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闻道长安似弈棋
闻道长安似弈棋


闻道长安似弈棋

作  者:骆玉明

出 版 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4591381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标  签:历史  历史研究  史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一个重大事件,透过对其中所列举的诸如吕不韦、刘邦、王莽、武则天、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等人物和事件的生动演绎和精彩解读,穿越腥风血雨的历史时空,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有些是你本来知晓的,有些是你料想不到的。

  读者能逼真地看到各种历史人物的斗智斗勇,也能认识到在各种利益的熏蚀下,结合了胆识和智慧的人性如何在善恶美丑间游走。


TOP作者简介

  骆玉明,祖籍河南洛阳,寄籍江苏建湖。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因讲课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魏晋名士之风,爱好围棋与茶酒。骆教授自评:“我是一个俗人,教书吃饭,喜欢孩子。”

  所著《简明中国文学史》由欧洲著名学术出版机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出版,成为首次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中国大陆学者文学史著作;与章培恒教授共同主编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参与翻译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宋元明诗概说》、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等论著,并负责各书之最后校定。其他的出版作品有《徐文长评传》(合著)、《南北朝文学》(合著)、《世说新语精读》、《诗里特别有禅》等。


TOP目录

前言/ I

 

奇货可居:一个女人买一个国家/ 001

深察人心:黠奴痛饮贵人血/ 016

兔死狗烹:无赖皇帝的用人之道/ 036

大善大伪:没有人性的“圣人”/ 056

深藏爪牙:谦让、积蓄与爆发/ 081

胆大手辣:风流悍妇的杀人游戏/ 095

禁门喋血:一代英雄的果敢决断/ 115

床帏政治:女人擅权的特殊机巧/ 139

突变风云:武力集团的政治贸易/ 163

多子多祸:皇帝家庭的权力混战/ 180

别无选择:农民政权由内讧而败亡/ 196

 

附录 “宫体诗”事件的背后/ 213

TOP书摘

序言

  英国的名人、哲学家罗素写过一本《权力论》。在他看来,在人的各种无限欲望中,权力欲是最强烈和最根本的欲望。因而在社会科学范围内,“权力”是基本的概念,犹如在物理学中“能”是基本概念一样。而“只有认识到爱好权力是社会事务中重要活动的起因,才能正确地解释历史——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历史”。

  在这本小书中,笔者无意对权力学说展开研究。不过,从罗素的理论中得出这样的看法离事实大概不是很远: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权力一样,令人感到最 大的满足,引起人的最强烈的激情与兴奋。因为通过权力可以获取的利益是那么丰富:权力不仅天然地标志着地位与荣誉,有力地保障了拥有者之意志自由的实现,并且,它也是掠取财富与异性的最为可靠的凭据。很多年前,我在《新民晚报》上写过一篇短文,指出把“霸王别姬”理解为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实在颇为滑稽:当自命不凡的项羽面临失败之际,他最 大的担忧乃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将会被那个乡巴佬刘邦占有,成为胜利者不断细细品尝胜利的美味。所以他要问:“虞兮虞兮奈若何”——你叫我拿你怎么办?

  即使现代的政治斗争,它的发动有着复杂的理由和辉煌的解说,但倘若没有权力分配所引起的无所不在的紧张,它也绝不可能展现为何等波澜壮阔、光怪陆离的情形。“文革”初林彪就明确地说过:“这次要罢一批人的官,升一批人的官,保一批人的官,组织上要有一个全面的调整。”主义和原则当然也是要说的,但哪里比得上权力转移那么激动人心!

  罗素还认为:人的权力欲普遍存在,只不过在有些人身上它是隐含的,表现为心甘情愿地追随一个领袖,并感到他的胜利就是他们自己的胜利;在领袖式人物的身上,则直接表现为要求支配他人等。而如果说占有财富、享受物质的欲望可能会有止境,权力欲却是无厌的、无限的,“假如可能的话,人人都想成为上帝:少数人还不容易承认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相比于这种普遍而又无限的欲望,作为资源的权力,会显得多么珍贵和稀缺!

