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文明寻思录•第二辑: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
文明寻思录•第二辑: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


文明寻思录•第二辑: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

作  者:秦朔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30817622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中国经济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秦朔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政经评论家、资深媒体人,不仅在商界和财经媒体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人脉关系,同事也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令人敬佩的客观立场,而对中国经济和商业的关怀,已经深深烙印在其文章之中。

本书收录了秦朔自2016年至2017年的数十篇文章,包括多篇引起强烈反响的爆款热文。而在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对企业家精神的孜孜追求、对中国经济现状的不断关怀、对社会制度的反复拷问和对中国商业文明重新的探索推动。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探索者对商业文明一如既然的信念与执着。

 

TOP作者简介

秦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秦朔朋友圈chin@moments新媒体平台创始人,《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系学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博士。曾被《中国青年》杂志评为“可能影响21世纪的100位中国青年”。著有《文明寻思录(第一辑)》《会见基金领袖》《大变局——中国民间企业的崛起与变革》《大脑风暴——文化工业探寻》《感动中国》《美国秀》《告别GDP崇拜》等作品。 

 

TOP目录

重建中国的新商道

姚振华应该向王卫学习什么?——中国富豪商道辨析(一)

新型政商关系时代开始了——中国富豪商道辨析(二)

王亥之死:中国商人何时走出3800年的宿命

——中国富豪商道辨析(三)

贾跃亭:有多少梦想可以重来?

致敬王石,你让企业家的企业笑到了最后

冯根生:在岗最久的国企掌门人留下了怎样的遗产?

征服——83岁高龄创业者周家礽的故事

中国有过一个商人,他留下的财产让无数富豪羞愧

致中国企业家:当你奔向世界首富时,请多了解一些商业文明

时代的焦虑与现实的反思

谈房价快让经济学家“崩溃”了,远未见顶还是熊市不可逆?

致房价乱心的时代和自己

品牌,品牌,中国和世界差多远?

中国财富大趋势:拐点还是新起点?

“校园日记”和“彭蕾之问”:中国互联网能否走出魔鬼的

诱惑?

谁都希望繁荣,但常识和梦想哪个更可靠?

当阿里和腾讯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它们会通往哪里?

唯创新与责任不可辜负: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上篇)

唯创新与责任不可辜负: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中篇)

万科大结局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下篇)

你的、我的、我们的焦虑,如何一起走出?

未来在哪里

美国大选余思:哪一句“中国话”最该让世界听到?

38年前与后:中美新耦合,还是再脱钩?

在CES聊聊未来和投资是怎么一回事

走出掠夺与膨胀,中国好市场离我们还有多远?

都在谈创新,中国新空间究竟在哪里?

王健林不堪“负重”,中国经济能否“变轻”?

莫让“人民的名义”变成“名义的人民”

没有书生气,会有更文明的中国?

 

 

