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华为核心竞争力系列•任正非谈华为创新管理:拥抱颠覆,咖啡杯里飞出黑天鹅
华为核心竞争力系列•任正非谈华为创新管理:拥抱颠覆,咖啡杯里飞出黑天鹅


华为核心竞争力系列•任正非谈华为创新管理:拥抱颠覆,咖啡杯里飞出黑天鹅

作  者:周锡冰

出 版 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5072164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任正非谈华为创新管理:拥抱颠覆,咖啡杯里飞出黑天鹅》一书,围绕着华为的创新策略,分主题进行探讨,引入任正非的讲话并进行深度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了华为创新管理的细节,同时列举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让读者在了解案例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得到启发。

 

TOP作者简介

       周锡冰,中国家族企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标杆企业案例营销中心研究员,总裁网首席培训师,财富书坊创始人。

       常年研究华为、联想、格力电器、褚橙、国美、娃哈哈、老干妈、苹果、丰田等标杆企业,著有《马云内部讲话揭秘》《老干妈的香辣传奇》《华为还能走多远》《向娃哈哈学渠道营销》《苹果魔法》《中国家族企业为什么交不了班》《命门:中国家族企业死亡真相调查(升级版)》《你的企业离倒闭还有多远》《互联网+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等财经管理专著。

 

TOP目录

第一章   创新是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001
第1 节 只有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 003
第2 节 “不要怕颠覆性创新砸了自己的金饭碗” / 010
第3 节 “创新虽然有风险,但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 018
 
第二章  创新以客户为中心        031
第1 节 客户需求是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033
第2 节 客户需求导向优先于技术导向 / 042
第3 节 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 054
 
第三章   华为的创新无处不在         065
第1 节 技术创新 / 067
第2 节 “工者有其股”的制度创新 / 080
第3 节 产品微创新 / 087
第4 节 客户管理创新——“深淘滩,低作堰” / 101
第5 节 企业文化创新—— 狼性华为 / 105
第6 节 干部培养创新——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115
 
第四章   允许小部分力量去颠覆性创新    121
第1 节 “允许小部分力量有边界地去颠覆性创新” / 123
第2 节 “防止盲目创新, 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 130
 
第五章   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成“先烈”   139
第1 节 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 / 141
第2 节 鲜花插在牛粪上,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 148
 
第六章   专注研发,技术引领     157
第1 节 “我们要舍得打炮弹,把山头打下来,下面的矿藏都是你的了” / 159
第2 节 技术开发的动力是为了生存 / 168
 
第七章   创新要宽容失败,给创新以空间    175
第1 节 创新要宽容失败,给创新以空间 / 177
第2 节 “肯定反对者的作用,允许反对声音的存在” / 182
第3 节 “提倡功过相抵,允许犯错误,允许在资源配置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 187
 
第八章   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197
第1 节 “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才能进入世界竞争” / 199
第2 节 华为“闪存门”背后的核心技术缺失困局 / 205
第3 节 “付出知识产权成本,华为的国际化就是借船出海,以土地换和平” / 211
第4 节 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是知识产权竞争 / 222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35