  权力如何形成,又以怎样的方式分配和转移?这真是“说来话长”。最简略而言,在不同人类群体之间,它是暴力征服的结果;而在同一集团内部,则要经过远为复杂的斗争。所以,至少就古代而言,权力几乎天然地与阴谋共生,并且天然地包含破坏道德的邪恶能量。古希腊神话在这方面有着象征意味浓厚的描写:众神之神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之后才夺得主神的地位,他与瑞亚结婚,因为担心自己将来也被儿子推翻,就把他和瑞亚生下的孩子一一吞下肚去。当瑞亚生下宙斯时,她决心保护这个小生命,遂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这是新生的婴儿,克罗诺斯将石头一口吞下肚里,宙斯于是躲过一劫,后来靠妻子、智慧之神墨提斯的帮助,打败并杀死父亲,占取主神之位。但宙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最后想出一个彻底的办法:使用诡计欺骗墨提斯,把她吞下肚,从此将世间最完美的诡计集于一身,就不再有人能够危害他。

  就像战争的需要动员了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力,围绕权力的阴谋是充满智慧的,如果不计算权力游戏所带来的破坏,这种阴谋真可以算是人类智慧所结出的最为瑰异的花朵。波谲云诡,人心唯危,有人闲庭信步,翻云覆雨,占尽先机,岂不令人惊心动魄!

  权力,甚至围绕权力的阴谋,简单地指为“罪恶”是没有意义的。人类需要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目标,离不开权力的运作。就拿最原始的“社会”现象作例子,猴群中必定有一只强有力的雄猴成为猴王,它在食物和异性两方面享有最高的优先权,并支配猴群的一切公共活动,但这对维护猴群的生存与繁衍,却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类起初的集体生活,恐怕不比猴子们高明多少。

  但人类终究是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对权力之利与害的认识也越来越看得明白。前些年美军管理下的监狱中发生严重的虐囚事件,舆论为之哗然。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为此做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在该校心理学大楼的地下室里修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学生自愿分成两组,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以研究监狱看守和囚犯之间的行为。但原来定为两个星期的实验不得不在六天后就停止了,因为“看守”们很快就变成欺辱人的虐待狂,“囚犯”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人性在权力的腐蚀下,竟是如此脆弱!

  英国赫赫有名的伦敦塔的旅游资料,读起来也饶有兴味。

  伦敦塔紧靠泰晤士河北岸,是一座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诺曼底式的城堡建筑群,内中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监狱、教堂、刑场。历史上无数权力斗争、宫廷阴谋就在这里展开,许多失败的王公贵族在这里遭到囚禁,乃至被残杀,其中最为显贵者,有英王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幼子、爱德华之前的国王及堂兄与弟弟、亨利八世的两个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伦敦塔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狱”。

  如今伦敦塔是外来游人必到之处。他们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古老的监狱,了解历史上一幕又一幕血雨腥风的悲剧;也可以看到珍宝馆中展出的令人目眩的王室珍宝,如镶嵌有三千颗宝石的“帝国王冠”,象征着最高王权的“权杖”,上面镶嵌的“非洲之星”钻石重达五百三十克拉,而巨大的屏幕上则滚动播放着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豪华的登基盛典。

  参观结束处电子屏上有一道问题:在看完这些反叛者的悲惨遭遇后,你还会选择造反吗?选择“会”的占百分之九十——尽管只是游戏,但你还是能感觉到:在人心深处,权力的诱惑远大于死亡的威胁。

  所以,如何限制权力成为现代政治学的重大课题,罗素写《权力论》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此。而前些年卸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宣称自己是“站在笼子里”对人民演讲,同样为了强调现代民主政治的成就。

