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父子之间:当今世界名流书写父亲的柔情之语
父子之间:当今世界名流书写父亲的柔情之语


父子之间:当今世界名流书写父亲的柔情之语

作  者:[爱尔兰] 波诺,[英] 保罗·麦卡特尼 等 著

译  者:袁帅,王玉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丛 书:未读·文艺家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  价:99.00

I S B N :9787550299634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文学  作品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当今世界卓越人士回忆父亲的文集。由U2主唱波诺发起,征集了几十位全球知名的作家,演员,艺术家,音乐家,政治家和企业家等的文章、诗歌、照片、画作,引人入胜。每个作品贡献者都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洞察父子之间那种深沉、幽微、超越骨血的特殊情感的侧面。 


TOP作者简介

  波诺,原名保罗·大卫·休森,1960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音乐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爱尔兰摇滚乐团U2的主唱兼旋律吉他手。 

  詹姆斯·保罗·麦卡特尼,1942年6月18日出生于英格兰利物浦,音乐家、创作歌手及作曲家。披头士乐队重要成员。创作了《HeyJude》《LetItBe》《Yesterday》等享誉全球的歌曲。 


TOP目录

前言 

序 

引言 

一、(保罗·麦卡特尼与他的父亲吉姆·麦卡特尼 

二、朱利安·列侬和他的父亲约翰·列侬 

三、加布里埃尔·伯恩和他的父亲丹·伯恩 

四、约翰·波森和他的父亲吉姆·波森 

五、博诺和他的父亲鲍勃·休森 

六、约翰·布尔曼和他的父亲乔治·布尔曼 

七、马修·弗洛伊德和他的父亲克莱蒙特·弗洛伊德 

八、保罗·丘萨克和他的父亲西里尔·丘萨克 

九、阿拉斯泰尔·坎贝尔和他的父亲唐纳德·坎贝尔 

十、米克·希尼和他的父亲谢默思·希尼 

十一、迪兰·琼斯和他的父亲迈克尔·琼斯 

十二、马里奥·泰丝蒂诺和他的父亲老马里奥·泰丝蒂诺 

十三、麦克斯·麦吉尼斯和他的父亲保罗·麦吉尼斯 

十四、希里安·墨菲和他的父亲布伦丹·墨菲 

十五、约瑟夫·奥康纳和他的儿子詹姆斯·奥康纳 

十六、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和他的父亲保罗·克雷格-马丁 

十七、保罗·麦吉尼斯和他的父亲菲利普·麦吉尼斯 

十八、彼得·西斯和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西斯 

十九、乔纳森·威尔斯和他的父亲阿诺德·威尔斯 

二十、迈克尔·沃尔夫和他的父亲刘易斯·沃尔夫 

二十一、汉弗莱·斯通和他的父亲雷诺兹·斯通 

二十二、理查德·塞拉和他的父亲托尼·塞拉 

二十三、约翰·班维尔和他的父亲马丁·班维尔 

二十四、克里斯·布莱克威尔和他的父亲约瑟夫·布莱克威尔 

二十五、格雷顿·卡特和他的父亲E.P.卡特 

二十六、比尔·克林顿和他的父亲小威廉·杰斐逊·布莱斯 

二十七、艾德·维克多和他的父亲杰克·维克多 

二十八、约翰·沃特斯和他的父亲约翰·塞缪尔·沃特斯 

二十九、丹尼尔·戴-刘易斯和他的父亲塞西尔·戴-刘易斯 

三十、詹姆斯·迪尔登和他的父亲巴兹尔·迪尔登 

三十一、罗迪·道尔和他的父亲罗里·道尔 

三十二、詹姆斯·戴森和他的父亲亚力克·戴森 

三十三、The Edge和他的父亲格尔文·伊凡斯 

三十四、罗伯特·菲斯克和他的父亲比尔·菲斯克 

三十五、科林·法瑞尔和他的父亲埃蒙·法瑞尔 

三十六、约翰尼·弗林和他的父亲埃里克·弗林 

三十七、理查德·福特和他的父亲帕克·卡罗尔·福特 

三十八、加文·弗莱迪和他的父亲罗伯特·“帕斯卡尔”·汉维 

三十九、山姆·戴森和他的父亲詹姆斯·戴森 

四十、尼尔·乔丹和他的父亲迈克尔·乔丹 

四十一、博比·施莱弗和他的父亲萨金特·施莱弗 

四十二、科伦·麦卡恩和他的父亲肖恩·麦卡恩 

四十三、约翰·朱里厄斯·诺威奇和他的父亲达夫·库珀 

四十四、亚当·克莱顿和他的父亲布莱恩·克莱顿 

四十五、杰夫·昆斯和他的父亲亨利·昆斯 

四十六、派瑞·奥格登与他的父亲约翰·奥格登 

四十七、迈克尔·齐尔卡和他的父亲赛利姆·齐尔卡 

四十八、小赖瑞·马伦和他的父亲老赖瑞·马伦 


TOP书摘

