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最好的教育来自奇思妙想
最好的教育来自奇思妙想


最好的教育来自奇思妙想

作  者:[西]凯瑟琳·埃奎尔

译  者:车旭光

出 版 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丛 书:“优教”书系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531692409

所属分类: 生活  >  亲子/家教  >  家教方法    

标  签: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让孩子的本真为这个世界带来纯情和温暖!
  教育是这本书的中心论题,出于对教育的敏感及对时宜的感知,凯瑟琳大胆且忠实地探究了这一棘手紧要的问题,为免于遭到读者们善意的指摘,她试图摆脱一无是处的陈词滥调,做出了明确的结论:好奇教育至关重要,帮孩子找回好奇心永远不晚!也强调,在学习的旅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起到导游的作用,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孩子重获天分和信心。

TOP作者简介

凯瑟琳·埃奎尔,拥有西班牙高等商学院(IESE)硕士学位及欧洲(西班牙)官方学术硕士学位,教育类畅销书作家,被公认为西班牙教育界ZUI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除承担西班牙大学授课工作外,她也在阿伯蒂斯、百事等诸多公司担任顾问。凯瑟琳在杂志《人类神经学前沿》上发表过《叹为观止的学习法》一文,并与西班牙纳瓦拉大学心脑研究中心和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合作研究该理论。

TOP目录


自序  孩童,喜静?青少年,好动?
第一部分:何为好奇?
第一章  妈妈,为什么雨不落到天上?
第二章  学习动力发乎内还是源于外?
第三章  过度刺激的影响
第四章  机械教育模式的社会后果
第五章  教育VS灌输
第二部分:怎样进行好奇教育
第六章  内心自由:自由玩耍时的可控混乱
第七章  制定规则与遵守规则
第八章  大自然
第九章  尊重孩子的节奏
第十章  超级儿童教育:下一个爱因斯坦?
第十一章  缩短的童年
第十二章  静默
第十三章  程序人性化:同样的故事讲无数遍
第十四章  神秘感
第十五章  美
第十六章  丑
第十七章  文化的作用
结论
致谢

