录)

 

第一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第一编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生成及精神分析疗法

第一章 弗洛伊德传略

第一节 家庭教养

第二节 学习生活

第三节 波折爱情

第四节 医师生涯

第五节 执着探索

第六节 坎坷晚年

第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思想背景

第三节 科学背景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

第一节 精神分析方法概述

第二节 早期的精神病治疗方法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要点及技术

第四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相关案例

第五节 对精神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二编 经典弗洛伊德主义的元理论

第四章 潜意识论

第一节 潜意识论概述

第二节 潜意识的内涵

第三节 潜意识的作用

第四节 研究潜意识的途径

第五节 对潜意识论的评价

第五章 本能论

第一节 本能论概述

第二节 本能论的早期思想

第三节 本能论的后期思想

第四节 对本能论的评价

第六章 性欲论

第一节 性欲论概述

第二节 力比多的范畴及发展

第三节 力比多的转移

第四节 对性欲论的评价

第七章 梦论

第一节 梦论概述

第二节 梦

第三节 梦的工作

第四节 释梦

第五节 对梦论的评价

第八章 心理和人格结构论

第一节 心理和人格结构论概述

第二节 人格结构模式

第三节 人格动力及原则

第四节 对人格结构论的评价

第九章 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第一节 焦虑论概述

第二节 焦虑的实质

第三节 焦虑的种类及功能

第四节 自我防御机制的实质及特点

第五节 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

第六节 对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的评价

第三编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十章 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

第一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概述

第二节 文明、社会及其构成

第三节 文明的起源

第四节 文明与人的本性

第五节 对现存文明的批评

第六节 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评价

第十一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观

第一节 宗教的特点

第二节 宗教的产生

第三节 宗教的发展

第四节 对宗教的批判

第五节 宗教的消亡

第六节 对弗洛伊德宗教观的评价

第十二章 弗洛伊德的道德观

第一节 道德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心理依据

第二节 对现存道德的批判和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道德观的评价

第十三章 弗洛伊德的犯罪观

第一节 犯罪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犯罪的防治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犯罪观的评价

第十四章 弗洛伊德的战争观

第一节 战争的起因

第二节 如何防止战争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战争观的评价

第十五章 弗洛伊德的妇女观

第一节 以性本能活动为基础的妇女心理特点

第二节 反对妇女解放

第三节 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论述

第十六章 弗洛伊德的教育观

第一节 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 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 对弗洛伊德教育观的评价

第十七章 弗洛伊德的美学观

第一节 艺术活动的实质

第二节 艺术活动的原动力

第三节 艺术的技巧和美感的来源

第四节 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五节 对弗洛伊德美学观的评价

第十八章 弗洛伊德的哲学观

第一节 否定传统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第二节 主张接受科学的宇宙观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哲学倾向

第十九章 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局限

第三节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

第四编 弗洛伊德的贡献与误区

第二十章 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二节 凸显人格动机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开创心理治疗的新模式

第二十一章 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及理论误区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方法论局限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理论误区

第五编 弗洛伊德主义的深远影响

第二十二章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和医学的影响

第一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第三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弗洛伊德主义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 对我国出现“弗洛伊德热”的剖析

第一节 “弗洛伊德热”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弗洛伊德热”的本真归因

第三节 “弗洛伊德热”的国内根源

附录

附录一 弗洛伊德生平活动一览表

附录二 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标准版全集总目录(共24 卷)

附录三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五 英汉术语对照表

 

 

第二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第一编 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

第一章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一节 荣格传略

第二节 分析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 分析心理学的方法与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二章 后荣格学派

第一节 荣格学者及分析心理学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后荣格学派的形成

第三节 后荣格学派的理论内涵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分析心理学与中国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章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一节 阿德勒传略

第二节 个体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第三节 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 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四章 后阿德勒学派

第一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名称争议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主要人物

第三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组织机构和刊物

第四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后阿德勒学派的实践应用

第五章 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亚伯拉罕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方法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六章 费伦茨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费伦茨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方法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七章 兰克的心理分析理论

第一节 兰克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心理分析学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二编 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

