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

作  者:诸园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16189375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育  社会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教育史学史是对教育史学科的反思。《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阐述美国女性教育史学自身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解释女性教育史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批判地总结主流男性话语霸权下的美国教育史学传统,为消融教育史学科危机、促进教育史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全书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

TOP作者简介

诸园,女,(1980-)安徽安庆市人,安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200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教探索》《中国青年研究》《学术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先后主持安徽省高校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等多项课题,2015年,博士论文《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研究》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首届博士论文。

TOP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本书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缺席
第二节 溯源意识的兴起: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端
一、“美国妇女教育协会”及其年度报告
二、教会史中的女子教育
三、演讲稿、沉思录与书信中关于妇女教育的记载
四、精英妇女史中有关妇女教育的零星记录
第三节 女子学院史学: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初步创立
一、欧洲女权运动和欧洲女性高等教育史学
二、美国女权运动和美国女子学院史学
第四节 《美国女性教育史》: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确立
一、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确立的宣言书
——古德赛尔的《女性教育》
二、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确立的标志
——托马斯·伍迪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者托马斯.伍迪
第一节 国家荣誉勋章 获得者
第二节 进步主义史观影响下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一、新史学背景下的进步主义史学思潮
二、冲突、改革与进步的女性教育史观
第三节 美国女性教育的历史赞歌
一、“女性教育”的一个崭新概念
二、女性教育与女性解放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女性教育的三个思考
四、美国女性教育直线进步的四段历程
第四节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里程碑
一、新旧史学罅隙中的“中间模式”
二、《美国女性教育史》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发展
第一节 战后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美国教育史学的内部危机
二、女性主义介入美国教育史学的外部动力
第二节 “女性主义教育批判派”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
修正
一、批判的前提假设:规律一致性
二、批判美国教育史学中的“性别主义”
三、对美国传统女性教育史观的批判
四、“女性主义教育批判派”代表人物吉尔·凯·康威
第三节 “女性中心论派”对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修正
一、“女性中心论派”先驱格尔达·勒纳的美国女性史
研究
二、“女性中心论派”的女性教育史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中心论派”代表人物所罗门
第一节 哈佛学院首位女副院长
第二节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教育史
一、受教育权:揭秘美国女性教育史的钥匙
二、遭遇:影响女性大学经历的多重因素
三、进步: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动女性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丰富女性的集体记忆:所罗门的整体教育史观
一、女性内在愿望与外在影响之间的互动
二、女性史、机构史和性别史的融合
三、显性史实与隐性史实的结合
第四节 走向综合:美国女性教育史研究的新模式
一、走向综合
二、《与知识女性同行:一部美国女性与高等教育史》的历史
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文化史语境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转向
第一节 历史学的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
一、后现代主义与语言学转向
二、从历史主义到新历史主义
三、从新社会史到新文化史
第二节 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学思想
一、艾森曼的生平及著作
二、意识形态竞争: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观
三、培养女性公民:艾森曼的女性教育目的观
四、历史词典:艾森曼的女性教育史学编纂模式
第三节 全球史观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分析框架
一、全球史观下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呈示
二、未来可供选择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二、学术化与政治化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双重特征
三、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对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TOP书摘

《美国女性教育史学史》:
  二、冲突、改革与进步的女性教育史观
  托马斯·伍迪处在美国进步主义史学思潮盛行的时代,冲突论史观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其《美国女性教育史学》以社会主义进化论为其理论依据,在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冲突、改革与进步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性教育史观,这种女性教育史观充满理性、正义和进步的信念。
  (一)冲突史观是进步主义史学的主旋律.
  美国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冲突:特纳从地域的角度分析冲突,帕林顿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冲突,比尔德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冲突,托马斯·伍迪则运用冲突史观解释美国女性教育史上的三个争论:关于男性和女性智力平等方面的争论,关于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争论,以及关于男女同校教育方面的争论。
  首先,“男性和女性在智力上是否平等”问题上的争论。一派以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为代表,强调在智力上女性比男性弱且更具变化性。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很普遍,在美国也是一种主导思想。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指出:“金森上校问男女在智力上是否不一样,我要说的是不但不一样而且区别很大。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普遍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思想和身体上。”②另一派则试图运用实证的方法证明男性心理特征更具有变化性的观点不成立。在伍迪看来,如果仅从工作完成的情况来看,女性完全有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学术工作,甚至有时会超过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女之间没有区别,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是如果不是因果关系,为什么很少有女性留下深刻的历史烙印呢?人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女性是天生就低男性一等吗?还是文明的态度堵死了女性迈向卓越的通道?
  其次,“女性是否应该接受大学教育”的争论。美国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皮尔斯、、英国小说家奥维达、布林摩尔学院校长托马斯等反对派的主要观点是:大学教育对男性是非常有益的,但对女性则百害而无一益,女性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行为得体、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对社会的认同感。如果教育超出了女性的职责范围,这种教育就是完全错误的。而巴纳干、乔治·皮尔斯、希金森、马萨·托马斯、海德等支持派则坚定地认为男女在智力上是平等的,要给予女性更多的和更自由的教育。尼尔森博士还通过实验证明,在本科教育中女性优于男性,但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男性的学业优于女性。伍迪是比较赞同支持派的观点,认为尽管大部分人怀疑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能力问题,但也有一些教师和心理学家科学公正地审视这个问题,坚信男女拥有平等的智力,女性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
  最后,关于“男女同校制度”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七个方面:第一,经济因素是否是男女同校制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男女同校制是否体现了民主进步的精神。第三,男女同校制是否符合人的特质。第四,男女同校制是否会使男女都受到影响。第五,男女同校制是否有利于学校管理。第六,男女同校制是否能促进学习。第七,男女同校制是否能让两性对彼此有一种理解。伍迪认为,男女同校制只是一种促使每个人都有权利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手段,一旦男女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他们就可以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中等教育。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24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3.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