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汉字浅说
汉字浅说


汉字浅说

作  者:刘毓庆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丛 书:椿楸园著作系列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10014942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学    

标  签: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毓庆教授是给研究生开设的“小学”课内容的一部分。后来为了培训中小学语文老师之需,便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

书中融入了《说文》百家及近现代古文字学诸名家研究的成果,以及笔者四十多年来对中国文字的理解。从汉字中蕴藏的远古人类秘密入手,论述了汉字对于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意义。并根据汉字的构成特征,分为《汉字的形符与部首》和《汉字的声符及其意义》两部分,对汉字进行解说。形符部分中,以《汉语大字典》两百个部首为基础,将部首分门别类,对其在字的构成中的意义进行解释,同时以常用字为例,进行说明。声符部分中,则将相同声符的字综合于一处,根据“右文说”提供的思路进行解释。在说解中,将文化知识贯穿其中。


TOP作者简介

刘毓庆,山西省洪洞县人,1954年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教授长期从事先秦文学、诗经学、古代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用力甚勤且成果卓著,著有《古朴的文学》(37万字)、《朦胧的文学》(35万字)、《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近10万)、《雅颂新考》(21万字)、《诗经图注》(国风)(约40万)、《诗经图注》(雅颂)(约50万)、《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约35万多字)、《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部分,与人合作,第一作者,110万)《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33万)、《汉字通用声素研究》(与人合著,第二作者,180万)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曾发表文章百余篇。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 


