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柏林日记
柏林日记


柏林日记

作  者:[美] 威廉-夏伊勒 著

译  者:张若涵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06378741

所属分类:   

标  签:历史  欧洲史  世界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柏林日记》是《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夏伊勒1934一1941年间作为驻德国记者,在纳粹德国耳闻目睹的原生记录;是一部痛惜野蛮战胜文明的有温度的历史记录。

  《柏林日记》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前传,后者有大段内容直接引自前者。《柏林日记》有非常丰富的一手资料作为支撑。夏伊勒以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协和广场暴乱、德奥合并、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以及纳粹帝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书中还记录了涉及波兰战役、苏芬战争、挪威战役、西线战役和英吉利空战等事件的大量珍贵史料。夏伊勒作为一位记者,还对二战初期战事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尽管他并非军事专家,但在战略问题上却颇有见地,其敏感性和预见性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对于研究二战史极具借鉴意义。

  本书1941年7月在美国推出后立即成为畅销大众类图书。至今仍在世界长销不衰,是夏伊勒作品中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TOP作者简介

  威廉·L.夏伊勒(1904-1993):美国著名历史学家,1904年生于芝加哥,1925年以报社记者身份赴欧洲。相继受聘于《芝加哥论坛报》、纽约《先驱论坛报》、环球通讯社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有《第三帝国的兴亡》《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多部作品。


TOP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战争前奏 / 1

第二部分 战争 / 127

译后记 / 377

TOP书摘

序言

  大多数日记可能都不是为出版而写作。它们不会考虑读者的眼光。它们是个人的、私密的、可信的,是作者的一部分,最好远离粗鲁的外部世界。

  这本日记并不想伪装成上述那种类型。可以肯定,它是为我个人喜好和心灵平静而作的记录,但是完全坦率地讲,也曾想着某一天其中大部分内容可能会出版,如果有出版商愿意将其付梓的话。显而易见,这倒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对于公众或其中某类群体存在什么重要价值。我这样想的唯一理由就是,由于机遇和我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使我得以有绝好的机会,可以对欧洲事务进行逐日的、现场的记录。当时,这个欧洲已经处于痛苦之中,并将在未来岁月中一步步地、无可挽回地滑向战争和自我毁灭的深渊。

  因此,这本日记的主题,除个别情况外,并非是其主人,而是他以日益增长的兴趣和恐惧所观察着的欧洲,看着它在30年代后半期疯狂地沿着通往哈马吉多顿的大道狂奔。欧洲大陆动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个国家和一个人。那个国家即德国,那个人即阿道夫·希特勒。我在国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个国家及那个人附近度过。正是在这一有利位置,我看着欧洲民主国家摇摇欲坠,直至最后崩溃。她们的自信心、判断力和意志力逐渐瘫痪,由一个阵地撤退到另一个阵地,直到全面失败,只有英国除外。在那个极权主义堡垒中,我可以观察到希特勒是如何以一种玩世不恭、粗鲁野蛮、坚定果敢的风格行动。他头脑清醒,目标宏大,可以说欧洲自拿破仑以来就未曾见过。他由胜利走向胜利,统一并重新武装了德国,粉碎并兼并了周边邻国,直到第三帝国成为大陆的军事统治者,大量不幸的人民成为他的奴隶。

  我对这些事件作了逐日的记录。不幸的是,一些原始记录已经丢失;有些则被我烧毁,以免其和我本人都落入盖世太保的魔掌;有些事我不敢写下来,试图记在脑海里,以便日后安全时再作记录。但是,大部分记录和所有广播稿都被我偷运了出来。在可能存在错误之处,我引用了自己写的电讯稿和广播稿作为补充。有少数几处地方,我不得不根据记忆重新回顾当天的事件,尽管很清楚这种方法的缺陷和保持绝对诚实的必要。

  另外,德国国内一些人或有德国亲戚者的姓名,或被隐去或用与其真名无关的字母代替。盖世太保将不会发现任何线索。

  查帕奎阿,纽约

  1941年4月

 

译后记

  《第三帝国的兴亡》是夏伊勒代表作,《柏林日记》则堪称其前传,重要性自不待言。

  这本书比较全面客观地记述了上世纪30年代欧洲社会、政局及战况,文笔细腻生动,颇具欣赏价值。关于希特勒的内容是个亮点,描述准确生动,分析鞭辟入里。在战略问题上的敏感性和预见性令人称奇,相当准确地预测了战争走向。预测战争的难度,不亚于预测天气。张伯伦、希特勒、斯大林等大人物,都在这方面栽了跟头闹了笑话。据说,中国有许多股神,能够准确预测股价。那么,夏伊勒准确预测战局,似乎也可称为战神。

  夏伊勒确非凡人,其实相貌平平,是个矮胖秃顶独眼龙,但在欧洲混得不错,可以说是风生水起。风光旖旎的日内瓦湖畔有他温暖舒适的家,本人则穿梭于柏林巴黎罗马华沙维也纳,出入于豪华酒店,交游尽名流美女,在瑞士草坪打高尔夫,在法国山村痛饮红酒,闲时写作小说戏剧,有空也不忘参观博物馆,自信地对大师画作发表权威性看法。在工作中,夏伊勒采访过无数总统首相总理甚至罗马教皇,与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戈培尔经常亲密接触。他出手豪阔,苏芬战争时,两天通讯费就达1500美元,约值70两黄金。行踪诡秘,眼线遍布德国各地,甚至总理府内部也有线人,时常琢磨刺杀希特勒的方法,播音时会暗示英机快来空袭,抑郁时则诅咒德国人全都炸个粉碎。夏伊勒还是个军迷,在德军参谋陪同下走遍战场,对军事形势进行颇有见地的分析,谈及如何打胜世界大战则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刹不住闸。奇妙的是,夏伊勒身上也有浓浓的公知范儿,永远年轻,永远正确,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夏伊勒听着戈培尔的演讲忍不住笑了。我看着夏伊勒的日记忍不住也笑了。华丽词藻精心编织的漂亮外衣下,包裹的无非是一具赤裸裸的帝国利益。否则,谁又会一掷千金供他挥霍,允许他日夜驰骋于纳粹心脏中呢?

  重温当年欧战,同亚欧大陆另一端相比,几乎是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晚了几年而已。难道大自然在这方面也讲对称?这确实值得深受人民爱戴的专家们深思。一方心怀侥幸,步步退让,一方志得意满,步步紧逼。最终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双方在懵然中迎头相撞。当然,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亚欧大陆东端的战事,更加漫长、血腥、残酷、可怖,以至于夏伊勒会写下如此绝句:“甚至中国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人道灾难!”相比欧洲诸国迅速土崩瓦解,中国抵抗到底直到最后胜利,表现真不可同日而语,后人尤不宜妄自菲薄。此书为十年前所译,世易时移,年龄渐长,几乎将其忘却。赵超编辑联系到我,希望再版此书。的确,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东西,一切都如山岳般古老。历史的车轮转动了近百年,竟然几乎又回到了老地方,只不过更换了舞台和演员。当年错综复杂阴险肮脏的国际权谋,如今就在床榻边活色生香再次上演。世事如棋,但规律不变,无非利益争夺。温习旧棋局,有助于赢得新棋局。再版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

  为方便阅读,在文字、注释上作了些润色修改。水平有限,敬请指正。

  张若涵

  2016年11月7日夜于金山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页  数:378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