  编写这样一本谈历史的书,要说特别深刻的用意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念头是,让读者借此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一种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导致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格外激烈。二十四史的记载中,每逢以暴力改朝换代,便有尸骨成山,那是不用说的了。但这毕竟不是频繁发生的事情。围绕权力分配的斗争,更多地发生于同一统治集团的上层。君臣相斫,父子相残,兄弟相戮,乃至夫妇相夺,可谓不绝于史。要说权力是对人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强烈的腐蚀剂,在这本书里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而由于专制政治是一种神秘的政治,在这种政治结构中围绕权力的斗争永远充满阴谋。觊觎更高权力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善自掩饰,以求一逞;而占据上阶权位的人,则必须处心积虑,力求洞察一切。正是这种围绕权力的斗争,造成了历史中常见的戏剧性和紧张感,造成许多古代政治人物的神经质。总之,说“阴谋”并不是在说历史上的奇怪现象,它有很深的根底。而另外一层兴趣,则是关注政治阴谋中智慧的运用。我们当然可以说,只要规以“正道”,所谓“阴谋”也有借鉴作用云云。但我觉得未必需要这种漂亮的掩饰。道义的一面另作别论,权力游戏所要求的胆识、决断和高度智慧,本身就体现着令人惊叹的生命力量,它有欣赏的价值。

  关于这本小书的写法,大略说来,主旨是既考虑到阅读上的趣味性,又考虑到史实方面的可靠性。因此从选择的史料来说,在牵涉到相关历史事件的重大环节时,一般只用正史或比较严谨可信的史籍中的材料,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才采用野史笔记之类。书中有不少故事细节的描写,这类细节有的是见于史籍记载的,有的纯为虚构,而虚构的部分如果牵涉到历史事件的关节问题,也写得比较谨慎。总而言之,这部小书虽然故事性较强,却并不是按照历史演义的模式来写的。

  当然,任何一种历史叙事都与作者自身的思考有关,我也不否认书中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是较为个人化的。譬如在写太平天国的那一节中,我提出农民造反政权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原本就不具有不同于正统王朝的“质”,所以根本谈不上变质不变质的问题;这种政权如果能够按照历史所提供的既有模式成长,就会成为改朝换代的力量,否则只有中途崩溃。这一种看法当时似乎没有人提出过,后来有些论太平天国的著述观点或与之相近,却未见得会有许多人赞同。但只要我的那些想法、议论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这书写在十多年以前,现在读起来当然是不满意的,如能完全重写,相信面貌会有较多变化。但实在没有时间与精力做大的修改,倘有错失,希望读者给予指正。另外,我觉得原书还有一点好处,是现在不能做到的,就是当时写得非常快,动起笔来一天就是六七千字,基本上不修改,因此语气相当流畅。这对自己,也算保留一个纪念吧,如今是一天抄六七千字的东西也感到很累了。

 

奇货可居:一个女人买一个国家

  权力角逐,是极其聪明、狡诈的人才可参与的游戏。但仅仅工于心计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两种重要气质:坚忍和必要时不计安危的孤注一掷。这可以说是商人的本领与赌徒心理的结合。有很多人凭着机智、精明取得相当成功后,变得畏缩起来,最后难免失败。

  酒宴中意乱情迷

  公元前260年仲春,赵国都城邯郸,巨商吕不韦的府邸中灯火辉煌。

  酒宴华盛,主客都已有了几分醉意。客人是秦国公子异人,刚二十岁出头。几年前,他作为人质被送到赵国时,差不多还是个孩子,如今已经长成英武的青年。鲜丽的服饰,闪耀的珠宝,身后侍立的随从,乃至主人殷勤的态度,都衬托出他的高贵身份。主人吕不韦正当中年,是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由经商致富,现在已被任命为异人的师傅。他举止有节,言谈恭谨而又矜持,偶尔射出的目光,带着金属质地般的锐利和阴冷。