TOP目录

前 言...... 1

第一篇 汉字的形符与部首...... 5

汉字的形符...... 7

人体门...... 9

一、与整体人形有关的部首...... 9

1. 人...... 9

2. 勹(bāo)...... 17

3. 匕...... 19

4. 儿...... 20

5. 卩...... 21

6. 大...... 23

7. 尢(wānɡ)...... 26

8. 尸...... 27

9. 巳...... 29

10. 子...... 29

11. 女...... 31

12. 比...... 34

13. 文...... 35

14. 母...... 35

15. 疒(nè)...... 36

16. 立...... 37

17. 老...... 37

18. 走...... 37

19. 赤...... 38

20. 身...... 38

21. 長...... 39

22. 鬼...... 39

23. 鬥...... 40

24. 黄...... 40

25. 黑...... 41

26. 邑...... 42

二、与手有关的部首...... 43

1. 又...... 43

2. 寸...... 46

3. 廾(gǒng)...... 47

4. 支...... 48

5. 攴(pū)...... 48

6. 手...... 50

7. 爪...... 51

8. 父...... 52

9. 殳...... 53

10. 皮...... 54

11. (jú)...... 54

12. 聿...... 55

13. 隶...... 56

14. 革...... 57

15. 鼓...... 57

三、与足有关的部首...... 57

1. 止...... 57

2. 夊(suí)...... 58

3. 疋(shū)...... 60

4. 癶(bō)...... 61

5. 足...... 62

6. 辵(chuò)...... 64

7. 韋(韦)...... 66

8. 走...... 66

四、与口有关的部首......  66

1. 口...... 67

2. 旡(jì)......  69

3. 牙......  70

4. 曰......  70

5. 欠...... 71

6. 甘...... 72

7. 舌...... 73

8. 言(讠)...... 73

9. 音......  77

10. 齒(齿)...... 78

五、与头部相关的部首...... 78

1. 彡(sān)...... 78

2. 髟(biāo)...... 79

3. 毛...... 79

4. 而......  79

5. 目......  80

6. 臣......  81

7. 見(见)......  82

8. 艮......  83

9. 民...... 83

10. 耳...... 83

11. 自......  85

12. 鼻......  86

13. 頁(页,xié)...... 86

14. 面...... 88

15. 首......  88

六、与人体其他部分相关的部首......  88

1. 力......  88

2. 士...... 89

3. 歹(歺,è)...... 92

4. 心...... 93

5. 肉......  95

6. 色...... 96

7. 骨...... 97

生活门...... 98

一、与衣物丝织品有关的部首...... 8

1. 衣......  98

2. 冖(mì)......  99

3. 冃(mào)...... 100

4. 巾...... 101

5. 黹(zhǐ)...... 103

6. 糸(纟,mì)...... 103

7. 幺...... 105

8. 麻...... 106

二、与食物有关的部首...... 106

1. 食(饣)...... 106

2. 鹵(卤)...... 107

3. 禾...... 107

4. 米...... 109

5. 黍...... 110

6. 香...... 110

7. 韭...... 110

8. 瓜...... 111

9. 麥(麦)...... 111

10. 齊(齐)...... 111

三、与居住及房屋建筑有关的部首...... 111

1. 厂(hǎn)...... 112

2. 广(ān)...... 112

3. 冂(jiōng)...... 113

4. 宀(mián)...... 114

5. 穴...... 118

6. 户...... 118

7. 門(门)...... 119

8. 邑(阝)...... 120

9. 高...... 121

10. 里...... 122

11. 囗...... 122

四、与行为有关的部首...... 123

1. 匸(xì)...... 123

2. 入...... 124

3. (yì)...... 124

4. 卜...... 124

5. 示......  125

6. 彳(chì)...... 125

7. 廴(yǐn)...... 127

8. 辶(辵,chuò)...... 127

五、与器用有关的部首......  127

1. 匚(fāng)...... 127

2. 几...... 128

3. 刀...... 129

4. 干......  130

5. 弓...... 130

6. 火...... 131

7. 戈...... 132

8. 片...... 133

9. 斤...... 133

10. 厶(sī)...... 134

11. 斗...... 135

12. 王...... 135

13. 玉(王)...... 136

14. 田...... 137

15. 矢...... 139

16. 矛...... 139

17. 皿...... 140

18. 臼...... 140

19. 血...... 141

20. 网...... 141

21. 缶...... 143

22. 耒...... 143

23. 舟...... 143

24. 貝(贝)...... 143

25. 車(车)...... 145

26. 豆...... 146

27. 角...... 147

28. 工...... 147

29. 鬲(lì)...... 148

30. 弋(yì)...... 148

31. 方...... 148

32. 瓦...... 149

33. 爿(qiánɡ)...... 149

34. 至...... 150

35. 辰......  150

36. 鼎...... 151

37. 龠(yuè)...... 151

38. 辛...... 151

39. 酉...... 152

40. 金...... 152

41. 襾(xià)...... 153

42. 革...... 153

43. 韋(韦)...... 153

六、与颜色有关的部首...... 153

1. 白...... 154

2. 青......  154

3. 黄...... 154

4. 黑...... 154

5. 赤...... 154

天地门...... 155

一、天文类...... 155

1. 日...... 155

2. 月...... 156

3. 夕...... 157

4. 風(风)...... 157

5. 气...... 158

6. 雨...... 158

二、地理类...... 159

1. 阜(同阝在左者)...... 159

2. 凵(kǎn)...... 160

3. 山...... 161

4. 石...... 162

5. 谷...... 162

6. 水(氵)...... 162

7. 仌...... 164

8. 巛...... 165

9. 土...... 165

三、其他类...... 165

1. 一...... 165

2. 丨(ɡǔn)...... 166

3. 乙...... 167

4. 丶...... 167

5. 八...... 167

6. 亠...... 168

7. 十...... 169

8. 小()...... 170

动物门...... 172

1. 鳥(鸟)...... 172

2. 隹...... 173

3. 飛(飞)...... 174

4. 非...... 175

5. 羽...... 175

6. 牛(牜)...... 176

7. 羊(、)...... 177

8. 犬(犭)...... 178

9. 馬(马)...... 179

10. 鹿...... 180

11. 豕(shǐ)...... 181

12. 彑(jì)...... 182

13. 虍(虎)...... 182

14. 豸(zhì)...... 183

15. 釆(biàn)...... 183

16. 鼠...... 184

17. 虫(huǐ)...... 184

18. 魚(鱼)...... 185

19. 黽(黾)...... 185

20. 龍(龙)...... 186

21. 龜(龟)...... 186

22. 角...... 186

植物门...... 187

1. 屮(chè)...... 187

2. 艹...... 187

3. 生...... 191

4. 竹...... 191

5. 木...... 193

6. 黍...... 195

7. 麻...... 195

8. 禾...... 195

9. 瓜...... 195

10. 米...... 195

11. 韭...... 195

12. 麥(麦)...... 195

13. 齐...... 195

附:部首简表...... 196

第二篇 汉字的声符及其意义...... 205

汉字的声符与意义...... 207

附:段氏《说文解字注》声兼义表...... 218

附:王念孙《广雅疏证》声兼义表...... 222

检字索引...... 228

后 记...... 241


TOP书摘

总 序

2008 年,为奉养老母,我在太原东山店坡村购置了一套带小院的小区住宅。此地距城区约四公里的路程,是现代城市的喧嚣声尚未波及之所。在村中听到久违的鸡鸣声,备觉亲切。空气也比闹市清新许多。远处,村民用方言交谈的声音,时而透过清静传入耳中,好像就在耳边。只有夜里的群狗乱吠,令人讨厌。不过这也无妨,总比听闹市噪音要好受得多。因为喜欢这个小院,于是做了精心布置。大门的左右两边,栽植了两棵树,一棵是椿树,一棵是楸树,先师姚奠中先生给题写了“椿楸园”三字,作为门匾。小院里布置了石径菜畦,小亭曲池,袁行霈先生给题写了“榆亭”二字。进屋的第一道门用磨砂玻璃装饰,玻璃上是姚先生的书法作品。门楣“复性堂”三字由我自己题写。自己想,经过了半生劳累,应该静下心来休息,好好思考人生的问题了。现代生活使人失去了自我,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找回自己,故有了“复性”之思。此后,椿楸园便成了我读书、写字、种菜、思索的地方。自己曾写过一首小诗:“读罢诗书艺菜田,此生难得此清闲。东山有室和云卧,鸟语声中好午眠。”可以看出当时的心境。本来想,已经出版的书和即将出版的书已有二十多种,这也可以交代此生了,不必再写。以前为功利而著书,实非人生之最佳选择;从现在开始,应该做自己愿意做、应该做的事情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已经很难停手了,多年思考的未曾有结果的问题在脑海里还不时泛起。不得已而为之,又出版了几本书。不过此时自己觉得很需要做的是“回真向俗”的工作。先师姚奠中先生曾为我题写过八个字“由博返约,回真向俗”。这是我当下的选择方向。转眼之间,在椿楸园中已度过了八个春秋。作为对椿楸园的纪念,想想如今已年过花甲,也该对自己半生学术生涯做个总结了,也算是对在椿楸园的时光做个纪念。这总结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更成熟,我觉得自己是45 岁以后才渐渐走向成熟的。近十年的思考,很大部分是否定前几十年的想法的。由此想来,做学问真难!

