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该几时鼓掌
我该几时鼓掌


我该几时鼓掌

作  者:[英] 丹尼尔.霍普 著

译  者:汤菲黎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49569366

所属分类: 艺术  >  艺术史论  >  艺术理论    

标  签:艺术  艺术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丹尼尔?霍普由贝多芬时代追溯,指出当时别说是乐章之间,就是在乐曲进行中,听众也随性鼓掌。他探究古典音乐现场礼仪规则的起源,认为“乐章间请不要鼓掌”的音乐厅规矩应因人而异;假如听众现场听得欢喜欲表达而受阻,那么规矩就显得死板了。


TOP作者简介

    丹尼尔·霍普,1974年出生于南非,成长于伦敦,是英国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欧洲音乐界的一颗新星。他在幼年时就得到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的关爱和指点,之后又得到名师布朗的纯正的 "俄罗斯学派"系统的教育。1996年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与众多乐团合作演出。他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2002年成为美艺三重奏成员,2003年获英国古典音乐大奖年轻艺人奖。

TOP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一章 为什么要听音乐会

古典音乐值得欣赏

有钱人的音乐

第二章 邀请去听音乐会

我们必须是专业人士吗

穿着礼服听贝多芬

如何体验更多

第三章 音乐史速成

各个时期的音乐"

古典主义古典在哪儿

浪漫主义如何浪漫

巴洛克有多现代

今天的声音,或者说:为什么现代音乐如此费力

第四章 在夜场售票处

音乐有价

哪些座位是*座位

音乐般的名称——著名的音乐厅

第五章 音乐会大幕开启前

音乐厅外的大厅

在舞台后

练习过了,也排练过了

第六章 管弦乐队出场

一个敏感的家族

正确的调音

第七章 指挥登场

紧张的期待

传奇人物和受到顶礼膜拜的人物

几位传奇巨匠:神秘的大师们

第八章 独奏家准备登场

等待上场

新星和老手

独奏家能决定演奏什么吗

霍普先生,请出场

第九章 看谱演奏还是背谱演奏

凭记忆还是看谱演出

用大调和小调

从广板到急板

第十章 演奏、乐章和成功

听赏和感觉

大大小小的戏剧性事件

乐队,响一点,再响一点

第十一章 可以鼓掌了

音乐之后*美的噪音

加演曲目:为奖励而报答

报上怎么说

结语:再见,拉里

唱片目录

索 引

TOP书摘

    古典音乐值得欣赏

  

    我必须承认,我热爱音乐会。没有什么比现场聆听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更令人激动不已了。没有什么能让人在一瞬间释放如此多的肾上腺素和“快乐荷尔蒙”。

    我是否有点夸大其辞了?

    也许吧,对音乐的热爱让我有些不由自主。但我始终坚信一点,那些从未听过音乐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你至少得经历一次现场体验,听听各类木质和金属乐器如何从乐谱上的符号及线条之中突然爆发出乐声,犹如一次爆炸。这仿佛魔术一般,似乎真有魔力在起作用。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对一些人来说,这跟蹦极差不多,他们事后会说:一次就够了,用不着来第二次!但大多数人,在亲临了这般奇迹之后,会远远不满足于他们从中所获的感受。

    问题是,上述状况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因为最大的问题是:古典音乐会已经危机重重。甚至连业内人士都在谈论和预言音乐会行业几乎已经走到尽头,如几年前伦敦一位著名乐评人在其书中所称,古典音乐会“大势已去”。而音乐会听众平均年龄的不断上升,让悲观主义者们更对此坚信不疑;根据德国电视一台(ARD)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音乐会听众的平均年龄已达到63岁。这就不难断定,如果没有年轻听众接替,至多20年后,音乐家们将面对一排排空荡荡的观众席演奏。这样的想象让我忧心忡忡。

    为什么有兴趣听音乐会的年轻人这么少?这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音乐本身的问题。不管怎样,其他民意调查显示:18岁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50%的人对古典音乐持开放态度,但只有6%的人会定期去听音乐会或看歌剧。

    超过50%,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吗?

    究竟是什么吓跑了年轻人?是他们觉得古典音乐无聊,还是不够酷?是他们害怕不得不长达几十分钟地全神贯注于一首曲子,还是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除了摇滚、浩室(House) 和说唱,这世界上还有其他种类的音乐?而有些人已开始对古典

    音乐产生兴趣,可是却认为去不去音乐会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职业音乐家,我无法对这样的状况视而不见。其实,我始终在利用每一个机会去寻求解答,究竟是什么让年轻人对音乐会反感、紧张、厌烦。我已在自己的每场演出后,同不少年轻观众进行过交谈,想了解他们是否喜欢我的音乐。

