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

作  者:[美]冯·诺伊曼,[美]摩根斯坦

译  者:王建华 顾玮琳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定  价:158.00

I S B N :978730129326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经济学理论、研究与通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和所使用的技巧是运用纯粹的数学分析方法。但内容并非晦涩难懂,而是运用的大多是初等数学知识——集合论线性几何和群论的一些概念在这本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系统地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大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可以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深深地影响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成为经济学家的必备分析工具之一,多位博弈论专家也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获得了经济学的中心地位,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TOP作者简介

冯·诺伊曼(1903 — 1957),20世纪著名的天才之一,在诸多领域有杰出建树,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和“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计算机与人脑》为其代表作。
摩根斯坦(1902 — 197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译者:王建华,清华大学教授。
顾玮琳,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TOP目录

弁言 / 1
译者序 / 1
60周年纪念版引言 / 2
本书前三版前言 / 8
代导读一正面,我赢;背面,你输 / 12
代导读二冯·诺伊曼,你错了 / 15
代导读三博弈和经济学中的数学 / 17
代导读四何为博弈论 / 19
代导读五珠联璧合的协作 / 22
本书所用方法说明 / 37
第一章经济问题的描述 /
1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 /
2合理行为问题的定性讨论 /
3效用概念 /
4理论的结构: 解和行为的标准 / 第二章策略博弈的一般描述 /
5绪论 /
6简化的博弈概念 /
7博弈的完全概念 /
8集合和分割 /
*9博弈的集合论描述 / *10公理化描述 /
11策略和描述博弈的最终简化方式 /
第三章零和二人博弈: 理论 /
12概述 /
13函项运算 /
14严格确定的博弈 /
*15具有完全情报的博弈 /
16线性和凸性 /
17混合策略.一切博弈的解 /
第四章零和二人博弈: 例子 /
18一些初等博弈 /
*19扑克和“偷鸡” /
第五章零和三人博弈 /
20概述 /
21三人简单多数博弈 /
22更多的例子 /
23一 般 情 形 /
24一个反对意见的讨论 /
第六章零和n人博弈一般理论 /
25特 征 函 数 /
26从已知的特征函数构造博弈 /
27策略等价关系.非本质和本质博弈 /
28群、对称性和公平性 /
29零和三人博弈的重新考虑 /
30一般定义的精确形式 /
31直 接 推 论 /
32本质零和三人博弈全部解的确定 /
33结束语 /
第七章零和四人博弈 /
34 概述 /
35立方体Q中一些特殊的点的讨论 /
36主对角线的讨论 /
37中心及其周围 /
*38中心的一个邻域的一族解 /
第八章关于n≥5个参加者的一些说明 /
39各类博弈中参数的数目 /
40对称五人博弈 /
第九章博弈的合成与分解 /
41合成与分解 /
42理论的修改 /
43分解的分割 /
44可分解的博弈.理论的进一步扩充 /
45过剩额的限制.扩充的理论的结构 /
46在可分解的博弈中全部解的确定 /
47新的理论中的本质三人博弈 /
第十章简单博弈 /
48获胜和失败的合伙以及出现这些合伙的博弈 /
49简单博弈特征的表述 /
50多数博弈和主要的解 /
51枚举全部简单博弈的方法 /
52n值较小时的简单博弈 /
53n≥6时简单博弈的新的可能性 /
54适当博弈里的全部解的确定 /
*55简单博弈[1,…,1,n-2]h /
第十一章一般非零和博弈 /
56理论的扩充 /
57特征函数和有关的讨论问题 /
58特征函数的解释 /
59一般的考察 /
60n≤3的全部一般博弈的解 /
61n=1,2的结果的经济学的解释 /
62n=3的结果的经济学的解释: 特殊情形 /
63n=3的结果的经济学的解释: 一般情形 /
64一般市场 /
第十二章控制关系和解的概念的推广 /
65推广.特殊情形 /
66效用概念的普遍化 /
67对一个例子的讨论 /
原书附录效用的公理化 /
60周年纪念版附录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对本书的评论 /
关于扑克牌游戏的数学理论: 商业应用 /
关于策略的理论 /
60周年纪念版后记 /

