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北京老规矩
北京老规矩


北京老规矩

作  者:刘一达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10110959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特别有讲究。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
  《北京老规矩》为读者详细解读老北京流传至今的那些规矩。

TOP作者简介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当过工人、教师、副校长、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干部、《北京晚报》主任记者、专栏主持人。现在是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读书形象大使。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2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其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猫碗》、《人虫儿》、《百年德性》、《画虫儿》、《故都子民》、《胡同根儿》(上下卷)、《北京爷》(上下卷)、《大酒缸》等,纪实文学《坛根儿》、《门脸儿》、《皇天后土》、《凭市临风》、《京城玩家》、《爷是玩家》、《有鼻子有眼儿》、《老根人家》、《老铺底子》等,散文随笔《网上绝唱》、《掌上日月》、《胡同味道》等,话剧《玩家》等,其中《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故都子民》、《画虫儿》等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出。《人虫儿》、《故都子民》、《走进什刹海》等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出版发行。 

TOP目录

序言

起居篇
门风
家教
请安
接安
问起儿
逆耳敬听
倒“夜壶”
早起一杯茶
有大有小
长者发话才能坐
上桌
吃饭不能吧唧嘴
吃饭别舔盘子碗儿
饭桌上忌说“晦气”话
不倚门儿
不能踩门槛儿
……

会客篇
出行篇
交际篇
称呼篇

TOP书摘

  《北京老规矩》:
  这里的上桌,特指上桌吃饭或喝茶。
  老北京的家庭,对子女上桌吃饭的规矩极严。平时,晚辈跟长辈是不能同桌吃饭的,按长幼有序的规矩,通常是长辈先吃。长辈吃过之后,才轮到晚辈。例如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饭菜做好,先上桌是爷爷、奶奶,然后是父亲,最后才是子女和母亲。
  因为老北京的家庭守旧,尊崇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所以,爷爷和父亲可以同桌,然后是子女,最后是奶奶和母亲。
  老北京的家庭基本上是“男主外,女主内”,即父亲到社会上谋差事(工作),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父亲在外劳作一天,非常辛苦,晚上回到家,母亲自然会对他格外体恤,先端盆儿温水,洗脸拂尘,然后泡壶酽茶,涮涮肠子,静静心,这才上桌吃饭。
  此时此刻,当晚辈的切忌不能站在旁边,看着长辈吃饭,更不能过去动桌上的饭菜。
  晚辈这时该玩儿,玩儿;该做功课,做功课。等父亲吃完饭,抹抹嘴,离了桌,母亲这才招呼儿女们上桌吃饭。
  有些老北京家庭,直到现在还恪守这个老规矩。
  大人只管自己吃,却不让孩子上桌。这个老规矩,看上去有点儿不近人情,也缺乏家庭民主气氛,但这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老规矩,当晚辈的不但已经习惯成自然,而且已经自然成当然了,也许正是这种特殊待遇,才能体现当长辈当家长的“独尊”。
  四十岁往上的北京人,年幼居家时,大概都有过长辈吃饭,自己不上桌的经历。时过境迁,现在北京人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有了独生子女家庭后,这种老规矩就自生自灭了o不过,这个老规矩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还是应该发扬的,那就是对长辈的敬重,还有“长者先,幼者后”的生活准则。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21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7.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