    我总是听到同样的说法:人们认为音乐“很好”,乃至“棒极了”,但音乐会的其他方面却糟透了。整个过程太过于呆板和拘谨,票价太贵,完全不合时宜。此外,初涉音乐会的人很容易有这样的印象:那些头发灰白的老观众更希望不受干扰地欣赏音乐。而古典音乐的“门外汉”,极有可能在错误的时间节点鼓掌,这时常让他们招致反感。

    有些观点完全是一种成见,但大多数却合乎实际情况。这种过时的氛围长久以来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不仅观众,甚至包括台上的演奏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业内已做出不少努力,对此我们也不该回避。越来越多的演出组织方和音乐家尝试用全新的、更现代化的形式以及试验性的模式来吸引年轻人,但同时也不排斥年长观众。因为绝不能让那些长年光顾音乐会的人感到自己突然被排斥在外。

    那么是否需要专业知识呢?如果完全不懂的话,估计在音乐厅里你会感到不知所云,这也是音乐会入门者最担心的。对此我想请大家放心,要相信这都是因为对音乐知之甚少。去听音乐会,你无须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也能欣赏音乐。但这并不是说,就这样满足于现状了。如果有一些知识,并对作曲家及其作品有些了解,再去听音乐会,你很快就会发现,对所听曲目有了更多的认识。而若你能不断提出问题,并进而以这种方式对音乐继续探究下去,那就更好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给音乐以表现自己的机会,正如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所说的那样——音乐与我们对话的机会。音乐始终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你接触音乐越久越深入,对它的感知也就越发强烈。你会意识到:古典音乐值得欣赏,但首先你得在音乐会现场感受它。

    有钱人的音乐?

  

    “听音乐无疑是一种最奢侈的花钱方式。”

    ——毛里奇奥·卡盖尔,作曲家

    不久前,我曾在旧金山临时客串演出,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到达几小时后就进行首次彩排,两天后即正式演出,演出后次日一早就启程离开了。当我走出酒店时,我的行李已经安放在出租车上,除了小提琴,因为我总是把它挎在肩上。自从多年前我曾将其及提琴盒一同遗忘在一家餐馆并差点吓得心肌梗塞之后,我就再也不让它远离我的视线了。我根本无法想象,如果当时没找到它的话我该怎么办!这是一把产于1769年的格利亚奴小提琴,对它所值的那笔“天价”,我得花15年时间来分期偿还。

    那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出租车司机马上就注意到它了。待我上车,他踩下油门后,扭头大声问我(企图盖过收音机里的流行乐的音量): “您是哪支乐队的?” 很显然他以为我是个流行乐手。起初我想装作没听到他的问题。我当时已筋疲力尽,演出结束后相继参加了一个招待酒会和一个疯狂派对,那晚我几乎没怎么睡觉,因此完全没有兴致聊天。但我不想显得不友好。“我不在乐队演出,” 我向他解释, “我演奏的是古典音乐。” 他翻了个白眼,立即关了收音机。我从反光镜里观察他,见他略带嘲讽地说:“啊哈, 是这样啊。有钱人的音乐!”

    不知道为什么,但这番话确实激怒了我。又是偏见,我想,估计他还会接着说古典音乐不够现代、太陈腐。我该同他辩论吗?不。就在那个瞬间,我萌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并在后来一直为此收集素材。也许必须拥有一些有用的材料。于是我以此为话头,朝前探了探身,我们便开始了交谈。

    这位出租车司机叫拉里,对于教会、华尔街、奥巴马还有音乐都有其固定的看法,且滔滔不绝,也极有见地。他起初想当律师,但那时正值他父亲去世,作为长子他得照顾家庭,因此不得不放弃学业。他自豪地说,他在童年时曾短暂地学过钢琴,甚至勉强会弹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但后来就没钱上课了。从那时起他也就不再去多想贝多芬和古典音乐这回事了,顶多偶尔在车里听听当地的古典音乐电台,或者在家放放他父亲留下的那些歌剧老唱片。他从未听过音乐会,觉得票价太贵了,不属于他的收入等级。他觉得音乐会只属于有钱人。

    当我想起那些过高的票价,即人们在美国及其他地方为音乐会和歌剧所要支付的价格,我就无言以对了。至少大明星们的演出票价,工薪阶层几乎负担不起。

  

    CD上不都有了吗?

    但拉里不觉得那样的情况有多糟。贫穷和富裕在哪里都有,更何况在美国。他觉得,如果你非得听听莫扎特、贝多芬或其他人的作品,干脆放张CD得了,或从网上下载录音。这样不仅省了一大笔钱,还能待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喝着啤酒躺在沙发上,欣赏他最爱的曲目。这就跟看电视转播的棒球比赛一样。那还需要什么音乐会呢?