TOP书摘

60周年纪念版后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颀译。

在过去的十年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完成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工作——对早期起源于该校的博弈论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再版.新版本设计精美而又引人注目.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六十华诞之际再次出版这部著作,延续着对于博弈论的纪念.自这部著作初版至今,博弈论已经从经济学的边缘发展成为主流理论,经济学理论家和博弈理论家之间的界限几不可见.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约翰·纳什(John Nash)、约翰·海萨尼(John Harsanyi)和莱因哈特·泽尔滕(Reinhard Selten),不仅是对这三位伟大学者的认可,也是博弈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胜利.尽管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书中观点的更古老的起源,可是这部著作作为博弈论领域第一部重要著作的事实,已经得到公认——这也证明了这部著作在博弈论发展过程中地位之重要.它奠定了博弈论后半个世纪的研究基调,在那之后,博弈论得以与瓦尔拉斯经济一道,成为经济学的主要范式之一.博弈理论家在阅读时,不需要再去专门了解这部著作的重要性或者是博弈论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领域之内,很少再有其他著作能够如此受到推崇并具有如此高的影响力.在现代经济学之中,只有很少几个问题受到了如博弈论一般的重视,或者被同等频繁地研究.非专业的读者,如果只是想要对博弈论在这部著作问世以后的发展有所了解,也可以选择阅读一些非常好的介绍性读物.这些读物在写作风格和数学复杂性上各自不同,既有面向业余爱好者的,也有面向经济学、法律、政治学、管理学、数学乃至生物学专业学者的.那么,还有什么要说的呢?我选择提供对博弈论具有怀疑性的若干见解——总体而言,正是怀疑主义使学术论争这一博弈变得更加有趣.无论是谁最早提出“博弈论”(game theory)一词,他都不仅是一位数学天才,更是一位公共关系领域的天才.试想,如果把这一理论叫作“关于理性和互动式经济形势下的决策制定的理论”,那么这本著作和整个博弈理论还会如同今天一样地流行吗?“博弈”(game)一词听起来年轻而又亲切.我们每个人都在博弈——棋类游戏、电脑游戏、政治博弈.但是博弈论并不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在博弈中更加成功的魔法箱,博弈论之中鲜有见解能提高一个人的象棋或者扑克牌技巧.这些现实的博弈,在博弈论中只是作为例子方便讲解而出现.那么博弈论有什么用处吗?关于这一点,在大众出版物中充斥着无稽之谈.然而,博弈理论家的圈子对于博弈论的意义和潜在价值存在着激烈的分歧.有研究者相信,博弈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准确预测人们的策略性行为——即使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但只要不断丰富模型参数,并且找到刻画真实博弈参与人考虑因素的更好方法,我们终将实现这一目标.我不确定这种看法的基础何在.大多数的情况都可以用若干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遵循这些方法通常会得到相互矛盾的“预测”.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要想预测人的行为,还必须面对和处理这样一个基本的困难: 预测本身也是博弈的一部分,预测者也是博弈的参与人.另有一些研究者相信,博弈论能够提升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策略性互动时的表现.我本人从不认为这一观点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基础,而学术界对于该观点的偏爱恰好使其更加不能被相信.在关于博弈理论的实验中,策略性行为似乎显著地表现出一些规律性.发现不同社会之中人们行为模式的相似性有时也的确令人高兴.但是,这些规律性真的与博弈论的经典预测有关吗?其他的研究者(也包括我自己)认为,博弈论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人们在互动条件下做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博弈论旨在探究(人们)分析推理的模式,并研究这种模式在策略性互动条件下对于决策制定的影响.依照这种观点,博弈论不具有规范意义(normative implications),其在经验上的重要性(empirical significance)也非常有限.博弈论就像是逻辑的姊妹理论 ——正如逻辑并不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一种说法的真假,抑或是判断是非;博弈论也并不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行为更可取,或者是预测他人的行为.如果博弈论仍然是有用的或者有实际意义的话,这种价值也只是间接地被体现.在任何情况下,只有那些使用博弈理论来提供政策建议的人,需要去考虑证明其有用性的问题——对于那些一开始就质疑博弈论实际意义的人来说,则没有这种负担.