  父子关系是神秘的,本书所收集到的父子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尽管书中主要是父亲们的故事,但却更多地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文章的作者们的内心。我记不起是谁曾跟我说过:“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记忆。” 

  ——博诺 

  引言 

  时值1962年的一天,家父就像此时此刻的我一样,正坐在桌前写作。他因注意力集中而深埋着头,右手在纸上慢慢移动。他周围一片狼藉,地上和桌子上都堆着书,摊开的笔记本随意乱放。就像此时此刻我周围的东西也不那么整齐。而且我也在手写。我们俩像彼此在镜中的映像。家父有时读到不喜欢的文章,就把一整页都撕下来,揉成一团扔向壁炉,但常常扔到外面。我尽量不学他的杂乱无章和乱扔纸团,可总会发现自己在保持整洁方面一败再败,壁炉外也总能看到几团废纸,就像见了鬼。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总是很复杂,总是很戏剧化。听到过去的事,做儿子的就能在脑海中呈现出从前的父亲。而对于做父亲的,未来的儿子则难以想象。对于儿子如何走进他父亲的生命,康纳·克鲁斯·奥布莱恩(Conor Cruise o’Brien)曾经写道: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段朦胧时光。这段时光上溯到我们出生前的一两代人,但却从未属于人类历史。长辈们讲述他们的记忆,使它们融入我们的记忆,最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连续性,超越并贯穿我们各自独立的存在……听着这些记忆的小孩子们可能会深刻地感受到这种连续性,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就会把他们出生前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融入到他们自己的生命中。” 

  活在父亲梦想的阴影中,是儿子们的天职。他们有人能满足父亲的梦想,有人不能,诚然也有人能够将其超越。父亲的梦想对儿子的影响总会或这样或那样地影响我们的生命,这种影响也投射在20世纪诸多伟大的戏剧作品中。例如:在约翰·辛格(J.M.Synge)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The Playboy of the Western World)中,主人公声称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在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的《长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中,一位过分骄傲的父亲总对两个儿子怀着徒劳的希望;在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中,一对父子目睹了彼此的失败;在《吾子吾弟》(All My Sons)中,作者戏剧化地描写了父亲的失败。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深知,父子两代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人类故事中的精粹。1967年,他写道: 

  “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关键和最危险的关系之一,偏要不认同这一点的说法都是极端危险的异端邪说。” 

  然而,鲍德温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写自传时,在他们的故事开始前,要先铺陈出,他们的父亲都去世了,强调他们是孤身上路,不在父亲的阴影下,也未曾经过父亲的允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好像很重要。鲍德温在《土生子的札记》(Notes of a Native Son)开篇先讲在他快十九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中,也是开篇先写他父亲的去世:“我21岁生日后没几个月,一个陌生人打来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 

  由此,这两人迅速铺垫出他们实际上同各自父亲的距离感,这使得他们的悲伤感更孤单、更动人。这也使读者明白,他们说话有权威,他们变成今天的样子,是通过他们自己的意志力和坚强的性格得来的,而非是其他某人把他们塑造成的。鲍德温在书中写道:“我不太了解我的父亲。”奥巴马写道:“直到他去世,我父亲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而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孩提时期,我只能通过母亲和外祖父母讲的故事了解他。” 

