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三居其一——未来世界的中国定位
三居其一——未来世界的中国定位


三居其一——未来世界的中国定位

作  者:王湘穂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3549809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标  签:外交、国际关系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的复兴,需要对世界局势有正确的判断,并据此确定国家大战略。

 

顶层智囊、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超限战》作者王湘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淀十八年扛鼎之作!以清晰的逻辑分析未来世界的格局及发展走向,立足中国的国家利益,提出理性、合理的中国大国发展设想。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战略层面,分析“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与最终归宿;在具体操作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中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美国一家独大已然不可能,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共治世界更加不可能,也难以容纳多样性的未来世界走向,解决不了当代的全球难题,世界面临“天下三分”的大势。新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应该“三居其一”的定位。这不是缺乏国家抱负,而是基于世界大势、中国特点的大国复兴合理路径,是中国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全球危机的战略选择,更是事关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生存之道。

 

为国家谋未来,为中国的复兴提供符合世界大势的战略思路。顶层国家智囊、《超限战》作者王湘穗,又一前瞻战略力作!

 

TOP作者简介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航空发展战略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副秘书长。主要著作:专著《币缘论》等,与乔良合作《超限战》《军官素质论》《割裂世纪的战争》等。

TOP目录

序      中国复兴的大战略/ 5

 

第一章  源自历史的提示 / 001

 蜿蜒的历史长河 / 002

 农耕主导的时代 / 005

 全球化的高涨与低潮 / 008

 西方:从海洋兴起 / 014

 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化 / 017

 东亚的陆沉 / 019

 世界力量中心的转移 / 021

 暴力的清道夫 / 024

 资本一统世界 / 026

 百年周期律 / 030

 漫长的20世纪 / 033

 合久必分:排他之果 / 038

 

第二章  天下三分的世界大势 / 043

 旷世危机引发天下大乱 / 044

 特朗普困境 / 046

 美式全球化的终结 / 049

 欧共体的建构与危机 / 052

 面临重构的欧盟 / 055

 中国的重新崛起 / 057

 13亿国民的共同体 / 062

 寻求超国家的合作 / 063

 三个“20万亿美元俱乐部” / 067

 洲域共同体的结构 / 070

 走向多中心 / 072

 

第三章  泛亚共同体:中国的立身之所 / 075

 共同体概念及当代意义 / 076

 由家到国的共同体 / 080

 泛亚共同体 / 083

 40亿人的超国家合作组织 / 087

 建设泛亚共同体的要素 / 092

 摆脱落后的宿命 / 095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 098

 渐进完善的组织架构 / 102

 相互包容与认同的理念 / 106

 关键国家和次区域 / 108

 办好天大的难事 / 111

 

第四章  “一带一路”的缘起与归宿 / 115

 中国的愿景 / 116

 政策沟通:“一带一盟”的启示 / 120

 设施连通:当代“车同轨” / 122

 统一的区域贸易市场 / 127

 资金融通的泛亚新币缘圈 / 129

 民心相通:增进共同体的认同感 / 134

 积跬步以至万里 / 138

 

第五章  寻求共同的安全 / 139

 失去祥和的危境 / 140

 博弈“世界岛” / 144

 防止爆发大战 / 147

 泛滥的“溃疡面战争” / 151

 中俄筑底的安全框架 / 154

 超越国家的新安全观 / 158

 创新安全机制 / 160

 以更低安全成本保障发展环境 / 162

 

第六章  中国崛起须顺势而为 / 167

 顺应大争之世 / 166

 走好并行线 / 170

 建立泛亚币缘圈 / 174

 保持陆海新均衡 / 178

 冤家:博弈式共生的中美 / 182

 构建新时代的仁智体系 / 186

后记 / 192

 

TOP书摘

走向多中心

 

 

此前的这一轮全球化,是资本主导的全球化,是资本全球扩张的产物。在资本将全世界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后,资本化无可化,无法再通过从外部攫取利益的方式,来消弭内部的矛盾。因此,导致资本积累的中心国家率先爆发危机,向外部传递破坏性能量,然而,这种破坏性能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又很快传递回来,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深化。面对着已经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连产业资本家及政治代表都表达出了革命性的意愿,这意味着此轮由金融资本推动的全球化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已经延续了500年的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在瓦解,以单一主权民族国家主导世界的模式面临颠覆。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无法再向外部转移危机的困境。资本不断积聚财富的本能,在政治上则表现为对权力的极端控制欲和不断攫取政治权力的行动。如同资本家是“人格化资本”一样,今天的美国,作为拥有全球霸权的资本帝国,实质上是“国格化资本”,是资本实现全球积累的工具。资本的全球霸权,既是给美国的历史奖杯,也是维持其主导权的必要条件,而最终也会成为美国衰落的原因。因为,没有一个国家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长久的维持世界性霸权。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化中,单极世界是偶然出现的短暂现象。英国在1815年战胜拿破仑之后,构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没有竞争对手、势力波及全球的单极世界。1871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建立起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后,英国的世界霸权就走向了终结。另一个单极世界出现在1989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欧盟的出现、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使得美国的单极世界难以维系了。

 