TOP书摘

第六章内心自由:自由玩耍时的可控混乱
  教育者的使命是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鼓励他们养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的习惯。——罗马诺·瓜尔蒂尼,《生命的阶段对于道德和教学的重要性》作者
  我们已经说过,孩子能够在内发动力的促使下开始学习,求知的欲望即是好奇。为了让孩子拥有好奇心,首先要做的是解放他们的天性。限制和成见越少,孩子的自由便越多,毕竟一个人并非天生就具备用特定方式思考的条件。正如小孩子不会去理会邻居对他人评头品足的闲言碎语一样,对于他们,羁绊少之又少。孩子们的创造性远胜于大人,理性思考之下,我们不由得会生出这样的疑问:孩子的创造性不需要干预就能自动生成吗?不加约束的混乱是对孩子有益的状态吗?
  创造和约束看上去是相互矛盾的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以极强幽默感著称的爱因斯坦曾经提出如下的成功公式:
  A(成功)=X(工作)+Y(玩乐)+Z(闭嘴)
  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只完成工作而不解放自我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这里的“玩乐”指的不是惯常的消遣娱乐活动,不是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或打开电视看看有什么值得看的节目,也不是小孩抓起游戏机躺在沙发上玩得昏天黑地—好像这是唯一能够打发无聊的方式。这里的“玩乐”应该理解为做能够让我们获得享受的事情。当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倾注心思,注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其中时,整个玩乐的体验最终会内化为有助于我们成长的东西。在海边,孩子安静专注地花费数小时的时间,用细沙、水和小石子制作出一个个蛋糕,这是玩乐;在家中时,孩子发挥想象力,用小木板搭建出一栋漂亮的小木屋,这也是玩乐。
  将好奇和求知联系到一起的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总结出了获得知识的两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两种方式是:(1)通过发现或创造获取知识;(2)通过纪律约束下的学习获取知识。托马斯认为,第一种方式是最为高级的方式;第二种方式则稍逊一筹。从思辨的角度来看,实行纪律约束的前提是我们已经获得了现成的知识储备,而这部分知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前人的发现,来自于前人为我们埋下的知识种子,因而最天然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应是发现和创造。托马斯的这些解释,或者说他的直觉认识,在今天已经被神经科学领域所证实。神经科学家丹·西格尔说过,我们不仅无法完全摆脱对经验的依赖,反而愈加期望得到更多。儿童对于知识天生具有主动积极性,但在今天,孩子的积极性被低估甚至被完全忽略,被我们用持续的外部刺激彻底扼杀。学习动力源于孩子内心,在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孩子才会有求知的欲望。
  发现和约束并不对立,反而相辅相成,但两者的先后顺序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陪伴孩子,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营造发现自我的良好环境。不必试图用看上去高级先进的想法来取代孩子的想象力,也不要以特定方式约束孩子的行为表现,同时鼓励孩子先人一步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其次,也只能是其次,孩子做事的动机源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创新的欲望,孩子的动机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我们应在孩子存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传授系统。此外,知识传授系统不应复杂庞大,它应足够小,并且能为孩子更好地发现创新服务。我们应时刻牢记,发现创造是结果,并非手段。
  如果看完了如上建议就草草得出结论,认为不应给孩子设置任何限制的话,那无异又犯了错误。让孩子自我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他们设置限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应该着力营造限制明确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分清放纵孩子和让孩子成为教育主角之间的区别。这就好比,我们问孩子晚上想吃什么,这是一回事;我们问孩子想用乐高积木搭什么,这是另一回事。要让孩子成为教育过程的主角,孩子就得学会为自己定位,家长应放手让他自己做决定,发挥他的创造力,实现学习过程的有益内化。坚持这样做的话,举个例子来说,孩子高中毕业选专业时会很容易,无须家长催促建议,他自己就拿定了主意,并且孩子也会动力满满地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因为他十分希望能够顺利被心仪的专业录取。我们尊重孩子内心声音的同时,孩子也会自主自愿地为自己设定目标并朝着心中所想努力,即使没有家长老师的鼓励和督促,他也能快乐幸福地度过青春时光。
  玩乐中的可控混乱,是儿童教育中遵从孩子天性规律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这种教育方式包含了前面所说的足够小的知识传授系统(孩子所处的空间足够小,为孩子设定的学习目标足够小,和孩子相处时的基本准则和纪律足够少,陪伴孩子的教育者数量及干预足够少),允许孩子自由地探索发现。
  因为多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排名中领跑,芬兰的教育举世闻名,芬兰教育部曾经介绍过该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类似于自由玩乐的教育模式:
  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中,孩子获得了开心自由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他们学会享受他人的陪伴。在好奇心、探索欲和自我实现喜悦等因素的共同驱使下,孩子成为学习中活跃积极的主要角色,而教师所做的,是和孩子开展互动,与他们交流,观察他们的行为,用他们的方式思考,融入孩子的世界。更重要的一点,孩子们认为自己的每个问题、每种想法、每次探索和每个活动都是有意义的。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由以往的引领者变成协助者,比起之前,他们需要更加慎重虚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孩子成了教育过程的主人公。
  同时这样一来,教师对游戏方式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应尽可能地拒绝将带有电池和按键的东西掺杂进来,要让埋藏在身体中的“电池”为孩子提供动力。在游戏中,发挥作用的因素不是游戏,而是孩子,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游戏获得成长。大人们应该为孩子预留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永远“喂给”他们咀嚼过的东西。另外,和机械式教育的观点不同,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孩子多发问,即使他们的问题找不到答案。
  “那你觉得呢?”妈妈反问孩子。
