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作  者:[日]奥野宣之

译  者:苏萍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210097204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励志    

标  签:心灵励志  智商/智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只需遵循简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便可以自由地玩转笔记本,酝酿只属于自己的创意。

  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

  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TOP作者简介

  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从事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他的其他著作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TOP目录

序章 简洁的信息才实用

第1章 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第2章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

第3章 高效率记录信息的书写和粘贴法

第4章 孕育创意的生活日志 

第5章 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附录 让笔记本物尽其用的创意集

 

TOP书摘

  第1章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在序章中我讲到,本书介绍的知识生产体系是与以往晦涩难懂的知识生产技术完全不同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放弃复杂、墨守成规的体系和烦琐的分类整理,仅通过持续使用一册笔记本的方式,任何人都能用简单的方式进行知识生产活动。

  作为本书最开始的一部分,本章将在整体介绍“一元化笔记法”的基础上,向大家大致讲解它的基本构成和起效方式。在此,我们事先将活用笔记本知识的基本流程具象化,从实际的信息搜集到知识生产的活动就会变得更加流畅了。

  正如序章中所言,这个方法的特征是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在配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量体裁衣时,对整体流程的事先关注有着积极作用。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首先让我简单扼要地概述一下使用笔记本进行知识生产的流程。

  前半部分是一味按照时间顺序将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上的阶段。首先从在新的笔记本中写或者贴上些什么开始。

  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策划会上摘录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发言,或者写下“下次会议我也要提出一个这样的方案”的想法,或者收集一些能够作为参考的剪报,贴在这里。

  应该记录下来或者粘贴在笔记本上的信息,不一定仅与工作相关(第5章会详细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收集),在现阶段,可以理解为“预先保存能够用于工作的信息”。

  持续进行这一工作几天后,就能逐渐将信息存储于笔记本中。笔记本页数与尺寸存在差异,不管怎样,数周或者数月后信息量总会增加,笔记本会变得像书本一样厚重起来。于是在后半段,我们就可以将这本“书一样的笔记本”作为构思和想法的素材集灵活运用。例如,将笔记本从头按顺序读下去,会看到:

  一个月前的会议纪要→两周前的企划案→一周前的剪报→三天前的读后感→昨天会面的人的名片和谈话记录。

  我们能顺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浏览信息,如果将笔记本倒过来读,每次向前翻一页,也能渐渐回味起遥远昔日的信息。如果事先做一些记号或标签,还能同时复习“读后感”和“创意”等门类下的内容。正如“创意不过是点子的组合”这句话所说的那样,通过将乍看之下毫无关联的信息结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常常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和想法。

  例如,在翻阅笔记本、一页页看过来的时候,很久之前写过的关于亚马孙雨林里原始部落生活的书籍的读后感映入眼帘,重新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突发奇想:“对啊,我就以《商业社会中的坦诚交际》为突破口来写那篇稿件吧。”如此这般,会激发现在工作中的灵感。

  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在笔记本中留下的任何内容都是自己想记下备用的,都是自己亲自挑选后留下的报道和资料。总而言之,每一条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因为笔记本中的一切都有价值,所以你能充满自信地将其作为素材库。如果想搜集原汁原味的信息并重读笔记,或者在加工修改的同时温故而知新,使信息成为获取新想法的线索,你只能选择将所有信息存入笔记本。

  你自己的笔记本会成为世界上对你而言唯一的知识生产素材库。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将笔记本充分运用于知识生产活动中的方式不仅限于上文中笔记本激发灵感的情况。能够通过回顾已经模糊的记忆获取思考线索,也是笔记本的优点之一。

  常常阅读书报的人们会明白,“在哪里读过类似的话题,但是想不起来了”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在写文章的中途,遇到财政方面话题的时候,假设我们突然发现“我最近读过哈耶克对福利国家前途的一些论述,要是能介绍一下这个话题倒是正合适”,好不容易有了灵感,然而如果搞不清楚是在书中读到还是在杂志和报纸中偶得,无法获知出处的话,是无法正确使用的。即便在网上搜索,也不一定能找到。

  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本书中介绍的方式,回过头来翻翻过去几个星期内的几页笔记,几乎都能准确、可靠地找到相应的读书笔记和详细报道。

  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想以此为参考的信息大都是让你感到振聋发聩的观点,你会当场就记录在笔记本中,所以肯定能在笔记本中找到。

  记忆和笔记本能够这样巧妙协作,恐怕要归功于平时做笔记、剪报或是划重点的行为,它让你能认真仔细地精读书籍并融会贯通。因为在向笔记本上记录的阶段,你对内容印象很深,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还可以用用当时学到的某些知识。

  简言之,因为你需要的信息就在笔记本里,所以你才会想到要参考它,笔记本中没有的内容你甚至都想不起来。

  这便是你想参考的内容几乎100%都能在笔记本中找到的原因,而通过数码产品则无法这样顺利。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因为没有经过书写和粘贴这样费力的工序,所以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结果,你就会越来越少有“在哪里读到过”“在哪里见过”的感觉,或者很少感到在意。

  做起来可能有些麻烦,但事情就是这样的。并不是“将知识生产的素材汇集在笔记本中”,而是“(将对你造成极大触动的信息)集中在笔记本中,就会让它们成为知识生产的素材”。

  正因如此,只要利用本书中的方法使用笔记本,在进行某项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有以下收获。

  ;找到加速思考进程的线索

  ;得到新视角和切入点

  ;获得灵感和想法

  将想法变为成果

  觉得自己总是没创意或者想法简单的人,请一定尝试本书中推荐的技巧。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48页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6.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