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

作  者:王思渔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111599579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成功社交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你爱父母,却没办法和他们独处?你爱父母,却只能靠中间人传话?你爱父母,却只愿付出金钱而不愿付出时间?你爱父母,却对他们的关怀询问避之唯恐不及?你爱父母,却无法忍受他们的唠叨碎念?你爱父母,却不肯面对他们越来越需要你的现实?不管你是否愿意,父母终将老去,需要你照顾的一天迟早会来临。爱不会改变,但你准备好了吗?请忘记他曾经为你遮风挡雨的高大形象,放下一定要让父母幸福的执念,不再坚持所谓完美的照护。因为,照护好自己的心,才能照顾好父母。

TOP作者简介

王思渔

情感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嘉宾,《北京青年报》心理解码版专栏作家;长期关注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写作十年,已出版作品近二十部。


TOP目录

自 序

章 身为子女,最无法面对的是分离

1父母老去,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2不能承受的丧亲焦虑——哭了大半年的老师

3妈妈走了,可她的气味还在

4摆脱不了的拖延,是对母爱的深度渴望

第二章 50岁后,陪伴父母最多的是疾病

5父母生病,是一种渴望爱的表现

6一个人生病,是一种危机与创伤

7生病的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8生一次病,父母就衰老一次

9陪父母,一起好好感谢疾病

第三章 一天天衰老的父母,最难过的是什么

10像青春期少年一样,默默承认身体的变化

11梦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12不明白自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13年轻时能做很多事,现在却只有无力

第四章 父母的唠叨,你忽略了多少金子般的智慧

14反复述说不幸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15为何有些老人动不动就发脾气、哭泣

16唠叨是因为老人寂寞和孤独

17每个家都是个平衡体,唠叨的父母也很辛苦

18有一对从不唠叨的父母,也许并不是一件多好的事

19换上发展的眼光,旧唠叨里有新信息

第五章 年老的父母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20去养老院,很少有老人觉得是好事

21父母想再婚,你心里不愿意也要愿意

22父母可以和你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23一个不跳广场舞的老人,也许还有其他爱好

24父母照顾下一代是因为爱,而不是义务

第六章 接受父母不是100分的事实

25为什么有些父母一辈子都在吵架

26禁止孩子哭泣和表达,父母害怕自己慌乱

27让父母道歉,也不太可能

28与年轻时的父母和解

第七章 学会和父母相处,最大的孝顺是尊重生命

29父母不够好,但你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30跌倒受伤的老人,我们凭什么骂他

31做老人也很不容易,什么也不做更累

32自发地欣赏白发和皱纹,帮助老人接受“老

第八章 生死对话,越早看透就越有力量

33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父母

34不禁止父母谈论生死,与生死对话

35这个世界,最大的能量是——爱

 

 

TOP书摘

父母老去,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我们越来越成熟。

接着,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我们越来越苍老。

这是莎士比亚的喜剧《皆大欢喜》中杰奎斯的台词。短短两句话,道出时间流逝和最终老去的悲哀。

不论我们是否承认,虽然我们已经成年,并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在情感上,我们仍然像个孩子一样依赖着父母。

中国人讲究团圆。有人说,团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其实真的未必。是心中“家”和“根”的感觉促使我们回到父母身边,变回萦绕父母膝下的孩子。

但是,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父母忽然老去,速度快到来不及好好看看他们,来不及握住他们的手。而在我们的耳畔也会时不时地响起一个声音:“如果父母真的离开了,该怎么办?”

伴随着成为“成年的孤儿”的那种痛苦,失落、焦虑、自责、不安的感觉倾巢而至。夜深人静时,身为一个成年人,内心的不安无比强烈,因为,一想到要失去那两位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至亲,就感到整个人都被一种无边的恐惧和遗弃感吞噬掉了,不知道人生该如何走下去。

我忽然明白了。

其实,面对父母老去的勇气,就是面对自己的勇气。

很多人明明已经三四十岁了,但依然靠父母供养和照顾才能生活。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拒绝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也拒绝承认父母已经垂垂老矣。如果你告诉他们,父母已经老了,其实他们是非常恐慌的。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其实,父母又何尝不是孩子的镜子呢!照镜子,就是看清真相,坦然面对真的需要特别大的勇气。

多年前,我还没有学习心理学,而我的父母也还年轻。那时候总觉得时间有很多,从来不去想“失去”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半夜里梦到年迈的父亲去世了,梦里的我整个人痛苦得无法用言语形容。我哭着醒来,发现只是一场梦。但悲伤还在延续,我的哭声没有停住;可是又开始庆幸:太好了,那只是一场梦!

但从那天开始,我心中多了一份焦虑。爸爸年近七旬,有高血压,有皮肤病,人又不爱动,还爱喝酒吃肉,这样对身体不好呀!于是,我一次次地给爸爸打电话,希望他能和妈妈一起散散步、跳跳广场舞。

曾经迫切渴望他们能给我更多的爱和照顾,如今却只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样的祝愿,多少人曾随口说出。但父母老去时,健康成了一种奢望。

有一个28岁的女孩,从小到大,她和爸爸的感情特别好。妈妈内向,不善言谈,而爸爸则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个要找的人,就是爸爸。

可是,一次意外夺走了爸爸的生命。她的心灵遭受了重创。她说,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虽然距爸爸离开已经过去了四年,但是她依然无法释怀,每次提起来都哭得像个孩子。爸爸去世之后的四年里,她不断寻找新的恋人。每一次,她都希望对方像爸爸一样照顾她的情绪,包容她的无理和患得患失。

同时,她又害怕男朋友会像爸爸一样一声不响地离开自己,所以总是紧紧地抓住他们。但时间久了,她又觉得眼前的男人并不是真正懂她,也不是真正爱她。她害怕分离,所以一次次地重新寻找,但又无法和他们相处,再一次次远离。

其实,她一直寻找的人,不是恋人,而是已故的爸爸。

但她发现,所有人都不是爸爸,所以她不断地在寻找与抛弃中徘徊。

分离焦虑——小孩子害怕父母离开,成年人也一样。

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在0~6岁期间,会特别害怕父母离开自己。如果父母要去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孩子通常会又哭又闹,搂着父母的脖子说:“爸爸妈妈,你们别走!我不让你们走!”当父母离开了,孩子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变得很不好——哭闹、发脾气、摔东西、拒绝饮食,等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儿童分离焦虑的表现。

留在孩子身边的养育者在此时应尽量安抚孩子的情绪。而在成年人的内心中,也同样存在着分离焦虑。当伴侣要出差或者短暂离开时,成年人也会有这种焦虑的反应。如果是父母年迈,一旦意识到父母陪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心中的那种焦虑会更加深刻而沉重。

理解自己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的释放和疗愈。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42.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