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天工开悟:中国古建装饰 木雕1(精装)
天工开悟:中国古建装饰 木雕1(精装)


天工开悟:中国古建装饰 木雕1(精装)

作  者:黄滢,马勇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288.00

I S B N :9787568039505

所属分类: 艺术  >  建筑艺术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演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和艺术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本系列图书收录了中国南北各地精美的建筑装饰精品,分为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灰塑、琉璃等专题。
《天工开悟:中国古建装饰 木雕2》延续上册图书,仍以木雕为主题,主要从木雕的应用部位来展示木雕中斗拱、枋、雀替、挂落、撑拱牛腿、梁架、柱、罩等的精美与雕刻内容与雕刻手法的内在规则与逻辑;大木雕刻与小木雕刻各个木构件位置、功能、形状差异的详细介绍;木雕不同应用部位的精美图片展示与雕刻手法与题材内容的深度阐释。

TOP作者简介

黄滢,欧朋文化主编,专注于空间环境设计类图书的编辑出版,热爱东方文化,大力推崇将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之中。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成果引入中国,同时将中国优秀的设计师、设计作品推向国际,构架起国际国内设计交流的桥梁。策划出版了《禅意东方》《万有引力》《宴遇东方》《宴遇》《简美》《浪漫新古典》等系列畅销书,在设计界、地产界、设计院校赢得良好口碑。

TOP目录

第一章 木雕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 木雕技艺、选材及工艺流程

木雕技艺

浮雕

阴雕

镂空(透雕)

圆雕

木雕常用材质

木雕的工艺流程

平面浮雕的基本工艺流程

圆雕的工艺流程

第三章 木雕的流派

东阳木雕

历史变迁

技法类型

木雕选材

构图特点

艺术风格特色

应用范围

工艺类型

题材内容

东阳木雕的技艺

徽州木雕

历史变迁

徽州木雕的风格特色

徽州木雕的题材

雕刻技法

主要用材

应用范畴

色彩

潮州木雕

历史变迁

制作工艺

雕刻技法

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

形式多样的构图布局

细节与视角

重点突出门的装饰

独具特色的总体装饰

数艺并施的装饰

漆画装饰

运用范畴

题材范围

分布区域

潮汕传统民居的格局

福建木雕

龙眼木雕

福州木雕

山西木雕

剑川木雕

选材用料

应用范畴

风格特色

选题内容

格子门

其他流派

乐清黄杨木雕

福州建筑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

苏州木雕

四川木雕

湖南木雕

湖北木雕

TOP书摘

外檐木雕
中国传统古建筑中,檐是屋顶向旁边伸出的边缘部分,包括斗拱、额枋、花板、雀替、撑拱、挂落、垂花、栏杆、匾联等构件雕刻。檐下构件部分为视线经常停留的部分,因而装饰性也很强,雕刻工艺在这些地方使用更为频繁。其中,斗拱、额枋、雀替和撑拱等构件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花板、挂落、垂花、栏杆、匾联等构件则以装饰性为主,所以主要体现雕刻图形的造型及其寓意。其样式、造型、内涵丰富多彩,就雕刻工艺而言也是雕刻匠师们大展拳脚精心修饰的主要位置。
斗拱
斗拱是联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的托架。斗拱初是为了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的需要而产生,使屋架在承受水平外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结构功能逐步衰弱,而渐渐变成梁枋上下木架间的过渡性装饰物。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是位于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其功能在于承受上部伸出的屋檐,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的作用,并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斗拱可以有效地增加柱与梁的接触面积,使结构更为稳固,并且减少外弯矩。一般来说,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设置有斗拱。此外,斗拱榫卯结合还是抗震的关键部分,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
斗拱由斗、升、拱、翘、昂等构件组成,一组斗拱称为“攒”。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翘用于承挑檐桁,昂起杠杆作用。一攒斗拱,纵横交错,层层叠叠,构成了立体的建筑装置,富于韵律美感,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特色构造。
……

木结构古建筑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柱和梁,横在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辅助稳定柱与梁的构件就是枋。枋类构件很多,有用于下架,联系稳定檐柱头和金柱头的檐枋、金枋、随梁枋及穿插枋;有用在上架,稳定梁架的中金枋、上金枋、脊枋;有用在建筑物转角部分,稳定角柱的箍头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特殊功能的天花枋、间枋、承椽枋、围脊枋、花台枋、跨空枋、关门枋、棋枋、麻叶穿插枋等。这些枋类构件虽不是主要的承重构件,但在辅助主要梁架、组成整体构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枋分布在建筑不同位置,功用也各不相同。比如:
金枋、脊枋
位于檐枋和脊枋之间的所有枋子都称为金枋,它们依次可分为下金枋、中金枋、上金枋。处于正脊位置的枋子称为脊枋。
平板枋
大式带斗拱的建筑中,置于外檐额枋之上,承接斗拱的扁枋称为平板枋。
穿插枋
穿插枋用于抱头梁或挑尖梁之下,联系檐柱与金柱的枋。
箍头枋
用于稍间或山面转角处,做箍头榫与角柱相交的檐枋或额枋称为箍头枋,多角亭与角柱相交的檐枋都是箍头枋。箍头枋一端做燕尾榫,一端做箍头榫和霸王拳或三岔头。
燕尾枋
燕尾枋是悬山建筑檩木悬挑端的衬托木,主要是为加强悬挑檩木的强度,兼起装饰作用。
承椽枋
承椽枋是用于重檐建筑,承接下层檐椽后尾的枋子,枋两端作榫交于重檐金柱或重柱侧面。
额枋
额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重叠,称为重额枋,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
额枋主要位于建筑立面上比较醒目的位置,因而也是雕刻绘画等装饰的重点。常用多种雕刻结合彩绘的方式,还有的会描金沥金,使之光彩夺目。
枋部装饰
考虑到构件用于承重,装饰雕刻一般采用浮雕或线雕工艺。枋则少量或小面积地使用镂空雕。其中,额枋常设在显眼之处,装饰更为丰富多彩,本节展示的木雕作品也主要见于额枋部位。常用的题材为祥禽瑞兽、仙花芝草、人物、如意纹、云头纹、卷草纹等。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4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0.3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