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认识商业(修订第10版)
认识商业(修订第10版)


认识商业(修订第10版)

作  者:[美] 威廉·尼克尔斯,吉姆·麦克修,苏珊·麦克修 著

译  者:陈智凯 黄启瑞 黄延峰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定  价:118.00

I S B N :978722010588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经济学理论、研究与通识    

标  签:经济  经济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认识商业》是一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入门书,出版30年来,历经9次修订更新,长销不衰,被全球几百所高等院校列为企业管理课程必选教材,销量超过300万册。

  商业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经济学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在书中,作者系统性地梳理了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商业常识,内容囊括了经济运行、求职创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营销、财务、金融等方方面面。本书独辟蹊径地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援引全球众多企业和企业家的真实案例,整体架构适合阅读且实用性强。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新版《认识商业》更新并添加了许多有关商业新兴领域的热门话题,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社交媒体的商业运用等,升级读者的商业认知。

 

 

TOP作者简介

  威廉·尼克尔斯(William Nickels),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教授(已退休),教学经验超过30年,四度获颁“杰出教师奖”。

  吉姆·麦克修(Jim McHugh),美国林登沃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圣路易斯社区大学森林公园分校商学与经济学系主任,林登沃德大学客座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苏珊·麦克修(Susan McHugh),美国密苏里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开发专家,在成人教育和课程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训练与实践,为本书开发了完善的教学系统。

 

  陈智凯,陈智凯,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博士,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教授。著作有《文创的法则》《哄骗:精神分裂》《消费:浪漫流刑》等。

  黄启瑞,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博士,致理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智利交手,台北大学合作经济系助理教授。

  黄延峰,专职译者,汇聚多年职场知识、训练和经验,潜心翻译图书,现已译书20多本,主要有《经济学大师们》《证券交易新空间》等。

TOP目录

导 言 作好准备,迎接你的黄金时代 

第一篇 商业趋势:在全球多元化的环境中培育企业

 第1章 动态商业环境:风险和获利 

 第2章 理解经济学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第3章 全球市场上的商业活动 

 第4章 道德与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第二篇 企业所有权:创办小企业

 第5章 选择一种企业经营模式

 第6章 企业家精神与创办小企业 

第三篇 企业管理:授权员工满足客户

 第7章 管理和领导 

 第8章 调整组织结构,以应对当今的商业挑战 

 第9章 生产和运营管理  

第四篇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员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第10章 员工激励 

 第11章 发现并留住最优秀的员工 

第五篇 营销:开发与实施客户为导向的营销计划

 第12章 市场营销:帮助买者购买 

 第13章 商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定价 

 第14章 产品分销 

 第15章 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 

第六篇 管理财务资源

 第16章 理解会计和财务信息 

 第17章 财务管理 

 第18章 证券市场:融资和投资机会 

 第19章 货币、金融机构和美联储 

 

重要词汇 

出版后记 

 

TOP书摘

序言

  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企业家——张维迎

  根据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德隆(Bradford DeLong) 的研究,在人类历史上,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 年的250 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即到15,000 年前,使世界人均GDP 达到了90国际元(这是按照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然后,又花了0.59% 的时间,到公元1750 年,世界人均GDP 达到180 国际元。从1750 年开始,到2000 年,即在0.01%的时间内,世界的人均GDP 增加了37 倍,达到6,600 国际元。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 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如果把德隆的研究画成曲线图,可以看到,从250 万年前至今,在99.99%的时间里,世界人均GDP 基本没什么变化,但在过去的250 年中,突然有了一个几乎是垂直上升的增长。世界最主要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西欧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西欧国家本身,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12 个国家,还是后起的日本,经济增长都主要发生在过去一二百年的时间里。

  仅仅数字还不能说明所有问题。想象一下,我们的祖辈,也就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普通的中国人,能够消费的东西,和古代秦汉隋唐时期没多少区别,甚至还不如宋代。在欧洲也一样, 一个普通英国人在公元1800 年时能消费的东西,古罗马人都能享受到,甚至罗马人比他们享受得更多。而我们今天能消费的东西,是过去的100 年前的人无法想象的。

  有人测算过,按照零售商库存记录的商品种类计算,在250年前,人们能够消费的商品种类大致是10 的二次方——也就是上百种而已。而现在,我们能消费的产品种类是10 的八次方以上,有上亿种。

  为什么人类的奇迹在过去的250 年里出现,而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只是在过去的30 年里出现?是不是人变得比原来更聪明了,比过去的人智慧更高了?当然不是。人类的智商、智慧,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没有太大的进步。今天的中国人再聪明,我相信没有几个能超过孔子、孟子、老子。在西方也一样,人类的智慧在过去两三千年内没有太大的变化。

  难道是资源变多了?也不是。人类的资源不仅没有变多,相反,与土地相联系的自然资源还在慢慢减少。那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唯一答案,就是人类实行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即市场经济。西方国家在200 多年前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在200 多年前开始起飞。中国在30 年前开始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所以中国在过去的30 年里,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创造巨大的财富?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里指出,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每个人的“利己之心”转换为“利人之行”;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只有为他人创造价值,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奇妙。

