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数字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赋能
数字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赋能


数字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赋能

作  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30025966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中国经济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以商业银行为主到的传统金融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不足。近年来,中国数字金融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展降低了金融的风险,无论传统银行的数字转型,还是新型互联网企业发展起来的数字金融系统,面向农业、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供应链企业都提供了之前难以提供的服务,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复苏和转型助力、赋能。本书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同时对蚂蚁金服、招商银行等做了细致而客观的调研,提出了基于深入研究观点,并提升到理论高度分析得失。对于国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具有重大价值。

TOP作者简介

黄卓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系“*佳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奖”、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Richard Stone *佳论文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

TOP目录

第一章 总报告: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1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不足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机遇
1.2中国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原理分析
1.3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4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数字技术助力农村金融
2.1引言
2.2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困局
2.3农村金融的新方向
2.4政策建议
第三章 数字技术助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3.1引言
3.2传统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
3.3商业银行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3.4数字技术助力银行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居民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金融助力创新创业
4.1数字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
4.2数字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案例分析
4.3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4.4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实证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金融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5.1数字金融的发展
5.2移动支付助推服务业O2O模式的兴起
5.3数字金融催生新兴商业模式——共享经济
5.4数字金融推动餐饮业价值链再造
5.5数字金融助力制造业升级
5.6农业
5.7数字金融的价值
5.8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字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
6.1引言
6.2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特征及其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区别
6.3数字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6.4数字供应链金融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导模式和案例介绍
6.5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及管理
6.6数字供应链金融与制造业结合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第七章 数字技术与金融信息服务
7.1数字技术驱动金融信息服务业加速变革
7.2数字技术在金融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7.3数字技术与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7.4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简介

TOP书摘

中国金融业跑步进入数字金融时代
数字金融泛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数字金融在中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强调数字金融的科技属性,与金融科技的概念比较接近,指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最新的数字技术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中的痛点。这也是发达国家数字金融的主要表现形态。另一种形态强调其金融属性,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更为接近,即互联网科技公司利用数字技术提供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替代性金融服务,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主要是中国商业银行学习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大力推行后台服务IT化,另一方面,通过自动取款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等多种终端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1988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推出第一台自动取款机。1997年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网上银行,同时推广借记卡和信用卡支付。数字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突破其物理服务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加快资金融通的速度,给用户带来便捷省时的服务。但这一阶段的数字金融主要集中在业务咨询、存取款、转账、支付、理财和信用卡业务等最基本的金融服务,用户和金融机构的连接相对薄弱,用户信息和金融交易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账户安全保障和金融产品销售。
第二阶段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以蚂蚁金服、腾讯金融、宜信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利用自身的海量用户,结合数字技术优势,提供互联网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网络消费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互联网保险、网络众筹等金融服务。自2013年起,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抓住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历史机遇获得爆发式发展,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升级,并在某些业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显示,自2014年年初起,互联网金融规模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在支付领域,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速度快、规模效应高的成本优势不断凸显,2016年交易规模达58.8万亿元,约为美国的几十倍。在网络借贷领域,数字技术简化贷款流程,降低借贷风险,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有2 795家,全年累计成交额2.4万亿元,平台数量和成交金额均居世界首位。同时,余额宝在2017年4月以1 656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超过美国摩根大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基金。
这一阶段数字金融发展的特点是,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使得用户与金融平台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积累的海量用户信息与行为数据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快速评估用户的信用风险,降低风险管理成本,给普惠金融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独角兽”型的金融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上加大投入,吸引全球顶级技术人才,不断加强技术和金融场景的结合,在金融服务产品上不断创新,成为驱动全球金融科技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引擎。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推动中国数字金融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商业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战略、组织和金融产品层面全面推进数字金融转型,打造更加移动化、智能化和场景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仅2017年上半年,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与蚂蚁金服、腾讯、京东、百度等科技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由于商业银行目前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关键,并具有服务集团客户的经验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优势。因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全面拥抱数字金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业开始进入数字金融时代。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84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