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作  者:刘滴川

出 版 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1391943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TOP作者简介

刘滴川,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师从北京大学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两汉艺术史、瘟疫史研究为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编著的《山海经》《山海经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并蝉联各大电商古籍类图书销售榜前列。已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传统“中国”观与夏墟斟鄩的环境艺术——“尚中正”的山水地缘和堪舆美学之滥觞》《战国琉璃珠眼纹饰流行背后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国琉璃的本土化与“长生不老”观的流变》《跨艺术的洛神主题与自由向往——以“洛神赋”为题的文学、美术的审美形成与延伸》《寓言幻灭,我们该何去何从——“古今之辩”与跨媒介的艺术新语言》。

 

TOP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3

02?《山海经》由来的三问:作者、时代和古代版本?..........?11

03?《山海经图》的宿世与《山海经》插图的今生?..........?20

 

 

第二部分?方向

东南西北,其实就是春夏秋冬,时间和空间永远是同一个概念。

 

04?对立的方向观:上下和阴阳?..........?33

05?系统的方向观:“五方”和五方神?..........?39

 

 

第三部分?理想

长大以后,只记得妈妈哄你给你讲的故事,却忘掉了妈妈为什么要哄你。这就是神话和理想的关系。

 

06?《山经》中的火灵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55

07?面向自然与社会的抗争:夸父逐日的神话内涵和信史?..........?71

08?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81

09?亦正亦邪的狐灵怪:狐仙、狐妖题材隐喻的基调?..........?101

10?生育观向生命观的让渡:鱼鸟的图腾和不死的理想?..........?109

 

 

 

第四部分?改造

我们总以为是自己改造了世界,其实世界是自己改造的,我们只是改造了自己。

 

11?中国先秦气候变迁考:

????《山海经》中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特征?..........?137

12?《山海经》中的“三代之英”:实用和审美的造物文化?..........?183

 

 

附录: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全原文)?..........?231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经》300问?..........?384

 

TOP书摘

第一部分?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

自古以来,《山海经》的文学定位始终存在着视角上的多元化传统。比如,西晋时,郭璞称时人皆论《山海经》之“怪”,以其为“怪书”,今人又常将《山海经》《黄帝内经》和《易经》并列称为“上古三大奇书”,赞其之“奇”,这是基于批评论给出的定位。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谓其为“古之巫书”,袁珂又在《山海经校注》中视其为“神话之渊府”,这又是从内容角度给予《山海经》的定位。自《山海经》初创、成书,并不断整理、考释到如今,从这些角度出发的文学定位还有很多。它们相对主观,所以大多仁者见仁、莫衷一是。不过,就文体论角度出发,《山海经》文体定位的观点倒基本上是可以统一的。

首先,以“经”命名的古籍很多,所谓“经”大多是“经典”之“经”,即刘勰谓之“恒久之至道”者,也就是绝对真理,相当于宗教的教义,是人思想、道德和行为的标准界定。可《山海经》的“经”字,却并非寻常所见儒释道“经典”之“经”字。它的文体不是字字珠玑的“经”,它不是经文,也不能代表某一个学术流派的思想。从比较大的文体范围来划分,古人普遍认为《山海经》的文体应该被划入“小说”这一大类。而其“经”字应释为经过、历经,用来表现人在空间上、地理上的运动。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小说”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的“小说”与今日的小说概念相去甚远。“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指修饰琐屑的言论,这一概念显然更接近于后世小说细分类别中的“琐言”或者“琐语”。古代文论史中,文体论是发展最早、价值最高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研究或提及了包括骚、诗、乐府等35种文体。相比这些,“小说”的研究开始得较晚,最早的小说细分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他从史学角度出发,将小说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和都邑簿等十类。此后,明代的胡应麟从文学体裁的角度上,又将小说分为六类,即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和箴规。到了清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总目》将小说的细分进一步精简为三类,分别是以《西京杂记》《世说新语》为代表的杂记,以《山海经》《穆天子传》为代表的异闻和以《博物志》《述异记》为代表的琐语。此外,西晋郭璞注《山海经注》还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当中。可见,无论是唐代刘知几的“地理书类小说”还是《四库全书总目》的“异闻类小说”,小说一直被作为古代时《山海经》一书在文体上的基本定位。

与现代小说不同,在以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小说更多被视为正史的附庸,它所显现的文学价值是远逊于其史学价值的。因此,“补正史之阙”是古代小说的主要功能。作为一本以“幽魂灵怪”为主要文学形象的小说,与今人一样,古人在有感于神话的宏大与瑰玮的同时,也不至于笃信神话本身的真实性。所以,古往今来,从正经补史的角度出发,《山海经》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以山峦、河流的分布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地理信息是该书最重要的史学价值。

不过,与在相同或相近时代“成书”的《尚书·禹贡》和《汉书·地理志》不同,《山海经》所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往往显现出更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山海经》的叙事上就有清晰的体现。以《南山经》开篇的三座山为例:

 

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南山经中的第一个山系名叫山。山中的第一座山叫招摇山,它高耸于西海之滨,长满桂树,盛产金属矿石和玉石。招摇山上有一种草药,它貌似山韭菜,开黑色的花。这种草药名叫祝馀。人吃了它,则不会感到饥饿。招摇山上有一种树,它貌似构树,并有黑色的纹理,它的光华闪耀四方。这种树名叫迷榖。人佩戴它,则不会迷路。招摇山中有种野兽,它貌似叫果然的猕猴,并且长着白色的耳朵,趴伏或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人吃了它,则能善于行走。丽河就发源于此,之后向西流注入西海。河中长有很多育沛草。人佩戴它,就不会得积聚症瘕。)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16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7.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