TOP书摘

姚振华应该向王卫学习什么?——中国富豪商道辨析(一)
  2017年2月24日,周五。这一天的深圳,在上午和下午,中国商界分别迎来了一个辉煌时刻和一个悲催时刻,见证了一个人的幸福和一个人的悲哀。
  当1971年出生的王卫凭借顺丰控股在深交所重组更名上市,个人财富直逼1500亿元,如果股价继续上涨,他有可能和市值2000亿元以上的王健林和马云一争高下时,2016年最显眼的“黑马富豪”、1970年出生的前海人寿董事长姚振华,因为编制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等问题,被中国保监会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
  而就在4个多月前,2016年胡润百富榜发布时,姚振华还以“财富平均一周上涨20个亿”的速度从上年的200多名疯狂上升到第4名,仅次于王健林、马云、马化腾。当时胡润把他作为一个亮点,说:“中国企业家的创富模式经历了五个阶段:从贸易到制造业、房地产、IT,再到现在的资本运作,姚振华是现在这个资本时代的代表人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当王卫在深交所敲钟的时候,姚振华则在北京金融街忙着疏通。没想到,一上一下的时间是如此之短。
  姚振华和王卫有很多相似之处
  虽然,姚振华和王卫今天的境遇迥异,但其实两人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平民创业、艰苦奋斗的典型。
  姚振华和王卫一样也做物流。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份短暂的工作就是在国有物流公司工作。到今天,物流也是姚振华旗下五大产业之一。
  姚振华和王卫一样勤奋、奋斗。他周六、周日常在办公室加班,书不离手,天天读报学习。他手下曾说,姚振华干保险前,安排人去书店把所有关于保险的书全买回来,花了三个月时间看了一遍,然后决定进军保险业。
  姚振华和王卫一样低调。王卫自不必说,只在2011年接受过一次《人民日报》采访,也避谈个人。我联系过几次,得到的回复是“总裁不接受采访的初心不变,实在为难”。网上流传着一些王卫的讲话,我问是否为真,得到的反馈是:“我们内部没有听总裁说过。”对姚振华的低调,他手下说:“这辈子如果不到逼不得已,他绝不会走到前台。”
  最重要的相似是,他们对商业机会都有强烈的敏感。奥地利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伊斯雷尔·柯兹纳曾把企业家精神理解为“警觉”(alertness)。他说,警觉是一种“认知的品质”,企业家是这样的人——他看到面前有10块钱,警觉于钱的存在,就过去一把捡起它。而较不警觉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并利用这个机会。
  在关于柯兹纳的研究中,有评论家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企业家功能。故事出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短篇小说《司事》(The Verger),写伦敦一座教堂的文盲司事因为不能读和写而被解雇,走在大街上,想找根烟安慰一下自己。他发现附近找不到一家烟草店,于是决定将他的遣散费投资开一间烟草商店。这很接近于柯兹纳所说的“认知的品质”,就是对市场提供的服务的不足有所警觉。
  在创业之初,王卫和姚振华都显示了发现机会的认知品质,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最后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王卫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挣来的?
  先说王卫。1978年改革开放时,王卫7岁,随家人从内地移居香港。由于当时内地学历不被承认,父母只好去做简单的工种,收入很少。王卫遍尝贫困和被歧视的滋味,高中毕业就不再读书,当过清洁工、搬运工,后来在顺德干印染。由于家住香港,王卫常受朋友之托,在顺德和香港之间传递文件和货物,事后朋友往往给他红包,他由此嗅到了快递的商机。
  为什么顺德有快递的商机?因为香港有很多顺德人,顺德有很多港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双方需要传递银行文件、运输单证等,而国有邮政不支持这样的业务。信件往来只能带在身上,当时往返的船票大约是100多港币。1993年,22岁的王卫向父亲借了10万元钱,注册了顺丰公司。那时公司一共有6个人。一位港商回忆说:“顺丰早期在顺德的容奇港有两艘船,分别叫顺峰和顺德,除了载人外,就帮忙托运信件,早期每天两班,后来逐渐增多,一个航班只需要2个多小时,所以上午的信件通过下午2点的船只,当天下午就可以达到香港。抵港后再找人搬运过关。早期一份信件收费100元港币,后来业务量大了,几十元的都有。但当时的顺丰并不负责派送,船抵香港后,收信方得亲自去收取,顺丰在香港九龙太子有一个固定的收件点,现场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放了几个筐,工作人员嚷着,‘顺德的放这边’,可能叫嚷的人中就有一个是王卫。”
  王卫发现了市场的机会和痛点,从此就只干这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价值越来越强、越来越高,最后成为行业典范,至于资本化只是服务于主业发展的附属手段。
  王卫一向不喜欢被资本所左右,他很早就说过:“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这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作为企业的老板,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市,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2013年8月,中信资本、苏州工业园区元禾控股、招商局等旗下的投资基金入股顺丰80亿元,王卫接受入股的前提也是不能对公司管理有任何干预。