  而对于其他做儿子的人来说,父亲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心中,并成为了重要且永不磨灭的激励。尽管如此,儿子学会了不走父亲的老路,却实现父亲的梦想。比如美国大文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他的哥哥——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都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而他们的父亲只会大讲空话而鲜有成就,父子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又如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B. Yeats)和他的画家弟弟杰克·巴特勒·叶芝(Jack B. Yeats)成果丰硕,而他们的父亲则只善于制订计划,却不善于落实。就好像,儿子们从父亲那里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父亲的才华,然后就出发去实现父亲的梦想。他们的作品都和要实现父亲的梦想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既是对父亲表达的一种敬意,但同时也是对父亲和父亲的怠惰所表达的一种不满。 

  文学作品中描写儿子丧父之痛的场面清晰地表现出父子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或者说表现出了父亲在儿子心中就像一只锚, 

  将整个世界固定住。例如,我们在《哈姆雷特》开头可以看到,父亲的死使作为儿子的哈姆雷特产生了如此起伏不定的情感:这一刻他还心怀爱意,下一刻他就满心愤怒准备为父报仇,一会儿迟疑不决,一会儿忧伤抑郁,然后就有了露台上的戏。哈姆雷特的语气能够充满智慧,能够尖酸刻薄、也能够十分粗鲁。之所以哈姆雷特情绪如此多变,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刚去世不久,仅此而已。他的锚被拔起来了。 

  另一方面,在文学作品和在作家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父子之间的关系简单,充满爱意和轻松感;两代人之间只有归属感,而没有紧张感;他们产生的记忆和经验都是甜蜜而令人放松的?这种例子确实存在,而且还存在于最出人意料的人身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是个忧郁、孤僻的人,他描写痛苦、失落和疏远的著作堪称杰作。但他和他父亲的关系中却没有这些负面情绪,反倒是充满相互喜爱和轻松感。贝克特的父亲是一位并不精通文学,安静地生活在都柏林的计量师。在贝克特的信中,甚至是在他最后的作品《陪伴》(Company)中,他都清楚地表现出对父亲的敬仰。他非常怀念同父亲一起在都柏林南边山中的远足时光。1933年四月,他对朋友写道: 

  “今晨和家父一起愉快漫步。家父心存一种优美的哲思,日渐老去。他把蜜蜂、蝴蝶同大象和鹦鹉做比较,并谈到了他和水平测量员的契约。他蹒跚穿过树篱,踩着我的肩膀翻越围墙。他口无遮拦,驻足休息,欣赏风景。我的生活中将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人。” 

  4个月后,贝克特的父亲去世了,他又写道: 

  “他享年61岁,但他的容貌和作风远比这年轻。只要还有口气,他就和医生们谈笑风生、口无遮拦。他躺在床上,发重誓说等他好些了,决不再做一丁点工作,他要开车到霍斯山顶,然后躺在蕨丛中放屁……我写不下去了。当我们旷野漫步、翻越沟壑时,我只能跟在他身后。” 

  1935年的元旦,贝克特在另一封信中回忆起一次圣诞节的清晨(疑误,根据下文应是傍晚——译者注): 

  “不久前,我和家父站在巴纳斯林甘山峡谷的背面,听着格伦古尔伦礼拜堂传来的歌声。山中白色的雾霭如此稀薄,我们可以看到很远处的轮廓。然后我们看到了粉色和绿色的霞光,这种霞光我从未在别处见到过。等到天色很暗了,我们就找了家小酒馆休息片刻,喝杯杜松子酒。” 

  诸如此类萦绕在贝克特心头的记忆,属于我们每一个足够幸运,能够了解并深爱我们父亲的人,也属于我。当我现在放下笔,转过头去,看到我的父亲。显然他也刚刚写完一页,一边停下来重读自己写的内容,一边把笔头叼在嘴里,还不时修修改改。壁炉边三三两两扔着我们丢弃的纸团。我们转向彼此,满怀感慨,有太多的话要说……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148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845