TOP书摘

第四章   允许小部分力量去颠覆性创新
  第1 节 “允许小部分力量有边界地去颠覆性创新”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其边界都是在向外扩张的,在创新时也同样如此。不过,在任正非看来,创新必须“聚焦主航道,以延续性创新为主,允许小部分力量有边界地去颠覆性创新”。
  任正非的观点是:“互联网总是说颠覆性创新,我们要坚持为世界创造价值,为价值而创新。我们还是以关注未来五至十年的社会需求为主,多数人不要关注太远。我们大多数产品还是重视延续性创新,这条路坚决走;同时允许有一小部分新生力量去颠覆性创新,探索性地‘胡说八道’,想怎么颠覆都可以,但是要有边界。这种颠覆性创新是开放的,延续性创新可以去不断吸收能量,直到将来颠覆性创新长成大树,也可以反向吸收延续性创新的能量。”
  为此,任正非举例说:“公司要像长江水一样聚焦在主航道,发出巨大的电来。无论产品大小都要与主航道相关,新生幼苗也要聚焦在主航道上。不要偏离了主航道,否则公司就会分为两个管理平台。大公司为什么运转很困难?以前我们一个项目决策,要经过470 多人审批,速度太慢,内部要允许大家有一条小路快走。而且主航道470 多人审批也太多了,应该先砍掉绝大部分。”
  “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
  国外的媒体报道始终在追问一个问题——华为到底是不是一家创新型的公司?华为的专利数量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传统通信企业的华为,早期在H04L(数字信息传输)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华为现有专利中,属于H04L 领域的申请数量高达37616 件。然而,在任正非20 多年以来的数百次讲话、文章和华为的文件中,“创新”一词却是最少被提及的,尤其在近几年 “互联网思维”风靡整个中国产业界的氛围下,任正非却对华为近18 万名员工大谈以乌龟精神追赶“龙飞船”,要求上上下下“拒绝机会主义”,沿着华为既定的道路,并且不被路旁的鲜花所干扰,坚定信心地朝前走,允许小部分力量有边界地去颠覆性创新……
  任正非坦言:“比如4K 高清电视,现在北京、深圳都还做不到,但四川全省连边远农村用的都是4K 高清电视,就是我们和四川电信合作做的。4K 电视会把带宽、信息管道撑得很大。手机很快也是2K 了,也会把信息管道撑大。这么大的管道一定要有人来做! 4K 现在还没有到来,VR(虚拟现实)就要到来了,还能互动,流量会远远大于4K。这是阻挡不住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是巨大的战略机会。香港、澳门马上也会实现。四川的实践证明,普通的农村也可以享受很高的带宽。”
  在任正非看来,在创新时允许小部分力量有边界地去颠覆性创新,才能避免陷入创新者窘境。历史上,很多大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倒闭了,这样的事实让任正非忧虑不安。为此,任正非强调:“至少在大数据传送这个领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有‘黑天鹅’,也是在我们的咖啡杯中飞。我们可以及时把‘黑天鹅’转化成‘白天鹅’。我们内部的思想氛围是很开放自由的,‘黑天鹅’只会出现在我们的咖啡杯中,而不是在外面。我们这里已经汇集了世界主要的技术潮流。”
  “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在当前,创新似乎并不被关注,很多企业家关注最多的是资本运营。究其原因,创新不仅投入较大,而且还必须抵制各种诱惑。
  对此,任正非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坦言:“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没有理论基础的创新是不可能做成大产业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理论基础的板凳可能要坐更长时间。我们搞科研,人比设备重要。用简易的设备能做出复杂的科研成果来,而简易的人即使使用先进的设备也做不出什么来。”
  任正非很乐观地预测,如果中国企业都踏踏实实地搞研发,未来的中国,类似华为的企业将举不胜举。任正非的理由是:“第一,小企业要做大,就得专心致志地为客户服务。小企业特别是创业的小企业,就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地为客户服务。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就是要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第二,先在一个领域里做好,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个‘螺丝钉’。第三,小公司不能稍微成功就自我膨胀。我始终认为企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发展。”
  为此,任正非告诫企业家:“泡沫经济对中国是一个摧毁,我们一定要踏踏实实搞科研。一个基础理论变成大产业,要经历几十年的工夫,我们要有战略耐性。要尊重科学家,有一些人踏踏实实做研究。如果学术研究泡沫化,中国未来高科技很难有前途。不要泡沫化,不要着急,不要大跃进。没有理论的创新是不可能持久的,也不可能成功。”
  任正非举例说道:“我们公司在世界资源聚集地建立了20 多个能力中心,没有这些能力中心科学家的理论突破,就没有我们的领先世界。中国必须构建理论突破,创新才有出路。小改、小革,不可能成为大产业。”
  究其原因,“有理论创新才能产生大产业,当然有技术创新也能前进。日本一家做螺丝钉的小企业,几十年只研究螺丝钉,它的螺丝钉永远不会松动,全世界的高速铁路大都是用这家公司的螺丝钉。一个螺丝钉就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研究”。