  2011年王卫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记者问:中国民营快递企业要想有朝一日赶上国际快递大企业,需要做些什么?王卫说,首先不是规模,而应该是服务质量和声誉,追求像他们一样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社会尊重。其次,是要评估好自己有没有实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基础不稳的话,你在上面盖房子很容易变危楼,如果塌方影响更大。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评估,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至于能走多快、走多远,并不需要苛求。第三是要看国家的产业政策能不能持续稳定。“其实民营快递企业想要的并不多,2007年政企分开以后,昔日的竞争对手变成了行业管理部门,之后行业政策一直稳定。我们并不是说非要政府给多少补贴,关键是国家大的政策环境要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这对我们至关重要。”最后是“希望大家能对我们多一点耐心。现在各家民营快递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要看到明显效果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快递行业是人的行业。王卫对顺丰快递员的关心爱护享誉业界。2016年4月17日,一名顺丰快递员在北京东城区某小区送快递,骑的三轮车与一辆小轿车发生轻微碰撞,车主下车连抽快递员耳光,并辱骂快递员。当晚7点顺丰官方微博做出回应:“我们的快递小哥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不论风雨寒暑穿梭在大街小巷,再苦再累也要做到微笑服务,真心希望发生意外时大家能互相理解,首先是尊重。我们已找到这个受委屈的小哥,顺丰会照顾好这个孩子,请大家放心。”而王卫则在朋友圈发声——“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后来这个小哥和王卫一起在深交所上台敲钟,也和40万顺丰员工及用户代表一起领受了王卫以个人名义发出的14亿元红包。这份红包2017年1月31日前入职且2月24日在职的顺丰全日制长期合同制员工人人有份,工作一年以内的员工发放1888元,一到三年2888元,三年以上3888元,并按贡献标准累计增加。
  姚振华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挣来的?
  再看姚振华。他199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还读了双学位,多修了很多学分。时值邓小平南方谈话,神州大地涌动着新一轮创业热潮,姚振华也不甘于在国企的平淡日子,自主创业了。
  当时深圳市政府正在搞“为民办实事”的菜篮子工程,姚振华兄弟成立了新宝康蔬菜公司,通过一个当领导的同村老乡帮忙,以菜篮子工程用地的名义拿到两块地:一块是位于现在的福田区福强路的中港城小区地块,另一块是位于现在的南山区后海的宝能太古城地块。由于蔬菜超市赚钱少,发展慢,他很快就转型了,公司更名为深圳市新保康实业有限公司,要做房地产。
  有人梳理了姚振华运作中港城小区地块的历史,大致如下:第一步,缴纳地价款170余万元,取得32万多平方米“菜篮子工程”的用地红线图;第二步,和一家要建住宅楼的银行合作,在该地块为银行建两栋住宅楼,银行出资750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3日内付一半即3750万元,项目封顶之日起3日内付另一半;第三步,银行资金到位后,疏通关系,将菜篮子工程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缴纳地价款3400余万元;第四步,两栋住宅楼建筑超出地面后,新保康公司将整个32万多平方米地块和在建工程作为抵押物,找银行贷款,由此启动另外3栋高层和6层商业裙楼的建设。银行住宅楼2000年完工交付,其余项目2001年完工开售。
  姚振华善于发现市场机会,用170余万元撬动一个几亿元的项目,堪称妙手。他由此走上了以“杠杆化金融”作为驱动力和放大器的“金融+”道路。从宝能系的历史看,前后涉及的大行业超过10个,姚振华对所谓的“朝阳行业”都想试试,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但由于产业发展慢,他更为喜欢的还是类似安邦这样的资产规模增长模式。他在内部讲话中说:“金融是第一位的,地产未来的作用可能更多的就是加大资产估值。未来上市和融资的话,毕竟手里有土地储备,还有项目,还有经营性自持物业,外界对企业资产规模估值有好处。”
  姚振华的管理风格务实而强势,最看重赚钱的实效。他从大公司挖了不少职业经理人,但能干久的不多。2015年7月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公司和前海人寿开始举牌万科,“万宝之争”拉开帷幕后,多家财经媒体开始关注姚振华。第一波质疑声浪中就包括对前海人寿三年换了三任总经理、高管频繁换血的质疑。自2012年3月前海人寿正式挂牌,第一任总经理孙伟光任职不到一年;第二任总经理傅杰原来是泰康人寿副总裁,2013年11月赴任前海人寿,一同加盟的还有董秘、审计责任人、财会负责人等,一年后也离开了;总经理职位空缺大半年之后,2015年7月,深圳工商银行副行长兼前海分行行长刘宇峰才来填空。《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12月的报道称,前海人寿12位高管,2012年开业任职至今的仅剩4位。“董事长姚振华并不尊重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性,不尊重保险业的运营规律”,“过去两任总经理(刘宇峰之前)在前海人寿体系内并无真正的话语权可言,包括大额报销权限的审批、业务拓展进度厘定等事项,均由姚振华拍板定夺”,“姚老板只要在一天,基本上不用设总经理或者总裁,管理风格强势,所有东西都要管”。
  挖人不惜血本,一旦发现赚钱能力不行就迅速弃用,这使得姚振华在金融圈内留下了很难伺候的口碑,职业经理人在强势的“老板文化”下的生存周期基本上都是半年到一年。这里讲的不是专业能力,而是快速赚钱的能力。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7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84.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