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 第三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 第三版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 第三版

作  者:王峥,马雯

出 版 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  价:98.00

I S B N :9787533771645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医学  >  中医    

标  签:医学  中医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刺血疗法是针灸学领域里的一种传统针刺疗法,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砭石刺破脓疡,放出恶血,可以说是刺血疗法的发端。迨至金属医针取代砭石以后,在九种类型的医针之中,有了专做刺血之用的锋针,后世又名之为三棱针,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第3版)》不但包含了数代人的临床经验和对刺血治病机制的探讨,而且收载了全国各地医家刺血疗法资料和历代针灸典籍中刺血治病资料,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TOP作者简介

王峥,马雯


TOP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第一章 如何用现代医学来描述经络系统的实质
一、经络的有形成分包括循环系统的血管和淋巴管
(一)血液循环系统是经脉、络脉的有形成分
(二)淋巴循环系统包含“卫”的部分物质基础
二、经筋是古人对神经系统的最早描述
三、皮部通过神经、血管、淋巴管以及分子细胞结构和深层组织保持着内在联系
四、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认为,整个循环系统各组织细胞都具有内分泌功能
五、血管、淋巴、神经系统共同构成了经络系统
第二章 对血液及其功能的认识
一、血液的生理功能
二、血液的组成、特性和血容量的调整
三、红细胞在人体内的具体功能及寿命
四、中医对血液生理功能的认识
第三章 刺血疗法能直接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一、刺血疗法能改变局部循环血量的异常
二、刺血疗法能促使血管内血栓的转归
(一)血栓的类型
(二)血栓的后果与转归
三、刺血疗法能改变血液的性状和流速
(一)血液黏度
(二)血液动力与血液流速
四、刺血疗法能改善微循环障碍
(一)微循环的不同通路
(二)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表现
(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五、刺血疗法能很快地纠正体液循环障碍
六、刺血疗法有止血作用,并能促进血肿的吸收
……

第二篇 临床实践
第三篇 资料总汇
参考文献

TOP书摘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第3版)》:
  应用刺血疗法在人体体表特定的静脉中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而且疗效奇特,使许多病情危重、久治无效、痛苦不堪的患者获得了新生。这其中的深奥道理如何探讨和解释呢?怎样用现代医学理论来阐述这一最古老疗法的科学道理呢?通过我们长期的临床体会,在此提出一些看法,请老.师和同道们指正。
  中医治病离不开经络,用针刺治病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络,特别是刺血疗法刺静脉血管治病,具体的治病机制是什么。在此应对传统的经络实质有更精确的认识和剖析。
  现代医学通过大量的解剖和精密仪器的科学观察,对人体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把人体从形态功能上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及神经系统九大系统。九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神经一体液的支配和调节下,构成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进行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中医学早在几千年前也对人体进行了大量的解剖和肉眼的观察。如《灵枢·经水》篇中提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黄帝内经》中有许多篇幅的描述是中医最早对人体解剖的记叙,但这种观察是比较主观和粗糙的。我们的祖先通过解剖确定了人体的骨骼、肌肉、脏腑、器官,正确地指出了它们的基本功能,并通过大量的解剖和医疗实践提出了经络系统的学说,认为经络在体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部分。
  笔者认为是血管、淋巴、神经系统构成了经络系统的有形成分,它们各系统的综合功能就是经络之气机的功能。
  一、经络的有形成分包括循环系统的血管和淋巴管
  古人把经络系统分为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部分,根据经络系统在人体的不同分布,又具体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别络(十五大络)、孙脉、孙络、浮络,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肯定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中流淌着红色的血液。《素问·调经论》日:“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从解剖中可见心、肝、脾、肺、肾都有较明显和集中的动、静脉血管进出,“经隧”用现代医学术语讲指的是人体的大动脉和大静脉。《灵枢·经脉》日:“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足内踝上,无所隐蔽也。”从现代解剖学观察较粗的大隐静脉在足内踝上端常清晰可见。这种对人体循环系统的初步认识,比西方的哈维和马尔培根领先1300年,比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对血管的描述详细、完整得多。
  (一)血液循环系统是经脉、络脉的有形成分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生命之河。现代医学揭示,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两部分,这是人体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基本封闭式的管道,在人体是一个立体式的网状结构系统。而淋巴循环系统也和血管一样在人体组成一个立体式的网状结构,只是淋巴管起始于结缔组织间隙的毛细淋巴管,淋巴循环要借助于血液循环才能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组成,其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淋巴循环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导管和毛细淋巴管,以及淋巴结和淋巴器官组成,其管道中流动着无色的淋巴液。当血液从动脉到达毛细血管时,会有一定成分的液体渗入组织间隙构成组织液,一部分被血管重吸收进入血液,另一部分则透入淋巴管。大部分淋巴液被运送返回到颈根部的静脉,最终又注入血液中参加血液循环。
  人体的动、静脉的血管在分布于人体时都反复分支,数量由少变多,就像树根和树枝一样有粗有细。根据血流的方向,动脉是由粗到细,口径由大变小,管壁由厚变薄,而静脉则相反。动、静脉可根据管径的粗细分成大、中、小、微4种级别的血管。动脉管径大的称为主动脉(管径为25~35mm),从上面分出许多中动脉,从中动脉上又分出无数的小动脉(管径约0.5mm),然后分出难以计数的微动脉(管径仅8~200μm)。小动脉和微动脉具有很好的收缩性,通过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以改变血管的口径,从而调节血流的阻力和各器官的血流量。血液从心脏射人最粗的动脉中,然后快速逐级地流到微动脉中,再进入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中的无以计数的毛细血管中(管径只有5~10μm,仅是一根头发直径的1/50~1/20)。毛细血管在组织内吻合成毛细血管网,人体的毛细血管网约有700m2表面积,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结构。它的管壁很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其外有一薄层的基膜,通透性好,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管管径在300μm以上时肉眼尚能分辨,而像微血管和毛细血管这样微小的结构,古人凭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只能看到如网络状遍布全身的大、中、小分级的动、静脉。现代医学又进一步揭示人体各器官的有形部分,其中血管遍布整个脏器(见解剖图谱6、7)毛细血管又汇合成微静脉(管径为20~30μm),然后逐步增粗成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微静脉和小静脉的管壁中平滑肌收缩时,也可使口径变小,而使血液阻力增加。在体表能看到的静脉一般为中、小静脉(管径为1~5mm),这是刺血疗法常取的血管。大静脉的管径在10~20mm,最大的静脉是腔静脉,管径约有30mm,管内压力接近0mmHg,而血管中的血液经过循环后又回到了心脏。静脉和相应的动脉比较,其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薄,故其容量大,可扩张性大,即静脉内较小的压力变化就可导致较大的容积变化。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循环血量的60%~70%位于静脉内,因此静脉在血管系统中起着血液贮存库的作用。肺、肝、脾等的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都能贮存大量血液,可随时补充循环血量。在中等以上静脉腔内有半月形向心方向开放的静脉瓣,可防止血液逆流,使血液逆重力方向而回流人右心房。静脉瓣在四肢较多,下肢静脉中多于上肢静脉,内脏的静脉一般没有瓣膜,若瓣膜有病变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522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4.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