  为什么呢?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处在社会分工体系的链条中,为交换而生产;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以及他能分享多少,是由别人说了算而不由他自己说了算。在市场上, 任何人不为别人创造价值,就不可能获得收入。所以你必须努力为他人创造价值。价格提供了一个信号,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没有价值,要在市场上考验。比如,你说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消费者为你出钱,就证明这个东西没有价值。而且,没有人愿意付出的价格,超出你为他服务的价值。当两个企业竞争,我们说某一个企业更有优势的时候,意味着这个企业能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即消费者剩余。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造剩余价值的竞争。

  市场经济又被称为商业社会。商业社会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在传统社会中,合作往往只在熟人之间、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比如兄弟姐妹,或者同一个村的人,或者同一个教堂的人进行合作,很难找到陌生人之间的合作。而人类今天的合作,早就超越地区、超越国界,走向全球。今天我们所消费的商品,99%的生产者你不认识;一个企业的产品卖出去, 绝大部分消费者他也不认识。正是这种大规模、大范围的合作,使全世界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但要使陌生人之间达成合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信任。如果不信任别人,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就没有可能,人类就没有办法享受市场经济的好处。要理解这一点, 必须认识企业、利润和企业家。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核算单位。比方说,中国有13 亿人,每个人都生产自己的商品, 到市场上去卖,谁能信得过谁?换一种说法,如果把市场上所有商品的商标都去掉,你敢买什么东西?可能敢买土豆、大米、水果这些最简单的商品。像汽车、电脑、矿泉水、投影仪这些质量和功能不容易辨别的东西,你敢买吗?你不敢,市场上99%的商品你都不敢买。

  那怎么办?有一个办法,我们13 亿人分成了不同的组,比如说分成30 个组,河南人、河北人、山东人、陕西人、北京人等等。有了这个分组之后,我们不认识每个人,但我们知道这是山东人,那是广东人,就可以作出某种判断。企业就类似社会的分组,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一个名字,谁骗了我们,我们可以追诉它,或者它这次骗了我,下次就不买它的东西, 它就要完蛋。当社会划分为企业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信任。如果没有企业,每个人只从事个体生产,就做不到这一点。

  企业何以使得我们可以相互信任?答案与所有权配置和利润有关。比如一个企业由一万个人组成,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所有者。这个企业每年的利润是一个亿,一万个人平分,每人拿一万块钱。这样似乎很公平,但想一想,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如果要求人人都负责任,结果可能是大家都不负责任。

  现实中,企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分配责任,即一部分人承担过失责任,另一部分人承担严格责任。承担过失责任的人拿合同收入,即,如果他没有迟到早退,没有旷工,没有违反工作规定,干了一个月,到月底一定要领到工资,这就是员工。另一部分人,即老板,要承担严格责任——或者叫剩余责任。用一个通俗的说法,什么叫员工?别人没有发现你的错误, 你就没有错误,这就叫员工。什么叫老板?你没有发现别人的错误,那么所有的错误都是你的, 这就是老板。老板没有权利在消费者面前由于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而工人可以在老板面前因为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这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区别。

  老板拿的是利润,但这个利润并不好拿。利润是收入剔除成本的剩余,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所以它是一种激励机制。一个企业生产产品,我不认识里面的工人,为什么要信任他?是因为有人承担剩余责任。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餐馆的老板,厨师洗菜不干净, 有人吃了拉肚子住院,你必须负责。利润的存在,使企业所有者承担剩余责任、严格责任, 任何一个员工犯的错误老板都要承担,因此,他必须有办法激励和监督员工。这样,顾客才可以放心地购买企业的产品。

  进一步讲,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包括企业供应商犯的错误,企业也得承担责任。比如说你买了一个品牌计算机,计算机的某一个零件,如屏幕、芯片、风扇出了问题,甚至电池爆炸了,要承担责任的,首先是计算机厂商,而不是零部件的供应商。换句话说,一个品牌企业,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立了一个军令状,打包票说,你买我的东西,出了问题我负责。这样,才有大家可以信赖的市场,才有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才有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所以我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制度,利润是一种考核方式。市场通过企业划分核算单位,通过利润追溯责任,从而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企业,只有有能力承担责任, 才能赚取利润!

  拿利润的人是企业家,他承担着为整个社会组织、生产并且监督其他人的责任。我们谈市场经济,绝对不要忘了企业家。企业是企业家的事业。只从价格的角度,不能真正理解市场经济。

  企业家最适合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承担严格责任,是因为他有两个基本的功能。第一, 应对不确定性。市场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家必须预测未来。这是1921 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提出的观点,他在《风险、利润和不确定性》一书中证明: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利润是对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补偿。第二,推动社会的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不是技术专家的责任,技术专家只是在发明,创新是把发明变成一个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东西。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比如现在用的MP3、iPod 毁灭了索尼的Walkman,而索尼的Walkman 是对卡式录音机的毁灭。每一种新产品,都是对原来一种产品的毁灭。这是熊彼特在1911 年的《经济发展理论》提出的重要观点。企业家必须为创新的成败负责。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所谓的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处在全球化分工的价值链上,市场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在全球化时代, 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可能影响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个体。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全球化也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更大的不确定性!每个国家,每个企业,每个人,只有更好地理解全球商业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认识商业》是一本独特的教科书。它以全球化的视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融为一体,将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管理实践。我相信,无论你将来是当老板,还是受雇于人,读这本书都会使你受益匪浅。故此,我愿意将它推荐给读者。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6.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