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

作  者:北京鲁迅博物馆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01018596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围绕着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的六个方面内容分辑:第一辑: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性;第二辑:鲁迅与新文化运动;第三辑:以当代的视角重观鲁迅;第4辑:当代文学中的鲁迅传统;第5辑:鲁迅的译作与史料;第6辑:鲁迅的海外影响,体现了当下鲁迅研究的新思维、新视角,深入探讨了鲁迅文化遗产在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及意义。

TOP作者简介

北京鲁迅博物馆


TOP目录

第1辑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性
鲁迅思想“相互主体性”意识的当代意义
国学、科学与精神现状: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的三个视点
当代性与新时期鲁迅研究四十年
博物馆的任务与鲁迅文化遗产的传承

第2辑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忘却”的辩证法
启蒙的坚守与焦虑:《野草》重释
论《新青年》编辑 权的改变对其分化的影响
“枣树”:鲁迅对《新青年》同人的描摹与批评

第3辑 以当代的视角重观鲁迅
草根语境里的鲁迅
鲁迅怎样描写暴力
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
鲁迅的革命之“眼”
王道与霸道:鲁迅的天下观
鲁迅眼中的“史”与“经”
鲁迅关于中国人的经验知识的意义
无物之阵、人情之伤与独异之冷
“走都市文明的路而未成”
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第4辑 现当代文学中的鲁迅传统
摩罗气与东北风
论贺友直连环画对鲁迅《白光》的阐释
方修的鲁迅研究及其限制
柳青创作中的鲁迅影响论
鲁迅小说的戏剧改编研究
文学、民族、革命:鲁迅与台湾文人叶荣钟

第5辑 鲁迅的译作与史料
鲁迅译《死魂灵》述略
鲁迅、周作人合译《裴彖飞诗论》的基本内容、译介目的和方法
再谈鲁迅为《文艺连丛》撰写的三则广告
纸墨寿于金石:民国文学现场中的《海上述林》

第6辑 鲁迅的海外影响
关于鲁迅早期文言论文的海外学术反应
尼泊尔语境里的鲁迅遗产

TOP书摘

《鲁迅文化遗产与当代中国》:
  鲁迅的思想中出现“相互主体性”意识是中国和亚洲思想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值得捕捉的一瞬:它不仅是鲁迅对中国旧文明整体批判的结果,也是鲁迅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批判的结果,更是鲁迅对中国近代以来追求现代新文明进行批判的结果。它使鲁迅能够立足在新的思想高度、广度和厚度上俯瞰古往今来东西方的一切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重估一切价值——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准确性、全面性、超越性和先进性,都植根于这种“相互主体性”意识与其“立人”思想熔于一炉、前后递进、各居一翼、相互作用的思想结构。实际上20世纪世界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也是在这里:现代世界人类几乎所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问题,其症结并不在不允许有人做主人,而在只允许一方做主人,这也是以欧洲思想牵头发展的现代文明能把“人”的内核与殖民主义扩张合为一体的原因。现代文明不是致力于独立、民主、自由和解放的进程吗,怎么结果反而是出现新的奴役呢?我以为根源就在这里,而且它是由鲁迅为我们所揭示的。
  关注“立人”的相互性,注重在相互关系中确立“人”的主权及追求这种主权的实现,以及把这种“人”的主权延伸到民族国家的“人国”范畴之内追求国际之间的永续和平,这一关于人、社会、民族、国家以及国际的文明论仍旧占据着现代价值观的制高点。在鲁迅是通过由己及人的“反求诸己”,通过批判“中国志士”“慕暴强,侮胜民”的奴隶性,通过批判如“一切斯拉夫主义”(即泛斯拉夫主义)之类帝国主义思维来实现的。对波兰、印度、朝鲜等弱小民族和社会弱势群体的苦难是否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对压迫者“暴俄强德”是艳羡而谋求“取而代之”,还是致力于消灭这种不平等的主从压迫关系,这确实是衡量中国和亚洲现代性是陷于由列强所塑造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秩序还是得以超克欧洲现代文明病理的分水岭。鲁迅对中国旧文明的批判和对现代新文明的求索,无论对于国之内外,还是人之群己,其价值尺度始终是一致和高道德水准的。
  值得指出的是,鲁迅的“立人”思想和“相互主体性”意识虽然具有欧洲尤其是德语思想(如新浪漫主义即鲁迅所谓新神思宗、尼采)的渊源,但也是有中国思想做内应的,是外援和内应一起才合成其思想的主客关系。即以“相互主体性”意识而言,鲁迅的“立人”即关于主体性确立的思想来自西方,来自欧洲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思想对启蒙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但其“相互”意识却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是把启蒙主义哈贝马斯化,而是确实来自中国思想。《破恶声论》中鲁迅强调“反诸己”的自省,把激发“人不乐为皂隶”之心作为产生“相互主体性”意识的方法,呈现着类似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将心比心的相互性思维。另外,大家都知道鲁迅喜爱墨子,在其进行“文明批判”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不惜把感染墨家气质的人物如墨子、禹等正面表达成“中国的脊梁”,但墨子的“兼爱”不就是相互性的爱吗?从爱己到爱人,从爱人到兼爱,无论儒、墨,其问题意识都是广涉个体性和相互性的不同领域的。鲁迅的“立人”和“相互主体性”意识,从《文化偏至论》到《破恶声论》,分明也隐现从儒到墨、从个体性到相互性的一线伏脉(当然,中国最深耕个体性领域的思想家是庄子,并非儒家)。
  那么,既然鲁迅的“相互主体性”意识如此重要,它对于我们认识鲁迅实践鲁迅,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我想,首先,在认识鲁迅方面,其“相互主体性”意识的存在可以有力地反驳所谓鲁迅“反民主”①的疑问。鲁迅反对民主暴政——多数人凌虐少数人,反对以民主名义实施的反自由,反对以公众名义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这是毫无疑问的。他的《文化偏至论》高揭“剖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旗帜,对19世纪欧洲文明之“物质”“众数”两面,对代表“众数”文明的“立宪国会”制度展开了批判。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1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31.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