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亲子沟通典范,带领孩子健康成长(2册)
亲子沟通典范,带领孩子健康成长(2册)


亲子沟通典范,带领孩子健康成长(2册)

作  者:安心,李雪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定  价:88.80

I S B N :9787550263284

所属分类: 生活  >  亲子/家教  >  家教理论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


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潜意识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爱孩子,也是爱自己内在“受伤的小孩”。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国亲子沟通典范,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凯叔+武志红+李雪+许宜铭+李晓萌击掌推荐)》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是P.E.T.(美国父母效能训练)中国总部导师督导安心自我成长、十年淬炼的心血之作。

因为不越界,所以孩子能够感受到尊重;因为不评判,所以孩子愿意敞开;因为负责任,所以我们会拥有更完整的内在、更自由的自我;因为无伤害,我们会带着爱与孩子、与世界相处;因为内外一致,所以我们感受得到真实的彼此。

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简单的十几个字,是我们毕生需要修炼的功课。

 

TOP作者简介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李雪
   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创办“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专家,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而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国亲子沟通典范,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凯叔+武志红+李雪+许宜铭+李晓萌击掌推荐)》

安心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督导

2009年至今,以公益讲座、微课等形式开讲,覆盖受众近20万人;带领P.E.T.工作坊超过一百场;支持数以百计的人成为P.E.T.认证讲师;她和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将以人为本的沟通理念和方式惠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改变了家庭养育的潮向。

她在生命的道路上探索着、分享着,追随但不盲从,自省但不内疚,精进但不僵化,践行但不苦修。她用“一念之转”的极简功课,重塑自身的信念系统之后,以转念作业协助者的身份协助更多的人重写人生剧本,开启焕然新生。

 

TOP目录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01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睡眠训练,给孩子的一生涂上灰暗底色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02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限制是伪造的爱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不期望改变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03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拒绝不等于伤害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04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可以不原谅父母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 
轮回之痛止于觉知
 
05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国亲子沟通典范,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凯叔+武志红+李雪+许宜铭+李晓萌击掌推荐)》

推荐序

自序

 

chapter 1 不越界

1.中国式界限

2.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3.少些期待,多点界限

4.失去自己的疆域,就是泄了气的气球

5.解除“都是因为我”的魔咒

6.谁是需要帮助的人

7.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 

8.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9.自我修复——孩子本有的智慧

10.当他人发生冲突时,停止越界

 

 

chapter 2 不评判

1.没有不乖这回事

2.当孩子说“我害怕”

3.我呼你应,便是倾听

4.沟通是能量的传递

5.有倾听,少执拗

6.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

7.看到真正的“洋葱核”

8.表达真实感受,核实彼此信息

9.倾听,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礼物

 

 

chapter 3 负责任

1.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2.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

3.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4.在亲密关系中映照出自己

5.不完美,不妨碍成长

6.走出戏码,为现在的自己负起全部责任

7.站在世界之外看世界

 

chapter 4 无伤害

1.怎样说,才能无伤害

2.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

3.警惕防卫式攻击

4.沟通,而不是攻击

5.寻找消失的愤怒

6.孩子的释放型与试探型打人

7.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8.真正的道歉是一种深刻的告白

9.有了尊重,没了伤害

10.通过调整环境,无伤害地化解冲突

 

 

chapter 5 一致性

1.做真实的父母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疗愈师

3.无条件养育是一种邀请而非要求

4.养育的初心,爱还是恐惧

5.一致性沟通,不再做烦躁的妈妈

 

chapter 6 自我调整

1.拥抱情绪

2.穿越生命的戏码拿回力量

3.驱逐心魔,看见真相

4.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5.你是受过伤,但你不是受害者

6.你是要对的,还是要幸福

7.转化抱怨为创造力

8.协助孩子一起转念

 

