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研究
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研究


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研究

作  者:罗仁朝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11220782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总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研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以及流动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相关学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研究,立足于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以流动人口在城市聚集空间宏观分布为切入点,对流动人口聚居空间的社会特征、流动人口聚居行为特征以及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展开系统的研究。研究提出以“聚集指数”来统一测度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聚集程度,揭示了上海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这一方法统一了描述流动人口聚集常用的两个指标,为相关研究成果的横向交流提供了统一的语境。随后,研究对流动人口的聚居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由宏观到微观的全景式展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聚居行为以及社会融合度区别。


TOP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罗仁朝著的《上海市流动人口聚居研究》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研究背景,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实践为参照,以流动人口聚居状态、聚居行为、聚居区类型以及形成机制为研究重点,以“宏观空间分布→微观聚居决策→聚居特征归纳”为研究脉络,以形成机制为支撑,全面描述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空间分布、居住质量及聚居类型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聚居类型的社会融合度相关性为方向,为流动人口更好地融人城市提供思考。

作者简介

罗仁朝,1972年生,汉族,安徽舒城人。2009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位。江苏省第四批“333工程”第三批次培养对象。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2项,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1项,在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TOP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视角

1.5 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流动人口聚居相关研究

2.1 流动人口的相关理论

2.1.1 国外有关人口流动的理论

2.1.2 国内有关人口流动的研究

2.2 流动人口聚居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流动人口聚居研究

2.2.2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上海流动人口发展历程

3.1 近现代上海流动人口的发展历程

3.1.1 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上海人口流动(1843~1949年)

3.1.2 改革开放前的上海人口流动(1949~1977年)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人口流动(1978~2006年)

3.2 上海流动人口形成的当代背景

3.2.1 全球化影响下的特殊区位

3.2.2 区域差异形成的巨大推力

3.3 流动人口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

3.3.1 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3.3.2 流动人口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矛盾的缓解

3.3.3 流动人口对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积极效应

3.3.4 流动人口给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

3.4 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历史演替

3.4.1 1982~1990年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

3.4.2 1990~2000年上海流动人口空间分布

3.4.3 2000年之后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变动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聚集指数的上海流动人口聚居空间特征分析

4.1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空间现状

4.1.1 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常用定量描述

4.1.2 基于聚集指数的流动人口聚集度描述

4.1.3 上海市流动人口聚集指数空间分布的地理学特征

4.1.4 上海流动人口聚集空间分布的社会学特征

4.2 流动人口聚集分布的区位特征

4.2.1 流动人口聚居空间的服务区位

4.2.2 流动人口聚集空间的环境区位

4.2.3 流动人口聚居空间的交通区位

4.3 个人选择意愿对流动人口聚集空间的影响

4.3.1 不同因子影响度调查

4.3.2 流动人口通勤范围

4.3.3 基于个人选择意愿的流动人口聚居机制解析

4.4 本章小结

5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形态

5.1 流动人口聚居形态划分

5.2 流动人口聚居形态调查

5.2.1 聚居区空间分布

5.2.2 调查点的选择

5.2.3 聚居形态调查

5.3 流动人口聚居决策调查

5.3.1 影响住房选择的主要因子

5.3.2 流动人口的月租金水平与合租情况

5.4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社会特征调查

5.4.1 流动人口不再流动

5.4.2 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隔离

5.5 本章小结

6 聚居案例调查与发现

6.1 聚居区类型划分

6.1.1 分类的切入点

6.1.2 聚居区类型划分

6.2 案例选取与分析

6.2.1 案例1:嘉定区江桥镇沙河村

6.2.2 案例2:真新街道新郁社区

6.2.3 案例3:南翔镇浏翔村

6.2.4 案例4:马陆镇永盛公寓

6.2.5 案例5:北站街道顺庆里

6.3 案例比较

6.3.1 居住人群基础信息比较

6.3.2 在聚居区居住的时间比较

6.3.3 居住满意度比较

6.3.4 社会融合度比较

6.3.5 不同聚居形态融合度综合评价

6.4 不同类型聚居区特征比较

6.4.1 自发聚居

6.4.2 简易安置

6.4.3 集中安置

6.5 本章小结

7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特征与机制解析

7.1 流动人口聚居特性的基本认知

7.1.1 聚居区位的边缘性

7.1.2 宏观层面:聚居状态呈现“多重剥夺”的特征

7.1.3 微观层面:流动人口聚居区物质空间的异质性

7.1.4 流动人口聚居行为的异质性

7.2 流动人口聚居特征形成机制解析

7.2.1 解析一:直接参与方利益诉求不一致,流动人口居住条件难以持续改善

7.2.2 解析二:聚居点前景不明,流入地政府在流动人口集中安置方面不愿作为

7.2.3 解析三:流动人口未来规模不确定,相关公共政策有临时应急特性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2.1 提出流动人口聚集度的测度方法

8.2.2 由宏观到微观全景式展示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聚居行为

8.2.3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研究

8.3 研究的不足

8.3.1 “聚居指数”测度方法的缺陷

8.3.2 采用数据的缺陷

8.3.3 对流动人口迁移动力机制缺乏深入研究

8.4 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8.4.1 流动人口城市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比较研究

8.4.2 流动人口聚集对社会空间的影响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8.4.3 流动人口聚居区物质空间途径研究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页  数:168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3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