  异人今天特别兴奋。不久前,吕不韦从秦国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他的父亲、秦太子安国君已经正式确立他为嫡嗣。也就是说,他已经成了秦国王位的继承人。秦为天下之雄,韩、赵、魏、齐、楚,哪一国不在秦国强大军队的打击和威慑下战战栗栗、苟且求生?他突然感觉到自己一举手、一顿足,都有了无穷的力量。何况,吕不韦还从秦国给他带来了大批金银玉帛、车马服用之物以及男女奴仆,较之多年来的寒酸冷落,他好像变了一个人,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原来是如此的高贵和尊严。

  更令他兴奋的是眼前的这个女人。异人知道,她并非寻常女奴、姬妾,她原是邯郸豪富之家的女儿,容貌绝艳,善于歌舞,吕不韦花了极高的代价娶来,宠爱异常。今天让她出来陪酒,那是吕不韦特意向自己表示亲近。他本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然而天晓得究竟是因为酒、因为这撩人的春日气息,还是因为那无限妖娆的女人的挑逗,他再也把持不住,不知什么东西火一般燃烧着他的肉体。他知道自己日后会有许多女人,但那是没有用的。他正年轻,过去从未接触过如此绝色的女子,空洞的可能性无法抑制眼下的欲念。

  那女人正舞动着,不时投来的眼光,如怨如诉,牵引异人的魂魄在空中飘荡。他沉醉了,直到歌舞结束,主人照例向客人奉献礼物时,仍是恍恍惚惚,似在梦中。吕不韦好像猜中了什么,又像在特意引发异人的心事,对他说:“蒙公子屈驾光临,殊感荣幸!一点菲薄之物,不成敬意,公子喜爱什么,尽可直言……”异人抬头看那女人,发现她双眼火辣辣地盯住自己,似有恳求,而吕不韦的谦恭,也鼓动了他,于是伸手一指,脱口而出:“愿得此姬终生相随,如蒙恩赐,永不敢忘!”

  岂料吕不韦陡然脸色一沉,变作阴鸷凶狠之相:“不韦破家为公子谋,不料公子竟图谋我的家人!太子命不韦为公子傅,公子竟出此言!”声音带着沙哑,显然是气愤已极。异人大吃一惊,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他这才明白,在吕不韦面前,自己其实是很虚弱的。

  我能光大公子门庭

  回到客馆,异人久久不能入睡,这些年的经历,一一浮现在眼前。

  六七年前,异人的祖父秦昭襄王为了击破六国,与赵言和,把他送到赵国当人质。然而不久,秦即挥师攻赵,连年激战,占取了赵国多处城池,这使得作为人质的异人处境极为困窘。非但如此,秦人对他的命运也毫不关心。虽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在五年之前被继立为太子,但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异人既不居长,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受宠爱,有谁把他当作一回事?连日常生活的供给,也是时断时续,弄得他衣衫粗陋,车马破旧,简直没有一点贵公子的气派。他客居异乡,又无自由,感受不到丝毫人生乐趣,只觉得活着是多余的。

  突然,吕不韦出现了,一切都随之发生了巨变。当吕不韦初次来访,寒暄几句,就宣称“我能光大公子门庭”时,异人还觉得这商人简直可笑,回答他:“你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再说吧!”吕不韦平静地看着他,道:“我的门庭,却是要等公子来光大!”异人一下子明白:这商人要拿自己做一场买卖!反正他已经到了绝境,有无希望,何妨一试!于是他们便深谈起来。当吕不韦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诉异人时,异人才发现,这个商人实在是盘算周密,精明过人。他像看到了救星,跪下连连磕头,许诺说:“果然如您所说,愿与您共有秦国!”