顺便提一句,我时常会好奇: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痴迷于寻找一般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博弈论的“有用性”.我们应该用有用性(标准)来评价学术研究吗?博弈论为我们的语言提供了一些新的术语.例如: 被广为使用的说法“零和博弈”即源于博弈论的影响,尽管这一说法常常只是被演讲者用来表示他们拥有先进的知识.博弈论也让“囚徒困境”的表述变得流行,这种说法在畅销书和政客那里被广泛使用——然而只为以此来表达一个十分简单的含义,即在一些情况下自利的行为最终将会伤害所有参与人.我将经济学(乃至一般概念上的整个社会科学)视为一种文化——经济学是思考经济关系问题的人们使用的一系列表达方式、考虑因素、模型和理论的总和.博弈论改变了经济学的文化.大部分现代经济学家在从其对经济条件的假设出发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把博弈论视为一种基本的工具.从本质上看,博弈论已经成为一个工具箱,经济学家从中挑选工具来将他们的假设转化为预测.就个人而言,我不确定博弈论是否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总体上并不只是对于人们行为的一种描述.当我们在讲授博弈论的时候,可能正在对人们在经济和策略性互动条件下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研究和学习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会使人们变得更加工于心计或者自私自利吗?博弈论的吸引力也来自于其使用的语言.类似于“策略”和“解”这样的用语,并不是作为数学概念的随意命名.这些用语的使用方式是恰当的吗?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一种客观工具可以用来判断博弈论(或者更加广泛的社会科学)之中正式概念的表述.评价一个正式理论模型和对该模型的解释之间的联系完全依赖于常识.例如,我本人的观点是: 博弈论中的关键概念“策略”最常见的用法都难以与其本义“一系列行为的过程”相恰;博弈论对于“解”的概念的使用,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博弈论能够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的预期——而事实上,博弈论中的解不过是用来分析博弈类型的一套准则,博弈论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解概念,(对于结果)不同的解概念产生彼此冲突的预测.博弈论用语的模糊性问题具有潜在的误导作用——在这些日常用语中的模糊词汇和对于正式概念的误导性表达之间,我们是否已经建立起了恰当的转换?本书在将经济学转化为数学的法则的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经济学变得更加数学化,其好处在于为这个可能会被视作模糊的社会科学的学科之中引入了秩序、准确性和客观性.当然也有不利之处.对数学的大量使用使得能够理解这些(专业)资料的人非常有限,有时会使人感到只有少数的“高级神职人员”才能理解和掌握这些资料,剩下的人则怀疑这数学上的复杂性会被用来隐藏因果循环式的假设.博弈论需要这样高级的数学吗?未来的革命性见解将大部分以数学语言呈现,还是将部分地回归日常的语言?正是因为博弈论目前的成功,我感到博弈论的理论源泉现今已几近干涸.博弈论已经是经济学家工具箱中的一个基本工具,但在过去的十年之中,我们几乎没能见到博弈论领域的新思想观点.因此,现今的时代也在呼唤突破常规,并且能够撼动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就像60年之前这部著作一样.当然,原创性的思想观点不可能呼之即来.但是,营造出一种吸引具备宽广教育背景和思想方法,不因循守旧,能够产生创新性思想的人才(从事经济学和博弈论研究)的氛围,正是学术界之义务.人们参与博弈的能力取决于若干尚未被博弈理论恰当刻画的能力: 例如记忆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相互协作水平.如何吸收这些概念,也是博弈论未来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我们是否能够看到新的概念加入纳什均衡及其他均衡概念的队列之中,成为经济学思想的新标杆?最后,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 这部著作写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版于充斥着失落和悲剧的1944年.这样一种巧合,以及此后一些研究机构(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博弈论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得一些人得出了“博弈即阴谋”的荒诞结论.我自己也时常感到好奇: 在那样一个满是动荡的时代,这样的智力成就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这也许是因为越是在不稳定的时期,我们越能感觉到理解这个世界的紧迫性.我们不仅能够作为一个孩子参与到游戏之中,也能够作为一名学者参与到博弈之中,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此感到庆幸——但我们也应牢记,世界在今天所面对的挑战,和任何博弈矩阵所刻画的情形相比都要复杂得多.
阿莱尔·鲁宾斯坦(Ariel Rubinstein)特拉维夫大学和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63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7.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