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
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


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

作  者:[美] 李·艾森伯格 著

译  者:孙红梅,吴晓燕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丛 书:未读·思想家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596032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思维科学  哲学?宗教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奇思妙想——“我们脑海中都住着一个奇怪的人”。他/她也许是自作聪明的守护天使,也可能是个自我怀疑的常驻作家——或者就是一种我们未曾察觉的思维方式。

  本书引用了许多哲学、心理学、文学领域的大人物关于人生思辨的见解。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线索,将本来严肃、深刻的话题,巧变成诙谐又温情的故事讲述。这些都启发了生命的多种可能性,也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在这里。


TOP作者简介

  李·艾森伯格(Lee Eisenberg),美国著名作家、出版人,曾任《时尚先生》主编,《时代》周刊顾问编辑,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和两家企业的创意顾问,也是“爱迪生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他拥有漫长而丰富的职业生涯,文章多登载于《时代》《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出版过《大数字》(The Numbers)等多本畅销书。目前与妻子琳达一起往返于纽约和芝加哥两地生活。


TOP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开头

01 与那个涂涂写写的人会面

02 在记忆车间内部

03 审定版与未删节版

04 最初的草记

05 上帝形状的洞

06 开头重要吗?

第二部分  中间

07 当心“肘关节”

08 插曲:其他声音

09 喘息的空间

10 书籍与尘埃

11 谁需要幸福?

12 詹姆斯·迪恩的故事

13 我们如何能在世上永存?

14 黄昏时的雪鸟

第三部分  结尾

15 鬼神论

16 求一个善终

17 咖啡馆里的蝴蝶

18 树荫下的地方

19 到底有没有合适的时间?

20 被雕刻的与被铭记的

21 惊世发现

22 亲爱的日记

23 写出美丽的句子

 

后 记

附 录

人生的意义问卷

人生的目的测试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

读书小组的练习

致 谢

名词对照表


TOP书摘

前言 

  几年前的夏天,我跟妻子琳达在长岛的一个小镇上租了栋房子,住了几周。之所以来这儿,是因为我们想跟平时不常见面的人多叙叙旧。专家说,亲密的人际关系——家人、朋友、社群等,对实现有意义的生活起着根本作用。可我们住在中部的芝加哥,

  大多数朋友住在东部,所以为了保持这些人际交往,我们平时需要隔三岔五地搭飞机两头跑。我们的两个孩子——奈德和凯瑟琳二十几岁了,各自独立住在布鲁克林。我们打算的是,让孩子们一起来长岛待几个周末。

  我们租住的房子坐落在一条安静的街上,闲逛一会儿就可以走到镇中心,骑车的话十分钟可以到海边。不过,街头拐角处的那座古老的乡村墓地,才是让人意外的福利。第一次穿过这道墓地的铁门时,我意识到,除非是由于悲伤地出席葬礼,我还从未参观过墓地。

  从那天起,去这座墓地成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餐后我会去慢跑,开始还顾虑到穿着运动鞋和运动短裤穿行其中是否会有所冒犯。我确保自己走在墓碑中间没有铺砌过的小路上——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后来我看到了这条告诫:“诅咒那些挽歌”,这是安妮?塞克斯顿的一首诗,“把你的脚从墓地上挪走吧,这里的人在忙着死去”。

  有人说,要专注于生命,就必须剥离对于死亡的陌生感。一部分的原因是,我的中年时光已经悄然到来,又悄然逝去;另一部分原因是,那年夏天白昼很长,可以看到长长的影子。最重要的是,我有一本书要写。因此,在长岛的那几周,我白天的任务就是要剥离对死亡的陌生感。晨跑之后,我会把自己关进一间狭小的空置卧室里,面对一堆谁都不会在夏天度假时读的书:《拒斥死亡》《死亡与心理学的重生》《生与死的对抗》《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最好的告别》。这些名字听起来有些阴郁,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糟糕。我有过比这更糟糕的度假经历。比如在苏格兰那次,

  我们请来照顾儿子的保姆,挑战我说要打一局高尔夫。那时我儿子才两岁,而保姆的差点也只有两点。她毫不留情地将我打得落花流水。

  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我会将这些关于死亡或走向死亡的书放回去,再回到墓地去放放风。我在那儿从未见到过一个活人,那里的每个人仍然在“忙着死去”。我会漫无目的地闲逛到暮色来临。

  这里仿佛是一部巨大的生活故事选集,有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故事类型,可追溯至两百年前,每个故事都与其他故事迥然不同,然而却像被一只灵巧的讲故事的大手操纵—甚至罗伯特?奥特曼也望尘莫及—最后每个故事结尾都落在了相同的地方,落在了这个古老的乡村墓地里。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脑海里有很多故事,实际上我也一向如此。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是在《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度过的近二十年,期间许多故事一直充斥着我的脑海:有虚构的小说,也有非虚构的故事。我试着将它们编写下来,当故事来临时庆祝,