第八章 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

第一节 安娜·弗洛伊德传略

第二节 自我心理学思想

第三节 儿童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九章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第一节 哈特曼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我理论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十章 斯皮茨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斯皮茨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我形成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一章 玛勒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玛勒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分离—个体化理论

第四节 儿童精神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二章 雅可布森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雅可布森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及其自我心理学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特征

第四节 抑郁症及其治疗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三章 埃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节 埃里克森传略

第二节 埃里克森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假设

第三节 自我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四节 心理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编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

第十四章 克莱因的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克莱因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涵

第四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五章 拜昂对克莱因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拜昂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拜昂的容纳功能观

第四节 拜昂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第五节 拜昂的精神病理学思想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十六章 费尔贝恩的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费尔贝恩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纯粹性客体关系模式

第四节 心理病理学观与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七章 温尼科特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第一节 温尼科特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理论观点

第四节 治疗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八章 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巴林特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巴林特的客体关系理论

第四节 巴林特的精神分析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九章 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克恩伯格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

第四节 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

第五节 移情焦点心理治疗学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四编 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

第二十章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第一节 科胡特传略

第二节 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来源

第三节 自体心理学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五编 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二十一章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诞生过程

第二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

第四节 关系精神分析学的组织机构和杂志

第二十二章 米切尔的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一节 米切尔传略

第二节 思想来源

第三节 米切尔的关系冲突模式

第四节 心理病理学及其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英汉术语对照表

 

 

第三卷

导论

本卷前言

第一编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

第一章 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

第一节 霍妮传略

第二节 霍妮神经症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霍妮的心理治疗

第四节 女性心理学的探索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二章 沙利文的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

第一节 沙利文传略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沙利文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沙利文的精神病理论和治疗技术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卡丁纳的文化和人格理论

第一节 卡丁纳传略

第二节 理论渊源

第三节 卡丁纳文化和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理论的应用:土著社会的文化与基本人格结构

第五节 对弗洛伊德文化心理学的批判与修正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四章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

第一节 弗洛姆传略与历史背景

第二节 人的处境

第三节 人的需要

第四节 社会性格

第五节 社会潜意识

第六节 现代西方人的处境和心态

第七节 社会历史观与社会改革论

第八节 简要评价

第二编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赖希的性革命理论

第一节 赖希传略

第二节 性格结构理论

第三节 性革命理论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理论

第一节 马尔库塞传略

第二节 爱欲解放论

第三节 解放爱欲的现实性

第四节 爱欲解放与现代西方社会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三编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

第七章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

第一节 弗兰克尔传略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意义意志与生命意义

第三节 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第四节 神经症的意义分析

第五节 意义治疗的技术:矛盾意向

第六节 简要评价

第八章 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学

第一节 宾斯万格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观

第三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观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九章 鲍斯的存在分析学

第一节 鲍斯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存在分析观

第四节 存在分析学的心理治疗观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章 莱因的存在精神病学说

第一节 莱因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存在精神病学理论

第四节 人际知觉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节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研究

第六节 心理治疗观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一章 罗洛·梅的存在精神分析

第一节 罗洛·梅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观

第三节 焦虑理论

第四节 爱与意志理论

第五节 人格理论

第六节 存在心理治疗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十二章 布根塔尔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

第一节 布根塔尔传略

第二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三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存在分析心理治疗实践

第五节 简要评价

第十三章 施奈德的存在分析学

第一节 施奈德传略和思想渊源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新理念

第三节 存在整合观和治疗策略

第四节 简要评价

第四编 后现代精神分析

第十四章 后现代精神分析概述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的后现代转向

第二节 德勒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

第三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利奥塔的欲望政治学

第十五章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第一节 拉康传略

第二节 思想渊源

第三节 潜意识论

第四节 主体论

第五节 欲望论

第六节 心理治疗观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第五编 神经精神分析学

第十六章 神经精神分析学

第一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神经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对意识与潜意识的新解读

第四节 情绪研究

第五节 梦与睡眠研究

第六节 临床研究

第七节 简要评价

结束语  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回眸

附录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英汉术语对照表

后记

 

TOP书摘

结束语 精神分析运动百年回眸(《弗洛伊德主义新论》结束语节选)

 

