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竹林七贤(上下册)
竹林七贤(上下册)


竹林七贤(上下册)

作  者:吴蔚 著

出 版 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丛 书: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

出版时间:2018年02月

定  价:51.00

I S B N :978751620986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法学理论与研究    

标  签:>法律  >理论法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三国末年,魏主暗弱,司马氏把持魏国朝政,打压朝臣、铲除异己,甚至不惜私养死士以暴力暗杀政敌。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司马氏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然地方上,忠于曹魏的领兵骁将整装待发,欲起兵勤王;朝堂上,秉持气节的忠志之士奔走联系,遥相呼应。吴蜀两国间谍更云集魏都洛阳暗中窥伺、蠢蠢欲动,欲趁势挑拨魏国内斗以从中渔利。世风变幻,道义不存,政客倾轧,暗无天日,浑浊的世道让名动天下的“竹林七贤”亦难独善其身,深深卷入其中……

TOP作者简介

    吴蔚,祖籍湖北,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孜孜不倦于故纸堆,于历史中探寻真相。

    已出版《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楼兰》《大汉公主》《包青天》《明宫奇案》等书。


TOP目录

引子 乱云飞渡

第一章 风入松慢

第二章 墩月素光

第三章 愁多夜长

第四章 慊慊心意

第五章 靡靡情忧

第六章 欲托遗音

 

第七章 司马之心

第八章 鹰视狼顾

第九章 玄云仿髡

第十章 广陵散绝

尾声邈若山河

外一章 竹林之游

附录一 三国车号表

附录二 晋朝车号表

附录三 嵇康像

附录四 嵇康打铁图

附录五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局部)

附录六 西晋刘宝墓志

后记——托运遇于领会,寄余命于寸阴


TOP书摘

第一章 风入松慢

  尽管首阳山是一方胜景,毕竟远离市镇,人迹罕至,但这里居然也开有一家小小的酒垆,名“黄公酒垆”,位于南山口竹林边。

  店家狄希本是中山人氏,擅长酿酒,在当地颇有名气。多年前,不知何故抛弃家小,离开故乡,南下来到洛阳,依旧以酿酒为生,开了一家酒垆,因其酿酒之术学自黄姓老者,故名“黄公酒垆”。

  时人多不解狄希既酿得一手好酒,为何独独将酒垆开在了偏僻的首阳山,而当来到酒垆,亲眼见到,便立时能理解狄希为何选择了此处,实因位置风光极佳——

  首阳山山阳有一片竹林,丛篁茂密,平远幽深,连绵万顷。一条蜿蜒小路穿过其间,还有一道浅溪汀迂回盘曲。溯潺潺溪流而上,到尽头时,豁然一潭清水,绿波荡漾。有竹篱小桥通向半坡,坡上临流房屋数间,正是“黄公酒垆”,依山傍水,石竹如画,尽幽居之美。临窗而坐,峰峦近在眼前,幽情远思,可睹异景——春山烟云暝漠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旷荡人澹澹,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当真如处画中,令人乐而忘返。

  兼之狄希取山溪源头活水,配以秘法,所酿“千日酒”风味格外独特,经年下来,竟也有了不小的名气。不少洛阳士民甚至专程寻来黄公酒垆饮酒,临走还不忘沽上几坛带走。

  传闻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昔日相会之时,亦选中了黄公酒垆作为日常聚集处,“竹林七贤”之“竹林”,即指首阳山山阳竹林。

  甚至有流言说,七贤中的嵇康、向秀、刘伶几人均在首阳山竹林附近置有别业,除了风光秀丽之外,更多的则是因为贪恋黄公酒垆的美酒。向秀、刘伶倒也罢了,嵇康是名闻天下的才子兼美男子,更是本朝驸马,皇亲国戚,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不少人仰慕其学识风度,希冀能结识相交,哪怕见上一面也是好的,是以不时有人到黄公酒垆来打听嵇康住处。但店家狄希也是个奇人,一律推说不知,且从来不肯承认“竹林七贤”来过自家酒垆。

  狄希倒也没有撒谎,七贤先后到黄公酒垆畅饮时,从未报过名号,他也未曾主动打听过——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对方是权贵名士也好,是山民猎户也好,他都不会询问对方来历身份。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确实亲眼见证了七贤由阮籍一人到嵇康等七人聚首的过程,而当年七贤的“竹林之游”,当真就发生在黄公酒垆东首的竹林中。

  可惜的是,山陵巨变,人事沧桑,竹林风流已成过往,自高平陵事变后,阮籍、山涛、王戎三人便再未出现过。山涛、王戎倒也罢了,阮籍是爱酒之人,尤其钟爱狄希酿制的“千日醉”,曾称“无它不欢”,而多年来未曾再入过酒垆半步,足见竹林已成为他心目中的禁地。几年后,伴随着魏少帝曹芳的被废,偶尔还来竹林相聚的阮咸、嵇康、向秀也随之消失了,大概随着时局的急遽变化,再也没有竹林之游的兴致。而今时还来光顾黄公酒垆的,也只剩下了大酒鬼刘伶。