现在我便把自己这几年没有发表的著作,连同以前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选编,整理成八本书,冠以“椿楸园著作系列”之目付梓。也算是对历史的纪念吧!

汉字与中国文化(代序)

汉字是当今世界流行最广、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文字”这两个字,在今天看来,就是一回事,但在古代,“文”和“字”是有区别的。汉代许慎在他的大著《说文解字》里就有解释,他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就是说“文”主要指象形字,“错画为文”,是照事物之形画出来的。“字”则是由“文”合成的,意思组合起来的就是会意字,形与声组合起来的就是形声字。“字”上面的“宀”代表房屋,下面是“子”,表示在房子里生孩子,因此“字”有生的意思,借用到这里,是表示“字”是由“文”生出来的,而且不断地合成、孳生,越生越多。所以《说文解字》里有九千多个字,而到《字海》,就有六万多个字了。为什么?因为在不断地生。

关于文字的知识,是古代小学生就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汉代时又叫“小学”。如《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但是在今天的小学教材里,这门教育内容却被丢弃了。我举个例子。在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考试,语文卷中有一道考题,让回答司令员的“司”字,是什么结构。我的孩子所在学校的学生答的是独体字,另外一个学校的学生回答是半包围结构。考试过后,我的孩子和朋友的一个孩子,在我家一起玩时开始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我的孩子说:“我们老师说的,老师特别举例,举了这个字,说这是独体字。如果不是独体字的话,把这个口去了那还是字吗?”朋友的孩子说:“我们老师讲的,这就是半包围结构,你看这不是包起来了吗?”第二天早晨我送孩子,正好在门口碰见了他们那个语文老师,我就问:“冯老师为什么说‘司’是独体字?”可能别的家长问,她就会直接回答,因为是我问,她觉得这里头有文章,她很谦虚,也很老实,说:“我不知道,我是看的某某某的参考书,参考书上说的是独体字。”朋友家孩子所在班的语文老师,正好是中文系一个老师的爱人,与我很熟,一次到她家去做客,我就问她:“周老师,为什么说‘司’字是半包围结构?”她的回答与冯老师完全一样,也是根据参考书来的。大家想,连老师都搞不清楚的问题,我们把它放到小学教材里去,而且还要考学生,有意义吗?知道不知道字的结构,对学生理解课文有什么帮助?于是我就跟周老师说:假如要我讲这个字,我会这样讲,你看,司令员这个“司”,上面一部分是只(手),下是个“口”,手搭到口上,这是干什么呢?训话,讲话。在以前没有扩音器,如果要让声音传播得更远一点,就采用这种办法。什么人有权力这样讲话呢?当官的,搞管理的人,所以这个“司”字有管理的意思,“司法局”,就是管理法律的部门;“司令员”,管理、发布命令的人;“司机”,管理机械的人。你把这个笔画拉平了,拉直了,不就是司令员的“司”了吗?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教学生,学生字形记住了,意义也明白,这多好?为什么要让孩子记这个结构、那个结构呢?像拼音字母,本来孩子会拼了,能拼读出来就完全可以了,可是还要让孩子记什么“整体音节”“非整体音节”的,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今天的小学教材中还有没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实在应该排除。这是研究者、专家们应该掌握的内容,对小孩子来说,实在不必要。而孩子们应该掌握的分析文字的知识,现在教材里反而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汉字的基本知识,对每一个读中国书的人来说,都是应该把握的。没有汉字,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文化。就其特殊意义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汉字中蕴藏着一个古老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就会看到上古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字都有故事,都有鲜活的生活情景。我们现在对一些字,自己觉得认识它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认识的只是它的表面,并不知道它背后蕴藏着的意义,它们的意趣自然也无法感受到。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窈窕淑女”,这是大家常说的,问“窈窕”是什么意思,大家可能会说“窈窕”就是漂亮,就是美好。那么“窈窕”为什么是漂亮?为什么是美好?怎么回事?这一追问,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我们从文字学的角度去考虑,“窈窕”二字上边是个“ 穴”字,“穴”是什么呢?《说文》说是“土室”,就是土窑洞。现在吕梁地区和晋南、陕北、甘肃等地,还有很多土窑洞,这是一种古老的遗俗。人类在土穴里居住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在平地上所建筑的房子里居住的时间。如果说人类有百万年历史的话,可能有99. 5 万年的历史都是在穴洞里度过的。住过土窑洞的人大概都知道,大户人家掏的窑洞和小户人家掏的窑洞是不一样的。小户人家因为没有钱,因此选择的土质是黄土,费工少,容易掏,掏的窑洞窄、浅,因为太宽了不结实。有钱人家要掏土窑洞,选择的土质是黏土土质,特别坚硬,加宽、加高、加深都没有问题。“窈窕”这两个字,“窈”是深的意思,“窕”是宽的意思,是形容窑洞又深又宽,表示是大户人家。“窈窕淑女”就相当于“大家闺秀”。人们移居于平地后,在平原上建筑宫殿,便把原来形容土窑洞的词语,用在形容宫室建筑上。“窈窕”也就成了描写深宫的形容词,包括“深宫”的“深”字、“侯门深似海”的“深”,“洞房”的“洞”,都是远古穴居时代语词的遗存。大户人家的姑娘和小户人家的自然不一样,像城市姑娘,一般生活条件好,也不干体力活,不在太阳下劳作,故身材苗条,面色白皙,美丽好看。这便使“窈窕”由形容居室深宽,变为描写“美貌”的形容词。像农村姑娘生活条件差,温饱不时,从小就要从事体力劳动,曝晒烈阳,劳苦和营养不良使她们很多人身材变形,面色黝黑,自然就不如“窈窕淑女”之美丽。