  如果孩子听到这个回答出现不满或不安的情绪,那说明他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联想想象的好习惯。反过来,如果孩子脸上出现安然的微笑或忽然间走了神,我们则完全无须担心并应该在内心窃喜,因为我们正在见证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
  —妈妈,这只鞋是这只脚的吗?
  —不是。
  —那是这只脚?(孩子指向另一只脚)
  —也不是。
  此时孩子变得困惑了,开始自己进行思考。几秒种后,他看到妈妈脸上浮现出代表默认的甜美笑容。
  —知道了,谢谢妈妈。
  —宝贝,不用谢。
  学会在游戏中创造,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尤其重要,所有的约束—纪律守则、教学方法、教学材料—都只是辅助,并非教学的目的。西班牙第一位教育学教授维克托·加西亚·奥斯曾经说过:
  儿童时期的教学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比我们的文化还要古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和学生进行枯燥交流,督促他们完成布置的作业,类似这样的教学方式现在已经日薄西山,甚至说已经死了。除非有教育大师能用自己伟大的想象力、卓越的创造力和非凡的勇气让这些过时的教学方式死而复生,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大师需智力超群,他能够从既有的科学实证中看出错讹的端倪,还需头脑异常敏锐,可以猜出隐藏在孩子眼睛后面的未来人生的秘密,知晓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时的所有可能性。
  游戏是极佳的儿童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好奇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小孩子天生具有创造性,我们给他几块毯子,他们便可以借助厨房原有的家具搭一个小屋子出来;我们给他们一点水和土,他们就能造出精致的蛋糕、布丁同妈妈分享。一些研究证明,没有太多规则限制的游戏时间对于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集中注意力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一些专家表示,激发想象力的游戏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因为想象力可以让他们在想要一件东西时,同时想象出得到它之后的场景。在游戏中,孩子一边玩一边学习如何行使自己的自由,逐渐成长为小大人。最近一期的《哈佛教育评论》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好奇是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不二动力,好奇机制亦能真正引导孩子学习,游戏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最好场景。总之,要让孩子由内而外地去学习。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在近20年里,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明显下降。一时间,教育系统和社会出现各种有关创造力危机的言论。创造力研究方面的专家契克森米哈伊表示,让孩子享受手中任务的乐趣,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有时候并不容易,他们很可能中途突然陷入无聊和焦虑的状态。无聊感觉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要完成的任务过于简单,毫无挑战性。没有挑战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这也是为什么40%的创造天才都像爱因斯坦一样,是差学生。焦虑状态的出现一般是由于要完成的任务过难,过于挑战孩子的能力,孩子对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垂头丧气,从而对学习退避三舍。
  过于结构化的活动,看重纪律遵守、忽视发现创造的活动都很容易让孩子出现如下精神状态:无聊或焦虑。
  另外,许多消遣娱乐活动,比如看电影、玩电子游戏、玩电脑等,即便它们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性,但也最终无可避免地让孩子变得消极被动、死气沉沉、无精打采。因为这些活动几乎不要求他们动脑,孩子的头脑逐渐变得懒于思考或者习惯于不思考。同样,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然而,在自由玩乐中,孩子能够自主自觉地在无聊和焦虑的状态中找到平衡点。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寻找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挑战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开发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因此玩耍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
  为了弄清孩子究竟处于何种状态,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无聊测验”。节假日或周末都是进行测试的良好时机,可以观察孩子在没有结构化活动和外部刺激的环境中的行为状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给孩子两个小时的时间自由玩耍,兄弟姐妹互做玩伴,但没有玩具,没有垫子,没有儿童卡牌,没有电视屏幕,也没有脚踏车,完完全全是自然开放的空间。然后,我们要做的就在一旁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是静静地自己发明玩具自娱自乐?还是非常无聊甚至出现焦躁和多动的苗头?一般来说,3—6岁的孩子觉得无聊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侵蚀,他们拥有的创造力远超大人想象。一旦孩子变得无聊,说明他们在之前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过快的生活节奏,限制过多的环境,或是过度过量的外部刺激。如果孩子在上文这种仿自然的环境中通过了测试,我们还可以多做几次测试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将测试地点换到牙医的会客厅,当然,最好是那些没有电视屏幕的地方。
  我们始终要记住,就孩子获取知识而言,发现与创造第一位,约束与学习第二位。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打乱这一顺序,最终的结果就会如卡里·J.荣格所言的那样:(孩子们)生得特别,死得雷同。孩子们只会遵从我们的指令去做事,绝不越界分毫,更多时候他们只想着按一个按钮了事,而不是去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一旦没人给他们下达指令,他们就会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能够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发现和创造能力缺失的孩子大多会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和因循守旧的人。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45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3.7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