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作  者:包雅玮,程雪婷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52031019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教育  社会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语境下,作为培养人才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不但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精英,还要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书立足我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时代背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通过界定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的相关概念,阐释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分析中外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沿着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历史进程,概括整理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总结提炼培育的方法和目标,并对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方法、目标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更好开展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理论和现实的借鉴。

TOP作者简介

  包雅玮,女,1980年出生,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近五年来主持并完成省市级研究课题10项,以第1作者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CSSCI检索5篇,CSSCI扩展版2篇,并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先后获全国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界第七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省第十一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TOP目录

第一章 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责任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责任的内涵阐释
(二)责任的两大要素:自由与选择
(三)责任与义务、职责、良心间的联系
(四)责任的分类
二 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责任
(二)责任感
(三)社会责任感
三 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一)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特点
四 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
(一)当代国际道德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所在

第二章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
(二)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理论
(三)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理论
二 中国传统文化相关阐释
(一)儒家的责任观
(二)道家的自由观
三 国外教育学相关理论
(一)价值澄清理论
(二)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四 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三)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五 比较教育学理论
(一)比较教育学的定义
(二)国外比较教育学发展进程
(三)比较教育学研究法
(四)统计分析研究法
六 其他理论依据
(一)马赫列尔的青年本质论
(二)约纳斯与伦克的责任伦理理论

第三章 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一 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一)思想观念上的特征
(二)价值取向上的特征
(三)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二 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历史进程
(一)我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历史演进
(二)我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历史演进
三 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一)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 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实践体验法
(四)角色体验法
(五)文化场域法
五 中国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一)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认知
(二)激发青年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情感
(三)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社会责任意志
(四)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

第四章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一 国外青年的群体特征
二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历史进程
(一)美国青年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法国青年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一)公民教育
(二)道德教育
四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
五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六 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
(一)促进国外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二)促进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不断完善
(三)促进国外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第五章 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比较
一 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影响因素比较
(一)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因素
(二)社会发展历程影响因素
(三)家庭教育理念影响因素
二 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环境、目标、内容、方法比较
(一)社会责任感培育环境的比较
(二)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的比较
(三)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的比较
(四)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法的比较
三 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所维系的价值观比较
(一)社会责任感所维系的价值观表现
(二)社会责任感所维系的价值观冲突原因
四 中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比较总结
(一)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相同之处
(二)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不同之处

第六章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指南
一 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一)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二)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成因
二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理念存在偏差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较为空洞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形式略显单调
三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指导原则
四 打造高校一家庭一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理念
(二)丰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内容
(三)延展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形式
五 构建高校内外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生态系统
(一)孵化高校内外社会责任培育生态系统
(二)博弈视角下政府介入对高校和企业合作动态分析
(三)高校:完善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
(四)政府:解决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供需矛盾
(五)企业:补缺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柔性培育位置
结语 中外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 根据国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产生的借鉴
二 结合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际引发的思考
附录一 指标体系调查表
附录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指标因素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四是规则的意识。皮亚杰表明,儿童的规则意识在该阶段的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六岁左右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于规则的态度,即认为规则来源于成人,而且将永远存在下去;规则是神圣的,不可触犯的。儿童对成人的尊敬是单方面的,“而尊敬却包含爱和怕两个方面,它是同劣势和优势地位的关系相联系的,从而决定对命令的是否接受,最后导致责任感的逐渐形成”。因此,儿童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把规则看作神圣而不可变更的;另一方面,在实际上,他们并不会将这些规则真正付诸实践。所以,皮亚杰认为“这两种特征由于单方面尊敬的内部逻辑而得以共存”。儿童对成人单方面的尊敬和成人对儿童所施加的强制,由此造成儿童在规则意识和实践间的矛盾。五是客观责任感。客观责任感是指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行为符合或违犯规则的程度,而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观动机。皮亚杰关于儿童客观责任的研究,集中分析儿童对说谎行为作出的评价。六是抵罪的惩罚。皮亚杰对儿童惩罚的研究围绕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儿童认为什么类型的惩罚是公正而合理的;其二是儿童认为施加什么类型的惩罚是更加有效的。
  3.具体运算阶段
  七岁至十二岁阶段儿童的思维可以进行具体运算,因此皮亚杰将七岁至十二岁阶段称为具体运算阶段。在道德的发展方面,儿童在这个阶段逐渐由前运算阶段的他律向自律过渡。皮亚杰指出,自律的道德是“随着社会性互相协作的进展以及相应的运算的发展,儿童到达了新的基于相互尊敬的道德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规则的意识方面,皮亚杰则认为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会经历一些重大的变化;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协作。因此,皮亚杰认为,合作的过程“消除了自我中心的实践和对强制的神秘看法,并且导致了规则成功的运用和对规则含义更为广泛而内化的理解”。
  ……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