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作  者:[清]沈复

译  者:白落梅

出 版 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40486396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古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江南才子沈复的“绝美情书” + 江南才女白落梅的“秋水译文”!

《浮生六记》是晚清江南才子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集,亦是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以沈复和芸娘二人的日常生活和游历见闻为主线,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赏月弄花,到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他们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卷,虽是平平淡淡的讲述,却质朴纯洁,自有深情。该书自光绪三年(1877年)首次刊印,百余年来流传海内外,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隐世才女,栖居江南十余年。2017年隐居沈复故里半载,倾心译写《浮生六记》,亦借此抒发心绪。文字延续了以往唯美淡雅的风格特点,既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神韵,贴合沈复六记“不染铅华的静美”,又有鲜明的白落梅特色。

TOP作者简介

作者:沈复,清代布衣文人,字三白,号梅逸。生于苏州书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游幕为生。中年之后家庭频遭变故,与爱妻芸娘颠沛流离,历尽坎坷。饥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复悲恸欲绝,后随友人四处游幕。四十六岁时,以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译写:白落梅,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江南女子,端雅天然,安静无争。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畅销书新领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在蕞深的红尘里重逢》《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等。

TOP目录

译记
布衣菜饭,一生欢喜…………003

译文
卷一 闺房记乐…………015
卷二 闲情记趣…………043
卷三 坎坷记愁…………059
卷四 浪游记快…………085

原文
卷一 闺房记乐…………129
卷二 闲情记趣…………149
卷三 坎坷记愁…………161
卷四 浪游记快…………181
卷五 中山记历(佚)…………213
卷六 养生记道(佚)…………215

附录
光绪三年初版序…………218
潘麐生题记…………219
光绪三年初版跋…………222
沈复年谱…………224

TOP书摘

田园贫欢
迁至仓米巷,我为卧楼题匾,名“宾香阁”。乃以芸之名,而取相敬如宾之意。院窄墙高,无一可取之处。后有厢楼,可通往藏书处,开窗对着陆氏废园,只见荒凉落败之象。沧浪亭的曼妙风景,时刻令芸怀念。
有一老妇人居金母桥之东,埂巷之北,绕着屋舍,修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一池塘,约一亩左右,花光树影,错杂篱边。此处为元末张士诚王府废址。屋西边不远处,有瓦砾堆积成山,登上高峰可远眺,地旷人稀,颇有一番野趣。老妇人偶尔言起,芸则是神往难忘,对我说:“自别沧浪亭,梦魂常绕,每不得已,而思其次,莫若搬至老妇人居所去?”
我道:“连日秋暑炎热灼人,正思量寻得一清凉之地,以消长昼。卿若愿往,我先观其家是否可居,随后再取被褥而往,暂住一月如何?”
芸道:“怕是堂上公婆不许。”
我道:“我自会请之。”
次日,抵达其住处,仅有两间屋子,前后隔为四小间,纸窗竹榻,颇有幽趣。老妇人知我心意,欣然让出其卧室租赁于我们,四壁糊以白纸,简洁明净,顿觉改观。于是我禀明了母亲,带芸在此住了下来。
邻居仅有老夫妇二人,以浇灌菜园为生,知我夫妇避暑于此,对我们殷勤相待,并钓了池鱼,摘园蔬馈赠。欲要支付银钱,推辞不受,芸便缝制了鞋子以报之,这才欢喜接受。
正值七月,绿树荫浓,好风如水,蝉虫于枝头轻逸,鸣声喧闹入耳。邻居老人又制了鱼竿,我与芸垂钓于柳荫深处,清凉无汗。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诗兴起,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
少许,见月映池中,虫声四起,我们设竹榻于篱笆下,温柔相依。老妇人告知,酒温饭熟,我和芸则邀约月光对酌,饮至微醉方用 饭。
浴罢,穿凉鞋,摇蕉扇,或坐或卧,听邻居老人,说一些因果轮回,前世今生报应之事。直至三更天,方回房歇息。周体清凉,爽然洁净,几乎不知此身居于繁城闹市了。
我和芸请邻居老人,购置菊花,遍植于篱畔,聊寄风雅。九月花开,又与芸居住十日。我母亲亦欣然前来观赏,品蟹对菊,赏玩一整日,心旷神怡,无有倦意。
芸喜道:“他年当与君于此处修筑宅院,绕屋买下菜园十亩,寻来仆人、老妪,栽植瓜果蔬菜,以供日常家用。君绘画,我刺绣,换了银钱,以备诗酒之需。布衣菜饭,一生欢喜,不必作远游之计也。”我深以为然。
时至今日,我即便寻得这样绝妙之所,但此生唯一的知己红颜已然离世,怎不令人感怀悲叹!


童趣
我忆起童年之时,能睁大眼睛对视日光,明察秋毫,见渺小微妙之物,皆可细察其纹理脉络,故时常能感受到,许多超然于物外之趣味。
夏日蚊虫聚集,嗡嗡声响成雷,我想象将其拟作群鹤于空中飞舞,心之所向,则果然幻化成或千或百只仙鹤。抬首观之,脖子都僵硬了。又留蚊子于素帐中,徐徐缓缓以烟熏之,使其冲烟飞鸣,当作青云白鹤观看,果如鹤唳云端,如此奇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不平处,花台小草丛杂之地,常蹲下身子,与台相齐,定神细看。以丛花小草为树林,以虫蚁为飞鸟野兽,以土砾凸者为山丘,凹者为沟壑,遨游其中,怡然自得,妙趣横生。
一日,见两只小虫于草丛间相斗,观之正浓,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转瞬将两只小虫吞下。我那时年幼,看得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等定下心神,便捉住癞蛤蟆,鞭打数十下,将之驱赶至别处院落。
年长思及此事,方知两虫相斗,当是一只图奸,一只不肯相从而争闹也。古语云“奸近杀”,纵为虫子,亦是如此吧?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40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