再比如“能”字,在古文字中,像有一头、耳、口、牙、足、尾的熊。其实就是熊的象形,即“ 熊”的本字。在隶书中,头耳部分变作“厶”,口牙部分变为“月”,足变为两个重叠的“匕”,尾的部分被省。这本义本是熊,怎么变成了才能、贤能、能力之类的意思呢?《说文》说:“能,熊属,足似鹿,从肉,?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徐锴说:“坚中”指“骨节实”。这个解释很勉强,骨节实,能任重,那牛不是更突出吗?为什么不以牛来称举才能呢?其实这后面藏着个故事。传说,大禹的父亲,治了三年水,没有成功,然后就被尧杀死在羽山之野。羽山之野在哪里呢?终年见不到阳光,应该在北极圈里头,而且尸体三年没有腐烂,用刀子把肚皮剖开,结果从肚子里跳出一只黄熊来,这熊就是大禹。大禹治水的时候,没有人时,他就会变成熊入水,疏通河道。据说,大禹疏通轘辕山时,告诉他老婆涂山氏说:你听见鼓响再来给我送饭。

老婆答应了。结果大禹化熊疏河时,不小心抛起的石块,打在了鼓上。涂山氏听见鼓响了,赶快送饭来。她看见自己的丈夫是一只硕大的熊,又惊讶又羞惭,扔掉饭篮转身便跑。大禹随后追去,一直追到嵩山下,涂山氏化身为石。这时涂山氏已怀了大禹的儿子。故大禹大喊道:还我子来!石头突然破裂,一个小孩儿从中跳出,这就是大禹的儿子启。之所以叫“启”,就是因“石启而生”。熊化为禹、禹化为熊的神话,说明了治水英雄大禹崇拜的图腾就是熊。在他之前,以武力平定天下而被奉为五帝之首的黄帝,另一个称号叫有熊氏,也是以熊为图腾的。现在写作“熊”,以前写作“能”。“熊”的本义是火焰旺盛之貌,下面的四点代表火,即熊熊火焰之“熊”。“能”能够把山劈开,把河疏通,其力何等之大!其才何等之高!其为天下而劳身费神,又是何等之贤!这样,“能”便蕴有了能力、才能、贤能的意义。

…………

“取”是捕获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先秦文献中娶媳妇的“娶”也写作“取”呢?这与古代的抢婚制有关。在上古时代曾经有过抢婚的习俗。一般是在黄昏时分,天色昏暗,小伙子瞄准邻近部落的姑娘下手,抢回来做自己的妻室。为什么要选择黄昏时分?这主要是为了逃避对方的追赶,同时也让姑娘看不清带走的方向、地方,无法逃回家。这个习俗,民国时期在一些地方还残存着,只是性质变了。如以前在内蒙古一些地方,就有这样的习俗,男女双方其实早就谈好了,就在结婚的这一天,女子要专门到一个男子能抢走的地方等男子来抢,男子则纠集几个小伙子来“抢”,女子家也要纠集一帮人装模作样地去追赶,但绝不能追上,追上这个婚就结不成了,只能做个样子。然后过上三天,男家就派个媒人过来,最后女方要多少头骡子多少匹马,用谈买卖的方式搞定。因为是抢取,所以叫“取”;因为抢的是女性,所以后来在下面加了个“女”字写作了“娶”。因为时间是在黄昏时分,所以最早称作“昏”,后来加“女”写作了“婚”,后来形成了“结婚”的概念。屈原在《离骚》中说:“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就是指结婚。现在在很多农村,仍然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举行婚礼,我们现在城市里是大中午举行婚礼,这不是在“结昏”,而是在“结午”。

把女子“娶”到家,要让她干什么呢?名正言顺的理由是“娶妻生子”,让生孩子。承担生孩子的女人便有了一个特殊的名称,这就是“媳妇”。为什么叫“媳妇”呢?现在的字典里都没有解释清楚。这个“媳”字,从女从息。“息”上面是“自”,下面是“心”,“息”是鼻子的象形字,表示呼吸气,心动气生,一呼一吸为之一息,这是生命体征,故“息”有生的意思。“息”加“疒”为“瘜”,指身外生肉之病;加“火”为“熄”,指用以生新火的火种;加“艹”为“蒠”,指一种蓄根可以再生的蔬菜;加“女”为“媳”,表示是让生孩子的女人。

