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文学观念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文学观念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文学观念

作  者:夏静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108060716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全书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礼”“乐”“和”“文”“气”“象”“参”“养”“诚”九个基本语素,通过源流分析及衍生范畴的论述,尝试寻求以*微观单位诠释思想文化的本源,以期在广度和深度上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自发生期以来的知识状况与精神风貌,开拓出传统文学价值观研究的当代意义。

TOP作者简介

夏静,女,1969年生,四川大学文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聘任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儒家经学思想研究。

TOP目录

释“文”

“文”义衍生

“尚文”与教化

周文与文学价值观

“尚象”传统

“象喻”思维

“文源于象”

“以象比德”

作为元范畴的意象

释“气”

气学知识谱系

气之一体三相

孟子、曹丕、刘勰论气

释“乐”

乐教源流

乐教之为“六艺”先

乐教与中国文论的发生特征

释“礼”

礼之宗教品格

“制礼作乐”“礼坏乐崩”“礼乐复兴”

礼教与中国文论的发生特征

释“和”

“尚和”思维

中和源流

中和与早期文学观念

作为问题的“惟人参之”

经典解释传统中的“参”

“参”的意义世界

先秦子学的阐释

汉唐经学的阐释

宋明理学的阐释

“诚”的审美意蕴

在主体实践脉络中

在社会文化脉络中

在历史传统脉络中

养气与为文

TOP书摘


文章 “章”之本义,《说文》认为“乐竟为一章”,是指文辞结束、乐曲终结,即一个段落的结束,但这显然是比较晚近的说法了。考之春秋以前典籍中“章”的意思,如《周易·丰·六五》“来章有庆誉,吉”,虞翻注“显也”;《大雅·抑》“维民之章”,传曰“章,表也”;《国语·周语下》“其饰弥章”,韦昭注“著也”。据此推测,“章”字大抵有明、显、昭、著等义,与“文”所具有的“文饰”之义相近。《周礼·冬官考工记》谓“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青赤相配为“文”,赤白相配为“章”,可见,“文”与“章”均指颜色的搭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谓“动作有文,言语有章”,这里的“章”即是“文”,互文见义。在先秦典籍中,还常见“文章黼黻”的说法,如《荀子·非相篇》《富国篇》《礼论篇》及《吕氏春秋·节丧》等,在古代思想家看来,“文”与“章”“黼”“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这一点,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典籍中,“文章”一词,多指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对此,《国语·周语中》的记载,就非常明白:“夫王公诸侯之有饫也,将以讲事成章……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周旋序顺,容貌有崇,威仪有则。”韦昭注:“章,章程也。”又云:“黼黻,绘绣之文章也。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又譬如《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何晏《集解》:“焕,明也。其立文垂制又著明。”这里指的仍然是周代礼乐典章制度。又《礼记·大传》:“考文章,改正朔。”郑注:“文章,礼法也。”孔疏:“文章,国之礼法也。”在孔子的时代,“文章”开始有文辞篇章之义,如《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邢昺疏:“夫子之述作威仪礼法有文彩,形质著明,可以耳听目视,依循学习。”子贡所谓“文章”,除了指孔子的著述学问,还兼指言辞仪表之文彩,这已经是溢出周礼本义之外的意思了。

文道 “文道”说法,出现较晚,但对于“文”与道关系的探讨,则是三代文化一贯的传统。在传世典籍中,*早见于《国语·齐语》记载齐桓公“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 ”的举动,其后《管子》有类似的记载,《逸周书》也有“内无文道,外无武迹”,以上“文道”之义,等同于“文德”。“文道”范畴,本质上是三代思想文化中的一个原初范畴,关涉到古人对于天地人三界的理解。在古代的宇宙解释系统中,“文”乃宇宙万物之总体特征,是天、地、人之通性,所谓天文、地文、人文并列,天道、地道、人道同一,“文”与道互为表里,其间关联不证自明,如《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朱熹《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不曰道而曰文,亦谦辞也。”古人对道的理解就范围了对“文”的理解,“文”也就自然具有了道的种种规定与属性。这一特性,不仅决定了古人关于“文”与道关系的理解,也影响到德与艺、道与技等问题。

有关文道与德艺的关系,《论语·述而》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对于孔子之教终于“艺”,朱熹《集注》:“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朱子的解释中规中矩,更有见地的是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此游艺之功,不待依仁之后,而与志道、据德、依仁相为终始。”又云:“志道、据德、依仁、有先后而无轻重。志道、据德,依仁之与游艺,有轻重而无先后。故前分四支,相承立义,而后以先后,轻重分两法。”又云:“若艺,则与道相为表里,而非因依仁而始有。其不先依仁而后游艺,甚著明矣。”船山之论,视艺与道“相表里”,“游艺”与前三者“相为终始”,深得三代礼乐教化之精髓。按《周礼》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诵以诗书,教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艺”的传授完成内在的道、德、仁的提升。这与《论语》以“仁”贯通礼乐、德言统一、以礼约文的价值立场相同,也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追求是一致的。

儒家关于“文道”的理解,不仅与德艺、道艺的价值取向相同,而且与道家关于道技关系的理解,在运思路数上也是相通的。对于道与技的关系,庄学多有论述,如《庄子·天地》:“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是庄子道技思想的总论,前五句由“道”推衍到“技”,以“道”治“艺”,后五句由“技”上溯到“道”,以“艺”合“道”,结论是“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这里“一”就是“道”。庄学常常通过寓言来明此理,如《达生》篇梓庆削木为锯,“以天合天”,《养生主》篇庖丁解牛,“进乎技”,意即只有超越“技”的层面才能进入“道”的境界,也即所谓“道进乎技”。

仿宋_GB2312'>

在主体实践脉络中

在社会文化脉络中

在历史传统脉络中

养气与为文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页  数:3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8.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