  吕不韦多年经商,家资千金(古时以黄金一斤为一金),但他并不满足。商人没有多少社会地位,而且在强权统治下,连财富都不很靠得住,他要拿这财富来谋取更大的利益。当他偶然见到憔悴的异人时,发觉这背时货很可能卖出大价钱,不禁呼道:“此奇货可居也(‘居’是囤积待时的意思)!”作为一个奔走于四方从事贩卖的大商人,吕不韦深知各国的情况,也知道从什么途径可以将异人这背时货变成俏货。

  抓住华阳夫人的心

  一切按计划紧张地进行。吕不韦拿出全部财产,将半数即五百金交给异人,让他购置需用之物,并广招宾客。战国时贵族门下的宾客,是一群以个人才智换取政治出路的游士,当然很在意选择合适的主人。因而,谁门下宾客云集,谁就被认为是贤者。另外五百金,吕不韦用来购买了各种珍奇的珠宝玩物,由他亲自带往秦国。秦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因而被立为嫡妻。吕不韦首先买动华阳夫人的姐姐,请她引荐。而后他将所有的珍奇都献给华阳夫人,在夫人面前夸奖异人如何贤明而有才智,如何结交各国宾客,遍于天下。最终,他又特别说到异人如何敬爱华阳夫人,在邯郸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及夫人,常说:“异人以夫人为天!”华阳夫人从未生育,她无端地得了一大堆珍宝,已是高兴不迭,又无端地有个儿子在异国日夜思念她,岂不感动?

  第二天,华阳夫人的姐姐又进宫来,劝说夫人:“女子以美色事人,一旦年老色衰,宠爱也就淡薄。如今夫人为太子所厚爱,何不乘此时机及早在诸子中选择贤能而孝敬者立为嫡嗣,作为自己的儿子?丈夫在,可以巩固你的地位;丈夫去世,你收养的儿子继位为王,便永远不会失势,这是开口一言而得万世之利啊!不趁盛时建立根基,一旦色衰宠去,还有你说话的地方吗?本有可能为嫡嗣的,即使被立,也不会感恩于你,如今异人本不可能为嫡嗣,其母又不得宠幸,愿意依附于夫人,你抬举了他,自己也便终生有靠了。”——这一套,自然是吕不韦所教,每句话,都紧紧抓住了华阳夫人的心,说得她不住点头称是。

  此后不久,华阳夫人趁着太子心情好,又特别纠缠她的时刻,使出全身解数,弄媚作娇,然后把话题引到异人身上,说他虽为质于赵,却广有美誉,从赵国回来的人都称赞他的贤孝。说着说着,眼泪滴了下来:“妾有幸充太子后宫,却不幸无子,愿太子立异人为嫡嗣,作为妾身的依托!”此时此刻,安国君怎忍心看心爱的女人哀伤?连忙答应,哄得女人转涕为笑。夫人仍不放心,教人将太子的诺言刻成玉符,留为凭证。接着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置办了大批馈赠物品,让吕不韦带给异人,并礼聘他做异人的师傅。这一场活动,终于使落魄孤零的异人出人意料地成为秦国王位的继承者。

 

兔死狗烹:无赖皇帝的用人之道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君主,为后世诸多胸怀大志的浪荡汉提供了榜样,亦为中国历史涂抹上一层奇特的色彩。他以“善用人”而著称于世,然而“用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里包含着许多狡诈和狠毒的成分。

  用人术?诈术?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活,光吃白饭,爱说大话,好酒好色,常欠了酒债不还之类,其人品较阿Q似乎差得多。但当秦末大敌之际,刘邦奋起于草莽,提三尺之剑,马上奔波一生,竟然夺得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君主,从而给后世许多胸怀雄心大志的浪荡汉提供了榜样,为中国历史涂抹上一层奇特的色彩,确实也是了不起。

  做成这番大事业,自然要有过人的才智,而刘邦最突出的长处是善于用人。他初登上皇帝宝座,宴请群臣,自述得天下的原因,也是归结于这一点。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使军队在外,粮饷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士兵,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我不如韩信。这三人乃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所以能得天下。”群臣听了,各个钦佩,离座跪倒。就是现在的历史学家,也认为他说得对,值得钦佩。