不难看出,汉字中藏着很多故事,它能引我们走进一个趣意横生的世界。它的形体,它的立意,与现实生活联系都非常紧密。同时它在与现实的联系中,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清楚已经被历史淡漠或冲洗干净的东西。有一次我到宁武去,从宁武的鼓楼中穿过后,回头看鼓楼,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北京的“京”嘛。抽象的文字与实物之间,这不是完全重合吗?那么这个“京”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叫“京”?《说文》说:“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也就是人工建造的高大建筑物。如果结合历史看,就会发现,这是周人的发明。周族早期在西北活动,从西北方向往内地迁徙,现在甘肃庆阳有不少周人先祖的传说,这可能是他们早期活动留下的遗迹。后来迁到了陕西的岐山。他们每迁一处,就要建立类似鼓楼的高大建筑物,他们把这叫作“京”。这样,“京”便成了他们首都所在地的象征物,于是留下了周京、丰京、镐京之类的名字。到汉朝统一之后,把这个名字继承下来,所以有了西京、东京之称,后来就有了北京、南京。“京”原来只有周天子所在地才能有,但礼崩乐坏,人心攀高趋上,天子有的诸侯也想有,于是各地都开始建造起了这种建筑,到后来,连一般的县城都有了“京”的建筑物。

…………

由于汉字中藏着故事,藏着历史,因此关于汉字的学问,也就成了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山西,古代叫“晋”。为什么叫“晋”?古书上说,“晋,进也”。因为它在北,“有事于中国,则进而南也”。有学者研究晋国史,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说:周初唐叔虞得到一种嘉禾,他把这嘉禾进献给了周成王。因为“晋”有进献的意思,所以就把这地方改称“晋”了。其实,如果我们追根寻源,探讨一下,就会发现,“晋”字别有深义,大家看:

这像什么呢?箭!即弓箭的箭。下面圆的是箭筒,箭在箭筒里插着。“晋”字的本义就是箭。先秦时没有“箭”字,“晋”就是“箭”。《仪礼·大射仪》郑玄注就曾说:“古文箭作晋。”因“晋”字为地名所专,后来才另造了形声字“箭”。山西之所以称“晋”,因为山西产箭。晋南的有些朋友知道,在曲沃那一带,晋国都城所在的地方,现在还有竹子,竹子是造箭的好材料,所以“箭”字从“竹”。司马迁曾经说过山西多竹,司马相如赋里也提到过“夏服之劲箭”,“夏”就指的是晋南地方。我们不妨类推一下,山东为什么叫“鲁”?“鲁”字从“鱼”,因为靠近海边,海里盛产鱼,所以叫“鲁”。陕西为什么叫“秦”?“秦”字从“禾”,其地宜禾,所以叫“秦”。河南为什么称“豫”?“豫”字从“象”,商人服象,河南原来产大象,后来因气候变化,象群南迁。到春秋、战国时,人们经常会在河南一些地方发现象的骨头,感到好大呀,如果它活着少说也有几头牛大,于是看到死象的骨头,就想它生时的样子,“想象”这个词就产生了,“象”字形象、相貌的意思也就产生了。以此类推,山西称“晋”,就是因为盛产箭。这样,一个历史的谜团也就解决了。

第二,汉字所记载的传统文化典籍,其丰富性、久远性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可以说,把世界上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加在一起,都没有汉文文献丰富。这是全人类的一大笔精神财富,人类几千年的智慧都储存在汉文文献里。我们的文化之所以和西方以及其他国家不太相同,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我们有不间断性。我们一直在积累,没有抛弃传统。据文字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象形文字是产生最早的一种文字。在西方,后来就变革成了拼音文字。这种变革,非常有利于人类物质生活的便利,但同时也把历史改革掉了。中国文字的变革,始终在把握着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这就使得我们把握了更悠久的历史,和历史留存下来的人类在几千年中积累起来的智慧。

在我小时候,当时语言学界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叫作:汉字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的道路。为什么?因为汉字难学难写。我记得上大学时,我们的一个语文老师拿着一张拼音报,对同学们说:大家看,这张拼音报,我六岁的孙子能把它读下来,这里所讲的故事,他都能看懂。可要是方块的汉字,再加六岁他也读不懂。学习汉字,费时费力,因此必须改革,走拼音化的道路。当时的政府也是这么想而且也是这样提倡的。因为是革命的年代,人们不曾想,如果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的道路,那就意味着汉字记载的这一大批文化典籍就会被抛弃,人类积累了数千年的文明成果、智慧库存就会被尘封,历史就会被割断。比如日本、韩国、越南,目前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创造了民族文字,但是早期的历史文献都是用汉文记载的,这就使得他们大多数人读不懂也不懂得自己的历史,模糊了自己的根。一百年过去了,现在只好在学校里再开设中文课。

汉字典籍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就“四库”系列而言,《四库全书》36000 多册,这36000 多册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它们单页排开连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还有余。如果把《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等套大书单页连接起来的话,恐怕可以绕到月球上去了。有这么多的文化典籍,其中储藏着人类多少智慧!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历史智慧的基础上往前推进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拼音文字最先用打字机代替了手写之劳,他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字母,而中国文字用打字机,面对的则是成千上万的方块字,从成千上万的方块字中捡出自己需要的字来,这是何等之难!这就更使得废除汉字的声浪高涨了。但进入电脑时代后,汉字的输入速度,竟然比拼音文字快好几倍,“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字,最多按四下键就出来了,这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所以有很多东西,不能只看眼下,要考虑长远。同时,汉字文献中有目前人类走出困境的锦囊妙计,我们要领悟这智慧,为人类筹划未来。