一个国家获得单极式的世界霸权,意味着财富与权力向这个国家的不断集中。权力与财富越来越集中于霸权国家,导致处于边缘的国家和贫困化人口越来越多。寡占加剧的排他性,会带来越来越严酷的剥夺,竞争与反抗将随之而来。寡不敌众的基本态势,使脆弱的全球单极结构必然出现分化、直至坍塌。这是单极世界难以出现、更难以维持的原因。

 

事实上,当前仍在深化中的全球危机,已经把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带入了分崩离析的过程之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并没有出现新兴帝国取代衰落帝国的现象,霸权国家之间权力转移的传统,正在被多中心的现实所打破。数百年由英、美等单一国家控制世界权力中心的局面,正在被几个洲域共同体的出现所颠覆,“天下三分”成为世界格局的新趋势。

 

 

 

三个“20万亿美元俱乐部”

 

2015年,欧盟28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5%,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北美经济圈包括美、加、墨,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6%;东亚国家通过十年整合,初步形成了东亚经济圈,内部贸易量从44%上升到55%,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24%。这三个经济圈占到世界经济的75%,共同进入了门槛条件为20万亿美元规模的洲域共同体俱乐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欧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一种类型的洲域共同体。只是在全球危机的压力下,这座超国家合作的实验室正在面临生存的考验。尤其是英国脱欧,除了降低欧盟总体经济规模之外,还带来了金融领域的强烈冲击,伦敦金融城已无法继续扮演欧洲金融中心的角色;更加令人担心的是,英国脱欧会否引发脱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尽管如此,欧共体还是在利用经济危机的倒逼机制,努力在推动欧洲统一财政的实质性进展。最近欧元区推出统一债,发债的目标是为没有财政收益的欧洲国家纾困,而深层结果却使统一债的主要买家欧洲央行获得了对欧洲国家增量收支的控制权。对于人类社会,重要的不在于欧洲一体化已经获得的成功或日后可能的挫折,而在于它们的不懈探索和尝试给世界提供了新启迪。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推进了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危机让东盟国家认识到,在全球金融化的时代,东盟十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影响力太小,难以应对全球投机资本的冲击,有可能在几天之内就会丧失几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而危及国家安全。中国的金融力量虽不强大,却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在危机时刻,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帮助香港维持了联系汇率制度,也阻断了亚洲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波动。亚洲金融危机把东盟国家与中国推到了一条船上,迫使他们只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正是贪婪的投机资本扮演了老师的角色,让处于资本主义体系边缘地带的东盟国家认识到自身的脆弱。为了应对全球金融投机资本带来的新挑战,东盟与中国这个经济体量巨大、金融相对独立、在关键时刻也能够承担责任的国家,开始了被称为“10+1”的新合作。东盟与中国的合作,缔造了东亚国家的黄金十年,使亚洲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这种增长势头,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考验。在“10+1”合作取得显著进展的情况下,中、日、韩三国也开始启动自贸区和货币合作谈判,开始出现东亚合作新趋势。尽管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阻遏之下,东亚一体化进程如同“正入万山圈子里”的河流,虽“一山放过一山拦”,但依然保持着奔向海洋的趋向。特别是随着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国家进入亚太经济圈,东亚圈占世界经济总量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

 

图:三个“20 万亿美元俱乐部”

 

图:世界 GDP 总量构成

 

在北美自贸区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交往和产业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墨西哥、加拿大的能源资源与美国互补,加强了墨西哥、加拿大能源生产能力;在制造业领域,墨西哥的人力资源与美国的技术资本互补,使美国将一些缺乏竞争性部门的工作转移到更有竞争性的部门,把低技术和低工资的工作转变为高技术和高工资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墨西哥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美国前贸易代表席尔斯女士(Carla A. Hills)在2014年首期的《外交事务》中表示:“北美自贸区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予的自贸协定,已达成的市场开放程度比任何贸易协定更宽、更深??过去20年间,北美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高度有效的供应链。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每1美元的商品中,分别含有加拿大和墨西哥25美分和40美分的产值。相较于中国和日本对美出口商品仅有4美分和2美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北美自贸区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平均成本,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可以利用三国在经济水平、资源禀赋、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强化各国的产业分工和合作,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各国产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北美自由贸易区无论是在商品进口总额还是在出口总额方面都保持国际贸易地区份额的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在席尔斯女士看来,“在美国政府评估贸易协定时,不仅要基于国家的利益,更须考虑区域性的利益。”可以说,组建和扩展北美自贸区,固然有与欧盟和东亚自贸区实现战略对冲的考虑,却也是对洲域化趋势的响应。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已经中止了TPP谈判。并且表示将可能退出“北美自贸区”,还要在美墨边境修墙,对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产品收取“边境税”。然而,在美国开始从全球收缩退往美洲的过程中,如果不与周边国家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美国就可能直接掉入孤立主义的陷阱。即使是曾经为世界第一的美国,在面对洲域化的欧洲与亚洲国家集团的竞争时,也只有通过与周边国家抱团合作的方式才能勉力应对。不然,美国将会很快变成世界舞台上的二流角色。

 

邻国无法搬走,只能学会相处。与邻国共同发展,开展超国家合作,是全球危机时代明智的战略选择,甚至是国家的宿命。正因为如此,洲域共同体成为一种新的、难以违抗的大趋势。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04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53.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