    “因为音乐会是现场演出,而CD不是!” 我惊讶地发现说这话时,自己的情绪竟如此激动。但每次听到有人说,CD和音乐会一样具有现场效果时,我总会被激怒。他们如此断言,只源于不了解唱片是如何制作的。首先需要长达两天、三天或好多天的单次录制,之后便是不断剪辑,直到剔除所有失误和粗糙之处,只留下那些最成功的段落。

    “什么?这不是骗人吗?” 拉里说。

    在某些方面确实如此,我对他的话表示赞同。甚至于那些“现场” 的部分也只是有一丁点儿“现场” 元素,不是将好几段录音进行剪辑拼接,就是将那些不够百分百贴切的地方修改并重新插入。

    拉里认为这是更大的欺骗,但这次我不能赞同他。如果他不得不在CD里一遍遍重复听同一个刺耳的圆号或小提琴破音,他肯定会觉得更不爽,而这只因录音剪辑被省略了。此外我还提醒他,其实对电影的处理也是如此:不是对某一处失误,而是对无数单个片断进行剪辑,然后十分费力地、一点一滴地拼接起来,最终让其符合导演的———或在多数情况下———符合制片厂的要求。

    顺便说一下,如果没有唱片,今天的音乐又将在何处容身?没有这一伟大的发明,音乐根本不可能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拥有如此多的听众。同时,被创作的所有音乐都可以从唱片或CD上听到,不用付太多钱,且版本多样。这是多么大的进步!而在几个世纪前,爱乐者们得试着找到乐谱,前提是,他得知道有这么首曲子,并熟知如何记谱。而要想听音乐,你要么自己会演奏,要么就去听音乐会,所以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贵族阶层的专享。除了教堂音乐外,音乐会一直处于贵族阶层的掌控之中,直到贝多芬的时代,平民的音乐生活才逐渐发展起来。

    拉里说,他并不反对唱片,是它为我们带来了音乐的民主化。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也为我们这些音乐演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不只是额外的收入来源,也带来了知名度的提高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提升。还有一点,多亏有了唱片,音乐家第一次能听到自己的演奏。

    这真是一场变革!比如小提琴手们过去只能近距离地知悉他们所奏出的乐音,却不知道从远处听效果如何。而现在,他们突然能像观众一样来审视自己的演奏。第一次从唱片中聆听自己的演奏,这效果必定是惊人的,它一定比门外汉所感受到的更为强烈。据说著名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听了自己的演奏录音后,竟止不住地泪流。与此同时,录音已成为检验自己演奏技巧必不可少的方法。

  

    片刻的录音造就永恒

    然而,凡事都有另一面。当你录制一张CD,它往往是你在此刻认为最好的。在经历了极其繁琐的录制过程后,你会认为这样就行了,且对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可是,当这张CD几个月后投放市场时,情况可能又会发生变化。可能你会发现,某个段落不该这么演奏,这儿应该用另一种重音,那儿节奏快一点更好。

    这是因为人们对一首曲子的看法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发展和改变,并非是重大的、甚至激烈的或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在细微处稍稍改变一下。指挥家西蒙· 拉特曾说过:“录音就像孩子一样。你因他们而无比快乐,但他们的成长又带给你更多的愉悦。” 今天我这样演奏一首曲子,明天却又那样演奏。每场演出都是全新的,因为演出当下的情境始终是全新的。许多因素在此交汇,气氛、听众的情绪、我当天的状态、瞬间的直觉,也许还有新的见解和发现。

    CD只能保留一个演奏版本,像一次快照,对于那些听过它的人,当他们在音乐会现场听到同一首曲子时,会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或许还会为此惊叹。然后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您今天的演奏和录音里的不同?” 但对此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原因。

    正是现场音乐会的这种特质,让音乐得以不断更新。正因情境的不同,让每次诠释各不相同。不同的听众、不同的音乐厅、不同的周遭环境,而没人能预见这些因素将如何产生影响,唯有在音乐会中自行体会。只有一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真实的音乐体验。要获得它只有亲临现场,亲耳听到,并亲眼目睹纸上的音符如何被突然唤醒;只有当旋律响起,各种乐音充斥着大片空间,当你被音乐环绕时,才能感受到它强大的吸引力。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音乐,而CD只是模拟而已。

    当然,我忍不住要向拉里介绍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这位指挥家一直拒绝录制唱片,理由是“谜一般的音乐岂能被压缩成一片会发声的薄饼”。此番言论虽有些夸大,但也的确道出了实情。有的录音的确很完美,听着也很棒,但总让你觉得缺了些什么,那正是现场演出的独一无二和不可重复的特质。

    拉里并未完全被我说服。但这时我们已抵达机场,我们的交谈不得不结束。不管怎样,只是暂时结束。跟他聊天很有趣,我的酒醉症状也减轻了不少。拉里看来也想继续聊下去。于是我把自己的邮箱地址给了他,我们相约下次我来旧金山时再见。我许诺带他去听音乐会,并以此证明我所说的话。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44

开  本:32开

纸  张:纯质纸

加载页面用时:7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