2006 年是精神分析运动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诞辰150 周年。许多国际精神分析组织将2006 年定为“弗洛伊德年”,世界各地纷纷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艺术展览、电影欣赏等。在弗洛伊德的故乡奥地利,总统菲舍尔(Heinz Fischer)亲自领导官方的系列纪念活动。中国学术界和媒体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如北京大学举行了“中国—奥地利弗洛伊德诞辰15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新闻周刊》等对此做了报道。

如果以1895 年的《癔症研究》一书作为起点,精神分析运动已经跨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然而精神分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精神分析在创立之初不太被人们接受。如1900 年弗洛伊德出版的被后人视为“20 世纪人类大事记的开端”的《释梦》一书,首印仅印了600 本,花了8 年时间才卖完。直到1909 年,应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之邀,弗洛伊德等人到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20 周年校庆,与詹姆斯(William James)、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卡特尔(JamesMcKeen Cattell)等名家会面,并做系列讲演,才使精神分析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精神分析的快速发展,因为战争造成人类的巨大心理创伤,人们迫切需要心理安慰和治疗。20 世纪50 年代以后,随着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发展,精神分析受到严峻的挑战。(1)1990 年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刊发了《弗洛伊德已经死去》的封面报道。不过,神经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又为精神分析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精神分析学家们力图借助神经科学使精神分析科学化。1999 年《神经精神分析杂志》创刊,2000 年国际神经精神分析学协会成立。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主张把现代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打造精神病学的“新知识框架”。这也是弗洛伊德曾经的梦想。(2)2004 年索姆斯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弗洛伊德归来》一文,阐述了现代神经科学为弗洛伊德理论找到的诸多证据。(3)2006 年美国《新闻周刊》做了《弗洛伊德并未死去》的封面报道,这是针对1990 年《时代》周刊报道作出的积极回应。

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又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它最初是从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后来精神分析逐渐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涉及心理学、医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历史、神话、宗教、法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开创了一场人类思想文化运动,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弗洛伊德主义”。目前,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精神分析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梦、性、潜意识、恋母情结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2006 年J. 阿德勒(Jerry Adler)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了《弗洛伊德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文,正如他所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弗洛伊德是我们文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说,弗洛伊德犹如幽灵一样,在我们周围徘徊了一个多世纪。

一、百年历程: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精神分析运动并非一帆风顺,弗洛伊德本人及其后继者不断地对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进行修正和变革。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运动大致遵循着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两条路径。内部发展路径指的是精神分析内部的不断分裂与重组、演变与发展。其逻辑线索是:弗洛伊德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对应着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和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发展。外部发展路径指的是,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从外部学科,如医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语言学等积极汲取养分,一些精神分析学家把传统精神分析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分别出现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等,它们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向外发展。

(一)精神分析的内部发展路径

1.经典精神分析及其分裂

一般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1917)一书中提出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主张,一是宣称心理过程是潜意识的,二是宣称性的本能冲动在引起神经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过程中起着极大作用。潜意识和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石。他后来在《精神分析纲要》(1940)一书中又提出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假设:一个是关于心理的三种性质,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划分;另一个是关于心理结构的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这两个基本主张和两个基本假设基本上反映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潜意识是整个经典精神分析最基本的命题,也是最少发生分歧的命题,是精神分析运动发展中岿然不动的根基。性本能是潜意识的根源,也就因此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本能,并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表现为一种生存、发展和爱欲的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驱力;后者表现为一种生命发展中的对立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其中,弗洛伊德更重视的是性本能,把性本能看作是潜意识活动的根源,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驱动力量。坚持把性欲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动机因素,这是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析原则。基于对性本能的看法,弗洛伊德提出了幼儿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认为幼儿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大多会形成俄狄浦斯情结。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人格发展阶段论,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人格结构论的地位虽然不如本能理论,但也是弗洛伊德建立精神分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建树。弗洛伊德在早期主要关注发掘潜意识,确立潜意识理论,此后,逻辑上的必然发展是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开始系统考察自我,因此,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起到启蒙作用。如果弗洛伊德可以活得更久些,那么他或许会在自我心理学上产生更系统的理论,这项工作是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哈特曼(Heinz Hartmann)等人继承和推进的。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力理论,特别是性驱力理论,是其理论中最有争议的。对生物本能的夸大,特别是泛性论的提出,遭到荣格、阿德勒等早期追随者的反对,直接导致精神分析的早期分裂。荣格和阿德勒曾经是早期精神分析运动的核心成员,但由于无法调和的理论分歧,先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提出了与弗洛伊德迥异的理论。他们决裂的主要原因是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将力比多解释为唯一的性能量,荣格把力比多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后来他用“心理能量”一词取代了力比多,以此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学说。此外,在人格结构方面,荣格也摈弃了弗洛伊德对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代之以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人格结构组成。他认为个体经验仅仅是潜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类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原型内容。另外,虽然他们都承认潜意识的存在,但弗洛伊德强调的是潜意识的生物本性,而荣格强调的是潜意识的象征本性——原型,原型的贮存构成了集体潜意识,这是荣格的核心概念。荣格思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大有与弗洛伊德理论并驾齐驱之势。