  任正非解释说道:“理论创新比基础研究还要超前,因为他写的方程也许连神仙都看不懂,就像爱因斯坦一百年前写的引力场方程,当时谁也看不懂,经过许多科学家一百年的研究才终于证明理论是对的。很多前沿理论突破以后,人类当时都不能理解。”
  为此,华为聘用了很多国外科学家。据任正非介绍:“我们海外研究所的科学家大多是外国人,所长是中国人,所长就是服务。我们‘2012 实验室’现在有700 多位科学家,今年(2016 年)会到1400多人。”
  当然,任正非强调,高科技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为基础。《华为的创新哲学: 把二道贩子公司做到通信老大》一文是这样介绍华为创新的:“一个倒买倒卖设备的二道贩子公司,怎么做到把全球的通信行业搅得天翻地覆?是依靠技术的强大吗?依靠资本的力量或者政府的力量吗?显然都不是。”
  既然都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为的成功呢?答案是哲学与文化的成功,同时也是创新的成功。
  华为创新核心的理念是,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在任正非看来,主航道就是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一旦背离这样的需求,即使是那些上百年的巨头们也同样会走向衰落。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该公司可以说是华尔街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之一。摩托罗拉创始人保罗.加尔文和他儿子罗伯特.加尔文在多年前提出的企业愿景是,“摩托罗拉是一家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实现顾客梦想代表着摩托罗拉的企业使命”。
  事实上,这样的使命感在家族企业中十分常见。然而,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由于互联网技术与资本经营引领华尔街,再加上摩托罗拉走向技术崇拜,无视客户需求,盲目投资50 亿美元研发“铱星计划”,导致摩托罗拉的灾难降临。由于摩托罗拉遭受重大的技术投资失败,华尔街的资本市场开始用脚投票,无疑加速了摩托罗拉的崩溃。如今的摩托罗拉,已经成了一个“被忘却的伟大的符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为此,任正非吸取了摩托罗拉的教训,在创新时,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为导向。华为投入了世界最大的力量创新,但华为反对盲目的创新,反对为创新而创新,华为推动的是有价值的创新。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华为无疑是5G 技术的领跑者。华为起步于六年前,已取得了大量技术突破,这让华为在5G知识产权领域占据更有优势的地位。”
  正是因为如此,华为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众所周知,对于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赢得与思科、爱立信等通信企业的竞争。
  欧洲市场不仅是一个技术和市场高地,同时也是华为在国际化中开疆拓土的突破点。华为荷兰分公司CEO 王德贤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郭丽君、严圣禾采访时说道:“华为摸索出了研发的‘欧洲模式’,构建了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即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利用欧洲基础研究的先进成果、领先的人才技术,与当地公司、科研机构联合创新,将伦敦的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匈牙利的物流中心、德国的工程能力中心和意大利的微波中心等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成华为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全球客户。”
  根据欧洲专利局公开的专利数据显示,2014 年收到专利申请274174 件, 同比增长3.1%, 其中华为申请专利数1600 项, 增长48.6%,在中国企业中排名首位,高于华为的竞争对手高通公司,高通以1459 项在美国企业中排名第一。
  众所周知,华为在创新上取得突破,是因为巨额的投入。据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介绍说:“华为在专利上的领先,得益于公司在关键和前沿领域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创新。过去10 年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1880 亿元,2014 年研发投入约400 亿元,同比增长约28%,占总销售收入的13.9%。”
  在孟晚舟看来,华为正是依靠巨额的研发投入,才取得了当下显著的创新成果。目前,在全球范围4G 核心专利中,华为拥有数量占比达25%,建设的4G 网络数量世界第一。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3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