  但这“用人”二字的奥妙,刘邦并没有完全说透。其实,所谓善于用人,不仅仅是善于发挥一个人的长处,而且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短处来控制他;当一个人对自己不再有用,甚至形成威胁时,还要善于选择时机,将他除掉。刘邦不肯说清楚,大约一是不好意思,二是这秘诀只能传之子孙,不可公之于众。可惜,不但当日参与酒宴的群臣被他骗了,就连今日许多聪明透顶的历史学家也被他骗了,白白钦佩一场。

  虚晃一招夺兵符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刘邦列为三杰之一、非常器重的韩信。

  在秦朝灭亡以后,项羽的势力最强,成为各支反秦力量的盟主。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是项羽最不放心的,被封为汉王,领有汉中(今陕西南部),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但刘邦哪里甘心,一直在筹划打出汉中,与项羽争天下。这时,韩信因为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来投奔刘邦。刘邦的丞相萧何对韩信极为赏识,竭力向刘邦保荐,结果韩信被拜为大将,总领全军。

  要说韩信的功劳,简直无人可比。一开始,从汉中出击三秦(今陕西北部),便是由韩信定计并率军出征的。而后与刘邦分兵,在三年中,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山东,破敌近百万,打下了半个天下。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占领齐地(今山东省东北部),请求封为齐王,刘邦无奈,只得答允。当时,刘邦率领几十万军队在河南一带与项羽大军长期相持不下,整个形势是韩信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所以项羽特致意韩信,要他背叛刘邦,三家共分天下;齐地谋士蒯彻也建议韩信背汉自立,与刘、项争天下。但韩信不愿辜负刘邦对他的器重与恩惠,统统拒绝了。最后,汉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围歼项羽,也是韩信所领的三十万军队起了决定性作用。大致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

  灭项羽后,韩信不仅功劳无人可比,军事天才为诸将所不及,他手下的三十万军队,也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灭项羽这一年的冬天,韩信率军驻扎定陶(今山东省西南部)。因大战已经结束,戒备也就相对松懈一些。一天凌晨,一支大军突然向韩信驻军的中心营垒奔驰而来。当时,项羽的一些零星余部都只能据城死守,自顾不暇,韩信实在想不出谁还拥有如此数量的军队,并且竟敢向他这支攻无不克的三十万大军进攻。所以,接到将士的禀报,这位大将军糊里糊涂,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一面吩咐准备迎战,一面亲自登上军营的土墙观看。这时,来兵已将韩信所在的主营四下围住,与其他兵营隔开。韩信仔细看对方的旗号,竟是汉王刘邦的军队!

  原来,垓下之战结束后,鲁地(今山东中部)忠于项羽的将吏仍不肯投降,于是刘邦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前去平定。他派人带着项羽的头颅传示各城,守将见项羽已死,也就无心再做抵抗,纷纷归降。所以也没打什么仗,鲁地就平定了。刘邦率大军向西回洛阳,途中突然折向定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韩信的主营。原来,这才是他亲自平鲁的目的!

  一会儿工夫,只见刘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随数十人,缓缓向营门走来。韩信急忙命将士列队恭迎,打开营门,将刘邦等人接入军帐,设宴款待。席间,刘邦说说笑笑,称赞韩信为打败项羽立下显赫的功劳,而后话题一转,说道:“如今天下大定,理应休兵息民,将军可交出兵符,回齐国安享富贵了!”