弗洛伊德对生物因素和性本能的强调同样引起了阿德勒的不满和批评,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力比多不是心理生活的决定因素,只有社会因素和个人生活经验才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在对意识和潜意识的看法上,阿德勒在重视潜意识的同时,更强调意识的作用,因而在人格结构中也更强调自我。在阿德勒那里,自我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人能通过追求优越来补偿自己的缺陷,以获得一个创造性自我。阿德勒强调的社会性和自我直接与弗洛伊德强调的力比多和本我相对立,导致弗洛伊德的性驱力模式向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方向发展。

2.自我心理学

弗洛伊德一直以分析本我作为理论的起点,但他在后期思想中开始注重对自我的研究,预示了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萌生。使自我心理学得以合法化的推动者与奠基人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不同意父亲对本我的过分重视,认为应给自我以应有的重视。安娜·弗洛伊德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确立了自我在精神分析研究中的地位。她于1936 年出版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并补充了其父亲提出的自我防御机制,明确地把自我作为精神分析的合法研究对象并予以重视。然而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并未超出其父亲的观点,她认为自我仍然受制于本我,“在适当的情况下,自我并不反对(本能冲动)这个入侵者,而是使自己的能量受它的支配”。安娜·弗洛伊德虽然给了自我以合法的地位,但她的自我一味抵抗和防御本我,也就离不开本我,而发展自我心理学的关键任务是让自我离开本我,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实体。这一工作是由哈特曼完成的。1939 年哈特曼出版了《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问题》一书,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conflictfree ego sphere),从而为自我划定了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围。此外,与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先于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并为本我服务的观点不同,哈特曼提出,自我与本我一样都是遗传的,都是从先天“未分化的基质”中产生的,是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具有自己独立的能量。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自我的自主性和自我的根本机能——适应的问题,适应是自我试图在心理机制内维持人与环境之间平衡的结果。适应概念的提出使自我走出了与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转向了人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些思想标志着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正式建立,并扩展了精神分析的领域,将正常人的心理发展也纳入其理论,使精神分析走上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继哈特曼之后,玛勒(Margaret S. Mahler)、斯皮茨(Rene A. Spits)、雅可布森(Edith Jacobson)等许多自我心理学家致力于儿童的早期发展研究,试图深入地描述婴儿自我的发生发展过程。玛勒利用临床观察法考察母婴关系,对婴儿出生后头三年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推断,提出了自闭、共生和分离个体化三个心理发展阶段,并指出,在自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母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皮茨提出了自我形成的发生场理论,把发展看作是在一个场中从不稳定到稳定的一种进步。他把生命第一年中的微笑反应、陌生人焦虑和摇头说“不”这三种新的情感表达称为心理组织者(organizer of the psyche)。新生儿自我的正常发展就是这三个心理组织者依次构造的过程。雅可布森通过分析儿童自我的形成,阐述了心理结构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一种整合性自我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也包括了客体关系,即关注父母与儿童的接触怎样促进儿童的自我和超我的发展。自我是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中发展的,但这是在内驱力的影响下发生的。哈特曼等人的自我心理学代表着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运动的正统发展。

埃里克森是自我心理学领域的又一杰出代表。他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和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对自我心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自我心理学向社会文化方面的转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380

开  本:16开( 170 * 240)

加载页面用时:4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