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第二版)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第二版)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第二版)

作  者:门洪华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30128539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政治军事  中国政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修订版)》以中国崛起为契机,以国家战略资源的评估为开端,着重进行战略能力的评估、战略导向的选择、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内容的谋划、战略手段的实施,以此为主线确立了以积极参与为底色、以融入—参与—塑造为支柱的中国大战略框架,并从国家利益拓展、塑造国际秩序等不同侧面充实中国大战略的内容,论述这一战略选择的积极意义,按照副标题中的三个方面搭建起研究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本次修订作者调整、更新了章节内容,并补充了近十年的数据。

TOP作者简介

门洪华,1969年10月生于山东省,山东大学文学学士(1991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1998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1年)、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4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2005-2016年),现为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2015年)、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亚太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TOP目录

目录

导论中国崛起的战略意义1
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4
中国崛起的世界反响15
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26
时代呼唤中国大战略35
第一章中国大战略研究的基础40
第一节大战略研究概述41
第二节聚焦中国大战略54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框架66
第二章国家实力的评估70
第一节国家实力评估概述71
第二节中美日印俄国家战略资源比较(1982—2012年)86
第三节推进军事变革,加强国防建设122
第三章战略观念的优化149
第一节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153
第二节中国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167
第三节中国外交哲学的演进177
第四节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193
第四章国际制度的参与203
第一节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
——评估国际制度作用的理论框架205
第二节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
——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逻辑236
第三节参与、创设与主导
——建构东亚合作机制的中国思路259
第五章构建大战略框架,拓展国家战略利益279
第一节国家定位与中国大战略的框架281
第二节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305
第三节以稳健步伐塑造国际秩序320
结语中国应有的大战略意识350
参考文献357
后记385
重印补记389
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后记391
第二版后记393

TOP书摘

塑造世界的战略路径(2005—2015年)
进入21世纪,中国崛起的步伐加快,中国GDP规模连续超过此前看起来似乎难以企及的目标,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2014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贸易国;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尤其是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国对外投资进入加速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国和平崛起的基础。全面深化融入国际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自身变革,面对世界金融失序的窘境,开始积极参与重塑世界的进程之中,融入—变革—塑造的战略框架逐步形成,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成为中国大战略的必有之义。
进入21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框架逐步搭建和丰富起来。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总结,中国在2005年12月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以此为基础,中国提出了全新的国际秩序主张。中国进一步认识到国际秩序建设的艰巨性,从务实的角度积极推动东亚地区秩序建设,并思考国际秩序建设的新思路。2005年12月公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第一次提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思想。这是一种新提法,表明中国愿意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以渐进、和平、民主的方式改革国际秩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一新主张表明,中国愿意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以渐进、和平、民主的方式改革国际秩序。与此相关,中国领导人提出和谐社会的新纲领,并将这一传统理想引申到国际问题的处理上,明确提出了和谐世界、和谐亚洲、和谐地区的理念,强调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互为条件。和谐世界的提法代表了中国国际秩序的理想意识,和谐也是一种承诺,既是对中国国内的承诺,也是对整个世界的承诺。这种承诺演化为责任,成为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的自我战略约束。它意味着,中国领导人明确意识到了中国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将和谐世界作为结合对内和谐、对外合作的战略中间点。
如果说“和谐世界”思想是一种理念表达的话,而现实配合的战略路径就是共同利益和互利共赢的追求。“共同利益”一词第一次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与发达国家“寻求共同利益汇合点”;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扩大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人提出了“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的主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利益的战略追求:“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领导人明确意识到,随着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事务,相关议程在迅速扩展,与其他国家寻求共同利益的巩固和扩大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鉴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和东亚地区的利益攸关方,以强化和扩大共同利益作为国际战略指导原则有其可行性,符合中国的长远战略利益。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强调只有坚持互利共赢,才能保障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持续贯彻下去,才能保障我国海外利益持续发展下去,才能既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又展现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互利共赢是在中国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就对外开放提出的一项方针,体现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之际高度关注其他国家的利益。互利共赢被确定为新的历史时期开放战略的基本点,反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追求。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引领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力争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进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国家实力规模有了更大提升,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二位,工业增加值和对外贸易额位居世界之首。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战略构想。以上述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中国决策者积极推动体制改革的深化,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决策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全球经济治理和世界秩序建设上体现出建设性参与者和一定意义上走向主导者的姿态,中国的大国作用凸显。中国决策者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丰富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体系。中国决策者深刻认识到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震撼,秉承“达则兼善天下”的胸怀,坚持互利共赢的战略思路,强调与各国在利益汇合点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积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各国建立和发展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新倡议,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主张对发展中国家义利并举、义重于利,把本国发展战略与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接,深化各国之间的互信合作。
中国大力拓展国家战略利益,致力于开启以“共同利益”“互利共赢”“中国责任”为核心的新外交时代。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外交变得更加主动,中国领导人向世界传递中国寻求合作与共赢的强烈意愿,表达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立场,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达成诸多重要共识,直接影响地区利益格局,进而触动世界格局演变,有效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地区事务上的发言权。中国提出并积极落实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场合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深刻认识到中国崛起的全球震动,申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强烈意愿,提出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列车的倡议,致力于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分享发展红利。中国深刻认识到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中国决策者为进一步拓展周边外交制定了宏伟蓝图,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倡议,呼吁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大力提升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地区大国正在向全球大国迈进,东亚作为中国大战略的地区重心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致力于其东亚战略的升级,积极促进东亚合作的制度化,这包括:与东盟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设立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海洋合作关系,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主导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东亚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构想,通过引导地区安排的方向,促进东亚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适应,发展开放性全地区合作,缓解东亚疑虑,凝聚共同利益,深化地区认同,力争在新一轮东亚乃至亚太秩序的构建中发挥强有力的塑造和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崛起冲击并改变着国际实力格局、利益格局;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安全观和综合安全观、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多样性、和谐世界、世界梦等成为影响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观念性因素;随着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全面参与者,而且积极参与地区制度的创立,成为国际秩序重塑的重要力量。鉴于中国正处于崛起过程之中,中国以建设性、合作、可预期的姿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国际政治秩序方面,中国提倡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提倡综合安全观,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经济秩序方面,中国应提倡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在具体部署上,强调在全球层面上倡导综合安全观,强化合作安全规范与制度保障;在地区秩序层面上,积极促进地区塑造能力,构建地区新秩序,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创建地区基础、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中国抓住了既有国际金融秩序坍塌、亟须重建的机遇,回应着国际社会期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的诉求,在地区和全球两个层面推动国际秩序的重塑。在全球层面上,中国主张坚持维护联合国权威、推动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在全球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延伸其国际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金融国家合作机制的搭建、通过强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努力寻求把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在地区层面上,中国提出亲、诚、惠、荣的地区秩序观,发展开放性全地区合作,缓解东亚疑虑,凝聚共同利益,深化地区认同,力争在新一轮东亚乃至亚洲秩序的构建中发挥强有力的塑造和引导作用。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1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