  此时此刻,韩信还有何话可说?一眨眼间,三十万军队便到了刘邦手中。

  不久,刘邦在诸王的拥戴下称帝,定都于洛阳。后来又迁都至长安(今西安市),以洛阳为东都。当时国家的体制,主要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也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这不仅因为他们功劳大,而且因为他们原来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割据力量,并且大都在这以前已经称王。齐王韩信,被改封为楚王,理由是韩信本是楚人,可以衣锦还乡,荣宗耀祖。其实,刘邦考虑到齐国的地理位置重要,一旦有动乱,不可收拾,不肯让韩信在这里称王。而韩信此人,虽说军事才略无可比拟,政治上却很幼稚,能够回家乡称王,他也觉得很满足。于是在刘邦的摆布下,又走了一步被动棋。

  锋芒尽露,疑忌难消

  汉立国以后,几个聪明的功臣知道汉高祖的脾性,都很小心。如张良,原是刘邦的主要谋臣,这时就不再问事,只管在家修习长生之术。又如萧何,官居丞相,只是一心一意在新都长安给刘邦营建宫殿,讨刘邦的欢喜。他平时在家里,生活奢侈,一味享乐,以此表示自己胸无大志。

  但韩信却不懂这些道理,喜欢摆威风。到楚国后,他很快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有时到各县城巡察,都带着大量的卫兵,总不肯忘记自己曾经是率领数十万大军的统帅。这是最容易引起刘邦疑忌的事情。在过去的战争中,韩信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给刘邦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也给刘邦留下了太大的不安。只要他还活着,刘邦就不会放心。

  还有一件事情,使刘邦不高兴。原来在项羽手下,有一名勇将叫钟离昧,和韩信是老朋友。项羽失败后他无处存身,便逃到韩信那里。韩信碍于情面,把他收留下来。这事被人密报给刘邦,刘邦大惊,担心韩信招降纳叛,有不良意图。于是下诏给韩信,只说钟离昧躲藏于楚地,令他搜捕。韩信接诏后很为难,暂时就含含糊糊地搪塞了一下。刘邦得知大怒,便召集诸将,宣称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商讨如何处置。众将各个摩拳擦掌,有人大声嚷嚷:“发一支兵到楚,将这叛贼拿来,碎尸万段!”殿堂上喧闹成一片。刘邦看着这场面,想起过去韩信统率大军时镇定自若的景象,心中一寒,挥挥手说:“日后再议吧!”众将满脸没趣,一个个退了出去。

  刘邦随即召来谋臣陈平商议(在刘邦的智囊团中,这位陈平是搞阴谋的专家)。陈平问了情况,皱着眉头说:“皇上现有的军队,能和韩信的军队相比吗?”刘邦想了想,老实说:“不能。”这并不是说刘邦所掌握军队的数量不及韩信,而是说韩信所训练的军队,作战能力特别强。早在三年前,刘邦在河南与项羽对峙,屡战屡败,兵力锐减,处境困难,而韩信在赵地(今河北中部)作战,进展却很顺利。于是刘邦只带了几名随从,星夜赶到韩信军中,命韩信交出军队,由自己带往河南作战,让韩信另外再招募士兵,去攻打齐国。想不到不过一年光景,韩信竟然依靠新招募新训练的军队,打下了齐国。后来在垓下之围中,也只有韩信的军队能够与骁勇无比的项羽军队正面对敌。这些往事,刘邦记忆犹新。接着,陈平又问:“皇上麾下的大将,有谁能够和韩信相比吗?”这话更是不用问的。试想,如果有胜过韩信的军事天才,刘邦还用担心吗?当初也不必拜韩信为大将了!他只好摇摇头,老实说:“没有。”陈平道:“既然如此,如发兵攻楚,岂不是逼韩信马上动手,那太危险了!”

  刘邦朝陈平白了一眼,心里说:“找你,本来就不是讨论怎么用兵的。”嘴上却说:“那怎么办?由韩信无法无天,叛乱造反吗?”陈平想了想,慢慢说出一计。刘邦听后大喜:“先生不愧是足智多谋!”陈平却面有忧色地补了一句:“也有一虑。倘如韩信真是已经决意造反,这计策不但无用,连皇上都有危险!”陈平的意思,其实是讽刺刘邦,说他明知韩信并未谋反,只是为了解除日后的隐患,才硬诬他造反。刘邦却毫不在意,大手拍拍陈平的肩膀,大笑道:“你的计策好得很,其余不必多言!”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48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8.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