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素养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素养


大夏书系•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专业发展必备的六大素养

作  者:罗树庚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67577107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特级教师罗树庚基于近三十年的教育经历,总结自身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从内驱力、学习力、行动力、沟通力、研究力、反思力等六个方面,明晰了教师快速成长必备的专业素养,剖析了教师如何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基于自身教育体悟的专业成长解码,可以帮助那些不甘平凡的、不放弃成长的老师少走弯路,让更多的教师摆脱成长困境,突破成长瓶颈,成为高效能的幸福教师。

TOP作者简介

罗树庚,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师、名校长,甬派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浙江省名师成长导师库学科类导师,全国教改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参与编写《跟名师学课文》等论著十册,著述《玩出名堂 写出精彩——小学情趣作文教学》等作品三部,撰写的论文、案例有200多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课堂实录《燕子过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应邀在江苏、广东、四川、内蒙古等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示范观摩课、作专题讲座。


TOP目录

序一教师成长必备的六大素养 / 1

序二成就好教师的细节 / 3

前言教师向上生长的力量 / 7

素养一内驱力

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影响我们如何认知周围的世界,还决定我们采取何种行动。

——彼得?圣吉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 3

人是被逼出来的 / 7

倒空杯子里的水 / 10

输不起,你就成长不了 / 14

离闲人要远一点 / 17

每天坚持写作500字 / 20

智慧教育时代如何“弯道超越”?/ 23

以终为始 / 26

伸手摘星不会弄脏你的手 / 29

你在为谁工作? / 32

素养二学习力

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成。

——毕加索

向火红花和尖毛草学习 / 37

心里没有眼里就看不到 / 40

休整,等等落在后面的灵魂 / 43

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 46

阅读方式助推专业发展 / 48

书籍,思想生长的土壤 / 51

半部《论语》治天下,熟稔三句可为师 / 54

做有书卷气的老师 / 59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 62

电影里住着一个教育家 / 65

素养三行动力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集中火力烧开一壶水 / 73

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 76

教学需要“糖衣炮弹” / 79

同一教案,两样课 / 81

留心收集学生的思想火花 / 84

老师手里的红笔有魔力 / 87

老师没有特长却带出了有特色的班级 / 89

学生喜欢有趣的老师 / 92

素养四沟通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老师,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 97

如果你是校长,会怎么处理? / 100

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给全班道歉,不合适 / 103

微博里骂家长,教师缺什么? / 106

手写家长信折射出的教育温情 / 109

恭喜你,遇到棘手的问题 / 112

转移注意力,未尝不是一种策略 / 115

不要把认知冲突上升为情感冲突 / 118

学生是什么? / 121

34素养五研究力

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我并不在意。我只想弄懂如何在其中生活。

——海明威

做一名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 / 127

留痕,让你与众不同 / 130

为师第一课:认识你自己 / 133

老师,你属于哪种类型? / 136

层次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 / 139

老师,你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吗? / 142

条条大路通罗马 / 145

上几节失败的课,不是坏事 / 148

进一步,海阔天空 / 151

要多一些基于实证的研究 / 157

素养六反思力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斯卡

抓住灵感 / 163

学会系统思考 / 166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 / 172

教育不仅仅是良心活 / 176

我们诟病的却是别人羡慕的 / 179

去掉三多,专心忙教学 / 182

为提高教师待遇鼓与呼 / 185

“蹲下来”倾听孩子心声 / 188

信息时代,如何守住我们的注意力? / 191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194

愿56号教室遍布中国 / 197

后记致不甘平凡的你我 / 203

TOP书摘

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在艺术界有句老话叫“学我者生,仿我者死”。这句话不一定适合教育界,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你的每一次模仿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

——题注

十多年前,刘仪伟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天天饮食》这档节目;最近这两年,王小丫导演的饮食节目《回家吃饭》也备受欢迎。看这两个节目,我发现了一个迅速提升自己厨艺的窍门。只要按照节目上介绍的方法,亦步亦趋地模仿,我也能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古往今来,从模仿起步,成名成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学写书法,从描红、临帖起步;吟诗作词,从做对填词开始;习武练技,从模仿师父的一招一式开始。娱乐节目里,明星模仿秀带给我们许多欢乐。许多特型演员,把伟人、名人演绎得难辨真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模仿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没有谁天生就会做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必定会经历新手期、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学习、实践、反思”是一条重要的路径,“模仿”是另外一条重要路径。

不会写论文,不要紧,去模仿。我常听老师抱怨不会写论文,找不到切入点,没有素材,不知道怎么写等等。每每遇到这些老师,我都会送上一句建言:去找一本教育期刊,把第1—12期翻一遍,你就会写了。翻一遍的价值在于获取灵感,看看别人是怎么选用素材的,看看别人是怎么切入的;翻一遍的意义还在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然后,照着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样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试着去写一写。铁肩膀是扁担压出来的,铁脚板是万里长征走出来的。不会写,很大原因是长期不动笔造成的。要会写,去模仿,仿着仿着就变得会写了,就变得一发不可收了。同样道理,做课题也是这样。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课题研究呢?我的建议是拿来主义。把别人做得好的课题拿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写课题方案的,怎么一步一步开展研究的,怎么写课题结题报告的。认真研读一两个优秀课题报告,你大概就能摸着些道道。

对于一名教师而言,课堂执教水平高低是衡量优秀与否的极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一名渴望成为优秀教师的新入职教师、成长期教师来说,不断模仿名特优教师,无疑是成功的法宝。现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名特优教师的观摩课、公开课录像、视频多如牛毛,只要你愿意学,愿意看,足够你学习的。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模仿其一招一式,学习其与学生对话的言语智慧。这里我要特别介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一个窍门。王老师在分享其成长历程时,毫不忌讳地告诉大家,他今天的成功也是在模仿、学习、借鉴中取得的。他说,他是在观看教育名家于永正老师等前辈的录像课中成长起来的。他看名特优教师的录像课,有一招叫“情境填空法”,也就是在观看录像、视频的过程中,经常按暂停键。譬如,当名特优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时,他会暂停一下,想一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处理这一环节。然后,再看名特优教师是怎么处理的,两相对照。这样的做法,能更好领会名特优教师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的意蕴。在浩如烟海的名特优教师中,仿着仿着,你一定会找寻到一位风格最易被接纳的。当你找寻到自己喜欢的某一位名特优教师时,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我们每位教师个性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一位严谨型的教师想让自己通过模仿变成幽默风趣型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是,你在广泛浏览观看过程中,一定会找到与自己风格接近的一位名特优教师。当你找到以后,我建议你锁定目标,将这位名特优教师的课,一节一节观看、模仿。

观看名特优教师的录像课是一种模仿。把名特优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拿来,熟烂于心后放到自己任教的班级里去教授,也是一种极好的模仿。这种类似于克隆的模仿,非常有利于自己与名特优教师进行比照。即使你拿着名特优教师的教案、课件等所有材料走进教室,你也不可能上出和名特优教师一模一样的课来。因为课堂是一段永远无法完全复制的奇妙旅程,因为你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但是,正是这种类似克隆似的模仿,会让你产生顿悟,会让你在模仿中领略到大师教学设计的奥妙之处。

在我们身边,有些老师对模仿嗤之以鼻,我想说,模仿,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对于教师而言,模仿是成长的开始。艺术界有句老话叫“学我者生,仿我者死”。这句话不一定适合教育界,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每一次模仿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31.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