  但首阳山依旧是一方名胜,就连司马懿身故后也选中此山作为埋骨之处。既然黄公酒垆距离官道不远,又正好坐落在南山山口,生意还算不错,不时有游客登门,打听“竹林七贤”生平事迹者亦不在少数。只是酒垆主人狄希平日便是言语极少,对七贤之事更是讳莫如深。旁人也多少了解七贤政治立场不一,甚至一度有官府密探暗中监视首阳山竹林动静,以为狄希胆小怕事,不愿提及,也就作罢。

  今日一大早,便有一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寻踏入黄公酒垆,直接探听刘伶住处。狄希一如既往,只说不知。

  那男子神色颇见焦急,见狄希态度冷然,大概意会到什么,忙解释道:“我其实并不认识刘伶刘先生,也不是专程来拜会他,我要找的是刘府婢女郭丽。”

  P22-23

 

后记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竹林七贤”最初之得名,据说是由于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成、向秀、王戎七人结伴“集于竹林之下”。而关于“竹林之游”的时间和地点,素来存在极大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七贤真正联袂作“竹林之游”从未存在过,不过是后人附会上的一种名士形象。而“竹林七贤”也是先有“七贤”,“竹林”则是后人刻意所加。陈寅恪先生就持此种观点,认为“竹林”是取自佛教名词“Velu”之译语,意为释迦牟尼说法处,在东晋中叶后才被加于“七贤”之上,也就是说,东晋时才有“竹林七贤”的称谓。

  七贤“同游竹林”是否存在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东晋陶渊明在《群辅录》称七贤“魏嘉平中并居河内山阳,共为竹林之游,世号竹林七贤”,这也是传统史书中的记载。实际上,嘉平年间高平陵事变发生已久,阮籍、山涛等人均已经出仕司马氏,七贤作为一个名士群体而言,已经瓦解分裂。此时,执掌朝政大权的司马氏正为代魏自立做准备,大肆铲除异己,身为曹魏女婿又坚决不肯出仕的嵇康早就成为司马氏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如此险恶而微妙的政治环境下,七贤断然不可能再携手,来一次悠然自得、肆意酣畅的“竹林之游”,因而七贤“同游竹林”如果真的存在,也应该发生在高平陵事变之前。

  七贤共同的“竹林之游”应当开始于王戎成年之时。根据他的生平记载,他大约十五岁时跟随父亲王浑出游,得与阮籍相识,随后即加入了嵇康、山涛等人玄谈的行列。照此推算,“竹林之游”开始确切的时间应该是在王戎与阮籍相识后,而地点也并非在传统所认为的山阳,当在洛阳附近。由于不久即发生了高平陵事变,因而七贤结伴“同游竹林”即使真的存在过,时间也并不长久。因刘伶及阮籍诗文均有提及首阳山(邙山),本书选定首阳山竹林为七贤结伴游览之所。

  “竹林七贤”本身就是一个深邃而有意味的话题。这七人个性迥异,人格有上有下,学术成就有高有低,然而他们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名士群体,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这个著名的名士群体能够闪耀千古,成为一种文化的特征符号,自有其出类拔萃之处,但魏晋时代的黑暗背景同样起了不容忽视的衬托作用。“竹林七贤”是精彩的,唯独只有存在于魏晋那样一个时代下,才能成为当时新鲜觉醒的人格精神的代表。他们的才华、思想,抑或痛苦、彷徨,都只能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放眼中国历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朝代,能够容纳这样一群特立独行的有着鲜明特点的人。“竹林七贤”的存在,只是一个历史瞬间,正因为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瞬间成了永恒。鉴于此点,本书在《引子》及《外一章》对魏晋的时代背景作了详细介绍,对故事及人物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这两篇。 需要强调的是,《竹林七贤》没有采取一个主角贯穿全篇的写法,而是以魏晋交接之际为大背景,以故事作引线,记录描述了这一特殊时期的诸多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大致类似于一幅连环画。

  魏晋士人多习惯以字相称,因人物众多,为避免混淆,本书作了简化处理,多称以名字,请喜爱原汁原味古风的读者谅解。

  另外,本系列丛书是历史悬疑小说,历史是大前提,所以尽可能地还原了历史背景及风貌。也请勿以现代人的观点来衡量历史人物,因为人具有社会性,始终不能超越于时代。

  本书是一本历史之书,一本人物之书。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是一本心灵之书,一本求索之书。愿读者能够喜欢它,品味它。

  《竹林七贤》与之前出版的《鱼玄机》《韩熙载夜宴》《孔雀胆》《大唐游侠》《璇玑图》《斧声烛影》《大汉公主》《和氏璧》《明宫奇案》《包青天》《宋慈洗冤录》《柳如是》《钓鱼城》《战襄阳》《敦煌》《青花瓷》《交子》《开元悬疑录》《江东二乔》共同组成了作者正在构思创作的“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系列丛书”。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支持,从第一本《鱼玄机》到这一系列的即将终结,一路携手,同舟共济,如此长久的合作,也算是出版业较为罕见的例子。

  吴蔚

  2016年4月30日于北京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页  数:1080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31.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