第三,汉字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非汉字不能成就中华民族之大。中华民族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为13 个亿,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19%,比欧洲45 个国家人口的总和(7. 28 亿)还要多近6 个亿。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 公里,南北之间的间隔约为5500 公里。南北跨越近50 个纬度,东西跨越了60 多个经度,东、西时差5 个小时。在如此辽阔的土地上,南北异音,东西殊俗。在普通话不普及的古代,各地皆用方言,南方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西部人说话东部人不知所云。但是朝廷的指示一点都没有受到阻挡,直接就可以下达到基层,因为虽然语言不同,但一旦见了这方块字,大家都认识。如果要用拼音文字就不行了。因为各地方言发音有很大的差别,相互听懂很困难。比如20 世纪70 年代部队拉练,遇到了连日阴雨,有一个连到了霍州,战士们连续几天,都淋得像落汤鸡,行李都湿透了,于是决定休整,让大家休息一下。首长们与当地领导联系,让战士们去村里向百姓借被褥。一位战士到了一户百姓家,见一位中年妇女正与小孙女在一起,于是很礼貌地说:“大娘,你家有褥子?借我用一下。”中年妇女一时吓得面如土色,一把把孙女抱了起来,说:“我的汝子还小,还不能用。” 因为霍州人说“女子”是“汝子”,和“褥子”的发音完全相同。她以为当兵的要强暴她的孙女,岂能不怕?所以语言不通,如果没有汉字凝聚,要形成一个13 亿人的大国,那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我们要走世界文字拼音化道路,废除汉字,就有一个在13 亿中推广普通话的问题。但要让13 亿人发同样的音,实在太难了。有些读音,个别地方的人就很难发出来。比如南方人“十”、“四”不分,运城人“红”、“黄”不分,吕梁人“花”、“发”不分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有时不但自己发不出,而且也听不出来。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原、榆次、大同等中小城市的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家私店”的牌子,有的写作“家俬店”。“家俬”是什么?北方人没有听过,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店里陈列的是家具,才怀疑“家俬”是家具的意思。其实“家私”就是北方人说的“傢什”。“什”是品杂之义,表示数量多。故顾野王的《玉篇·人部》说:“什,什物。”唐慧琳所编《一切经音义》也说:“什,聚也,杂也。谓资生之物也。今人言家产器物犹云什物,即器也。”《史记·五帝本纪》里提到舜“作什器于寿丘”,司马贞解释说:“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但“什”的音,南方人发不出来,发出来如同“私”的音,选字记音,便写成了“私”,为了和私有制的“私”相区别,于是就造了“俬”字。于是本来统一的东西,经过方言的分化,便相互难以理解了。

汉字不但可以消除方言带来的障碍,还可以包容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迅速地走向消失。而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文化宝库,方言中储存着历史与文化的信息,大家都感觉到了方言消失带来的文化消逝的危机,于是专家们呼吁要保护方言。既要保护方言,又要推广普通话,怎么办?只有汉字能将二者兼容起来。普通话只是在一些交际场合下运用,在对外交往的场合下运用,平时还是方言。像孔老夫子,他说的满口的山东话,但是讲课的时候,他则“《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读《诗经》的时候,读《尚书》的时候,他得用雅言教学生,同时执礼,一些礼仪场合下,他得用雅言。为什么用“雅言”?“雅言”是什么呢?“雅言”其实是陕西话。陕西地方,原来属于夏人活动的地方,故称夏,“夏”和“雅”古音一样,“雅”就是“夏”,那个地方的话就是“雅言”。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的北京话,京腔嘛,官话、普通话。因为周朝的首都在陕西,那个地方的话便成为四方学习的标准。孔老夫子读这些书的时候,他得用官话,为什么?他有一种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在政治分裂割据时期,语言因割据而随方言发生变化,开始分化,如果用方言教孩子识字,那就会分化得更快、更大。像孔子的时代没有拼音,没有反切,读音只有老师掌握,这样过上几百年,可能就会分裂出若干种语言来。所以孔子要用“雅言”教学,他要想法保持“雅言”的地位,以此来防止民族根本性的分裂。后来的王朝,经过分裂统一以后,就要编韵书,目的就是保持语言的统一。隋朝有《切韵》,唐朝有《唐韵》,宋朝有《广韵》,明朝有《洪武正韵》,目的都是一个,统一语言。我们现在的普通话读音,就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为标准。像中央电视台,听说主持人如果不根据《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的音读,一个字就要扣罚数百元。汉字对方言的兼容,非常有利于维护民族统一,有容乃大,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能成就其大。

最后一个问题是,汉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以及复杂的文化思想。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汉字的方块外形,便于呈现造型之美;汉字的一字一音,便于创造抑扬顿挫的节律;汉字的一字一义,便于灵活运用、组合,可以变化出无穷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对联,这种艺术形式西方人没有,蒙古文有,是模仿汉文的。但远不及汉字书写的齐整,因为他们是拼音文字,语音节奏对上了,形式上便会出误差;形式上对上了,语音节奏又很难相对。同时也少变化。大家看下面的这一联:

妙人兒倪氏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

传说这出自乾隆皇帝和张玉书之手。乾隆皇帝和张玉书两人一起到了一家酒店,一个漂亮的姑娘送上酒来,乾隆问姑娘贵姓,姑娘说姓“倪”,于是乾隆皇帝就出了个上联,“妙人兒倪氏少女”,最后两个字“少”“女”合起来正好是第一字“妙”。第二三“ 人兒”两字合起来正好是个“倪”字。张玉书略做思索,便以“大言者诸葛一人”来相对。“一人”合起来是“大”字,“言者”合起来是“诸”字。确实很妙,这在别的语言文字中是不敢想象的。更妙的还有。那位姑娘听见了,因她斟酒时无意间在桌子上洒了几点酒,于是说:“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氷冷酒”,“氷”是一点,“冷”是两点,“酒”是三点。这实际上是给这一对君臣出了个上联。张玉书对得很妙,他说:“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丁香花”三字,“丁”字上一横是“百”字的头,“香”字的一撇是“千”字头,“花”字的草头是“萬”字的头。多妙!有次微信上转发有一联:

若不撇开便是苦,各自捺住方成名。

“ 若”字的一撇要不撇出去,就变成“苦”字了。“各”字的一捺,捺住、停住了,就成了“名”字。一撇一捺,就是个“人”字。这与其说是作者的巧思,毋宁说是汉字给予作者巧思的基础与智慧。

下面写两首诗,请大家读一下:

  

这种诗体叫“神智体”,第一首据说作者是位女性,她思念丈夫,相思成恨,把对丈夫的思念、埋怨、自己的痛苦,都藏在了这奇怪的“方阵”中。她把字形和字义混合起来运用,读出来需要智慧。正确的说法是“月斜三更半门开,长夜横枕意心歪。短命到今无口信,哭断干长(肝肠)无人来”。这种艺术,除了汉字,别的文字很难想象出来。第二首诗据说是苏轼的作品,有辽国的一位才士出使宋,听说苏轼很有才气,才士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想跟苏轼比试。见面后,在较量过程中,苏轼就写了这首诗让他读,他读不出来。正确的读法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云断斜日暮,曲江倒蘸小山峰。”

…………

此外还有绘画、书法艺术。西方的油画,多是有画无字,而中国画,最高境界往往表现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印合为一体。而书法,篆书之委曲,隶书之庄严,草书之飞腾,楷书之工整, 各具风采。因书者个体志趣之不同而形成的多姿多彩的风格,更使得艺圃万紫千红。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汉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下面这种艺术样态,是我自创的,我称其为文图,它是利用汉字的象形特点,用书艺的笔法、绘画的构图、诗词的意境熔铸而成的艺术。因为它主要用的是“文”而不是“字”,主构的是“图”而不是“画”,故名之曰“文图”。

这是由“ 吉人天相”四字构成的图。好像是这两个人在月下亭边相约,表面上看去,正是欧阳修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所表现的意境。这样就有了两层意思,读文字是一个意思,读图又是一个意思。

还有一幅浣女图,由“上善若水”四字构成。“浣女”在水边洗纱,身后是洗完的纱,像是放在一个筐子里。纱洗完了,她要洗她的头发。“若”字古文正是一个人用双手梳理头发的形象。这里题了一首小诗:“浣罢柔纱浣发尘,簪花临水目含。蛾眉贯对溪中月,不作吴王宫里人。”浣纱女西施,后来不是作了吴王宫里人吗?“不作吴王宫里人”,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同流俗、不慕荣华的高洁形象。

再看这幅《众望所归》图:这是由“升木猱”三个字构成的。“升木猱”就是爬树的猴。为什么叫“ 众望所归”?因为它攀得高,在树上表演,大家在树下看着。为什么要看着它呢?一首散曲,把真实意思表达了出来:“生无人相,衣冠学人样。怎了得攀援功夫,媚人伎俩。贪桃儿能献出媚态百状,到手了便翻脸不认账,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官模样。这德行怎得归众望?只缘它高高在上,高高在上。”一些官僚不就是如此吗?他们以为自己有本事,故“众望所归”,实则如同猕猴,不过因地位高而已。

下面这幅《现代人》图,是由“夭夭如也”四个字构成。“夭夭如也”出自《论语》,本意是形容和舒之貌的,是一种轻松的状态。我们现代人,一边读《论语》,学圣人,而另一方面又为利益驱使,逐利不休。故将“夭夭如也”四字字形略做变化,构成了一个奔跑的人,他的前面是一个坟墓,一个人在坟墓前,好像在祭献。为了把这个意思说透,配了一支散曲:“坠而啼哭,立而学步,才会走便匆匆上了路。问前途,道是个光明的好去处。有颜如玉,有金筑屋,说不尽的荣华任君取。劲一鼓,再加速,飞毛腿儿不含糊。一溜烟儿跑下去,原来是一片墓。这是何苦!”像这样用图、文、诗结合成意的方式来表达情怀,所展示出的无疑是汉字表达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力的无限性。