TOP书摘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在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母婴关系里,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如果母亲自身得到的爱比较少,更偏重头脑,心灵的感应能力往往就会偏弱,尤其是当头脑被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占据时,更容易遵循教条而不是心灵。
    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在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连环杀人狂、精神分裂症等最严重的人格障碍心理疾病,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的心理基础。
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漆黑一片
    哭声免疫法、哭泣控制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 ,破坏婴儿的“全能自恋”,让他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及时回应”。也许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回应,但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婴儿的感觉里,整个世界开始崩塌,地狱般的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确实会有效,但其效应建立在婴儿对母亲及时回应自己感到绝望的基础上。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离开与自己一体的温暖子宫,如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这些坑人的育婴法正在批量地为心理医生制造着潜在客户。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强迫一个婴儿在没有父母呼吸声、没有母亲味道的地方睡觉,是以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施加的冷暴力。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很多妈妈反馈,在使用了哭声免疫法后,宝宝脸上的快乐越来越少,不爱笑也不爱看人,宁愿自己玩,果然“乖”了很多。
    一位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障碍重重。她回忆童年时期,妈妈最常夸奖自己的是“特别省心,能够5个小时自己待在屋子里,不哭不闹不用管”。这是多么绝望的孩子啊,只能在幻想的世界中自己照顾自己。过早独立的孩子成年后,往往难以承受现实世界的冲击,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象世界到处都是冷漠的拒绝和充满敌意,无法进入温暖而有回应的真实关系。
    一位孤独的朋友描述自己的世界:“我在沙漠中,一片死寂,远处有城市。我的世界和城市隔着一堵玻璃墙,我能看到城市里的人,我想象他们是什么样子,从而产生各种看法和情绪——我从未真实地碰触过任何人。”这个意象就像婴儿自己躺在床上,他也许看得到父母在房间里,但是触碰不到父母的温度,好像自己被玻璃罩隔绝。
    再来看一些读者给我的反馈:
“我小时候常被可怕的梦魇缠绕,梦境怪诞,没有内容,多是一些不断旋转的无底洞,或者像蛇一样盘旋的奇怪线条。我总在恐惧中哭着醒来,却发现自己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哭了半天也没有人理睬。父母从未真正陪伴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长大后总感觉缺乏安全感以及和父母亲情联结有障碍的原因之一。”
“以前宝宝哭,我偶尔会故意不理。听她哭,我会觉得隐隐开心。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小时候经常被漠视,曾经一个人在村子的路上哭了一天也没人理睬。懂得这个之后,我再也不会漠视宝宝哭了,也不会觉得高兴了。”
    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婴儿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到了儿童期,可能一些非常小的挫折都会让孩子大爆发,对父母拳打脚踢,像疯子一样不可理喻。有时候,面对没有危险的事物,他却会惊恐发作,害怕得恨不得躲进子宫里,而不像正常儿童在面对新鲜事物时,虽然有点儿害怕,但还是满怀好奇地去探索。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中国亲子沟通典范,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凯叔+武志红+李雪+许宜铭+李晓萌击掌推荐)》

?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我们常在言语上侵犯孩子的界限,却丝毫没有觉察,甚至不觉得是侵犯,比如逗孩子的行为就非常不尊重孩子,充满戏谑,有时甚至是恶俗的。

我们常常低估语言的力量,低估语言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有很多言语和行为上逗孩子的方式,比如吓唬孩子“有弟弟了,你妈妈不要你了”……还有一种逗孩子,就是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给孩子。

有一次我在外吃饭,邻桌的妈妈在给孩子换衣服的过程当中,嘴里念叨着“羞羞,羞羞”。于是我有感而发:

性侵犯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大家都了解,就是身体的侵犯,大家不了解的可能是广义的性侵犯。所谓广义的性侵犯,其中一项就是任何能引起孩子羞耻感的行为或言语。比如孩子不穿衣服,父母会说“不害羞、羞羞”,甚至是“不要脸”;比如孩子触碰自己的性器官,父母啪的一下打他的手,并且做出厌恶的表情;比如父母换衣服,被孩子看到了,父母会很不自然地把孩子轰走;比如孩子模仿电视上的亲密行为,父母怒斥孩子不许这样;或者父母指着电视上或公共场合的亲密行为说“真不害臊”。

这些话引发了一些评论。很多人问,那怎么办呢?如何引导呢?老人说了我们该怎么办?我换衣服确实不想让孩子看,怎么办?

也有人对这样的定义表示不明白、不理解。我最初听到这样的言论时也很惊讶。对广义性侵犯的定义是从比较细微、敏感、深入的角度出发的,谈到跟性有关的一切,我们一向都小心翼翼,不是吗?

从大家的提问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场景很常见,但我们未曾想过,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父母会无意识地把自己与性有关的信念传递给孩子,例如性是不好的,是羞耻的,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我们对性的不正确认知,我们的能量往往会被卡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性是贯穿人类始终的,是人类一切行为背后的驱动力。

成人的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关于性,我们的信念是什么?这些信念从何而来?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性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把以上问题梳理清楚,那么该如何应对老人对孩子说“羞羞”,父母自己如何与孩子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人说,从小家里的大人就是这么对待我的,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无意识接受的东西,还要继续传递下去吗?觉察、了解,然后停止这样做,就会切断循环往复的轮回。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72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