  当故事退去时悲从中来。之后,有人付钱请我去讨论如何将讲故事应用到所有事情上,从(为新开设的教育机构)充实学校课程表到(为一家产品目录公司)介绍一款神奇的高科技羽绒服都有。

  我有一些关系最好的朋友本身就是故事。某天参加一个晚宴时,我环顾餐桌四周,意识到自己坐在一部肥皂剧、一出闹剧、一部言情故事和一部不停地啰啰唆唆、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冗长故事中间。闹剧和言情故事喝了太多酒,肥皂剧呜呜咽咽,冗长故事没完没了地絮叨。即使是这样,那天晚上也意外地令人愉快——虽然偷偷地告诉你,有几次我也觉得还不如回家躺床上读本好书呢。

  你有你的人生故事,我也有我的。桌旁的那些人有他们的故事,这个古老墓地里的每个人也都曾有故事。我们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你故事里的事件、关系、人物同我故事里的一模一样,我们的故事走向也会大相径庭。即便我们像连体婴一样每天待在一起,我们的故事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记忆的方式不一样。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我说的不是可以写在纸上的那种人生故事。我讲到的故事,就像你的手背一样,是你我此时此地所成为的完整的、未删节版的样子。我此时就在打字,而你坐在那里看这本书或者电子书。你很清楚自己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是在走上坡还是下坡路。你知道这故事是难过的还是开心的。你知道哪些部分是有趣的,而哪些让你昏昏入睡。你很清楚,如果必要,你可以删减哪些事件和人物。这故事从你人生最早的记忆开始,并从那里展开。故事里有你的希望和担忧,你的胜利和失望,你所赢得的和失去的爱。你的每个秘密都藏在其中。还有你的梦,你记忆里的那些梦境也在其中。真是一部长篇小说呢,对吧?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故事始终是未解之谜,因为有一件事你是不会知道的,即便可以,你也不想知道——那就是这故事将怎样及在何处结束。而有另外一件事,你将不惜一切地想要知道:这故事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就是本书将要讲述的内容。

  当然,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一个像大海般宽泛的话题。很明显,我们需要设定一些界限。这本书不会试图说服你去相信或不信任何宗教信仰或精神追求。我绝不会这样做。若你选择在一只蜘蛛身上看到上帝的安排,我完全没意见。我也不会试图用我自己的价值观取代你的。若你坚信仅为满足购物欲望的“血拼”才能让精神充满意义,我也许不会为你鼓掌,但这是你自己的人生故事,而我祝你一切安好。

  这本书要做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人生故事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视角适用于每个男人、女人,已经降生或尚未出生的小孩。这本书会尽最大努力来说明,是什么让人生故事变成有意义的东西,甚至可以流传到未来。

  这是很大胆的断言,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曾经,我们对于某些能够与个人故事相关的故事比较关心:古代神话和童话故事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不可预知,它们将勇气和想象力灌输到孩子的思想里。当然,还有《圣经》故事。《圣经》是一个宏大宽泛的故事,充满了教训和告诫。它指出了对与错的分别,它以某些章节来讲述如何克服困难和苦难,它包括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物。在包罗万象的故事情节的中心,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主角,拥有无人企及的智慧和力量。此类故事为凡人的故事提供了某种鼓励。它为人类的故事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开启以及故事结束后会发生哪些事,奠定了基调。它不会絮絮叨叨人类的目的是什么,书中直接标明了这一目的:遵循《圣经》中写下的旨意。

  然而,当我在跟人谈论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在盲目地前进。他们在生命的过程中创造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例如:一位26岁的刑事司法学研究生说,她只有周日在教堂的时候才会思考人生故事的意义,否则很少会考虑。“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话题。”她说。

  一位35岁左右的女社工说,她尽量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一天到晚她都在处理患有精神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孩子。

  一位近60岁的男性—他提前退了休,搬到了气候温暖的地方,现在他有些后悔—希望自己之前应该再忙点儿。“关键是不要虚度时光。”他说道。

  一位鳏夫,刚刚跟在相亲网站认识的女人订婚了,他说:“到生命的最后,躺在临终的床上,我唯一会思念的就是我认识的和爱过的人们。我不认为事情会比这更复杂,虽然也可能有点儿复杂。”

  曾经流行全世界的伟大的古老神话不再流传,真有那么糟糕吗?

  “没有任何榜样自己来创造人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约瑟夫?坎贝尔如是说。当谈到从神话故事中获得的智慧时,他从不吝惜词汇。他表示,如果没有榜样可以参照,我们就会迷失在迷宫里,在黑暗中摸索,在自己的人生故事里前进,就像从来没有人曾经拥有过一个人生故事。坎贝尔说,我们的故事今天存在的问题,就是没多少人的故事里有着“深深的存在感”。

  但事情并不非得如此。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8

版  次:第1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83.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