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晚清笔记
晚清笔记


晚清笔记

作  者:马勇 著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 书:“百家小集”系列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21811894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为“百家小集”系列的其中一种。

  本书是著名近代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的一部全新历史随笔作品。全书以平常心态,回到历史现场,回看晚清时代的众多关键人物,如慈禧与光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戊戌年间的张荫桓、翁同龢罢官、武昌起义后袁世凯的心路历程,等等。

  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史料功底扎实,立论严谨,在许多地方推陈出新,言常人所不言,是一部不多见的历史随笔作品。


TOP作者简介

  马勇,1956年生于安徽淮北, 1979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1983年毕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等。


TOP目录

001 关键十年:从甲申到甲午

024 慈禧光绪关系论:以甲午战前为主

061 胶州湾事件:戊戌变革缘起

089 翁同龢开缺背景、过程与原因

141 康有为“衣带诏”来龙去脉

174 王爷纷争与义和团战争起源

198 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诸问题


TOP书摘

序言

  承蒙向继东先生雅意,使我有机会将过去很多年有关晚清史事的一些散篇汇集起来单独出版。编定之余,还有一点感想,说出来与读者诸君分享。

  前贤很早就指出,晚清以来的中国,是“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但对这个“巨变”的内涵、前景,则见仁见智。在过去三十年,我在阅读晚清史料时,脑子里时常想起这些言说,也总想弄清这个历史巨变的真意义。

  在我看来,中国历史至今只有三次涉及根本性质的大变化。第一次发生在商周时期,中国人从氏族社会向国家形态演变,渐渐形成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的“封建体制”,人们从家族、氏族小的“共同体”向更大的区域共同体过渡。这是因为人类生命的脆弱,小的共同体无法应对自然困难、人为困难,人们需要团结,需要结合。

  在封建体制存在的那些年,各个国家之间为了利益相互争夺。在争夺的过程中,也就出现了由小的共同体向更大的共同体合并的趋势。我们读《墨子》,知道在墨子、孔子的时代,孔子称曾看过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历史书,墨子也说“吾见百国《春秋》”,足见那时的中国依然还是邦国林立的状态,周天子只是各个诸侯国推出来的“共主”。但是在孔墨之后几百年,到了战国中晚期,在“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惨烈竞争中,剩下来的不过就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那几家。即便这几家,也如贾谊《过秦论》所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至此,中国渐渐告别了封建,走向了帝制时代,王朝政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巨变。

  帝制时代、王朝政治,加上农业文明,秦帝国之后的两千年,中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四民社会结构、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度,对外的贸易自由原则,不仅让中国建构了一个“超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且确实几度实现了盛世。文明的积淀举世罕见。我们不应该以后来的落后,低估中国文明的古典成就。

  但是,到了明代中晚期,西方社会渐渐从中世纪中走出,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新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渐渐改变了世界,也必将改变中国。

  过去很长时间,我们许多人认为鸦片战争之前中国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这其实是不对的。明代之前的中国,对世界从来不陌生。汉唐、宋元,甚至数度主导全球贸易。直至明清,尽管政府多次实行禁海政策,但持续数百年、耗费无数财富、人力剿不尽、打不败的“倭寇”,表明中国与外部世界从没有中断过联系,只是中国不愿意就此改变而已。

  从明代中期至清乾隆末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国内消费不充分,西方世界对中国物品的依赖,让中国一直享受着国际收支顺差。读弗兰克《白银资本》,我们可以很清楚感受到这一点,可以体会出康乾盛世决非御用史学家的溢美之词,而是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中国如果在那个时候理解西方,理解近代,理解工业文明,理解国际资本,理解国际市场,理解全球化,那么中国凭借康乾盛世绝对的外汇储备优势,应该很容易实现产业引进,很容易像日本那样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

  然而,中国在乾隆之后又差不多耽搁了一百年时间。直至甲午战败,中国人方才明白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意义,方才有机会搭上全球一体化的便车。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晚清,我觉得这是一个类似于先前历史大转折,甚至比那两次大转折更宏大、更艰难的历史巨变。这是一个历史大时代,不是“小时代”。这需要几代人的坚持,需要数百年的过渡。