最后,我们谈的是汉字以人为本的特质。《说文》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所以这个“大”字,就是一个人展开双臂的形象。为什么“人亦大”?因为天、地、人三才,人居在中,是天地之心。有了这心,天地便有了生气。古人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也;万物者,天地之肢肤也。人和万物是连成一体的,而作为“心”的人,则感知着作为“肢肤”的万物的变化,伤肢肤则心痛。所以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维始终支配着创造行为。比如“目”字,是用人的眼睛形象来表示的,这个眼睛同时可以指动物的眼睛,不必另为动物的眼睛再造字。“口”是人口的形象,同时也代表了所有动物的口。大莫过于天地,而在汉字中“天”和“地”都是以人为本建造出来的。“天”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大”上面加一笔。《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地”字是由“土”与表示女阴的“也”字构成的,《说文》说:“也,女阴也,象形。”土地生长万物,它是伟大母性的体现,故而用女阴表示。

古代最大的两个祭祀物,一个是“祖”,即祖先神灵。我们刚才讲了,“祖”是什么?是男性生殖器,祖先神灵是以男性生殖器为模型而代表的。还有个祭拜对象是“社”,即土地神,“社”是什么?“社”在甲骨文中作“土”,是女性乳房的形象,有时乳汁还外流出来。这是“大地母亲”的象征,乳汁滋养生命。这都是以人为本造出来的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身”是人自身,“物”是人的识见所及,所体现出的都是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观。

要指出的是,有人以“人文主义”指称中国传统的仁德思想,这是不对的。中国人强调的是“人本”,而不是“人文”。中国有“人文”的概念,但与近代从西方移译过来的“人文”不一样。中国古代有“天文”、“地文”、“人文”之目。“天文”,指日月星辰,“地文”指山脉水流,“人文”指诗书礼乐。而“人本”则是指以人为本。西方人所说的“人文”,指文化现象。以人为本,关注点在人自身,是个性心灵对世界的领悟与体验。而“人文”则很容易外化为对人创造力的关注,并走向对创造物的关注。这与中国思想差距就很大了。

总的来说,汉字,它的表达力,它的丰富内涵,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替代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能比拟的。汉字创造了中国文化,也创造了中华民族,成就了中华之大,使之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华民族离不开汉字。如果站在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基础上来认识汉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汉字就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像五四时期的一批热血青年,如鲁迅、钱玄同等,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万恶之源,那种激愤之言,显然是政治的激情代替了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很幼稚的。然而今天让人不安的是,中国人不认真学习中文,而是下大力气学洋文。早晨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听到的是高声朗读英语的声音,偶尔也可以听到背诵政治考题答案的声音,却听不到读中国书的声音。多少年来,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考试升学,外语都是“一票否决制”。外语考不上,一切全完蛋,因而千千万万的人都把精力投到了外语上。但是,真正工作上需要外语的人少之又少。甘心让外语浪费中国人的时间,这是中国人失去自信和自尊的反映。要知道,我们能在美国人面前直起腰杆的资本,就是我们几千年积累起来的丰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强大的文化智慧影响美国,影响西方,让美国人来考我们的“托福”,穿我们的长袍?我们为什么不敢用中国智慧引领人类?

后记

这本小书,其起始是对《汉语大字典》200 个部首的解释,是给研究生开设的“小学”课内容的一部分。后来因培训中小学语文老师之需,便做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在实践中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其后,为了适应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又做了较大调整。关于文字的知识,古代称作“小学”,因为它是小学生就要学习的内容。可是现在的中小学中,“识字教学”变成了“认字教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培训过程中,有一位老师对我说:如果不听您的课,我这多少年的中学语文老师就白做了。这话启发了我,也鼓励我写成了这本小书。

虽然是普及性的小书,但在写作过程中,却没少参考学术著作。像清儒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等《说文》四大家的著作,自然少不了。杨家骆主编的《说文解字诂林正补合编》、周法高主编的《金文诂林》,以及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等几部大书,也没有少翻检。像民国以降的文字学家,如林义光、杨树达、朱芳圃、容庚、于省吾、裘锡圭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时贤如《汉字字源系统研究》《汉字人文精神论》《〈说文〉汉字体系与中国上古史》《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汉字文化综论》《声韵语源字典》《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考辨》《汉字学教程》等之类的著作,皆在关注之例。而参考最多的则是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季旭昇《说文新证》、康殷《文字源流浅说》、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等,采纳最多的则是章太炎先生一脉的文字学研究成果,如《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小学答问》《文始》《新方言》《刘赜小学著作二种》,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等。但因为面对的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拟想的读者群是非研究者,因此为免引经据典烦琐之弊,书中所采观点,概不出注。而要声明的是,书中观点绝大多数取自前贤与时贤,我自己的创见少之又少。我所做的工作,只是把高深的知识通俗化,并于文字解读中,注入了文化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和培养人格,还于行文中嵌入了古人的嘉言警句。

这本小书,前后花费了我两年的时间。比起学术性著作来,并没有少用力。其中的难度,一是对众多的学术观点进行斟酌、选择,择善而从;二是要把常用的汉字从根本上解释清楚并不容易,大端虽好把握,细节实费琢磨,但要面对的是学生群体,细节还不能放过。这种选择与琢磨,大费周折,也难免会有错误,希望方家指正。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4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62.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