  我的晚清史,大致立足于此。希望从宏大的历史转折中,看清中国的方向。至于本书中的几个短篇,不过是大时代中的几朵浪花。

  历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科目。我们没有办法起前人于九泉之下,没有办法对质,我们的言说,只是我们的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知道有一座历史大山,但我们能够描述的只是大山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一个逼近历史真相的晚清史,还需要几代学者不懈努力。

  马勇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关键十年:从甲中到甲午

  咸丰末年,因通商条约的修改,英法曾于一八五八、一八六。年两次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其结果就是一八五八年《天津条约》和一八六。年《北京条约》的签订。这些条约一方面使中国丧失了一些权利,另一方面中国因这些条约不得不向外部大幅度开放,被迫走上学习西方的路。短短十几年,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后发优势”让中国获得了迅猛发展:从零起步,中国构建了初步的工业基础,国力也有极大提升。工业基础的建立,经济实力的提升,都为中国更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不仅没有进一步改革,反而陷入一系列无端困扰,以致于错失十年发展改革机遇期,直至甲午战争结束才重回改革正轨。

  战略调整

  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中国旧纪年为甲申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召见御前大臣、六部尚书等,旋明发谕旨宣懿旨,改组政府,将恭亲王奕诉等逐出军机处:

  “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尤巨,政虞丛脞,民未敉安,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而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诉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屡经言者论列,或目为壅蔽,或劾其萎靡,或谓昧于知人。本朝家法綦严,若谓其如前代之窃权乱政,不惟居心所不敢,实亦法律所不容。只以上数端,贻误已非浅显。若不改图,专务姑息,何以仰副列圣之伟烈贻谋。将来皇帝亲政,又安能诸臻上理。若竞照弹章一一宣示,即不能复议亲贵,亦不能曲全耆旧,岂朝廷宽大之政所忍为哉?言念及此,良用恻然。”①

  具体处分是:

  恭亲王奕诉、大学士宝鋆入值最久,责备宜严。姑念一系多病,一系年老,兹特录其前劳,全其末路,奕?著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双俸,开去一切差使,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

  宝鋆著原品休致。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内廷当差有年,只为囿于才识,遂致办事竭蹶;兵部尚书景廉,只能循分供职,经济非其所长,均著开去一切差使,降两级调用。

  工部尚书翁同龢甫值枢廷,适当多事,惟既别无建白,亦有应得之咎,著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以示区别。

  懿旨指出:“朝廷于该王大臣之居心办事默察已久,知其决难振作,诚恐贻误愈深则获咎愈重,是以曲示矜全,从轻予谴,初不因寻常一眚之微,小臣一疏之劾,遽将亲藩大臣投闲降级也。嗣后内外臣工务当痛戒因循,各摅忠悃,建言者秉公献替,务期远大,朝廷但察其心,不责其迹。苟于国事有补,无不虚衷嘉纳。倘有门户之弊,标榜之风,假公济私,倾轧攻讦,甚至品行卑鄙,为人驱使,就中受贿渔利,必当立抉其隐,按法惩治不贷。”

  “旧人”恭亲王奕诉等退出军机处等重要机构,暂且接替他们的为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他们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稍后,又任命刑部左侍郎许庚身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第二天,慈禧太后又发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甲申易枢”,被许多研究者视为慈禧太后一生中的第二次“政变”,恭亲王奕诉暂时离开了政治舞台,清廷政治由此开启新一轮调整。

  恭亲王奕诉是咸丰帝六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在一八六一年“辛酉政变”中,慈禧太后、恭亲王奕诉齐心合力,扳倒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所谓“顾命八大臣”。此后,恭亲王奕诉的权力虽然起伏不定,但就其大略而论,他是清帝国二把手,只是在同治帝亲政那几年,他的权力略受影响。

  P1-3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5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